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论述了当李泽厚成为研究对象、感受经典、如何重塑神圣、王朔与流氓文化、中国文化的总结和开拓、学术热情和思想运动等内容。
在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流派和人物纷繁杂多,主流和支
流相反相成.热点和新见层叠出现,进展和成就斐然可观。对于
其中的正确和错误、深刻和浅薄、偏颇和纯正、狭窄和阔大做出
观察和评判是学术界的时代使命,本书是作者自觉承担这一使命
的一家之言。
是时代的一个寓言
从出道以来,王朔一直够“闹得慌”的。他不仅推出了
一些褒贬纷纭的“痞子”小说,而且还时常口出“狂言乱语”,
自吹自擂同时骂街贬人。如果说80年代他的“闹”似乎是年
轻人精力旺盛“憋”的,那么新世纪之初他的“闹”就显得有些
“强努”。但不管怎么说,他的“闹”能招来那么多目光,能引
起众人的议论纷纷,就有一些值得解读之处。说实话,王朔
能暴得大名,能时断时续地处于舆论的中心,除了他本人确
有过人之处外,更主要的还在于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寓
言,是时代文化和社会心理某种形式的表征,我们可以也有
必要从中读出当代社会的一些信息来。
可以用来解读王朔的文本当然包括他的作品,但*为明
显、*为直接的应当是他的夫子自道——《无知者无畏》。比
起他那些人物、情节宛然的小说,这本嬉笑怒骂的小书的一
个好处是,公开揭示或说承认了他作为一种当代文化现象的
一个基本特征——遵循资本的运行规律。也就是说,王朔之
所以为王朔,他之所以取得确实可观的成功,至少在相当程
度上是因为他主动地按照市场原则进行文化运作,即根据市
场需求来“制造”和“出卖”小说中的和现实中的“故事”,从而
获得畅销的效应,为自己赢得名声、金钱及其他。这里的市
场需求直现表现为大众的文化口味,这种口味并不是一个匀
质的整体,而是有着非常复杂的方面和倾向。但一般来说,
它首先需要的是通俗易懂、喜闻乐见。在这样的基础上它有
两个可以延伸的维度,一个是向上走向真善美,寻求大众心
目中赞赏和向往的境界和人格;一个是向下走向“感官刺
激”,在联想或幻觉中寻求快感。毫无疑问,这两个维度都可
以在王朔的小说和电视剧中找到自己的对应,所以他的作品
受到文化市场上消费大众的广泛欢迎。实际上,以市场为导
向的文化生产是资本运行规律的必然结果,这是全球化时代
任何民族文化无可避免的结局。当代中国文化自然无法超
出其外,而只能接受和顺应资本运行逻辑的制约。王朔聪明
地看到这一点(当然不只他一个人看到这点),而且从此出发
做得不错(能做得不错的人就极少),所以成为当代中国大众
文化的一面有趣的旗帜。
《无知者无畏》还揭示了王朔受到的西方文化和观念的
影响,这倒是人们过去较少注意到的。在多数读者的眼里,
以“北京话”写作的王朔似乎是个相当民族性、地域性的作
家,他小说中的人物也的确以北京人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
出现,以北京为主要活动场景。可是,我们在《无知者无畏》
中清楚地看到他对自己受西方文学和思想影响的说明。比
如,他承认“《玩的就是心跳》源自法国作家莫里亚克的《暗店
街》”(该书第53页),“对幽默感的处置和重视,写《22条军
规》的约瑟夫·海勒对他有决定性影响”(该书第55页),《浮
出海面》“是雷马克《凯旋门》和《三伙伴》以及海明威《太阳照
常升起》的中国版”(该书第49页),等等。更为重要的是他
的观念中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了一些西方现当代思想,而这些
思想在潜移默化化地对他的写作和价值取向发挥着作用。
比如,他对概念及其功能的一些把握就模模糊糊地蕴涵着现
代西方哲学对语言的一些认识。来自西方的这些影响能在
王朔的作品和思想中占多大比重是个很难说清的问题,恐怕
就是王朔本人也未必能说得十分准确。但我们认识到这点
是有意义的。这实际上反映了国际性的文化融合在全世界
范围内的展开,这是当代中国文化无可躲避的大潮。从某种
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我们所谓的西方文化在这一融合的过程
中体现为人类的共同财富,可为世界各个民族所吸收利用。
王朔聪明地利用了这笔财富,而且以民族性、地域性的形式
使这种“利用”表现得“天衣无缝”。自然,中国文化也是人类
共同财富中的一部分,只不过相对西方文化的现代发展,中
国文化由于历史等多种原因而在整体水准上要差一些。在
我看来,西方文化不仅对王朔而且对几乎所有中国知识者的
影响就和这两种文化水平之间的“落差”有关。正因此,当代
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具有某种必然性。
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王朔作为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当
代文化的一些特征。只不过同其他作家对时代的反映相比,
他是一面较为特殊的镜子,他不仅靠自己的作品而且靠自己
的公众形象来反映这个时代。或说,不仅他的作品是时代的
寓言,而且他本人就是时代的一种寓言。他的作品表征着这
个时代的社会心理和大众趣味。他的形象则代表了当代普
通流行的一种文化策略,即千方百计出名(不管好名坏名)。
这种文化策略实质上是人被商品化的一种表现,这也是资本
运行逻辑的必然结果。只不过,王朔采取这种被商品化的策
略是一种自愿的选择,而且是一种可以带来利益的活动。他
没有感到甚或不承认哲学家所谈的人被异化的悲哀(在当代
社会生活中,这种悲哀是否存在都成问题)。从另一角度我
们也许可以说,商品化改变了人本身。
资本运行逻辑深刻地改变了这个世界,也使这个世界第
一次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整体,东西方文化正在进入一体
化的进程中。当代中国及其文化自然无须也无法避开这一
逻辑的展开过程。王朔是文化界顺应这一过程的先行者的
代表,解读他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逻辑中的这个时代。
无法之法 本书特色 《无法之法》是圣严法师阐明默照的修行与证悟之作。默照经常被称作“无法之法”,是禅宗史与大乘佛教史中发展出的非常微妙深...
庄子神游-退隐不争的生命哲学 本书特色 《庄子神游:退隐不争的生命哲学》不但思想洞彻深邃,而且手法生动形象,很多至理包蕴在了“庄周梦蝶”、“鼓盆而歌”等故事之内...
审美化生存-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象与哲学批判 内容简介 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正所谓“我在文化中,文化在我心中”。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的符号,所以文...
《这才是中医》内容简介:中医是什么?在很多人看来,中医就是药草、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也有人认为,中医就是高深玄妙的理论
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 本书特色 现代西方音乐哲学是当今国际音乐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教材完成撰写前,在我国高等音乐院校尚无人开设此类课程,更无教材。到目前为...
论语通解-(一) 本书特色本书是作者学习《论语》一书的心得的总结。作者结合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将《论语》中相关的语录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面涵养一个人的...
梅堂述儒 内容简介 儒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主体,本书对先秦元典、宋儒、清儒以至于新儒学诸家之说深入辨析,阐微显幽,又传新儒学之神以发扬光大之,甚得儒学之道。该书汇...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国学大师胡适学术研究的代表作,为其在近代中国学术界开宗立派奠定了坚定的基石。该书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
逻辑思维训练大全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逻辑思维理论篇”和“提高逻辑力的思维游戏”共两篇,主要内容包括:逻辑思维的伟大力量、概念思维、判断思维、演绎推理思维、归纳...
易经杂说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六十四卦的来历、过去卜卦的几种方法、《易经》与五行、干支、《河图》《洛书》的配合运用等;阐释了《系传》所揭示的人生和历史哲学;详细...
哲学通论 内容简介 本书既是一部研究哲学基础理论的学术专著,又是一部高校哲学专业教材。作者以全部哲学史和当代哲学为宏观背景,以追问“哲学究竟是什么”为主线,论述...
《禅宗语录辑要》曾收入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中,主要辑录的是中国禅宗"五家七宗"的语录。这些语录皆是晚唐至宋禅风大昌时期禅
中华圣贤经-中华经典藏书 本书特色《中华圣贤经》虽然内容博大,但力求句句经典,有的寓意深刻,饱含人生哲理,读之启人心智;有的慷慨陈词,忧国忧民,读之令人振奋;有...
庞思奋-爱灵魂自我教程(哲学) 本书特色 philopsychy,爱灵魂,指的是这样一种活动:它把哲学、心理学等学科中的洞识结合起来,提高一个人对自身以及他人的...
天人合一-领悟老子心中的自然神和人的灵魂 本书特色 《天人合一(领悟老子心中的自然神和人的灵魂) 》作者党连文依据《道德经》中关于人、自然及其关系的阐...
大书院-墨子 内容简介 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据孙诒让考证,墨子生卒年约在公元前 468-公元前376年。《史记?孟荀列传》中...
双桂禅灯录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 双桂堂,位于重庆市梁平区金带镇万竹山,始建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佛教界地位崇高,被尊为“西...
弗洛姆自律道德研究 本书特色 《弗洛姆自律道德研究》: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弗洛姆自律道德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以自律道德为切入点对弗洛姆的伦理思想进行系统的研...
《哲人咖啡厅:笛卡尔思辨哲学》是笛卡尔原著代表作的精选译本,基本囊括了他的主要思想和理论,为便于读者阅读与理解,编辑中选入
唐僧西行取经传奇--佛经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的主要意义在于这些佛经故事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对青少年一代具有较为深远的寓教意义。佛教固然具有宗教本身的迷信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