动人——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
《卓娅与舒拉的故事》叙述苏联卫国战争中壮烈捐躯者青年两姊弟,出于其亲母手笔。二子身为国殇,其尽忠于国之情节自所当详。而为母氏者顾从其自身结缡说起,于其家人间夫妇、亲子、兄弟之情缕缕焉委婉言之,亲切自然,至性动人。由是而知其子忠烈固自有本有素,非发见乎一朝。正唯其琐细逼真而临文无枝蔓,无冗赘,不意存说教,乃所以其感人者弥深也。呜呼!此母固不凡矣!慈爱、孝友、忠贞自昔中国人好言之,而如此至文犹不多见,吾是以不能不深深叹美之也。
卓娅秉性从其母氏叙述中灼然可见,则此母于其女固有所认识无疑。然中国古人尽心知性之学,彼未之前闻。吾将从这里抉而出之,卓娅忠烈所本,庶几可明白也。
书中叙述二子出生以至其死,于稚弱情态颇多描绘,而卓娅秉性既有可见。原书23页处本意在写舒拉之有趣,却透露了卓娅为人:
*有趣的是:如果卓娅不了解什么东西,她就率直地承认这个(不了解);可是舒拉自尊心特别大,“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很难从他口中说出来的。(下略)
下文颇长,极有趣味,读者可取阅原书,这里不能不从略。这里要指出的是:卓娅所表现正是中国古人所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那句话。*末一个“知”字——第五个知字,在她内心是明强的。这亦就是古人所云“直心是道”。(大约此时舒拉至多三岁而卓娅五岁未满。)
再看卓娅稍长大入学以后有一桩事就更清楚。原书183至185页处,母亲叙述看:
“卓娅你为什么这样愁眉不展呀?”(母问)“化学得了(评分)很好。”卓娅不高兴地回答说。
我的脸上现出了那样地惊愕的神气,舒拉甚至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成绩‘很好’倒使你难受了吗?”我问道。我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了。
因为卓娅坚决地不说话,舒拉就开始说道:“我现在把一切都对你说明白了吧。你知道吗,她认为化学她知道得不够‘很好’。”
在舒拉的语气里表现出(他)不同意(于她)。
卓娅两手托着下颚,一双不高兴的黯淡的眼睛由舒拉身上转移到我的身上来。
“本来是嘛,”她说,“这个‘很好’一点儿也不能使我高兴。
我踱来踱去,左想右想,*后我走近蔚拉·亚历山大罗夫娜(化学教师),对她说:您的这一门功课我知道得不够‘很好’。可是她看了看我,就说:您既然这样说,就表明将来您能知道。我这次给您的‘很好’,就算是给您的预支吧。”
“她(化学教师)一定是想你故意装腔作势!”舒拉气忿地说。
“不!她没有这样想!”卓娅昂然挺直了腰,她的两颊马上红了。
此下叙述母亲看出舒拉的话痛楚地刺激了卓娅,起来说话支援卓娅,以及另一次当卓娅不在时舒拉又拉出此事来讨论,均从略。在此要指出的是:卓娅所表现不又是其内心明觉之强,不容一毫欺瞒得吗?
这时卓娅大约已经十三岁左右了。我们再倒回去看她的幼小时一件事。事情见于原书33页,卓娅随同父母到外祖父家住,一次外祖父的眼镜偶然不见,以问卓娅,卓娅回答不知道。随后眼镜发现在某处了,外祖父还是认为卓娅所弃置,就说她说了假话。卓娅翻着眼睛看看外祖父,不屑作答。但是吃饭时竞不愿就座,她说:“我不坐,既然不相信我,我就不吃饭!”她坚持着不就座,竟使得外祖父在五岁的孩子面前有些难以为情。此其正直之内心不容人轻侮,岂是寻常稚幼所有。方其稚幼且如此,则宜其稍长后拒不肯受老师之过奖也。
基于明强之自觉心而自律严,律人亦严。书中叙述卓娅律己律人之严,其例多不胜举。原书58页叙云:
有一次舒拉(五岁)打了一个碗,可是他不承认。卓娅用眼睛盯住他,皱着眉说:“你为什么说谎话?不可以撒谎!”她虽未满八岁,但是话说得很有信心,很庄严。
其后姊弟一同入学,在学校中她对同学们亦是严的。在111至112页处,母亲自叙:
我很担心是否卓娅对于别人要求过严,是否她在全班里孤立起来了。抽出一些时间我就拜访丽基亚·尼柯来夫娜(主任教师)去了。
丽基亚·尼柯来夫娜仔细听了我的话之后,沉思地说:卓娅是耿直的公正的女孩子,她永远对同学们直率地当面说真理。*初我还担心她会惹得同学们反对她哪。可是不然,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事。(中略)“你知道哇,”丽基亚·尼柯来夫娜补充着说,“*近有一个男孩子在众人面前大声问我:丽基亚·尼柯来夫娜,您说您没有喜欢的人,难道您不喜欢卓娅吗?”老实说,我被问得愣住了。可是我接着就问他:卓娅没有帮助你做算题吗?他回答说帮助了。我又问另外一个孩子
梁漱溟先生虽然热心于乡村建设,关注社会变革,但更主要的是一位一生从事思考人类基本问题的思想家,是我一向尊敬的前辈,我对他的治学、为人,一直抱着爱慕的心情。他的思想永远是活的,可以包容各种学科、各种学说,从前人用心思得到的结果中提出新问题,进行新思考,产生新学问。我认为他是一个我一生中所见到的*认真求知的人,一个无顾虑、无畏惧、坚持说真话的人。
——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费孝通
梁漱溟(1893-1988),中国现代卓越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声望,被誉为“文化中国的象征”“中国的圣雄甘地”“最后的儒家”“东方圣哲”等。梁漱溟等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20世纪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儒家活动,是中华民族自救运动的组成部分。梁漱溟所开创的新儒家学派,是被海内外公认的重要的思想学术流派。
新文化运动以来,
《从巫术到数术•上古信仰的历史嬗变》内容简介:什么是巫术?什么是数术?1989年版《辞海》对“巫术”的解释是,“幻想依靠‘超自
面向时间本身:胡塞尔《内时间意识现象学(1893-1917)》研究 目录 前言导论:胡塞尔的内时间意识现象学一 时间之谜二 关于《内时间意识现象学(1893-1...
中国净土宗通史 内容简介 净土思潮渊源于印度。部派佛教后期,佛陀被逐渐神化,产生了众多的本生故事。大乘佛教兴起时,从本生故事中演化出“自利利他”的本愿思想,激荡...
中国佛教 内容简介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极为广泛。印度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迄今已逾两千年。在这样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本土固有...
释奠孔子文献与图说-第十一辑 本书特色 《释奠孔子文献与图说》收录了又卷五三《皇太子释奠于孔宣父》、又卷五四《国子释奠于孔宣父》、又卷六九《诸州释奠于孔宣父》、...
论语-精华本 本书特色 论语是中国文化*经典之书,是中国人的圣经,此版本是著名国学家、净空法师的老师李炳南老先生多年心血的结晶,作者参照众多注本,参以己意,还原...
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焚书续焚书 内容简介 《焚书》和《续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簧的重要著作。李簧(一五二七——一六○二年》号卓吾,福建泉州人。做过二十余年小官...
天主实义今注 本书特色 《天主实义》是一本由明代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用中文写就的对话体著作,它的出现影响了方以智、黄宗羲、戴震等明清思...
西方哲学相关图书作者简介 黎鸣黎鸣,哲学家。1944年出生,江西省南昌人,现居北京。1981年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一直从
《禅宗与道家·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魏晋以降,儒、佛、道三家鼎足而立,并称显学。它们既互相排斥,又
“色诺芬注疏集”乃汉译色诺芬著作全编。本书是此系列的第一本。柏拉图的《会饮》很著名,苏格拉底的另一著名学生色诺芬也写过《
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 内容简介 这本《符号、文化、城市:文化批评哲学五题》汇总了过去十年间我一直关注的三股哲学思潮。首先是对系统性的人类文化哲学...
《楞严经》与《法华经》《华严经》《金刚经》等并尊为“经中之王”,有“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人间糟粕书”等赞誉。它是一部
他是一位思想巨匠,开创儒学新天地,成为一代“心学”宗师,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伟大哲学家;他是一位军事天才,师出无门,却独具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特惠品)本书特色 书和人一样,是要讲缘分的。一本好书,一本深入浅出、精简而全面的佛教通论……作者是一位出色的老师,秉承藏传佛教里*优良的传承和...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学术思想来到中国,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长期束缚国人的思想禁锢得到解放;至二十世纪初,随着清帝逊位,二千余年的封建...
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 本书特色 《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十种遍一切处禅观-调炼心念出生广大威力的禅法 本书特色 十种遍一切处禅观是能使修学者远离三界烦恼的禅观,本禅法能够使寂定的心周遍而广大,对于修学者的幻观与心量的...
中国人的命运哲学 内容简介 《中国人的命运哲学》对中国传统的命运哲学予以研究和整合,进而探讨哲学与人的命运之间的相互关系。书中提出了如下观点:天是中国哲...
现象学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许茨文集第三卷。讨论了众多主题,包括詹姆士思想的现象学解释,胡塞尔思想研究,本书花了较大的篇幅在胡塞尔研究上,该书在其生前未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