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审美对象的说明
文学创作与辩证法的概念
无论何时,如果人们力求将哲学家的著作当作文学创作来理解,那么人们就没有获得它们的真理性内容。哲学的形式规律要求在与概念相一致的联系中解释现实的东西。决定哲学特征的,既不是思考者的主观性说明,也不是著作的纯粹的内在完整性,而是首先由此来决定的:看现实的东西是否进入了概念,在概念中证明自己并明确地论证这些概念。把哲学作为文学创作的观点是与哲学的特征相矛盾的。由于这种观点根据现实尺度剥夺了哲学的义务,它就使哲学著作摆脱了适当的批评。但是只有在同批评精神的交流中哲学著作才能够对自己加以历史的检验。虽然几乎所有在真正理解上的“主观的”思想家都注定被列入诗人的行列,但19世纪则宣布把哲学等同于科学。哲学中无法列入科学范型的东西就被作为可怜的附属品拖到文学创作的名下。人们要求科学的哲学概念组成它所包括的对象的特征统一。但是,如果说康德把哲学作为科学的设想**次被黑格尔概括地表述为“已经是把哲学提高为科学的时候了”这句话,那么他对科学概念性的要求仍然不同于对概念作为特征统一的概念这一明了之事的要求。克尔凯郭尔虽然十分敌视黑格尔,但他的著作却完全属于辩证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本质确切地说在于对个别概念的阐明;作为个别概念的完整定义,是从所阐述的体系的总体出发才能作出的,而不是在对孤立的个别概念的分析中作出的。《现象学》的序言突出了这一点。在这一序言中,黑格尔明确想到了附着于每一次哲学开端的诗的现象。意识“在新出现的形态中渴念内容的扩展和特殊化;但是它更渴念形式的形成,通过这种形式的形成,人就很有把握确定差别,并将它们安排在固定的关系中。没有这种形成,科学就缺乏普遍的明了性,并且从表面上看像是一些个别东西的秘传财产——秘传财产:因为它只存在于它的概念中或它的内部;一些个别东西:因为它的没有扩展的现象使它的此在成为个别的东西。”但是新的现象的启发力量也保存在超然于特征定义之外的、不再被可靠体系所包括的思想结构中。一位当代的唯物主义的黑格尔解释者就是这样来回答“概念规定问题和术语问题的。错误概念的抽象片面性在辩证方法中
得到扬弃,这属于辩证方法的本质。但是同时,这一扬弃过程仍然有必要不断运用这些——片面的、抽象的和错误的——概念;使概念不是通过定义,而是通过它们在总体中作为被扬弃的因素所保持的方法作用来达到它们的正确意义。”为了在思维联系中赋予辩证概念启发的作用,甚至不需要“总体”。但是,如果哲学作为“主观的”思维完全与总体断绝了关系,那么,这种新的现象就首先给哲学带来令人怀疑的文学创作的名声。然而辩证的概念是哲学的真正工具。哲学不仅作为一种系统概括了位于从属地位的科学的*普遍定理的*高科学同其他科学相区别,而且构成阐明和划分大量单纯的存在东西的思想,存在的东西的元素凝结在这些知识思想上。这些思想体现在辩证的概念中。一旦这种源于“诗”的哲学得到宽容的承认,那么,它的思想的陌生性就同时受到了抵御,这种陌生性显示出它统治现实东西的力量及其要求的严肃性。它的辩证概念被看做是比喻装饰的作料,这种作料可以受到科学的严格性的任意排除。这样,哲学就丧失了价值:哲学中的文学创作意味着一切与事无关的东西。对哲学的文学创作的赞同和承认也是如此。克尔凯郭尔的翻译者戈特谢德(Gottsched)不仅认为,在《重复》中“美的因素在诙谐和严肃的部分中得到绝佳表现”,而且还认为,“这位在本质上很枯燥的哲学家,虽然没有留下一行诗句,但他不仅是一位语言艺术家,使用自己所热爱的母语就像在一把精致的乐器上演奏一样,从中引出*丰富多彩的音调,而且同时是一位演奏古七弦琴的诗人,这把七弦琴装上了*强烈又*柔和、*忧郁又*明快的琴弦。”用哲学所作的赞扬玷污了文学创作。与戈特谢德等人的那种只会引起混乱的可能性相反,克尔凯郭尔哲学中的审美建构的**要求就是把哲学同文学创作分开。
中国哲学史-(二) 内容简介 《中国哲学史(2)(哲学类)》内容简介:中国哲学史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中华民族的认识史。它展示出中国哲学与神学在斗争中发展前进...
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精品典藏-03 本书特色 胡适“新瓶装旧酒”演绎出的中国古代哲学,堪与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相媲美。中国古代哲学史-胡适精品典藏-03 内容简...
这本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东晋、宋时期的中国道教史,作者从文献考证的角度,对当前道教的“道流”:江南地区的葛氏道、上清派、从
个人与原因 本书特色 自由意志是哲学中古老、富有争议和难的话题之一。蒂莫西·奥康纳在《个人与原因》中系统地发展了一种关于人类能动性的观点。奥康纳主张的核心是“行...
中国教育哲学史 第1卷 目录 前言本卷引言**章 儒家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与以德育为核心的教育哲学思想**节 孔子一、求安重义的理论价值取向一、 “义”对“仁”和...
沈从文哲思录 本书特色 1.比《顾城哲思录》更接近自然之人性的淳朴的生活哲学2.一部汇集沈从文追寻人性救赎的经典“哲思”之书3.沈从文是中国20世纪文学世界的无...
尚书诵读本-12 本书特色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尚书诵读本》特色:一、内容系统全面。本系列图书选取蒙学经典、儒家经典、诸子百家、历史名著、经典诗文等...
人论-西苑 本书特色 一本全面阐述了人类文化哲学体系的书,认识自我是哲学探求的*高目标,卡西尔一生中*重要的一部著作。人论-西苑 内容简介 《人论》全书分为上下...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续论-出土简帛与传世文献的互证 本书特色 《周易经传与易学史续论(出土简帛与传世文献的互证)》由廖名春所著,周易是影响*大的中国文化典籍。对...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改变人类思想历程的思想家,克尔凯郭尔思想的起点是出版后引起巨大反响的《或此或彼》。《颤栗与不安》
是我不是我:黄老师法语 本书特色 佛法大乘的根本在般若,小乘的根本在业力,面般若与业力实际上是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的中道实相,所以小乘“万法无...
保罗书信:保罗生平和书信鉴赏(上下)卷 内容简介 新约中的保罗书信把耶稣基督的救恩、福音的真理,作一番细致而深入的阐明,使我们知道所信的耶稣基督,不但有恩典,也...
周易与中医 本书特色 医道是易道的分支,医易之道就是中华大文化的自然之道、生命之道、社会之道的大一弘学问。中华医易之道不单纯治病,而是治人,所谓“上医医国,中医...
经典日新书系: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
人文通识讲演录-哲学卷 内容简介 《人文通识讲演录》丛书,涵盖哲学、文学、美学、文化、人文教育、学术人生几个领域。这一套丛书是集体智慧和劳动的成果。随着时间的推...
美学入门 本书特色 《美学入门》一书,是日本中央公论新社编辑的“中公新书”文库中的一本。作者佐佐木健一是东京大学教授,专攻美学和法国思想史。本书针对20世纪后期...
西方历代哲学家思想纵览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9部分, 内容包括: 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古希腊繁盛时期哲学家、古希腊晚期哲学家、古罗马时期哲学家、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文...
伦理学讲座 本书特色 《伦理学讲座》作者罗金远、戴茂堂拥有一种宽广的视域,从史的角度全面分析了中、西方伦理观念的优劣得失,又从方法论的高度深入探讨了中、西伦理观...
论自由意志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两篇奥古斯丁对话录。《独语录》是其早期对话录的高峰,《论自由意志》则被认为是理解其学说的*好入门读物。前一篇对话是奥古斯丁与自己理...
王阳明全集-(全四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其学说思想阳明学是明代影响较大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