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quo;汴水流,泗水/)IL,流到瓜洲古渡头…“
——京杭大运河城市群系列之徐州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入倚楼。
——自居易《长相思》
说来惭愧,在徐州生活了15年才知道白居易这首家喻户晓耳熟能详
的《(长相思)》竟然与徐州有着很深的缘分:那如玉带一样穿城绕墙的“故
黄河”竟然就是“古汴水”,那至今仍在日夜奔流着的“中运河”竟然就
是“古泗水”。
一城四水三诗人
词中的汴水源自陕西秦岭崤山一带,隋炀帝开凿古运河通济渠的时候,
河南部分走的就是汴
水水道。由此可知,
元朝以前的运河是借
汴水为道,而汴水又
是借了黄河为道。由
此可知,流经徐州的
“汴水”也就是未改
道之前的黄河,即今
仍在作为徐州胜景的
“黄河古道”。汴水与
黄河,合二为一于徐州之后继续向东南流入安徽宿县、泗县,与泗水合流
人淮河,继续南流入长江。
词中的泗水源自山东沂蒙山,走鲁西南,转安徽,经江苏徐州入淮河。
围着黄淮平原绕了一圈,元代以后的运河便是借了古泗水这条水道,于徐
州与古汴水(黄河)交流,共同注入淮河,继续南流注入长江。从今天的
山东泅水、安徽泗县、江苏泗洪、泗阳地名称谓就可约略知道它们都是古
泅水所经的遗迹。只是后来由于黄河的频繁决口,洪水侵入汴水、泗水河
道,导致这两条古河消失,变成今天的废黄河。
词中的瓜洲在今江苏省扬州市南,为运河注入长江的人江口,对面即
是素有“南徐州”之称的镇江。
有着那么多的证据,不知道南宋词人黄升为什么偏偏说“此词上四句,
皆谈钱塘景”。**个对黄之“钱塘说”发出质疑的是清代词家谢朝征,他
说:“黄升云,此词‘汴水流’四句,皆说钱塘景。按泗水在今徐州府城东
北,受汴水合流而东南入邳州。韩愈诗‘汴泗交流郡城角’是也。瓜洲即
瓜洲渡,在今扬州府南,皆属江北地,与钱塘相去甚远。叔场谓说钱塘景,
未知何指。”(清·舒梦兰编选《(白香词谱笺)》卷一)
更何况,《(长相思)》的作者与徐州的确有着很深的缘分。
建中三年(782),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任彭城(今徐州)县令,白居
易时年9岁,随任寄寓徐州符离长达23年。其间尽管被送往南方避乱,但
往返徐州至少有6次之多。由于白季庚政绩显著,升任徐州别驾,得以与徐
州节度使张惜往还。
贞元十九年(803),白居易登科及第,贞元二十年,任校书郎,故地
重游,才有了关于“燕子楼”那一段公案。
“徐州故张尚书有爱妓日盼盼,善歌舞,雅多风态。余为校书郎时,游
徐、泗间。张尚书宴余,酒酣,出盼盼以佐欢,欢甚。余因赠诗云:‘醉娇
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一欢而去,尔后绝不相闻,迨兹仅一纪矣。昨日,
司勋员外郎张仲素绘之访余,因吟新诗,有《燕子楼)》三首,词甚婉丽,诘
其由,为盼盼作也。绘之从事武宁军(唐代地方军区之一,治徐州)累年,
颇知盼盼始末,云:‘尚书既殁,归葬东洛,而彭城(即徐州)有张氏旧第,
第中有小楼名燕子。盼盼念旧爱而不嫁,居是楼十余年,幽独块然,于今
尚在。’余爱绘之新咏,感彭城旧游,因同其题,作三绝句。”
这是白居易《燕子楼)》诗前的~段小序。“燕子楼”本事,非关本文,
暂付阙如。
由是观之,《(长相思)》的创作时间、地点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一定与汴水(黄河)有关。
那一定与泗水(运河)有关。
那一定与古老的徐州有关。
其实,还有更多的诗词佐证着上述判断。
正如清人谢朝征在批驳黄升时所提到的“汴泗交流郡城角”,另一个唐
代的大诗人韩愈也曾与徐州结缘:
汴泗交流郡城角,筑场十步平如削。
短垣三面缭逶迤,击鼓腾腾树赤旗。
新秋朝凉未见日,公早结束来何为。
分曹决胜约前定,百马攒蹄近相映。
球惊杖奋合且离,红牛缨绂黄金羁。
侧身转臂著马腹,霹雳应手神珠驰。
超遥散漫两闲暇,挥霍纷纭争变化。
发难得巧意气粗,欢声四合壮士呼。
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
当今忠臣不可得,公马莫走须杀贼。
——辅愈《汴泗交流赠张仆射》
贞元十五年,比自居易大4岁的韩愈投奔在徐州的张建封幕。东西流
向的汴水与南北流向的泗水相交于徐州之东南角,所以才有了韩愈的就地
取材,在一次观赏张建封打猎、击球的运动之后挥笔写下了这首《汴泗交
流赠张仆射》,并“得寸进尺”又写下了《(谏张仆射击球书)》,以一介书生之
义气,讽劝徐州节度张建封:“此诚习战非为剧,岂若安坐行良图。”
·斯宾格勒曾说:“世界历史.即是城市的
历史。。j=lH二,我们也可以说,运河文明史就
足运河城市发展史。
·沿运河水陆网络在广阔空间上扩展开去的
城市与乡村,它们在社会结构、生活习俗、
道德伯仰以及人的气质与性格上,无不打上
r深深的“运河”烙印,是运河文明“基因”
的再现与物化。
·作为独特的河流文明谱系,京杭大运河
文明的精华集中于两岸的城市或中心城市,
然后又以城市为中心枢纽而延伸到古代中国
文明机体的末梢与细部。
·运河城市不足一些联系松散的单体城市,
借助运河文明在水文、商业、航运等方面的
共通性,它们构成r一个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是中国占代纵横南北的“主干大街”。
·以运河两岸城为主要对象,对大运河
的文化线路进行考古与重绘,不仅可以丰富
对大运河城市文化内涵的认识,也有助于我
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文化与历史。
·与运河城市本身一样,依托于独特的地
理、经济与社会条件,在文化冲突、碰撞与
交流中,大运河还孕育出自己独特的文化形
态与景观,而不仪仪只是一条南北、东西或
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作为人类文明中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
京杭大运河不仅应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更
要以运河城市群及其文化形态为总体战略框
架,才能更深刻与全面地展示它固有的集群
优势与重要地位。
像自由一样美丽-犹太人集中营遗存的儿童画作 内容简介 以数十幅“二战”中犹太集中营被害儿童的幸存画作为主,围绕在苦难中坚守人的尊严、坚持美的创造和智慧的思考这一...
《项目式学习:教学设计与案例》内容简介:未来已来,如果我们想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就需要先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在这方
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 本书特色 “龙”是一个文化象征系统,它由众多的图腾糅合而成,因而每一部分都携带着古代部落与民族文化的信息,同时其每一部分形象的取舍,都是...
台灣的著名作家──三毛1943年3月26日出生於重慶,浙江省定海縣人。本名為陳懋平,1946年改名陳平。筆名『三毛』更不知出自何處,只在她的《鬧學記》一篇序文中...
這裡所記載的,不是我的人生,而是收集了喜馬拉雅山的聖者們,以及我敬愛的師父,所賜給我的珍貴經歷。──斯瓦米‧拉瑪喜馬拉雅聖者們所傳播的愛,能讓全宇宙覺知到那個光...
红楼梦纵横谈 本书特色 两百多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著作成千上万,但因研究者的个性及对文本研究的角度不同,从而“形成论点的创造性和特殊性”。《名家解读红楼梦》主要...
「一个穿着风衣、手拿塑料袋、外表谦和的亚洲人走了进来。我不知道他是谁,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来。说道,打扰了,我是李安。再不拍电影我就要死了。」他发掘了李安,他是《...
象吉通书 本书特色 《象吉通书(上中下*新注释)》共二十九卷,运用现代科学电脑照排,按原古版本复制印刷而成,字迹明朗清晰,一目了然。是日理、星象学家极难...
中国传统纹样图鉴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纹样图鉴》: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年”参展图书中国传统纹样图鉴 内容简介 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
古汉语词汇学 内容简介 笔者袁庆德二十多年以来一直在从事汉语言文字学与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古今汉语的*大差异主要还是在...
★耶魯大學出版社知名「小歷史」(Little History)通識系列★權威主教理查•哈洛威,用嶄新觀點和視野,帶領年輕世代認識宗教的價值與力量。無論你是否擁有...
波斯神话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波斯神话的起源、波斯宗教对神话的影响、图腾崇拜与神山圣地、波斯诸神的谱系、波斯神话经典典籍、波斯经典神话选萃等。波斯神话 目录...
叶辛传-挫折是成功的阶梯 本书特色 《叶辛传》以文学的笔法,描摹了中国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的传奇人生。讲述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插队落户知青,如何在孤独与困境中...
北京阅读空间漫游指南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阅读空间意义非凡,是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一环:涵盖北京所有城区的书城、书市、图书馆、新华书...
苏联剧变的文化透视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苏联文化思想模式进行了全面研究,分析了它形成、确立、发展、演变和僵化的过程,它与苏联经济模式的密切联...
《火天堂》内容简介:《火天堂(小提琴与乐队)》作品创作于2004—2005年,开始于俄罗斯,完稿于中国。由冯佳独奏,周进指挥武汉音
经典与解释-第二代智术师:罗马帝国的文化现象 本书特色 《第二代智术师——罗马帝国的文化现象》是西方学界研究第二代智术师的**部专著,作者安德森首先致力于钩沉一...
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研究现代汉语虚词的论文集,共收论文19篇。除了《虚词研究浅论》一文外,都是研究具体虚词的。作者对所研究的虚词的语...
生活在清朝的人们(清代社会生活图记) 本书特色 娓娓讲述从皇宫帝苑到市井闾巷的悠悠往事,逼真再现传统中国人生活百态。生活在清朝的人们(清代社会生活图记) 内容简...
夜歌-中世纪的夜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靠油灯、蜡烛、火把照明的中世纪的夜晚。这是和现代夜如白昼,到处是霓虹闪烁的城市截然不同的。在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