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归山》一共收入28篇文章,分为七辑。东西思潮冲突、中国现代化向何处去,这是李零文章一向的重点,约有10篇;“纸上谈兵”说军事,“闭门造车”讲男女话题和房中术,这是李零的“两个保留节目”,也有约10篇;其他篇目主要是谈谈知识分子,说说现实问题。《放虎归山》是大学者李零先生的*新杂文结集,书名取自十年前的一部旧作,装的却不少都是近年来所写、未收入《花间一壶酒》的文字。主题依然是说男女、谈兵法以及反思传统文化等三大块,文字精练通透,道理明晓易懂,发人之所未发。旧作如“汉奸发生学”,久负盛名,流传已广,新作如“传统为什么这样红”,以一篇而足使万千文字皆失色。在这部新书里,李先生继续“放逐边缘”,跳出学术来读杂书写杂论。从中西文化思潮的争论谈到汉奸发生机制,从“真孙子”看文化界怪现状谈到历史上由来已久的文人相倾,作者更是把怕老婆的话题讲得趣味盎然又大有深意,接下来讲房中术,讲当下的传统复兴。篇篇惹人遐思、意味深长。
不做圈养虎,要说大实话。李零新作|中国*好看的人文随笔,虎要放之归山,不能关在动物园里圈养;宁当丧家狗,不做看门狗。
《放虎归山》是我的**本杂文随笔集,1996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编入《书趣文丛》第四辑,责编是吴彬(署名脉望)。
这个集子收了二十五篇文章,加上代序和后记,只是薄薄的一个小册子,当时卖得还不错,好些朋友读过,很喜欢。他们鼓励我,说思想、文笔都好,我也觉得,其中有几篇还可以,至少是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此书售罄已久,老是有人提起,劝我再版。其实,那本书错字很多,好心人经常向我指出。我也想,应该把它修改一下,不然,对不起读者,但老是抽不出时间。
1980年代,我很学术,几乎一点杂书不看。1985年后,我对自己很不满,觉得自己像关在动物园里的老虎。1988年,我开始写点半学术不学术稍微离专业远一点的东西,文章全是用笔名,没人知道我是谁。如收在集中的头两篇,就是用笔名。笔名“吴欣”是谐音“无心”,表示心不在焉,玩票而已。这两篇东西,都太严肃,放不开。其中第二篇,发在《东方纪事》上,文章是用笔名,但目录下有个顾问名单,里面有我,是用真名。他们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给我加了个头衔,叫“理论家”。
我心想,真逗,我算哪门子理论家?
吴彬劝我编这个小册子,当然和《读书》有关。
我在《读书》发文章,**篇是《纸上谈兵》(即现在题为《纸上谈兵——装孙子》的那篇),登在1992年11期。在这之前,我和《读书》没关系,既不是它的作者,也不是它的读者,不订也不买,根本没工夫看。
这以后,1993、1994、1995、1996年,我在《读书》连续发过几篇文章,都是用真名真姓。我开始变成《读书》的作者。这些文章,多是读书杂感,写着玩。没想到,《汉奸发生学》给我闯下大祸,夸我有一大堆人,骂我也有一大堆人,舆论哗然。
吴彬让我编集子,我也没想到。因为我拢共也没写过几篇杂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为满足后一大欲,人类在黑暗中长期摸索,反复操作,达几百万年。房中术在哪儿都是门古学问,就像炒菜,不一定要有现代理论,才能炒出来。中国的发明史,有许多可能是吹牛,但有一样我们不必脸红,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房中术。
平均妻权要比平均地权难得多。正是从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看,西方在老婆问题上的公平思想才显得难能可贵,令人敬佩。当然,这仍然只是“形式上的平等”。事实上,他们也是除“正经房子”还有“避雨窑子”,情妇、妓女还是少不了。
——闭门造车房中术
作为“明末悍将”,吴三桂有点像汉陇西李氏。他出身辽东豪族、武功世家,不但弓马娴熟,以力战名;还世受皇恩,幼承庭训,满脑子全是忠孝节义。手下的子弟兵也是明军中的王牌,战斗力*强。可是当明清鼎革之际,官军同流寇交攻,外患与内忧俱来,他所处环境太微妙。当时明、闯、满成三角之势,螳螂捕蝉,雀在其后,他非联闯不足以抗清,非联清不足以平闯。况以兵力计,闯兵号称百万,满兵也有十万,三桂之兵则仅四万,无论与谁联合,都势必受制于人。三桂置身其间,实无两全之策。再者,从名节讲,他投闯则背主,降清则负明,也是横竖当不成好人。这样的困境,我想大概只有张学良、马占山一类人才能体会得到。
吴三桂做出其*后的选择,内心一定非常痛苦。因为我们知道,吴三桂早就是满人物色已久,必欲得之的将材。在此之前,他的舅父、姨父、兄弟、朋友,很多人早巳降清,皇太极本人和他的亲友曾去信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他都没有降。后来闯陷京师,他宁肯考虑降闯,也没有打算降清。我推测,这中间固有利害之权衡,但也不乏名节的考虑。因为他的家属,包括老父、继母、弟妹共三十余人,俱困北京,于明于闯都是人质,如果当初弃土降清,不但全家遇害,还得落个“不忠不孝”。而现在情况却有所不同。它的代价虽仍然很大,为此他不惜挥泪作书,与父诀别,忍看全家被杀,但至少名节无亏(为明平闯是“忠”,舍父讨贼是“义”)。然而三桂的悲剧在于,虽然从愿望上讲,他本人想作申包胥,南明也把他视为申包胥,但多尔衮却不是秦哀公。满人夺取北京后并没有打算就此罢手,而是长驱直入,席卷天下。多尔衮的主意很清楚:你吴三桂不是想报“君父大仇”吗?好,我就让你去报。正好让他“为王前驱”。三桂既然选定了这条险道,“马行在夹道内我难以回马”,当然也就身不由己,越滑越远,从剃发为号到拒见南使,从追杀李闯到进军西南,终于一步步变成*大的汉族降臣。闯是平了,仇是报了,但明也灭了,节也毁了。实际上当了个伍子胥。
——汉奸发生学
李零,祖籍山西武乡县。1948年6月12日生于河北邢台市,从小在北京长大。中学毕业后,曾在山西和内蒙插队7年。1975年底回到北京。1977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张政烺先生作殷周铜器研究。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系西队从事考古发掘。1983—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1985年至现在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零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简帛文献和学术源流,《孙子兵法》研究,中国方术研究,海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兵法等多个方面。著有《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放虎归山》、《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孙子古本研究》、《吴孙子发微》、《郭店楚简校读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
《最初的化石猎人》内容简介:本书探讨化石对古代人类社会中的神话、传说和流行观念的影响,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古人有关生物与演化的
蒙古史诗(从程式到隐喻) 内容简介 《蒙古史诗:从程式到隐喻》,顾名思义,就是研究蒙古史诗的文本构成与隐喻意义。从程式到隐喻,是动态的,是蒙古史诗文本在与文化语...
鼓藏节-苗族祭祖大典 本书特色 民族学人类学师生鼓藏节-苗族祭祖大典 内容简介 2006年国务院公布了**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贵州省“苗族鼓藏节”名列其...
珍藏世博 本书特色 上海世博的全景式文化解读《人民日报》世博特刊的精彩结集上海世博的珍藏版本珍藏世博 内容简介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
成都方言词汇 本书特色 成都方言是一个巨大的“金矿”,语言复杂多变,词汇丰富多彩,表现了蜀地人民奇特的想象力,反映了蜀文化的博大精深……本书为“巴蜀民俗文化系列...
與其尋找完美,不如「剛剛好合適」當代日本設計大師深澤直人第一手剖析「減法式設計」生態心理學╳工業設計╳ 建築的三方對話讓設計自然存在的新設計思維!無印良品的車站...
寻找圣地 本书特色 这些精神信仰之地,既是族群、民族的心灵丰碑,又幻化成人类寻找心灵慰藉的归宿地。迷人的故事、圣人的传说、建筑史上的奇迹……圣地的精神引力到底有...
国学知识大全-国民经典文库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吕思勉先生《国学概论》《经子解题》《先秦学术概论》《理学纲要》《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
儒林漫笔 本书特色 《儒林漫笔》作者高昌,作家、诗人、记者,身份多元,缘归文字。季羡林、莫言、大江健三郎、巴尔加斯·略萨、卞之琳、王蒙、邓友梅、周大新、阎连科…...
国学常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本书特色 邱芬编写的《国学常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以中华民族悠久的国学文化为主线,运用生动朴实的语言详尽地介绍了我国的传统国学知识...
团购: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作梳理2册 本书特色 《民国图书馆学文献学著译序跋辑要》将民国时期图书馆学著译的序言都选编在一起,是一部辑录体的“民国图书馆学书目提要”...
视觉文化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视觉文化分析的介绍性书籍,它将有助于加强我们的视觉文化修养。它并不着力于对特定视觉文本内涵的解释,而是试图教会我们独立解析视觉文...
室井康雄(MUROI YASUO)動畫師。1981年生。中央大學畢業後,進入吉卜力工作室。辭職後,經手《火影忍者》、《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福音戰士新劇場版...
《听余秋雨讲文化》作者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
外语与第二语言学习 本书特色 外研社和人教社联合推出这套“剑桥英语教师丛书”,以配合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程。本套丛书的使用者注意两点:**, 这套书不仅仅...
点心札记 本书特色 点心是正餐之外的食品,且用于充饥,所以既不同于正餐的米饭、面条之类的食品,又不同于“吃白相”的零食,通常指糕、饼之类的粮食做的食品。《从天津...
基拉•安妮•派力肯博士作家、剧本顾问,拥有25年的影视行业经验。职业生涯始于“电影之神”斯坦利·库布里克(作品有《奇爱博士》《2001太空漫游》《发条橙》《闪灵...
中国古代兵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科技系列 本书特色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兵器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到了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以青铜和钢铁为主的冷兵器...
中华玄机-我要与你讲传统 本书特色 内容简介:《中华玄机》是《中国天机》的姊妹篇,谈的是主导中国人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的中华传统文化。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斯文济世...
云南藏书文化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的大理国经卷,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从文化的视角对其传抄、收藏等开展研究;重点梳理历史上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