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我与弘一法师”、“还我缘缘堂”、“佛无灵”、“秋”、“春”、“随感十三则”、“做客者言”、“车厢社会”、“家”等散文。
我与弘一法师
我十七岁入杭州浙江**师范,廿岁毕业以后没有升学。我受中等学校以上学校教育,只此五年。这五年间,弘一法师,那时称为李叔同先生,便是我的图画音乐教师。图画音乐两科,在现在的学校里是不很看重的,但是奇怪得很,在当时我们的那间浙江**师范里,看得比英、国、算还重。我们有两个图画专用的教室,许多石膏模型,两架钢琴,五十几架风琴。我们每天要花一小时去练习图画,花一小时以上去练习弹琴。大家认为当然,恬不为怪,这是什么原故呢?因为李先生的人格和学问,统制了我们的感情,折服了我们的心。他从来不骂人,从来不责备人,态度谦恭,同出家后完全一样,然而个个学生真心的怕他,真心的学习他,真心的崇拜他。我便是其中之一人。因为就人格讲,他的当教师不为名利,为当教师而当教师,用全副精力去当教师。就学问讲,他博学多能,其国文比国文先生更高,其英文比英文先生更高,其历史比历史先生更高,其常识比博物先生更富,又是书法金石的专家,中国话剧的鼻祖。他不是只能教图画音乐,他是拿许多别的学问为背景而教他的图画音乐。夏丐尊先生曾经说,“李先生的教师,是有后光的。”像佛菩萨那样有后光,怎不教人崇拜呢?而我的崇拜他,更甚于他人。大约是我的气质与李先生有一点相似,凡他所欢喜的,我都欢喜。我在师范学校,一二年级都考**名;三年级以后忽然降到第二十名,因为我旷废了许多师范生的功课,而专心于李先生所喜的文学艺术,一直到毕业。毕业后我无力升大学,借了些钱到日本去游玩,没有进学校,看了许多画展,听了许多音乐会,买了许多文艺书,一年后回国,一方面当教师,一方面埋头自习,一直自习到现在,对李先生的艺术还是迷恋不舍。李先生早已由艺术而升华到宗教而成正果,而我还彷徨在艺术宗教的十字街头,自己想想,真是一个不肖的学生。
他怎么由艺术升华到宗教呢?当时人都诧异,以为李先生受了什么刺激,忽然“遁入空门”了。我却能理解他的心,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的。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分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我虽用三层楼为比喻,但并非必须从**层到第二层,然后得到第三层。有很多人,从**层直上第三层,并不需要在第二层勾留。还有许多人连**层也不住,一口气跑上三层楼。不过我们的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的走上去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在
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做人好比喝酒;酒量小的,喝一杯花雕酒已经醉了,酒量大的,喝花雕嫌淡,必须喝高粱酒才能过瘾。文艺好比是花雕,宗教好比是高梁。弘一法师酒量很大,喝花雕不能过瘾,必须喝高粱。我酒量很小,只能喝花雕,难得喝一口高梁而已。但喝花雕的人,颇能理解喝高梁者的心。故我对于弘一法师的由艺术升华到宗教,一向认为当然,毫不足怪的。
……
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出版十五年纪念版 本书特色活跃在欧洲和中国的著名旅德艺术家王小慧自传性纪实文学《我的视觉日记》讲述了作者从东方到西方,从学生到艺术...
蒙田随笔-(插图典藏版) 本书特色 他(蒙田)博学多能……对许多人类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奇特的见解。 ...
萧红精品文集 本书特色 萧红独特的女性写作才华,使她的作品拥有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 她自传性质的作品体现出极其充分的感性化和个性化,可以说,萧红在文学创作中把女...
韩愈诗文选评 内容简介 本书选录哀祭文三篇。一篇祭古人,两篇祭亲友,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特别是祭亲友的《祭十二郎文》和《祭柳子厚文》,真是一字一泪,血泪满纸。...
蒙田随笔 本书特色 《蒙田随笔》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思想宝库”、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之一。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眼光,把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个人经验...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
毛泽东书信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选入毛泽东在一九二零年至一九六五年期间的三百七十二封书信,从侧面反映了毛泽东的革命实践活动,与党内同志、党外朋友、亲属等的交往,以...
“我一直以为,现代没有神话。然而,读过阎连科的《年月日》,才知道他正在讲述的就是一个如同史诗般厚重深沉、恢弘磅礴的现代神话。这本书真的很好看,很新奇,很感伤。我...
小小说-2017中国年度作品 本书特色 冯骥才、迟子建、梁晓声、杨晓敏等128位作家的小小说,题材丰富,手法多样,无论关注当下,或着笔过往,凡人物点滴、生活片段...
本書作者在二十歲時躁鬱症病發,在長達十二年的病史中,對於生活種種細節的詮釋,已脫出常軌,詩成了唯一能翻譯她難以道出的世界
湖南文艺陌生人 本书特色 《陌生人》为诗人张战的*诗集,诗集分为“清晰地喊出我们的孤独”“正午阳光下”&ldqu...
论克莱斯特戏剧的现代性 本书特色 ★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heinrichvonkleist,1770-1811)被誉为现代艺术的代表人物与“现代戏剧的促进...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升级版) 本书特色 读诗无疑是一种高尚的灵魂相遇。本书则收录了中外名诗200多篇。 在这里,你可以与但丁对话,倾听拜伦的哀歌,感受艾略特...
《乌篷船儿飞起来》内容简介:本书讲述小女孩偶然发现院落的草丛里倒扣着一艘破旧的木船,那是一艘船头被撞烂了乌篷船。在小女孩的
毕淑敏-西藏,面冰十年 本书特色 毕淑敏作为一位心理学医生有着非同凡人的震惊与果敢,她的文章如同她的个性一般坚强韧性。她教给我们爱,同时教给我们理性,面对残酷的...
永久的错觉 本书特色 赵钧海编著的《永久的错觉》为原创文集,分为“荒凉的记忆”和“行走笔录”两辑,包括数十篇原创散文,文笔含蓄隽永,值得人们阅读。其中主要收录了...
再别康桥:徐志摩诗歌全集 本书特色 一个深信人生必须有爱、自由和美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失败英雄。我们从不敢梦想他的梦想,我们也无法承载他那惨酷的失败...
萨特读本 本书特色 让-保尔·萨特编著的《萨特读本》简介: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是什么?我们搁置了他那浩如烟海的鸿篇巨制,而选择了他面向大众发表的一篇较通俗...
《学生自主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内容简介:本书根据深圳市新安中学(集团)多年来开展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简称“双自”)育
插图本 唐诗三百首 本书特色 提起杨柳,我们想到离别。提起明月,我们想到聚散。中国人思想感悟中的思乡、惜别、怨愤、怀古、言志,几乎都在唐诗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