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前易学”即是指《易传》发生之前和《易传》发生过程之中的易学。
《易传》是对《周易》文本的重新解释。便《周易》由占筮之书转变为哲理典籍,获得了新的生命形式。从而,哲理易掌取代了占筮易学,成为中华文化的思想纲领。
《易传》发生的*高成果,是推出了中国形而上学的母题:“一阴一阳之谓道”。实现了中国思想本体论建设的落成典礼,完成了中国哲学的创立,迎来了诸子百家的文化繁荣。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谋略中之谋略。从《周易》中,哲学家看到辩证思维,史学家看到历史兴衰,政治家看到治世方略,同样,芸芸众生也可将其视为为人处世、提高修养的不二法宝。
《传》前易学将叩问易学本身,揭示易学历史接力棒的传递交接机制,把“伏羲作卦”之类的传说和”非一人一时之作”的笼统说法,展开为可以稽考的历史。本书作者基于打破“春秋无学术”的传统观点,结合汉字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从易学“象思维”入手,对传统易学的阐释体系以及易学观提出挑战,并给出一种全新阐释的假说和可能。
**章《传》前易学是易学新领域
《传》前易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易学向《易传》产生之前的简单延伸,而是新的易学领域。在许多根本性的问题上,它都从根基上破坏了易学的传统架构,重建起新的基础,展现出全新的内容,并用新的理论和方法予以处理。这个易学新领域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节《传》前易学是易学的童年
《传》前易学探索《易传》发生之前和《易传》发生过程中的易学存在,探索从《易经》到《易传》的历史文化过程,探索由《易传》发生突显而出的中华民族的理性品格。这些问题,属于易学存在的早期,为易学的童年。易学童年,是过去易学留下的空白,因而是易学的新领域。
何谓易学童年?迄今为止,这还是一个不曾正式提出过的问题,更谈不上作何回答。那些一直被易学引以为前提、引以为纲领而津津乐道的“经传合一”、“《易》以道阴阳”、“象数与义理”、“圣人作《易》”等等,它们都不是易学童年的特征和事件,而是易学通过青春期、成年之后的特征。这些命题,是易学发展至相当水平时所提出的逻辑或理性要求,而不是产生易学的历史文化前提;而一旦它们被偷换作易学发生的历史文化前提,它们也就变成了一道屏障,遮掩了易学初期的历史和文化,遮掩了易学童年。
首先,这些命题都不是易学的童稚状况。只有在《易传》形成后,“经传合一”才是可能的;待到“经传合一”时,已是易学的成年。《周易》古经之文本,不道阴阳,也无象数与义理系统,只需认真勘对古经,就能明白这些道理。随着《易传》的形成和展开,才涌现出“象数与义理”和“《易》以道阴阳”的特征,若无《易传》,何来这些命题!《周易》古经满纸尽是“吉、凶、利、咎”的命运思虑,说明当时的价值观念只局限于切身的得失,还不曾进入高远境界的精神追求,它只俯仰命运神灵的庇佑,勿须从“圣人,”那里吸取理想的人格力量。至《易传》发生的中晚期(《大象》时期,《易传》文本才开始有了对君子人格的明确追求,而当《易传》即将终结之际,“圣人”才主要作为君子人格的理想界跃入《易本》文本。
……
吴前衡(1945.4-2003.7),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1971-1983年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工作期间,曾有过工(机械工艺、机床、螺杆制冷机)、理(数学)、文(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史、“三论”的哲学问题)、管(管理基础)的教学经历,视野较为开阔,知识基础较为深广。
1983年调入武汉市社科院,曾任哲学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4年在家病休期间,系统地研读了一批现代哲学著作,特别是存在主义解释学和语言哲学方面的著作。1995年在“知天命”之年涉入“春秋易学”的研究课题,欲挑战“春秋无学术”的禁区。期间在海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了《春秋(易)文本》《春秋筮法》《春秋(易)卦象》《春秋卦序》《论早期(说卦)》《(说卦)的发生》等实证性论文,引起易学界和文化理论界的密切关注。
随着“春秋易学”研究的深入,遂觉得这个概念不能涵盖研究的内容和领域,经长期的反复推敲,终于形成了“《传》前易学”的概念。1999年7月,完成了近30万字的四个材料,结成了“《传》前易学”的基本框架。其中的《易学源头之旅》部分,曾于2000年10月抱病携往济南参加“第四届国际易学研讨会”,引起强烈反响!
回汉后,作者大病一场,几度与死神握手,自知来日无多,遂万念俱寂,唯愿将《<传>前易学》抢出来,以免“绝学”之恨!从此作者不日不月、无寒无暑,在病榻上以生命之煎熬铸成了这部具有原创性的可以传世的学术著作。
中医哲学史-第二卷 本书特色 程雅君编著的《中医哲学史》(第二卷魏晋至金元时期)是中医和中医哲学进入多元互动、“百家争鸣”的时期,传统中医哲学以儒为魂、以道为体...
新世界文库.哲理经典:沉思录【中英对照.双色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沉思录》(中英对照)(双色插图珍藏版)为西方历史上*为感人的伟大名著之一。它以庄严不屈的精...
易经感悟-悟然读易心得 本书特色 张贵禄自幼喜好书法,《易墨感悟--悟然读易心 得(精)》收录了其精心创作的百余幅以《易经》内容 为题材的书法作品,笔墨间传...
人生十论-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 本书特色 《钱穆先生全集:人生十论(新校本)》由九州出版社出版。人生十论-钱穆先生著作新校本 内容简介 本書系錢穆先生所撰人生問題...
人生十论-[新校本] 本书特色 钱穆先生不愧是大师级人物,中国文化功底相当了得,从哲学、史学、文学等多方面,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举例生动,信手拈来却十分精到。读...
追寻美德之路:麦金太尔对现代西方伦理危机的反思 本书特色 本书对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的领军人物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AlasdairMacIntyr...
往來於恆河流域南北兩岸,釋尊以當時民眾的日常用語,展開其長達四十五年的傳法教化。經由師徒間的代代相承,終使佛教廣布四方,
前世的秘密 内容简介 1. 《气场的秘密》作者又一力作!风格延续《气场的秘密》2. 欧美“前世探索”主题**畅销书!3. 全球范围内探讨“前世今生”话题*重要的...
论语 本书特色 “典藏”书系,旨在为广大读者普及文化知识,涵盖面广。孔子编著的《论语》是“典藏”书系中的一本。《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
(精)贺麟全集:黑格尔哲学讲演集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贺麟是黑格尔著作的权*译者,也是将黑格尔思想引入中国的人,同时也是在中国黑格尔哲学...
近代社会思想思潮 内容简介 这套中国传统文化系列教材主要介绍和评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和艺术文化,力求以简约、精致、古典的文字展示其面貌和神髓。这套教材将...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 内容简介 “世纪文库”。“世纪文库”定位于出版高质量的优秀学术图书,特别是已获定评价的中外学术经典。“文库”分两大类,即著作类与译作类。“文库...
本书为台湾著名学者韦政通的代表作。原由台湾水牛出版社出版,为加强海峡两岸学术思想交流,经作者同意由我社出版简体字本。作者
刻意.缮性-禅说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一书,是中华文化宝藏中的精品,在全球一体化加速的今天,不愿意看到这些宝藏长期埋没,为国人所淡忘。所以多年来与一些朋友共同...
哲学修养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提高哲学修养的通识性著作,全书以中西方哲学史为背景,对哲学基本理论从元哲学、哲学的历程、物质本体论、辩证方法论、能动反映的认识...
一切都在孤独里成全: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帕斯卡是一个只活了39年的天才。但这短短的一生中,他在物理学,数学,哲学等领域均有突出贡献。其身...
华林·第3卷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印度早期佛教的部派比丘考索”、“唐宋时期道教的投简”、“梵汉本《遗日摩尼宝经》词语札记”、“论两晋佛教僧侣的文学创作”等40...
中国哲学小史 本书特色 ★现代新儒家代表、哲学大师冯友兰写给大众的极简哲学史,用不到5万字清晰地梳理出中国哲学史的整体脉络,普通读者都值得一读的哲学入门著作。 ...
古希腊哲学探本 本书特色 希腊哲学正是这样一种人类*可珍贵的原创智慧。当然人类还有其他几种*可珍贵的原创智慧。它们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特色的差异,因为那是...
毛泽东品庄子-毛泽东品先秦诸子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研究和介绍毛泽东解读《庄子》的情况和经验的学术专著,也是一部有着填补学术空白意义的学术新著。本书作者在较为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