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归山》一共收入28篇文章,分为七辑。东西思潮冲突、中国现代化向何处去,这是李零文章一向的重点,约有10篇;“纸上谈兵”说军事,“闭门造车”讲男女话题和房中术,这是李零的“两个保留节目”,也有约10篇;其他篇目主要是谈谈知识分子,说说现实问题。《放虎归山》是大学者李零先生的*新杂文结集,书名取自十年前的一部旧作,装的却不少都是近年来所写、未收入《花间一壶酒》的文字。主题依然是说男女、谈兵法以及反思传统文化等三大块,文字精练通透,道理明晓易懂,发人之所未发。旧作如“汉奸发生学”,久负盛名,流传已广,新作如“传统为什么这样红”,以一篇而足使万千文字皆失色。在这部新书里,李先生继续“放逐边缘”,跳出学术来读杂书写杂论。从中西文化思潮的争论谈到汉奸发生机制,从“真孙子”看文化界怪现状谈到历史上由来已久的文人相倾,作者更是把怕老婆的话题讲得趣味盎然又大有深意,接下来讲房中术,讲当下的传统复兴。篇篇惹人遐思、意味深长。
不做圈养虎,要说大实话。李零新作|中国*好看的人文随笔,虎要放之归山,不能关在动物园里圈养;宁当丧家狗,不做看门狗。
《放虎归山》是我的**本杂文随笔集,1996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编入《书趣文丛》第四辑,责编是吴彬(署名脉望)。
这个集子收了二十五篇文章,加上代序和后记,只是薄薄的一个小册子,当时卖得还不错,好些朋友读过,很喜欢。他们鼓励我,说思想、文笔都好,我也觉得,其中有几篇还可以,至少是开了一个很好的头。
此书售罄已久,老是有人提起,劝我再版。其实,那本书错字很多,好心人经常向我指出。我也想,应该把它修改一下,不然,对不起读者,但老是抽不出时间。
1980年代,我很学术,几乎一点杂书不看。1985年后,我对自己很不满,觉得自己像关在动物园里的老虎。1988年,我开始写点半学术不学术稍微离专业远一点的东西,文章全是用笔名,没人知道我是谁。如收在集中的头两篇,就是用笔名。笔名“吴欣”是谐音“无心”,表示心不在焉,玩票而已。这两篇东西,都太严肃,放不开。其中第二篇,发在《东方纪事》上,文章是用笔名,但目录下有个顾问名单,里面有我,是用真名。他们不知道我是干什么的,给我加了个头衔,叫“理论家”。
我心想,真逗,我算哪门子理论家?
吴彬劝我编这个小册子,当然和《读书》有关。
我在《读书》发文章,**篇是《纸上谈兵》(即现在题为《纸上谈兵——装孙子》的那篇),登在1992年11期。在这之前,我和《读书》没关系,既不是它的作者,也不是它的读者,不订也不买,根本没工夫看。
这以后,1993、1994、1995、1996年,我在《读书》连续发过几篇文章,都是用真名真姓。我开始变成《读书》的作者。这些文章,多是读书杂感,写着玩。没想到,《汉奸发生学》给我闯下大祸,夸我有一大堆人,骂我也有一大堆人,舆论哗然。
吴彬让我编集子,我也没想到。因为我拢共也没写过几篇杂文。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为满足后一大欲,人类在黑暗中长期摸索,反复操作,达几百万年。房中术在哪儿都是门古学问,就像炒菜,不一定要有现代理论,才能炒出来。中国的发明史,有许多可能是吹牛,但有一样我们不必脸红,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房中术。
平均妻权要比平均地权难得多。正是从世界其他国家的情况看,西方在老婆问题上的公平思想才显得难能可贵,令人敬佩。当然,这仍然只是“形式上的平等”。事实上,他们也是除“正经房子”还有“避雨窑子”,情妇、妓女还是少不了。
——闭门造车房中术
作为“明末悍将”,吴三桂有点像汉陇西李氏。他出身辽东豪族、武功世家,不但弓马娴熟,以力战名;还世受皇恩,幼承庭训,满脑子全是忠孝节义。手下的子弟兵也是明军中的王牌,战斗力*强。可是当明清鼎革之际,官军同流寇交攻,外患与内忧俱来,他所处环境太微妙。当时明、闯、满成三角之势,螳螂捕蝉,雀在其后,他非联闯不足以抗清,非联清不足以平闯。况以兵力计,闯兵号称百万,满兵也有十万,三桂之兵则仅四万,无论与谁联合,都势必受制于人。三桂置身其间,实无两全之策。再者,从名节讲,他投闯则背主,降清则负明,也是横竖当不成好人。这样的困境,我想大概只有张学良、马占山一类人才能体会得到。
吴三桂做出其*后的选择,内心一定非常痛苦。因为我们知道,吴三桂早就是满人物色已久,必欲得之的将材。在此之前,他的舅父、姨父、兄弟、朋友,很多人早巳降清,皇太极本人和他的亲友曾去信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他都没有降。后来闯陷京师,他宁肯考虑降闯,也没有打算降清。我推测,这中间固有利害之权衡,但也不乏名节的考虑。因为他的家属,包括老父、继母、弟妹共三十余人,俱困北京,于明于闯都是人质,如果当初弃土降清,不但全家遇害,还得落个“不忠不孝”。而现在情况却有所不同。它的代价虽仍然很大,为此他不惜挥泪作书,与父诀别,忍看全家被杀,但至少名节无亏(为明平闯是“忠”,舍父讨贼是“义”)。然而三桂的悲剧在于,虽然从愿望上讲,他本人想作申包胥,南明也把他视为申包胥,但多尔衮却不是秦哀公。满人夺取北京后并没有打算就此罢手,而是长驱直入,席卷天下。多尔衮的主意很清楚:你吴三桂不是想报“君父大仇”吗?好,我就让你去报。正好让他“为王前驱”。三桂既然选定了这条险道,“马行在夹道内我难以回马”,当然也就身不由己,越滑越远,从剃发为号到拒见南使,从追杀李闯到进军西南,终于一步步变成*大的汉族降臣。闯是平了,仇是报了,但明也灭了,节也毁了。实际上当了个伍子胥。
——汉奸发生学
李零,祖籍山西武乡县。1948年6月12日生于河北邢台市,从小在北京长大。中学毕业后,曾在山西和内蒙插队7年。1975年底回到北京。1977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参加金文资料的整理和研究。1979年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师从张政烺先生作殷周铜器研究。1982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1982—1983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系西队从事考古发掘。1983—1985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先秦土地制度史的研究。1985年至现在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李零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是:简帛文献和学术源流,《孙子兵法》研究,中国方术研究,海外汉学研究,中国古代兵法等多个方面。著有《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研究》、《放虎归山》、《中国方术考》、《中国方术续考》、《孙子古本研究》、《吴孙子发微》、《郭店楚简校读记》、《上博楚简三篇校读记》。
古代汉语常识-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本书是王力先生生前若干文章、讲话的结集,包括《古代汉语常识》、《中国古代的历法》、《文言的学习》《漫谈古汉语的语音、语法和词汇...
沐浴趣话 本书特色 俗文化,古而不老,历久而弥新。它在人们的身边,在人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情趣。总结俗文化,剔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对发扬...
十殿阎罗-民间水陆画中的无情轮回 本书特色 文字是速朽的,图像是永恒的,《十殿阎罗:民间水陆画中的无情轮回》透过民间图像,了解中华民俗!十殿阎罗-民间水陆画中的...
古代汉语常识-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古代汉语常识》是王力先生生前若干文章、讲话的结集,包括《古代汉语常识》《中国古代的历法》《文言的学习》等十篇。在书中,作者用...
言语行为哲学 目录 言语哲学的新三相与行为问性(代译序) 史忠义若干词义辨析 史忠义导语**章绪论: 日常言语与背景幽灵Ⅰ 用法与滥用1.德摩斯梯尼的魔掌与理想...
民国四川话英语教科书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百年前的英文版四川话教材,是华西医院创始人启尔德医生给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学生学习四川话编写的英语教材,1917年由华西协和...
管领风骚三百年-近三百年学人翰墨(初集) 本书特色 王世襄、余英时分别为此书初、贰集题写书名。章诒和:世事观察越细,人性体验越深,许宏泉也不例外。遍览溪水旁这棵...
汉语古今基本语法手册 内容简介 本手册是一部全面、系统、融贯古今的汉语语法专著,收入汉语古今基本语法单位及相关条目1100余条,是供大、中、小学语文教研、教学人...
闲话三分 内容简介 三联书店愿把先父陈迩冬先生的遗著《闲话三分》再版,收入“中学图书馆文库”丛书。这让我们做子女的,又感动了一次。这本薄薄的小书在先父去世后还能...
星学宝典——《天官历书》与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司马迁——一个伟大的天文学家、从“日出而作”到“观象授时”——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诞生、由“君不告朔”到...
神秘的文化典籍大观 本书特色 神秘文化是一座变幻奇特的库府,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事者从中总结御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的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
大匠天工:中华能工巧匠 本书特色 提起中国的能工巧匠,人们自然会想到有一系列工具发明并被土木工匠奉为“祖师爷”的鲁班。的确,鲁班是中国能工巧匠的光辉代表,他是中...
作品目录目录导论——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与贡献第一编第一章 两大文化传统交汇——佛教输人中土的环境和土壤 第二章 佛教初传
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 内容简介 本书的主题是后现代时期各种条件下的社会现代化。后现代条件下的现代化,这听起来像是悖论,但事实证明这是对当代社...
谁在巴黎纵情狂欢 内容简介 这套读物的特点:一、创新!我们的“人文素养读本”不单单是内容的堆砌,而是一条主线下的体系创新。由此及彼,由内及外,让我们在阅读中逐渐...
中国古代戏曲 本书特色 王烨编著的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共分六章,分别介绍了戏曲的孕育时期、形成时期、巅嶂时期,明清传奇与...
科学翻译影响下的文化变迁 内容简介 作者考查了20世纪初科学翻译的文化影响的几个方面:科学翻译输入的大量词汇丰富了作为文化载体的汉语语言,其影响所及甚至达于此后...
第二语言研究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的特点在于其实用性,着重培养动手能力。与偏重理论研究的传统语言学或教育学专著相比,书中向读者介绍的第二语言研究方法易于掌握,可操...
人其实有两条命-梦到底预言什么 本书特色 国内**次用如此通俗的语言讲述生命科学*深奥的领域。《黄帝内经》赢得世代敬仰,其到底因何伟大?难道仅仅是养生?南怀瑾在...
买书琐记-闲趣坊-[上编]-03 本书特色 《买书琐记(上)》(作者范用)收录了《手握旧卷,倍觉情深》;《香港的旧书市》;《书肆书价杂谈》;《北平旧书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