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伤寒发微》是曹氏40余年对《伤寒论》探索的心得,论
述密切临床,精湛允当。曹氏研究仲景学说主要依靠自学,但
学术思想主要受张隐庵和黄元御影响:学宗张隐庵、黄元御,
但他既不守隐庵维护旧论之说,亦不守元御狃于五运六气之论,
惟于张氏之说药,黄氏之重阳,则每申其义而扩充之(《任应秋
论医集》)。仲景原书经王叔和收于荒残散乱之余,字句不无缺
失,任意增补,已不能吻合原著,加之数千年来传写之讹谬,
笺注者非惟不敢置议,抑且于不可解者而强解之。曹氏注释
《伤寒论》一洗空泛之浮论,专务实学,考据精详,凡无字之处
必反复探讨,一再解释。而仲景之不出方治者,综而核对,甚
为周密,提出方治,以启示后来。曹氏不但精于医理,尤精于
脉理。在以脉论病时,他说:“医道之失坠,咸由于传授之不
精,而误认于脉者,亦复不少,即以弦脉论之。今人皆知弦脉
为肝胆之脉,以条畅柔和为无病之脉,而非病脉。若弦属少阳
者,为疟、为饮邪、为水气、为肋下偏痛。夫疟脉自弦,汗液
积于皮里膜外,而太阳寒水非一汗所能尽也。合诸观之,则弦
脉属于少阳者,手少阳三焦为多。独怪近人一见弦脉,便称肝
阳,蒺藜、滁菊、金铃子、延胡索、沉香片、柴胡、白芍等杂
凑成方。吾正不解所治何病。”
曹氏《金匮发微》,在体例上*大特色,就是书中附录大量
个人治验,突显其“考验实用”,能于诸家注释之外独树一帜。
不为前贤所囿,于原文又多删订,计藏府经络篇1条,痉湿喝
篇1条,百合狐惑篇1条,疟疾篇1条,五藏风寒积聚篇7条,
痰饮篇l条,惊悸吐衄篇2条,疮痈肠痈篇l条,妇人产后篇2
条,妇人杂病篇4条,凡2l条。曹氏之学,提要钩玄,诠解精
当,其卓异之处在于,凡经文之错简必校订之,前人注释之谬
误必纠正之,复取平日经验方案附于经文之下,以明仲景方治,
效如桴鼓,使后学者,循是以求,不难人仲景堂奥,为其信而
有征。曹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治学精神,使他把
亲身实践老老实实地写出,没有经验的宁缺毋滥,绝不妄加评
判,但对临床验证过的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如仲师对“虚劳
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主以崔氏八味肾气丸。然曹氏
曾用之,却绝然不应,便易以天雄散。他认为,原肾藏所以虚
寒者,则以肾阳不藏之故,肾阳不藏,则三焦水道得温而气反
升,水欲下泄,虚阳吸之,此水道所以不通也。方用龙骨、天
雄以收散亡之阳,白术补中以制逆行之水,桂枝通阳以破阴霾
之寒,于是天晴云散,水归其壑矣。所以他说:“治病不经实地
考验,往往失之悬断。”另外,世人皆论蒲灰为蒲黄,曹氏经临
床验证后指出蒲灰即溪涧中大叶菖蒲,味咸能降,味辛能开。
并举王一仁先生在广益医院治钱姓男子,腹如鼓,股大如五斗
瓮,臂如车轴心,头面皆肿,遍体如冷,气咻咻若不续,见者
皆曰必死。其取药房中干菖蒲一巨捆,炽炭焚之得灰半斤。随
用滑石和研,麻油调涂遍体,以开水调服一钱,日三服,明日
肿减大半。三日而肿全消,饮食谈笑如常人。又举自己治谢姓
小儿,茎及睾丸明若水碧,令制而服之,一夕得小便甚多,其
肿即消。经方之妙,不可思议。曹氏尝云:“药不由于亲试,纵
凭思索理解,必有一间未达尔。”他对药物的功用不但观察其效
验,而且对有毒中药必亲自尝试而后用之。这种为治学而不以
身家性命为念的精神,的确难能可贵。
《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先生医案》是曹氏长期临床效验
的缩影和精华荟萃。曹氏一生治医专宗仲景,以善用经方闻名。
其间用经方取效者十常八九。医案存稿绝少,由门人姜佐景整
理,佐以说解,名日《经方实验录》。分上中下3卷,共计92
案,内有16案标明为附列门人医案。其中大多医案有一剂知,
二剂已,甚则覆杯而愈的效果。此外,还有《曹颖甫先生医案》
一书,是由王慎轩随曹颖甫侍诊时抄录整理汇编而成,为搜集
附列的治验。曹氏益信经方,并亲身体验经方愈病之奇妙,并
将其用于家庭。正如他在原序中言:“用大剂附子理中,则自先
母邢太安人病洞泄始;用皂荚丸,则自母氏病但坐不眠,时吐
浊痰始;用十枣汤,则自母氏病痰饮始;用甘草粉蜜汤,则自
家婢病蛔厥始;用大黄牡丹汤,则自若华母潘氏肠痈始。莫不
随时取效,其应如响。”曹氏以擅用峻猛之剂而闻名,他说:
“痰饮证之有十枣汤,蓄血证之有抵当丸,皆能斩关夺隘,起死
回生。”他验证了蓄血证当用抵当汤而用桃核承气汤的不足,并
警示后来:“世有畏方剂猛峻而改用轻剂者,请以是为前车之
鉴。”还佐证了仲师猪发膏煎治黄疸,桂枝汤治脑疽,矾石汤治
脚气,猪胆汁导法治吐血患者瘀结大便不通,小半夏汤失效的
原因是用制半夏而未用生半夏等等。自己还发明了枯痔散治外
痔,羊肉当归汤治男子精冷不育,并言屡试而效,阅者尚能传
布,功德莫大焉。
曹氏注重临床实践,常借临床验案阐发病症变化机理,并
以此进一步验证仲景经方的临床实用价值,对理论与临床的结
合,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点校说明:
1.《伤寒发微》、《金匮发微》底本为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
社据千顷堂纸型《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经方实验录》底
本为民国二十六年(1937)姜佐景医庐铅印本。为保持原貌,
对于每部书的内容不删节,不改编,只做标点、句读和校勘,
对较少数难懂字句,做了简明的注音和训释方便起见,为检索
作调整对目录标题略。
2.原书系繁体字体,今一律易为规范的简化字;通假字或
异体字,或径改,或保留,并在点校栏中加以说明;原书系竖
排本,现易为横排本,依照惯例,书中的“右”或“左”,一
律改为“上”或“下”字。为保持原著原貌,药名、处方及用
量,原则上照原书不改;为尊重作者处方原样,书中出现犀角、
牛黄等国家级保护动物药,仍予保留,读者临证时可处以相应
的替代品;古人引书往往撮要旨而删繁节,作者在引用他著在
实质上没有重要差别,不影响文义者,一律不予校补以保持
原貌。
点校者
2007年10月痰饮咳嗽病脉证治第十二
问日: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
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日:其人素盛今瘦,水
走肠间,漉漉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
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
谓之溢饮;咳逆倚息,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首节先辨四饮之名,次节进求四饮之义。水与津液并居,
则为痰饮;痰粘胸膈,水湿流入痰囊,倒悬肠间,则为悬饮;
水溢四肢,则为溢饮;水痰为冲气上激,支撑胸膈,则为支饮,
是为四饮定名。夫所谓痰饮者,太阳寒水,失于开泄,外不达
于皮毛,内不行于下焦,于是留积成痰;人体水分与血分平均
则盛,水气不达于皮毛肌腠,血肉中水分不充则瘦,、故病痰饮
者,往往素盛而今瘦;水痰下注大肠,则漉漉有声,此肺病延
入大肠之证也。所谓悬饮者,水至中焦,阳气不足,不能直达
下焦,于是结于胁下而病支满,咳则痛引胸胁,此下焦不通之
证也。所谓溢饮者,表汗不泄,与太阴之湿混杂,即身体为之
疼重,疼重者,脾阳不运,肌肉为水气所痹也;水流四肢,则
四肢肿,谓水从中道外溢也;所谓支饮者,冲气从下上逆,支
撑无已,故咳逆倚息不得卧;表里水气壅塞,故其形如肿。此
则四饮之义也。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饮。水在肺,吐涎沫,
欲饮水。水在脾。少气身重。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水
在肾,心下悸。
心为君主之官,居清阳之位,诸脏可以有水,而心脏不当
有水。所谓水在心者,直以水气凌心言之,水气不能作汗外泄,
内陷中脘,则心下坚硬而短气;恶水不欲饮者,心阳被遏而中
气寒也。肺主皮毛,卫气充,则太阳寒水,外泄皮毛而为汗;
卫气虚,则太阳之气留于胸中而为水。胸中阳气蒸化,乃一变
而成似痰非痰之涎沫,吐之不已;津液日耗,乃欲饮水,水人
不化,涎沫益多。脾主一身肌肉,而为湿脏,水湿混杂,伤及
中气,肌肉不禀中气,故少气而身重。肝脉布胁肋,水在胁下,
故日水在肝。太阳之脉,夹脊抵腰中,与三焦水道并行,中焦
水道瘀积,则胁下支满。胁下为寒水之脏,水道痞结,故嚏而
痛,其实病不在肝也。肾水上泛,水气凌心,故心下悸。是谓
五脏饮。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盆,咳嗽则辄已。胸中有留饮。其人
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留饮之来源不同,证情则往往相类。阳气痹于外,则水邪
停于里,此其握要之区,不可不察也。大抵病之所由成,莫不
起于形寒饮冷。形寒者当发汗,汗出太过,内脏燥实,是病阳
明;汗出不彻,即为留饮。饮冷者中气先病,水陷于胃与大肠,
转为濡泻,是病太阴;水气停蓄上膈,亦为留饮。以手人冷水
浣濯,亦多病此,为其阳气痹也。以上二端,病根皆中于太阳,
太阳阳气微,则汗尿俱少,始则水停心下,心下当胃之上口,
久留不去,寒气遏其心阳,甚则为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之乌头
赤石脂丸证;轻则背冷如掌大,而为小青龙汤证。夫饮入于胃
之水液,由脾肠从小肠吸收(此脾脏,西医谓之辟,胰液所出),上输胸
中,是为中焦;由胸中散布皮毛,是为上焦(二焦皆上行);散布
不尽之水液,还入内脏(伤寒所谓津液还人胃中),由肾走膀胱,是为
下焦。下焦不通,则留积胁下,水停腰部,而痛引缺盆(缺盆,
俗名琵琶骨,在肩内齐头处),咳嗽则痛不可忍,故欲咳而辄已。已
者,中止之谓(辄,原作撤,音近之误)。此为支饮之十枣汤证。胸膈
阳微,不能作汗,则水留膈上,阻塞肺脏出纳之气,因病短气;
水在胸中,津液不得上承,故渴(必喜热饮);水不循三焦故道下
行,乃流溢四肢而历节痛,此为当发汗之溢饮证,于麻黄加术
为宜。水寒不得阳热之化,则其脉沉弦,故日脉沉者有留饮。
若脉不见沉而浮,则犹为风湿证耳。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
其人振振身囗,剧必有伏饮。
伏饮之证,以痰满喘咳为见端,一触外寒,即突然呕吐涎
沫,寒热交作,背痛腰疼,呕吐剧时,目泪进出,全身日囗动。
所以见寒热者,伏饮本起于太阳,加以新寒,则太阳标本同病。
太阳之脉在背,夹脊抵腰,以呕吐牵动经脉,故疼痛;气进于
头,故目泣自出;阳衰气弱,故全身振振啁动。今之医家,动
以囗动为肝风,殆不然也。(按:此证仲师不出方治,似宜真武汤加五味干
姜细辛,未知然否。)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
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虚。脉偏弦者,
饮也。
曹颖甫与丁甘仁为莫逆交,常探讨医理,甚为相得。所著医书有《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曹颖甫医案》等,理论透彻周详而又切实用。曹氏还能书、善画、工文章。擅画梅,毕生风骨寓于画意,傲气凌然。八一三事变,曹避居故里,拒绝出任维持会会长,坚贞不屈而被日军杀害,其史迹载入江阴忠义祠。
曹颖甫三书出版前言
曹颖甫(1866—1937),江苏江阴人。讳家达,一字尹甫,
号鹏南,晚署拙巢,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值得称道的经方派医
家。曹氏一生致力于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研究,强
调临床实践的重要性,提出“经方实践”,即在临床实践中验证
经方的主张;他在研究经方的同时,并不反对时方,认为《伤
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lI缶床辨证论治的根本,强调“经
方”是后世方剂的基础,中医应当从源寻流而不应该舍本逐末。
《伤寒发微》、《金匮发微》是他研究仲景医学的结晶
冷月夜 内容简介 简介这本中短篇小说集收入了李碧华近几年的传奇怪谈类小说。作者取材于当今的市井、巷谈、街坊琐事,化平淡为神奇,把它推衍成因果循环、姻缘前定的一系...
《男朋友(蔷薇号)》(作者BF君)国内第一本花美男主题书!《男朋友(蔷薇号)》收录了《跳水王子爆米花》、《音皇》、《暗恋那件小事
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思潮 本书特色 《近三十年中国文学思潮》以文学精神的演变为主题,由“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这一思想主线贯穿始终,将笔触延伸到了当下正在发生着的“...
《电子信息工程概论(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在第2版的基础上作了修改和完善,内容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技术发展史、传感器技术、电子
中国当代文学通论 本书特色 几十年来,孟繁华先生像一位惊涛骇浪中的弄潮儿,沉浸于中国当代文学之大风大浪,追溯其历史渊源,推动其汹涌思潮,呼唤其八方来风,采集其...
陶威尔教授的头颅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著名医学教授陶威尔突然发病死去,但是他的头颅仍然活着。这是洛兰小姐当上凯恩教授的助手后发现的一个令人惊骇的秘密。原来凯恩本是...
《剧说》疏证-古代曲学名著疏证 本书特色 焦循的著作,较重要的有《雕菰楼易学三书》、《雕菰集》、《孟子正义》、《易学籥录》、《六经补疏》、《里堂学算记》、《古文...
百年中华文学史论(1898-1999) 本书特色 从1988年陈思和、王晓明提出“重写文学史”起,“重写文学史”观念深入人心,学术界为此作出种种尝试:包括对作家...
犯罪心理学:第2季:国外卷 本书特色 形形色色的犯罪行为,在令人们感到震惊和恐惧的同时,又激发着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未知的欲望。这些或狡猾、或邪恶、或疯狂的罪犯,...
一百二十本《红楼梦》版本研究和数字化论文集 内容简介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与前八十回本相比,传播领域较广,影响范围也较大。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木活字初...
丁三青,1962年生,198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9-2002年在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师从崔之清先生,获历史学
超现实主义宣言 内容简介 超现实主义运动涉及文学、绘画和音乐等艺术领域。强调人的潜意识和梦幻,重视思维的原始状态,是一次精神革命。为此布勒东提倡自动写作法,完成...
《寻找中道:当自由遭遇传统》所讨论的主题,关涉文化。此处所谓文化,范围较广,包括宗教或者准宗教、思想、价值、习俗、社会结构
《1000个铁粉:打造个人品牌的底层逻辑》内容简介:拥有一技之长的你,想找到并影响更多客户?知道打造个人品牌的重要性,却不知如
《小学生好词好句好段》内容简介:“名师教你写作文·思维导图系列”丛书是一套集思维导图、形象记忆图、趣味漫画为一体的新概念作
海市蜃楼 内容简介 一宗引人注目的凶杀案引出了一宗欲盖弥彰的盗窃案,一组杂乱无章的字母破译出一个多方聚焦的密码;一本小小账簿牵出一条股市大鳄——真相似乎大白之际...
泛函分析 第二版 内容简介 点集拓扑,Banach空间、Hilbert空间、有界线性算子,拓扑线性空间等,每章后附有练习题。泛函分析 第二版 目录 **章 距离...
黄河文化史(上中下)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江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本书学术体系完整,逻辑结构严谨,文献与考古资料相互印证,并注意图像资料与文字资料...
月光之城童话集‧卷一‧实验室的野狼从前从前,大野狼的实验室来了一只小猪,小猪长得美味可口,两个哥哥也秀色可餐,大野狼当然想
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卷四--法国儿童文学导论 本书特色 方卫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学者之一,著有多种儿童文学理论著作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