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从1999年到现在所发表的文章的结集。作者曾出版过两个散文集:《守望的距离》是1983至1995年散文的结集,《各自的朝圣路》是1996至1998年散文的结集。本书在写作时间上与那两种书衔接,是作者的散文的第三个完整结集。作者在大学和其他场合做过若干讲座,*近把讲稿加以整理,也收在了本书中。
**辑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唯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唯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做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做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成功的真谛
在通常意义上,成功指一个人凭自己的能力做出了一番成就,并且这成就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功的标志,说穿了,无非是名声、地位和金钱。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当然也是好东西。世上有人淡泊于名利,但没有人会愿意自己彻底穷困潦倒,成为实际生活中的失败者。歌德曾说:“勋章和头衔能使人在倾轧中免遭挨打。”据我的体会,一个人即使相当超脱,某种程度的成功也仍然是好事,对于超脱不但无害反而有所助益。当你在广泛的范围里得到了社会的承认,你就更不必在乎在你所隶属的小环境里的遭遇了。众所周知,小环境里往往充满短兵相接的琐屑的利益之争,而你因为你的成功便仿佛站在了天地比较开阔的高处,可以俯视从而以此方式摆脱这类渺小的斗争。
但是,这样的俯视毕竟还是站得比较低的,只不过是恃大利而弃小利罢了,仍未脱利益的计算。真正站得高的人应该能够站到世间一切成功的上方俯视成功本身。一个人能否做出被社会承认的成就,并不完全取决于才能,起作用的还有环境和机遇等外部因素,有时候这些外部因素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单凭这一点,就有理由不以成败论英雄。我曾经在边远省份的一个小县生活了将近十年,如果不是大环境发生变化,也许会在那里“埋没”终生。我尝自问,倘真如此,我便比现在的我差许多吗?我不相信。当然,我肯定不会有现在的所谓成就和名声,但只要我精神上足够富有,我就一定会以另一种方式收获自己的果实。成功是一个社会概念,一个直接面对上帝和自己的人是不会太看重它的。
我的意思是说,成功不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高标准,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个人要拥有内在的丰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兴趣,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只要你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你就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那些仅仅追求外在成功的人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的,他们真正喜欢的只是名利,一旦在名利场上受挫,内在的空虚就暴露无遗。照我的理解,把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做好,尽量做得完美,让自己满意,这才是成功的真谛,如此感到的喜悦才是不搀杂功利考虑的纯粹的成功之喜悦。当一个母亲生育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一个诗人写出了一首美妙的诗,所感觉到的就是这种纯粹的喜悦。当然,这个意义上的成功已经超越于社会的评价,而人生*珍贵的价值和*美好的享受恰恰就寓于这样的成功之中。
好梦何必成真
好梦成真——这是现在流行的一句祝词,人们以此互相慷慨地表达友善之意。每当听见这话,我就不禁思忖:好梦都能成真,都非要成真吗?
有两种不同的梦。
**种梦,它的内容是实际的,譬如说,梦想升官发财,梦想娶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或嫁一个富甲天下的款哥,梦想得诺贝尔奖金,等等。对于这些梦,弗洛伊德的定义是适用的:梦是未实现的愿望的替代。未实现不等于不可能实现,世上的确有人升了官发了财,娶了美人或嫁了富翁,得了诺贝尔奖金。这种梦的价值取决于能否变成现实,如果不能,我们就说它是不切实际的梦想。
第二种梦,它的内容与实际无关,因而不能用能否变成现实来衡量它的价值。譬如说,陶渊明梦见桃花源,鲁迅梦见好的故事,但丁梦见天堂,或者作为普通人的我们梦见一片美丽的风景。这种梦不能实现也不需要实现,它的价值在其自身,做这样的梦本身就是享受,而记载了这类梦的《桃花源记》、《好的故事》、《神曲》本身便成了人类的精神财富。
所谓好梦成真往往是针对**种梦发出的祝愿,我承认有其合理性。一则古代故事描绘了一个贫穷的樵夫,说他白天辛苦打柴,夜晚大做其富贵梦,奇异的是每晚的梦像连续剧一样向前推进,*后好像是当上了皇帝。这个樵夫因此过得十分快活,他的理由是:倘若把夜晚的梦当成现实,把白天的现实当成梦,他岂不就是天下*幸福的人。这种自欺的逻辑遭到了当时人的哄笑,我相信我们今天的人也多半会加入哄笑的行列。
可是,说到第二种梦,情形就很不同了。我想把这种梦的范围和含义扩大一些,举凡组成一个人的心灵生活的东西,包括生命的感悟,艺术的体验,哲学的沉思,宗教的信仰,都可归入其中。这样的梦永远不会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直接现实,在此意义上不可能成真。但也不必在此意义上成真,因为它们有着与**种梦完全不同的实现方式,不妨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已经构成了一种内在的现实,这样的好梦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真。对真的理解应该宽泛一些,你不能说只有外在的荣华富贵是真实的,内在的智慧教养是虚假的。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与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是在实实在在的意义上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
我把**种梦称作物质的梦,把第二种梦称作精神的梦。不能说做**种梦的人庸俗,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做物质的梦,从不做精神的梦,说他庸俗就不算冤枉。如果整个人类只梦见黄金而从不梦见天堂,则即使梦想成真,也只是生活在铺满金子的地狱里而已。
……
重返哥廷根-季羡林散文新编 本书特色 此为“季羡林散文新编”十种之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除了在国内行走以外,世界上很多国家也都留下了季羡林先生的足迹。从1...
茶店说书 内容简介 新编集子要起名字,见过几本以“说书”为题的书,也来凑份热闹。有个现成的,见周作人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三日致鲍耀明信:“近见丰氏《源氏》译稿乃是茶...
中国书籍文学管-大师经典-李劼人精品选 本书特色 《李劼人精品选》是一本现代文学作品综合集,收录中国现代文学大师李劼人的散文、随笔、小说、书信作品40篇,包括《...
中国盒子 本书特色 《中国盒子》是杜君立**本随笔精选集,总共收入了25篇随笔、杂文和散文。这些文章写于2009年到2013年之间,*早发表在杜君立的个...
散文卷-鲁迅作品集 本书特色 ★ 鲁迅研究专家审校编订,还原鲁迅文本原貌★ 收录鲁迅*部散文★ 用纸高端,印刷精良,名家经典,适宜珍藏散文卷-鲁迅作品集 内容简...
《清安稚语》内容简介:萧国清安八年,七岁的诸箫韶因父亲病亡,被宫中的姑母诸太妃接进宫中,认识了赵王谢玙。赵王是先帝嫡子,先
万物有灵且美 本书特色 美学大师朱光潜精选集真正的美极为柔软,却不可征服。精美的双封面设计★美学大师朱光潜精选集。★真正的美极为柔软,却不可征服。★朱光潜先生一...
2015-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本书特色《中国随笔年度佳作2015》由耿立主编,精选2015年全国各地报刊和网站中的优秀随笔佳作,内容涉及古今中外,以现代的眼光来分...
瘾君子自白 本书特色 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作家的传世之作,华美雍容、奇崛瑰丽的散文经典梦幻曲!《瘾君子自白》是托马斯·德·昆西*负盛名的著作,为西方众多著名学府英语...
侣行-中国新格调:爱到极致.行到极端-II 本书特色《侣行》**季,270一行探访恐怖之都索马里,去到世界寒极奥伊米亚康,揭开鬼城切尔诺贝利的神秘面纱……心无止...
一九八四 本书特色 反乌托邦、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著名翻译家傅霞译作一九八四 内容简介 《1984/读经典》是一部经典...
高层寒暑-作家文摘20周年珍藏本 本书特色 毛泽东密召贺子珍毛泽东对邓小平不满的因由周恩来与毛泽东的**次分歧毛泽东与习仲勋胡耀邦和习仲勋在历史转折关头刘少奇在...
网络文学评论100 本书特色 网络文学批评面对的平民化开放空间,赋予批评者以身份的自由、言论的自由和发表的自由,从此让批评摆脱了过去那种“千人一面、千部一腔”的...
没有播出的故事 本书特色 请你们看他那张脸,是那样的平和、安详,这是我见到的*美好的脸。这是一张能让战争平息的脸。他是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可是他的脸上写对着生活的...
多余的话:瞿秋白精品文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的作品包括:关于女人、人才易得、儿时、中国文与中国人、荒漠里、画狗罢、哑巴文学、美、《子夜》和国货年、黎明、“俄国式...
散文诗-2018中国年度作品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中国散文诗界选家从全国近百种文学刊物中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8年散文诗创作的实绩,力求公正客观地推...
心在飞:没有套路的行走 本书特色 “混”,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状态。你有几天是为自己而活?你有多久没发自内心的笑呢?心在飞:没有套路的行走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
蒙田随笔 本书特色 《蒙田随笔(精)》问世400多年来,先后被译成几十种文字,读者遍布全球。无论年龄层次,无论教育背景,无论文化差异,几乎每个读者都能从中获得精...
汪曾祺(1920——1997),祖籍徽州,生于江苏高邮,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其语言风格独具特色,在小说、散文、戏剧等领域成就突出。主要著作有:《受戒》《大淖记事》...
张爱玲集:对照记 内容简介 收入张爱玲的*后一本散文集《对照记》,另收入一九五二年后创作的散文。张爱玲悄然谢世前一年,图文对照的《对照记》首次出版,她用对“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