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论述了当李泽厚成为研究对象、感受经典、如何重塑神圣、王朔与流氓文化、中国文化的总结和开拓、学术热情和思想运动等内容。
在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流派和人物纷繁杂多,主流和支
流相反相成.热点和新见层叠出现,进展和成就斐然可观。对于
其中的正确和错误、深刻和浅薄、偏颇和纯正、狭窄和阔大做出
观察和评判是学术界的时代使命,本书是作者自觉承担这一使命
的一家之言。
是时代的一个寓言
从出道以来,王朔一直够“闹得慌”的。他不仅推出了
一些褒贬纷纭的“痞子”小说,而且还时常口出“狂言乱语”,
自吹自擂同时骂街贬人。如果说80年代他的“闹”似乎是年
轻人精力旺盛“憋”的,那么新世纪之初他的“闹”就显得有些
“强努”。但不管怎么说,他的“闹”能招来那么多目光,能引
起众人的议论纷纷,就有一些值得解读之处。说实话,王朔
能暴得大名,能时断时续地处于舆论的中心,除了他本人确
有过人之处外,更主要的还在于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寓
言,是时代文化和社会心理某种形式的表征,我们可以也有
必要从中读出当代社会的一些信息来。
可以用来解读王朔的文本当然包括他的作品,但*为明
显、*为直接的应当是他的夫子自道——《无知者无畏》。比
起他那些人物、情节宛然的小说,这本嬉笑怒骂的小书的一
个好处是,公开揭示或说承认了他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现象的
一个基本特征——遵循资本的运行规律。也就是说,王朔之
所以为王朔,他之所以取得确实可观的成功,至少在相当程
度上是因为他主动地按照市场原则进行文化运作,即根据市
场需求来“制造”和“出卖”小说中的和现实中的“故事”,从而
获得畅销的效应,为自己赢得名声、金钱及其他。这里的市
场需求直现表现为大众的文化口味,这种口味并不是一个匀
质的整体,而是有着非常复杂的方面和倾向。但一般来说,
它首先需要的是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在这样的基础上它有
两个可以延伸的维度,一个是向上走向真善美,寻求大众心
目中赞赏和向往的境界和人格;一个是向下走向“感官刺
激”,在联想或幻觉中寻求快感。毫无疑问,这两个维度都可
以在王朔的小说和电视剧中找到自己的对应,所以他的作品
受到文化市场上消费大众的广泛欢迎。实际上,以市场为导
向的文化生产是资本运行规律的必然结果,这是全球化时代
任何民族文化无可避免的结局。当代中国文化自然无法超
出其外,而只能接受和顺应资本运行逻辑的制约。王朔聪明
地看到这一点(当然不只他一个人看到这点),而且从此出发
做得不错(能做得不错的人就极少),所以成为当代中国大众
文化的一面有趣的旗帜。
《无知者无畏》还揭示了王朔受到的西方文化和观念的
影响,这倒是人们过去较少注意到的。在多数读者的眼里,
以“北京话”写作的王朔似乎是个相当民族性、地域性的作
家,他小说中的人物也的确以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
出现,以北京为主要活动场景。可是,我们在《无知者无畏》
中清楚地看到他对自己受西方文学和思想影响的说明。比
如,他承认“《玩的就是心跳》源自法国作家莫里亚克的《暗店
街》”(该书第53页),“对幽默感的处置和重视,写《22条军
规》的约瑟夫·海勒对他有决定性影响”(该书第55页),《浮
出海面》“是雷马克《凯旋门》和《三伙伴》以及海明威《太阳照
常升起》的中国版”(该书第49页),等等。更为重要的是他
的观念中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一些西方现当代思想,而这些
思想在潜移默化化地对他的写作和价值取向发挥着作用。
比如,他对概念及其功能的一些把握就模模糊糊地蕴涵着现
代西方哲学对语言的一些认识。来自西方的这些影响能在
王朔的作品和思想中占多大比重是个很难说清的问题,恐怕
就是王朔本人也未必能说得十分准确。但我们认识到这点
是有意义的。这实际上反映了国际性的文化融合在全世界
范围内的展开,这是当代中国文化无可躲避的大潮。从某种
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我们所谓的西方文化在这一融合的过程
中体现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可为世界各个民族所吸收利用。
王朔聪明地利用了这笔财富,而且以民族性、地域性的形式
使这种“利用”表现得“天衣无缝”。自然,中国文化也是人类
共同财富中的一部分,只不过相对西方文化的现代发展,中
国文化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而在整体水准上要差一些。在
我看来,西方文化不仅对王朔而且对几乎所有中国知识者的
影响就和这两种文化水平之间的“落差”有关。正因此,当代
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具有某种必然性。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王朔作为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当
代文化的一些特征。只不过同其他作家对时代的反映相比,
他是一面较为特殊的镜子,他不仅靠自己的作品而且靠自己
的公众形象来反映这个时代。或说,不仅他的作品是时代的
寓言,而且他本人就是时代的一种寓言。他的作品表征着这
个时代的社会心理和大众趣味。他的形象则代表了当代普
通流行的一种文化策略,即千方百计出名(不管好名坏名)。
这种文化策略实质上是人被商品化的一种表现,这也是资本
运行逻辑的必然结果。只不过,王朔采取这种被商品化的策
略是一种自愿的选择,而且是一种可以带来利益的活动。他
没有感到甚或不承认哲学家所谈的人被异化的悲哀(在当代
社会生活中,这种悲哀是否存在都成问题)。从另一角度我
们也许可以说,商品化改变了人本身。
资本运行逻辑深刻地改变了这个世界,也使这个世界第
一次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整体,东西方文化正在进入一体
化的进程中。当代中国及其文化自然无须也无法避开这一
逻辑的展开过程。王朔是文化界顺应这一过程的先行者的
代表,解读他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逻辑中的这个时代。
道教史 本书特色 《道教史(外一种:中国道教史)》:“道”底内容极其复杂,上自老庄底高尚思想,下至房中术,都可以用这个名词来包括它们,大体说来,可分为思想方面底...
超越死亡-恩宠与勇气 本书特色 美丽、活泼、聪慧的女子崔雅,三十六岁邂逅肯·威尔伯,彼此一见钟情,于是喜结良缘。然而,就在婚礼前夕,崔雅却发现患了乳癌,于是一份...
中国神话的思维结构 本书特色 把思维的研究与神话的研究结合起来,这种尝试能使两者相映得彰。因为前综合思维离不开神话世界,神话世界也离不开前综合思维。神话是前综合...
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 本书特色 作为神学家、哲学家和医生,施韦泽以罕见的见证力量发挥并身体力行的基本思想,其目标就是与生命休戚与共。他实践了自己的原则并...
《药师经》是中国佛教宗派中显教和密宗共同尊奉的一部重要经典,在佛教史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它有三个译本:一是隋代达摩笈多译的
逻辑思维训练(全四册) 本书特色 《逻辑思维训练(套装共4册)》既有理论又有实战,理论部分介绍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技巧,从逻辑的概念、类型,到论证方法,到基...
正义女神的新传人:约翰·罗尔斯 本书特色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名家...
西方哲学史 本书特色 《西方哲学史》:名家学者的智慧结晶才智之士的知识背景西方哲学史 内容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全面介绍了人类已有知识,被誉为“中国现代*伟大...
王弼的《周易注》扫象阐理,既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作,也是易学史上的名著。它跳出汉代以象数解易的窠臼,开辟了后世以义理解易的先
傅佩荣译解易经 本书特色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易经》《易经》在“十三经”中*为古老,其内容涵盖“天道、人道、地道”,即要在天地之间让人类安身立命。《易...
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资料丰富,翔实,视野广阔。不仅涉及佛学,而且博及中古时代社会、历史、文学、艺术多层面的研究。全书80万字。作者何剑平,早年...
中国当代学术思想文库·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修订版) 本书特色 中国的社会变化尤其迅速,花样迭出,追随各种“主义”的人们被折磨得忽喜忽悲,悲喜...
本书是由英国学术院院长、牛津大学前校长安东尼·肯尼撰写的四卷本有关西方哲学史的新著。它们分别是《古代哲学》(第一卷)、《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文献丛刊(影印本):古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近有民国大师百花齐放,西学东渐东西交融,尽享思想学术文化盛宴。 《中国伦理学史》★本...
团购:听净空讲佛法佛经2册 本书特色 ★ 净空法师师从方东美,坚持现代世界因高度物质化而丧失了宗教精神和哲学智慧,主张落实儒家的人生价值,以不断提升生命的意义★...
从传统到近代:江南城镇土地产权制茺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地契、产权与传统城镇的活力、传统城镇的土地产权状态、房产、地产、房地产市场等诸方面,研究了江南城镇的产权...
庄学研究 本书特色 庄学研究的起点,无疑地应该是对庄学创始者庄子其人和庄学*主要的思想资料《庄子》其书的考论。因为漫长的历史岁月给我们的这个研究对象留下许多模糊...
鬼谷子与茅山道派丹道修真学-第二辑 本书特色 苏德仙、李志杰、兰彦岭、张剑峰、张仲轩编著的《中国道家养生与现代生命科学丛书·第2辑:鬼谷子与茅山道派丹道修真学之...
维特根斯坦与《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清楚明白地梳理了《哲学研究》的主要观点,以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观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他的语言哲学和心理学哲学观点。这是一本...
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上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充分掌握**手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本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精神,试图将中国古代社会史与思想史的研究熔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