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前易学”即是指《易传》发生之前和《易传》发生过程之中的易学。
《易传》是对《周易》文本的重新解释。便《周易》由占筮之书转变为哲理典籍,获得了新的生命形式。从而,哲理易掌取代了占筮易学,成为中华文化的思想纲领。
《易传》发生的*高成果,是推出了中国形而上学的母题:“一阴一阳之谓道”。实现了中国思想本体论建设的落成典礼,完成了中国哲学的创立,迎来了诸子百家的文化繁荣。
《周易》是群经之首,是经典中之经典,哲学中之哲学,谋略中之谋略。从《周易》中,哲学家看到辩证思维,史学家看到历史兴衰,政治家看到治世方略,同样,芸芸众生也可将其视为为人处世、提高修养的不二法宝。
《传》前易学将叩问易学本身,揭示易学历史接力棒的传递交接机制,把“伏羲作卦”之类的传说和”非一人一时之作”的笼统说法,展开为可以稽考的历史。本书作者基于打破“春秋无学术”的传统观点,结合汉字发展演化的历史进程,从易学“象思维”入手,对传统易学的阐释体系以及易学观提出挑战,并给出一种全新阐释的假说和可能。
**章《传》前易学是易学新领域
《传》前易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易学向《易传》产生之前的简单延伸,而是新的易学领域。在许多根本性的问题上,它都从根基上破坏了易学的传统架构,重建起新的基础,展现出全新的内容,并用新的理论和方法予以处理。这个易学新领域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节《传》前易学是易学的童年
《传》前易学探索《易传》发生之前和《易传》发生过程中的易学存在,探索从《易经》到《易传》的历史文化过程,探索由《易传》发生突显而出的中华民族的理性品格。这些问题,属于易学存在的早期,为易学的童年。易学童年,是过去易学留下的空白,因而是易学的新领域。
何谓易学童年?迄今为止,这还是一个不曾正式提出过的问题,更谈不上作何回答。那些一直被易学引以为前提、引以为纲领而津津乐道的“经传合一”、“《易》以道阴阳”、“象数与义理”、“圣人作《易》”等等,它们都不是易学童年的特征和事件,而是易学通过青春期、成年之后的特征。这些命题,是易学发展至相当水平时所提出的逻辑或理性要求,而不是产生易学的历史文化前提;而一旦它们被偷换作易学发生的历史文化前提,它们也就变成了一道屏障,遮掩了易学初期的历史和文化,遮掩了易学童年。
首先,这些命题都不是易学的童稚状况。只有在《易传》形成后,“经传合一”才是可能的;待到“经传合一”时,已是易学的成年。《周易》古经之文本,不道阴阳,也无象数与义理系统,只需认真勘对古经,就能明白这些道理。随着《易传》的形成和展开,才涌现出“象数与义理”和“《易》以道阴阳”的特征,若无《易传》,何来这些命题!《周易》古经满纸尽是“吉、凶、利、咎”的命运思虑,说明当时的价值观念只局限于切身的得失,还不曾进入高远境界的精神追求,它只俯仰命运神灵的庇佑,勿须从“圣人,”那里吸取理想的人格力量。至《易传》发生的中晚期(《大象》时期,《易传》文本才开始有了对君子人格的明确追求,而当《易传》即将终结之际,“圣人”才主要作为君子人格的理想界跃入《易本》文本。
……
吴前衡(1945.4-2003.7),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1971-1983年在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工作期间,曾有过工(机械工艺、机床、螺杆制冷机)、理(数学)、文(自然辩证法、科学技术史、“三论”的哲学问题)、管(管理基础)的教学经历,视野较为开阔,知识基础较为深广。
1983年调入武汉市社科院,曾任哲学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4年在家病休期间,系统地研读了一批现代哲学著作,特别是存在主义解释学和语言哲学方面的著作。1995年在“知天命”之年涉入“春秋易学”的研究课题,欲挑战“春秋无学术”的禁区。期间在海内外权威刊物上发表了《春秋(易)文本》《春秋筮法》《春秋(易)卦象》《春秋卦序》《论早期(说卦)》《(说卦)的发生》等实证性论文,引起易学界和文化理论界的密切关注。
随着“春秋易学”研究的深入,遂觉得这个概念不能涵盖研究的内容和领域,经长期的反复推敲,终于形成了“《传》前易学”的概念。1999年7月,完成了近30万字的四个材料,结成了“《传》前易学”的基本框架。其中的《易学源头之旅》部分,曾于2000年10月抱病携往济南参加“第四届国际易学研讨会”,引起强烈反响!
回汉后,作者大病一场,几度与死神握手,自知来日无多,遂万念俱寂,唯愿将《<传>前易学》抢出来,以免“绝学”之恨!从此作者不日不月、无寒无暑,在病榻上以生命之煎熬铸成了这部具有原创性的可以传世的学术著作。
《诗人哲学家》初版于十八年前。十八年,差不多是整整一代人的时间。事实上,《诗人哲学家》的作者们当年都还被称为青年学者,今
南怀瑾选集(第十卷)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
这本书的叙述从法国宗教改革的历史开始,直到胡格诺教徒散居各地以及法王路易十四在废除南特敕命的名义下对新教的镇压迫害。《信
设计论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卢梭注疏集 本书特色 卢梭在西方思想史和政治史上地位显赫,无需多说,他出于何种意图以及如何改变了文明人类的一些基本假设,却需要我...
庄子注译 本书特色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出现的道家学说中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全书共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该书形成了以庄周思想为主体,包括他...
小熊维尼之道 内容简介 《小熊维尼之道》原著已再版4次,被很多美国高等院校作为选读教材。在国内哲学界也一直被视为介绍道家思想的经典通俗读物。书中用作者、小熊维尼...
认知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认知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是目前科学哲学的一个非常新颖、非常前沿的领域。**,本书对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做了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弄清了认知...
禅林采风录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禅林采风录、禅表现的特殊方式、惠能大师三部分。内容包括:缘起、临济宗风、云门宗风、曹洞宗风、无声说法、无情歌手、棒的执著等。禅林采...
古埃及宗教十讲 本书特色 作者作为吉福德讲座的受邀学者,通过系统的历史学考究,对已经确凿的埃及宗教史实进行分析,摘取其中较富特征的若干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论述,...
中国思想史话 目录 **章萌芽时代一从陶纹谈起二巫的作用三祭祀:山川日月皆有神灵四凿破混沌的天命观第二章争鸣时代一黄钟与琴瑟:礼乐文明二儒即是柔吗三士以天下为己...
本书是《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续集,按照原书下篇目录,从彭子益作品的其他版本:《系统的古中医学》、《惟物论的系统医学》、《
宗教.北京 内容简介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但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而且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和文化名城。北京是中国的窗口。从宗教方面来讲。北京的地方亦非常重...
爱的存在勇气--保罗.蒂里希 本书特色 《近现代西方伦理学家思想精华丛书》之一,本丛书包括了卢梭、康德、摩尔、边沁、海德格尔、蒂里希、罗尔斯和哈贝马斯八大名家。...
五行大义 本书特色 《医道传承丛书·五行大义:医道溯源》五卷,由隋代萧吉所撰写。书中内容,都关乎阴阳五行之事。卷一主要对五行、干支进行释名,并说明五行的形质与功...
听南怀瑾大师讲经-修炼篇 内容简介 南怀瑾大师精通三教经典,讲佛经巧合儒经、道经,讲儒经妙用道经、佛经,讲道经揉合儒经、佛经,三教精神存乎一心,运用自如,真可谓...
心的依止 本书特色 西方**代比丘尼的佛法开示。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了佛法的甚深义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佛法的虔诚和理解,简洁中透露出一股打动人心的力量。心的依止...
慈诚罗珠堪布仁波切于一九六二年出生在四川省甘孜州的炉霍县境内,年岁尚幼时便表现出天资聪颖、悲心具足、品行高尚等迥异于同龄
这本通信集由一位哲学家和一名女孩间的真实信件组成。哲学家名叫维托里奥・赫斯勒。女孩叫诺拉・K,时间是一种幻觉吗?动物有意识
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 内容简介《思孟之间儒学与早期易学史新探》着眼点仍在于中国文化的形成演进,而集中阐述“从宗教到哲学”的过渡历程。作者自己讲,这本来是...
理想国 本书特色 与其读千卷万卷谈希腊哲学的书籍,不如读一部柏拉图的《理想国》。——朱光潜理想国 内容简介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重要对话录、一部典型的大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