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与玄奘故里》有几个显著的特点:首先是收集的资料极为丰富,有来自玄奘及其弟子的译经、撰述;有同时代或后人的记录或评论,以及民间的流传的传说、故事等。作者把这些丰富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去伪存真,对玄奘波澜壮阔的一生做了抒情式的描绘,从玄奘的出生、孤僧万里行、翻越大雪山、巡礼五印度、留学那烂陀等经历中描述了他在印度次大陆的活动和艰苦行程。
玄奘是举世闻名的佛学家、哲学家、旅行家、翻译家、中外交流和中外交通的杰出使者和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事迹在中国、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地传诵。玄奘的贡献和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来愈为人们所认识和敬重。在这个热潮中,长期从事宣传和研究玄奘工作的董煜焜同志撰写了《玄奘大师与玄奘故里》一书。
序三
玄奘是闻名中外的佛学家、哲学家、旅行家、翻译家。他不惧艰险,跋涉西域,远赴古印度取经的壮举妇孺皆知;他著述的《大唐西域记》和主持翻译的佛教经典,成为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他创宗立说,宣扬圣教,成为唐代的开宗佛学大师。唐太宗曾经说“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当代鲁迅先生曾经说“有合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古往今来,古今中外,人们都对玄奘有着极高的评价,但据今考证,专门著书写玄奘大师的人却不多,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我对玄奘大师本不陌生,尤其是来到河南省偃师市工作后,对玄奘给予了更多关注。近日,董煜煜先生将他撰写的《玄奘大师与玄奘故里》一书送给我。细读之下,使我又多了一层对玄奘大师的崇敬。
公元600年,玄奘诞生在洛州缑氏县(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之东南凤凰谷谷东陈村(今名陈河村)。玄奘5岁丧母,10岁丧父,13岁在净土寺出家。公元627年,28岁的玄奘满怀豪情,矢志西行,西出玉门关,穿过沙漠,翻越雪山,过二十四国,九死一生到达印度国,历时17年,行程5万里,*终载誉而归,带回了大批的佛教理论和经典。玄奘西行之路被当代人视为是一条由信念和坚韧铸成的求知之路。自645年玄奘西行回国到664年玄奘圆寂的19年问,他把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翻译和传播佛教事业。这期间,玄奘共译出经律论75部,1335卷,共计1335万字,由金陵刻经处(今南京市)汇集出版的玄奘译著全集多达400册。正如书中提到的,法师始终问道,至死方休,当其绝笔之时,距圆寂仅一月,其奋斗精神足以教育百世,震撼千古,凝先德之风范,作后进之楷模。今天,我们不仅要细品玄奘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人生壮举,更要把玄奘文化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不断研究出新的成果,始终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
偃师市缑氏镇陈河村,是玄奘出生和出家前居住的地方,对于探究幼年玄奘的人生经历具有重要作用。1300年后的今天,玄奘故里开发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先后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加大玄奘故里开发力度,打造“玄奘”品牌,真正把玄奘故鬯打造成河南旅游精品和国际佛教旅游圣地。偃师历来重视幺奘故里开发,1991年,幺奘故早期阡发工程建成并对外开放,十余年来,共接待中外游客近百万人。而今偃师义着手对玄奘故单--期工程进行开发,力求通过加大投入,还原幼年玄奘的生活环境。目前,偃师已制定了《玄奘故里提升改造工程总体规划》,将其作为打造“文化强市”的强势品牌。我所推荐的《玄奘大师与玄奘故里》的出版,是我们纪念玄奘、敬仰玄奘、研究玄奘的可借鉴的参考教科书,不仅可以使我们进一步弘扬玄奘的伟大精神和高尚品格,而且对宣传偃师、加快偃师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必将起到极大的作用。
《玄奘大师与玄奘故里》是一部难得的考证严谨、史料翔实之,它不仅再
现了玄奘从出生、成长、学佛,到西行、求法、翻译的光辉一生,于不动声色
之中彰显了玄奘精神,而且对玄奘故里及其周边胜迹也作了详尽介绍
得仔细品读、玩味。
是为序。
2007年9月
(李明智,偃师市人民政府市长)
后记
在本书出版之时,我首先要感谢的是河南大学葛黔君教授。她应是我成书的启蒙老师。1992年,中国玄奘研究中心在北京成立,1993年底,我初写的《玄奘故里》一书脱稿。她看了书稿后非常高兴,鼓励我要进一步研究玄奘,宣传玄奘。同时告诫我,要想写好玄奘就必须走出神话《西游记》里唐僧的误区,要向世人展示一个真实的玄奘。谨记这些,现在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稿。
我还要感谢中国社科院亚太所教授、中国玄奘研究中心主任黄心川先生。他既是长者,又是老师,长期以来,时刻关心着此书的写作进程,提供历史资料,指点写作重点,并满腔热情地为之作序。
刘培育先生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教授,中国玄奘研究中心副主任。他对此书的出版关心备至,近两年来,多次动问成书情况,当我征求他对书稿的意见时,他在北京给我通电话,一次竞长达四十分钟,像兄长谈心一样,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我要从心底说一声:“谢谢您,刘先生!”
我和洛阳大学教授徐金星先生,既是同乡,又是好友。本书**稿脱稿后,是他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其修改、润色,把无私的关爱渗透在字里行间。他的帮助,将永远留在我美好的记忆里。
我和中央电视台《大家》主持人、《玄奘之路》策划者曲向东先生,尽管只会过两次面,但他不吝提供的玄奘西行资料,给了我很大帮助。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审译孙宝纲先生,中国社科院宗教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杂志社社长、主编黄夏年先生,我的同窗好友薛树德先生都在出版过程中给予了许多关怀。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我玉成此书的支柱力量。我要感谢偃师市委原文涛书记、李明智市长,宋义林常务副市长、宣传部温雪景部长,由于他们关注玄奘故里,关注宣传玄奘,从而加快了出书步伐。期问新到任的尚英照市长、章勇副市长,也对本书出版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化文物旅游局赵振德局长,还有和我朝夕相处、在推动宣传玄奘事业中共忧共乐的缑氏镇张会卿书记、王曜宗镇长、肖应喜副镇长等,他们的满腔热忱和悉心关爱,成为我今生难以忘怀的纪念。
香港玄奘法师研究会会长、北京著名高僧圆明法师和北京瑞泽金投资公司总经理杨保先生,历来关系玄奘研究和玄奘故里的建设,在对玄奘故里投资考察期间,对出版本书给予了极大支持。我感念的,不仅是他们的高尚情操,更是他们在用玄奘精神办事、做人。因而,令我备受感动。
在本书出版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同事、朋友和玄奘故里的同志们,他们都以不同形式关心并帮助着我。大象出版社的朋友们对此书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这里也一并表示由衷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本书舛谬之处,在所难免,期望专家、学者及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作者
2008年3月
第十章载誉归故国
一、厚重异国情
贞观十六年(642年)五月,玄奘参与无遮大会罢,带着深切的感受,向戒日王辞行,戒日王依依不合,要求他多留十几天,鸠摩罗王快人快语,说:“法师如果愿意住在我国,我愿意为法师建造一百所伽蓝。”因为他知道玄奘已注意到他的国家一所伽蓝也没有。
玄奘认为既已学成,理应弘扬佛法于东土,因此一一加以婉拒,他们也就不再强留。戒日王并表示,若计划循海路归国,他可派专使护送。玄奘说:“来印度的途中,曾与高昌王有约在先,不能辜负他的盛情,所以仍决定循陆路回去。”“那您需要多少路费?”“不必!不必!”“哪有这种事?”于是两位国王争相赠送路费及礼物,但都被玄奘辞谢,只接受一件鸠摩罗王送的曷刺厘帔。据说是一种用山羊或骆驼身上较细的毛织的衣服,也有人说是鹿毛织成,防雨效果很好。
出发的那天,众人依依不合,珍重告别,两王及诸众饯送数十里呜咽而别。在曲女城大会时,戒日王发现玄奘把回国所带的佛像经典委托北印度乌地多王的卫队代为运载。他原来要面送玄奘的东西均被拒绝,就利用这个机会,准备了一头大象,金币三千,银币一万,速交乌地多王,请他找机会转交给玄奘,供法师作盘费。
玄奘带着佛像经典,随北印度王乌地多的军马踏上归途。
玄奘想到,在他初来时,对伟大的印度文化和人民还感到神秘、新奇;在印度的十几年,他逐渐认识了印度文化,打开了佛教的知识宝库,熟悉了印度各地风俗民情,结识了为数众多的学者和朋友,印度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现在要离开它,又怎能不令他依依难合呢?
跟着北印度王乌地多的大军行进,玄奘骑在象上,不时地回首望望曲女城,望望那烂陀寺。但见天低云平,一重重山,一重重树,阻隔了他的视线。到了第三天,忽然后面尘土大起,有一批人马急行赶上,玄奘看时,为首的正是戒日王、鸠摩罗王,有跋吒工,快马加鞭,飞奔前来。玄奘又惊又喜,立刻迎上前去,和他们相见。
原来戒日王和鸠摩罗王送别玄奘后,日夜思念不已。那时交通不便,中国和印度,隔着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就如同两个世界。大家知道这一番别离,如同隔世,不容易再见一面。戒日王思念玄奘,心想玄奘走了不过两天,他带了许多经像,一路行进很慢,去的不会很远,何不赶上再聚一聚?
遂同鸠摩罗王、跋吒王等,各带轻骑数百,追赶上来。赶了一天一夜,果然赶上,相见之下,非常高兴,诸王紧紧握住玄奘的手,再一次珍重话别,辞意殷切,使玄奘非常感动,心中想到:世界上*珍贵的,莫过于人类的友谊,
这友谊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无间贫富,不分贵贱。他抬起头来,看了看戒日王,又看了看鸠摩罗王和跋吒王,他们是那样的诚恳,那样的真挚,那样的洋溢着友爱热情;玄奘激动不已,不由得落下泪来。戒日王又恐玄奘一路旅行不便,派了大官四人,用素帛作书,红泥封印,写给一路所经各国,请他们倒换关牒,发骑递送,直到大唐边境为止。这一番情意,表现了中印两国人民伟大的友谊。玄奘一路归去,心中感激不已。
来的时候有高昌王、西突厥可汗之关照,回去时又有北印度盟主戒日王的呵护,更重要的是唐太宗天可汗声威之护身罩,玄奘大师真可谓吉人天相。
玄奘西天取经,从他来去路线上看,我们会发现,去印度时,其路线呈扭曲状,回国的时候,除受地理因素影响不得略有弯曲外,大部分是直线进行。
大体说来在今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境内的部分,走的是原来走过雕家,到阿富汗与俄属中亚交界处,开始一段他从未走过的路线,越过大雪山,过帕米尔高原,从天Lll南路向河西走廊行进回到中国。
玄奘随同北印度王乌地多大军,用大象一匹,载了佛经佛像,一路向北行去,从钵罗耶伽国起,经过侨赏弥国到毗罗删拿国都城,那位在那烂陀寺被他抢了大半学僧的师子光、师子月同学二人,因为住在当地,都跑来欢迎。玄奘在同学们力邀之下,开了《瑜伽抉择论》、《对法论》两门课,两个月讲毕才离开。又西北行一月余,经数国到闭兰达罗国,这便是北印度王都。乌地王十分款待,坚决挽留玄奘,住了一月。临别时乌地王遣人引送西行二十余日……
……
董煜焜,1944年生,河南洛阳人。长期在偃师市政府工作,自修文学兼及业余创作,共十余年。1978年深造于西北新闻学院,后一直从事文秘和新闻通讯工作,在全国各报刊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1991年以来,又笃志专修文史之学,热衷佛教经典,醉心玄奘研究,现为中国玄奘研究中心研究员、副秘书长,香港玄奘法师研究会研究员、副会长,洛阳市玄奘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偃师市古都学会理事等,学术论文20多篇在《玄奘研究文集》、《偃师古都研究》上发表,成书有《玄奘圣迹区》、《洛阳玄奘旅游区》及新作《玄奘大师与玄奘故里》。
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李昌钰的成功之路 本书特色 全球刑侦破案*著名、*牛、*跩的人!全世界破案率*高、*快、*有效的人!肯尼迪遇刺案!陈水扁枪击案!辛普森杀妻案!...
翩翩浊世佳公子,一等聪明沈君山。胡适之和吴大猷教他宠他吴清源和聂卫平和他对弈林青霞和胡因梦陪他逛街无论文才、科学、外交、
朕知道了-雍正:被误解的皇帝,被低估的王朝 本书特色在康乾盛世的光环下,雍正王朝变得暗淡无光,他本人也呈现出冲突、复杂、混乱的个人风格和政治面貌。他的王朝的历史...
穷人的福星-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尤纳斯传 内容简介 “一则有关乡村银行的故事,一个有关财富的神话。”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了穆罕默德·尤纳斯创办孟加拉国乡村银行...
苏轼-大家精要 内容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融合儒、道、佛三教思想,在诗、词、文、赋、书法和绘画...
我是谁-成龙自述 本书特色 成龙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成龙的武打,已经由电影、电视、报纸和杂志等媒体广为传播。关于成龙的家庭情况、出生经历、成长过程以及事业等,...
尼克松-孤独的白宫主人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通过数千次的新访谈以及*近发现或解密的文件及录音带,在《尼克松》一书中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而又充满矛盾的人,帮助我...
歌迷小姐:邓丽君成名史(书+VCD) 内容简介 《歌迷小姐》曾是一部电影的名字,发行于香港。主角丁铛即由邓丽君出演,故事也基于邓丽君的演艺生涯,堪称邓丽君传奇一...
启功说启功 本书特色 启功先生是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他著作丰富,通晓语言文字学,甚至对已成为历史陈迹的八股文也很有研究;他做得一手好诗词,同时又是古书画...
《金人》内容简介:匈牙利作家约卡伊·莫尔于1873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匈牙利封建地主阶级的没落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冒险生活。约
周作人的是非功过 本书特色 《周作人的是非功过》:在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原型;在黑格尔的词典里,它是哲思的别名;而在鲁迅的生命世界中、它更是人格...
我的父亲梅兰芳(上下) 内容简介 梅兰芳先生是中华文化孕育的二十世纪杰出的戏曲艺术大师,是我国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在本书中,梅兰芳大师的次子以平实的笔风记录了...
《哥德尔传》内容简介:哥德尔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100个人之一,爱因斯坦称其为自亚里士多德之后最伟大的逻辑
少不读鲁迅 老不读胡适(全新修订版) 本书特色 《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编辑推荐:我的看法是在读书中发端的,也是在阅读《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的过程中完善的。我...
《名人传》内容简介:本书是罗曼·罗兰为三位举世闻名的文学艺术大师谱写的英雄史诗:第一位是身患残疾,孤独贫困,从未享受欢乐,
女王是怎样炼成的-伊丽莎白二世传 本书特色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可谓历史上的一个传奇。英国是当今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仍然保留君主制的国家之一,伊丽莎白二世是现任英国女王...
我与海明威家的男人们 本书特色 海明威爱她海明威的儿子娶了她,她见证了伟大作家*私密的生活,她的婚姻因丈夫变成女人而破裂,厄内斯特·海明威的迷恋、格里高利·海明...
开国将军轶事 本书特色 他们是卓越的将军,又是忠贞的共产党员。甚至是首先作为一个党员其次才是将军的一种个体存在,这就要求他们除了军事才华之外还有出色的政治素质,...
我的父亲高更 本书特色 《我的父亲高更》借由保拉·高更之笔,我们眼前的艺术家高更,这位天真的“野蛮人”,形象更加丰满动人了。我们得知,他的父亲曾经在理想与现实中...
十八岁的美国少女乔伊斯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引起巨大反响,并因此收到著名作家J.D塞林格的来信。两人堕入情网,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