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临老受命挂帅香江
要讲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际运作**人袁庚的故事,不能不说到“蛇口工业开发区”这一支中国改革的“试管”,也就不能不提到主持实施“蛇口工业开发区”规划建设任务的香港招商局。
在尖沙咀天星码头隔着维多利亚港眺望港岛的中环,紧靠海滨矗立着两幢一模一样的天蓝色大厦。大厦的顶部、腰部和底座的框架为红色。东头一幢大厦的顶端,横着一块蓝底白字的巨大招牌,“招商局”三个白色大字在蓝天、白云、阳光下,格外醒目。
这就是坐落在中环干诺道200号信德中心的招商局大厦。1998年5月中旬,也就是袁庚从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的职务上退下来的五年后,香港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总部迁至这座大厦的37层至40层内。招商局大厦南望港岛,北瞰九龙,一年四季美不胜收。
在香港有不少中资企业,目前以中银、华润、招商局、中旅实力*为雄厚,号称四大驻港中资企业。
招商局董事长秦晓博士在2002年12月纪念招商局创立130周年时说:招商局在创立初期创造了**次辉煌,开创了近代民族航运业及诸多新兴经济领域,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改革开放以来,招商局创造了第二次辉煌,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探索并提供了许多有益经验,并使招商局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进入新的世纪,招商局有信心再创第三次辉煌。
从2004年冬季到2006年冬季,我除了在蛇口追寻改革者的足迹,还多次经罗湖、皇岗等口岸从深圳市区进入香港,走访散居在香港各处的袁庚的战友或同事,在香港招商局、香港中央图书馆查找、复印、抄录资料。在头尾三年的季节轮回里,在香港,紫荆花开满了一条又一条街,接着,一树繁花变成满地落英,随后,再一次蓄芳待来年,开满枝头。在花开花落又花开中,在人事更迭、世事沧桑里,为了印证、补充袁庚本人的自述,我多次寻访当年与袁庚一道创造招商局第二次辉煌,开创“蛇口模式”,提供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参与者、实践者,那些当代改革历史的书写者及其见证人。
一、“他什么都想知道!”
二十多年前在招商局及蛇口工业区与袁庚并肩作战的同事及其员工,大多已经离休或者退休,也有的先走了。听说袁庚接受了我的采访并同意为他写本传记,他们一个个都表示欢迎,欣然接受我的约见和采访,帮助我广泛搜集袁庚的素材。
招商局原办公室副主任朱士秀老人,在向我介绍袁庚初到招商局情况以后,还用颤抖的手写了三页纸的材料回忆袁庚,送给我作为参考。
当然也有例外。今年73岁的梁鸿坤是广东新会人,上世纪六十年代为广州铁路局干部,“文革”时期下放到基层工作。1973年,铁道部与交通部合并为交通部,交通部从原铁道部中抽调了梁鸿坤和另一位干部外驻香港招商局工作,不久,任命梁为招商局办公室副主任。这是一个和善、精明而又谨慎的小老头,我去拜访他的时候,刚说明来意,他极不信任地询问道:“请问,你是写真实的袁庚,还是因为宣传的需要拔高他?”
我告诉他,我除了多次采访袁庚本人及其家人之外,在找你之前,已经采访了36个袁庚同事,包括至今还在反对他的人,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我的“回到现场,力求真实,客观公正,有血有肉”十六个字的为人立传方针。我特别强调蛇口老同志都很帮我。蛇口工业区管委会委员、总工孙绍先叮嘱我到香港找你们这些老人谈谈。已定居上海的原《蛇口通讯》总编辑韩耀根特意飞回深圳,接受我的采访。
“那好,”梁鸿坤说完又沉默了一会,接着突然反问我,“他带我看三级片,你写不写?”
我大吃一惊,猛地站起来追问:“说什么?”
“他在香港看三级片。”梁鸿坤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
1973年9月30日,被康生罗织罪名而关押在秦城监狱长达五年半的袁庚,终于被释放回家,总算是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袁庚心里清楚,如果不是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说不定会把他关押到地老天荒。他不想回原单位中央调查部工作,在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的帮助下,他找到交通部部长叶飞,被安排到交通部任职,先是外事局负责人,不久被正式任命为外事局副局长。他珍惜新职位,以“拼命三郎”的精神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中英海事协定、中巴海事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有关国家的11个海事协定,都是袁庚组织签署的。他多次陪同叶飞或者单独出国考察,善于在比较中进行鉴别,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弊端有所认识,对当时中国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1976年到交通部工作的孙绍先不仅认为他思想开放,思路开阔,还认为他开明而有胆识。
他的胆识和开放意识,得到叶飞赏识。
1978年,已经61岁的袁庚,正思谋着“船到码头车到站”回家养老,突然受命被交通部党组委派赴
不经意间,活的历史,那些在改革开放发轫之初坚持破冰之旅、劈风斩浪奋然前行的有名或无名的英雄们正悄然而迅速地消散在时间的风烟雨雾之中。
涂俏,女,记者,作家。先后供职于《深圳晚报》与香港《文汇报》,新闻生涯十八载。现为深圳海天出版社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协会会员。《新周刊》在“2000年太盘点”中将涂俏列为该年度“中国八大汉子”。2003年涂俏被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评选为“中国最精彩女性”。2005年《苦婚》获第四届正泰杯优秀报告文学奖。 出版著作:报告文学:《生存体验——中国当代底层生存状态实录》(新华出版社),《世纪之痛—&mda
怀霜夜-鲁迅全传-苦魂三部曲之 本书特色 本书以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社会历史画面和各色人物的众生相为依托,呈现晚年鲁迅精神的复杂性和道路选择。描述了晚年鲁迅与...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本书特色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释迦牟尼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仙,他是一位悟得了人生*高真理的哲学家...
《孔子的故事》内容简介:《孔子的故事》,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批评家、文学史家李长之,专门写给青少年的一部通俗读物。他“主要是
最忆当年/初遇时-钱钟书和杨绛的百年围城 本书特色 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钱钟书与杨绛携手走过半生。两人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除了两情相悦,...
个人历史:《华盛顿邮报》女总裁格雷厄姆自传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我的父母、童年生活、我的大学时代、初涉新闻界、哈克雷的朋友们、步入婚姻殿堂、复杂的家庭生活、菲尔...
周作人传 本书特色 周作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漩涡人物。他与鲁迅是亲兄弟,在五四时期都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其后,他走上了与鲁迅截然不同的道路。本书以细腻...
铁木真-我心中的战神-青少插图版 本书特色 他九岁时失去父亲,被敌人追杀,却以超常的意志活了下来,并收拢了父亲的旧部;他麾下的铁骑,势如破竹,硝烟漫卷到了俄罗斯...
彭德怀传 内容简介 彭德怀(1898—1974)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湖南湘潭人。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军长,中共湘鄂赣边...
张居正大传 本书特色 本书详述了明朝*杰出的政治家张居正的一生,是一代文学史家朱东润先生的代表作品。从张居正12岁考中秀才起,到他23岁踏入仕途,再到他登顶首辅...
三重精彩 -笛卡尔的生平.著作与思想 本书特色 本书从生平、著作、思想三方面介绍了伟大的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作者引领读者溯源至笛卡尔哲学的出发点,通过细致的讲解和...
《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畅销版)·下》内容简介:《滚雪球》是巴菲特授权的官方传记。1939年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
文武兼备的革命家:朱执信(2008/10) 本书特色 朱执信无愧为文武兼备的杰出人物。他不仅是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忠诚的活动家、思想家;反对封建主义的英...
大师的伤口 本书特色 祝勇编著的《大师的伤口》一书,在“没有一个人是重复的”的观念下,试图从时代变迁的角度,解读鲁迅、沈从文、巴金等文学名家的内心世界,...
一位文化曲人独特的世纪回忆,穿越抗战与内战的烽火,浸润她六十年来海外移居的生涯,记录众多曲人以曲会友的盛事,荟萃他们丹青
《延安四年》(1942-1945):沈霞是茅盾先生之女,1921年出生于上海。1940年5月,进延安中国女子大学学习,后进入延安大学学习。19
百年百篇经典书信 本书特色 书信是比较特别的一种文体。这首先是由于它的书写者和阅读者的关系非同一般。多数情况下,书信的发送主体和接收主体是一对一,双方往往还是较...
斯特恩回忆录 本书特色 这是十年来*富于趣味性和启迪性的一部音乐家自传。这部回忆录采取口述及由他人文字整理写成的,不似逻辑严谨的著作,读来令人感到全书亲切坦诚的...
《上帝的方程式》内容简介:“我想知道上帝的想法。”——爱因斯坦 本书是国际知名数学家阿米尔·D·阿克塞尔继他的《费马大定理》
《富兰克林自传》内容简介:《富兰克林自传》开创了美国传记文学的优良传统,从此,自传成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富兰克林历时17年之
要想在变幻莫测的商海之中取得成功,绝不仅仅是努力工作,或者拥有了不起的创意那么简单,你必须执着坚定,你必须坚忍不拔,你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