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内容极为丰富,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秘验方581首,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男7科159种疾病。方名大部分以中医传统方式命名,每方分为组成、功效、主治、用法、方解、加减、点评、验案、简介9部分。对于很多刚出道的年轻中医,本书犹如一把钥匙,开启大门;对于学有所成之士,本书则使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对于中医药爱好者,本书则帮您按图索骥,与专家学者面对面。
本书的内容极为丰富,秘验方581首,涉及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男7科159种疾病。每方分为组成、功效、主治、用法、方解、加减、点评、验案、简介9部分。方名大部分以中医传统方式命名,一部分以西医病名命名,一部分以中西医结合方式命名;组成中的药物和剂量,令人回味、令人赞叹;功效与主治,体现了中医疗效的关键所在——辨证论治;方解将全方的组成一步一步加以分析;点评点出用方及治疗过程的精华之处;验案则是取之*为典型的病例;简介概括了名医之业绩、临床之擅长;通讯地址则便于读者与名医、或其学生、或其家人进一步沟通和交流。
一、高血压病
1.调络饮(王乐善)
【组成】桑寄生15g生地15g丹皮15g白芍15g黄芩15g菊花15g夏枯草30g杜仲15g牛膝15g桑枝15g桂枝15g生石决明30g甘草15g
【功效】调和脉络,降压清眩。
【主治】缓进型高血压病,属肝阳上亢者。症见头晕目眩,甚则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恼怒而加剧,脉象弦数有力,严重时手足麻木。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牛膝补肝益肾,引血下行;生石决明镇逆潜阳;寄生、杜仲补肝益肾;生地以平血逆;丹皮、白芍凉血活血,生血和脉;黄芩养阴清热;菊花治头目眩晕;夏枯草补肝血,除虚烦;桑枝、桂枝调营通脉,以防偏风;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有补肝肾,平肝阳,降血逆,调血脉之效,使阴平阳秘,血脉调和,而适用于缓进型高血压病。
【加减】手足麻木加黄芪30g,桂枝15g。
【点评】缓进型高血压亦称良性高血压,起病隐匿,病程进展缓慢,近半数病人可无症状,血压增高常在体格检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才得发现,少数病人则在突然发生脑血管意外时发现,由此可见本病与肝阳上亢,血气上逆相关,即与“血脉”直接相关。王老用“调络饮”调和脉络,使血脉协调平衡,故对缓进型高血压病确有一定疗效。
【简介】王乐善,生于1912年,逝于2002年,辽宁义县人。历任锦州铁路中心医院中医科主任、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业医70年,擅长内、外、妇、儿、针灸等科,临床上经常针药并举,每起沉疴。
原通讯地址:辽宁中医药大学院附属医院邮编:110000
2.育阴潜阳降压汤(邱保国)
【组成】生地20g白芍15g生石决明12g生龙骨12g怀牛膝15g夏枯草10g豨莶草10g杜仲12g罗布麻15g
【功效】育阴潜阳,平肝熄风。
【主治】高血压病,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者。症见头晕目眩,目胀耳呜,面潮红,急躁易怒,心烦失眠,耳鸣目涩,手足心热,舌红,苔黄或少苔,脉弦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本病多责之于肝肾阴亏,木少滋荣,阴不涵阳,则肝阳上亢,气血上逆。故用生地、白芍,生地滋阴生津,清热凉血,白芍敛阴养血,养阴柔肝,平抑肝阳;用生石决明平肝潜阳,生龙骨重镇安神,清肝潜阳,抑浮阳上越,怀牛膝活血化瘀,补益肝肾,引血下行,合用而镇逆潜阳;又加用夏枯草清肝火,平肝阳,渗湿利水降压;豨莶草搜风通络;杜仲入肝肾,养其阴血以协助降压;罗布麻平肝亢盛而降压,全方共奏育阴潜阳,平肝熄风之功,使头目清,目眩止,血压复常。
【加减】若情志所致,酌加佛手、白蒺藜、玖瑰花或绿萼梅;若眩晕急剧,手足麻木加桃仁、红花、地龙、水蛭;胸闷,加川芎、枳实、赤芍等。
【点评】本病多由情志所致病人素体偏阴虚,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可引起肝阳上亢,此为母病及子。肝属木,寓相火,体阴而用阳。情志抑郁,肝失疏泄,肝气内郁,气有余便是火,形成肝阳亢盛,故治疗宜育阴平肝潜阳。下列验案,病人胸闷而不移,有郁而气滞之象,故加用枳实、佛手、川芎,取得好的效果。
【验案】张某,女,55岁,退休干部,2006年5月20日初诊。近周来,因与子女生气,出现头晕、目胀,心惊易醒,急躁易怒,耳鸣目涩,口干,手心偏热。家族中父和兄均有高血压病,在家曾先后服复方降压片、心痛定等,血压仍高,症状不减。检查:血压26.7/15.7kPa(200/118mmHg),心率72次/分,节律,无杂音,舌黯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眩晕(高血压病),证属阴虚阳亢。治当滋阴柔肝,平肝潜阳。方用滋阴潜阳降压汤:生地20g,白芍15g,生石决明12g,生龙骨12g,怀牛膝15g,夏枯草10g,稀莶草10g,杜仲12g,罗布麻15g。连服药3剂,次日即感头痛、目眩明显减轻,精神好转,血压降至19.3/12.0 kPa(145/90 mmHg),但仍感胸闷胀、耳鸣、睡眠差。二诊:上述方去豨莶草,加枳实10g,佛手10g,川芎10g,服药6剂,血压降至18.0/10.7 kPa(135/80mmHg),头痛目弦消失,胸闷、耳鸣明显减轻。三诊:继续上方服6剂,测血压正常,症状消失。
【简介】邱保国,生于1936年,湖北武昌人。任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河南省老年医学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津特殊贴。善于用中西医两法治疗心脑血管病,在老年中医文献研究,临床及新药研究方面均有很高造诣。曾出版《中国老年学》、《现代老年学》、《传统老年医学》、《衰老与老年病》、《心脑血管病临床治疗要览》等著作。
通讯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城北路7号河南省中医研究院邮编:450004
3.加味天麻丸(黄舂林)
【组成】天麻15g川芎10~30g酸枣仁20g法半夏10~15g
【功效】熄风定眩,化痰通络。
【主治】颈椎病或高血压病,属痰瘀阻络、虚风内动者。症见头晕或头颈痛为主,或伴心悸、恶心、呕吐等症,舌苔浊腻,脉弦或弦滑。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天麻熄风止晕,如《本草纲目》所云:“天麻乃定风草,故为治风之神药”;川芎为血中气药,善于活血通络,*适应于因瘀致虚、因虚致眩者;酸枣仁与天麻均有镇静安神作用,有利于消除眩晕症中的运动不稳定、不平衡感觉;法半夏则化痰降逆止呕,消除眩晕症中的恶心呕吐症状。全方共奏熄风定眩、化痰通络之功。
【加减】肝阳偏亢者,加钩藤、白蒺藜、蔓荆子各15g,以平肝熄风定眩;头项强痛者,加葛根30g,羌活、延胡索各15g,以解痉止痛;伴有上肢麻木者,加桂枝10g,玉竹20g,土鳖虫6g等,活血柔筋通痹;伴有心悸、恶心呕吐者,则加用苏梗、藿香各15g,化浊降逆止呕;本方尚可佐以石菖蒲10g涤痰开窍,麦冬15g养心安神,并适当加入活血化瘀类药物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消除症状。
【点评】历代医家有“无虚不作眩”、“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及“无瘀不作眩”的说法。颈椎病或高血压病的中医病机多因年老或早衰致肾精亏损,脑髓空虚,复因饮食失节、劳逸失当等致痰瘀阻滞颈脉或脑络,造成局部血流不畅、血虚生风,故发为眩晕。本方针对“虚”、“风”、“痰”、“瘀”四种病理因素进行综合治疗,故疗效颇佳。
【验案】苏某,女,55岁,2004年5月21日就诊。症见头晕,颈项痹痛,双上肢麻木,时伴心悸、腰酸,口干,纳呆,二便可,舌淡黯,苔薄腻,脉弦细。颈椎CT示颈椎5、6骨质增生,并向后压迫神经根。诊断为颈椎病,辨证为因痰瘀阻滞,经脉不通,气虚血少,筋肌失养而致眩晕及相应部位麻木、疼痛。拟方:天麻15g,川芎12g,羌活15g,法半夏15g,黄芪30g,茯苓15g,杜仲20g,丹参18g,延胡索15g,姜黄12g,葛根30 g,桂枝15g,玉竹25g,土鳖虫12g,甘草6g。患者服用7剂后,眩晕消除,守方继服半月,痹痛、麻木诸症亦明显减轻。
【简介】黄春林,生于1937年,广东惠阳人,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心内科及肾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保健食品协会理事。1993年被广东省政府授为“广东省名中医”。1997、2003年分别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指导老师。擅长心肾疾病的诊疗,对多种疑难杂症亦有独到的见解。主编《泌尿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等医学专著5部、副主编医学专著20余部,学术论文50余篇。
通讯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大德路濠畔街广州中医学院邮编:510120
4.钩芍平肝降压汤(张崇泉)
【组成】钩藤25g(后下)生白芍20g干地龙6g生地20g葛根20g川牛膝10g泽泻10g甘草5g
【功效】滋阴平肝,通络潜阳。
【主治】中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属阴虚阳亢型。症见头晕目眩,面部烘热,颈项强痛,小便黄,舌质黯红或紫黯苔薄,脉细弦。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高血压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中医“眩晕”、“风眩”等病证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阴虚阳亢。由于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久病人络,病久多瘀,故中老年高血压病的主要病机是阴虚阳亢,兼脉络瘀滞。方中用钩藤平肝潜阳;生白芍滋阴平肝;生地、葛根养阴舒筋;干地龙、川牛膝通络化瘀;泽泻利湿降浊;甘草调和诸药。各药配伍,共奏滋阴潜阳、通络化瘀、平肝降压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上述诸药可通过多方面影响循环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而达到降压效果。
【加减】眩晕较重,面红目赤者,加夏枯草15g,天麻10g,杭菊10g;胸闷胸痛者,加丹参15g,瓜蒌15g,郁金10g;心悸失眠者,加炒枣仁15g,夜交藤20g;肢体麻木者,加稀莶草15g,秦艽15g;腰膝酸痛者,加杜仲15g,桑寄生15g;血脂升高者,加制首乌15g,山楂15g;大便干结者,加草决明10g,大黄6g;气虚疲乏者,加生黄芪30g。
【点评】本方可作为治疗中老年轻中度高血压病的常用基本方,临床以此为基础随症加减,有较好疗效。曾以本方为主治疗中老年Ⅱ期高血压病50例,并与口服尼群地平50例作随机对照。观察1个月,结果表明:本方有明显降压作用,降压总有效率82%,显效率3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目本方降压幅度较西药对照组低(P<0.05),作用缓和,改善病人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无不良反应,且能改善病人左心室舒张功能。
【验案】危某某,男,71岁,2003年11月15日就诊。患者头晕、胸痛、心悸6年,发作1周。就诊时头晕眼胀,面部烘热,劳累后胸闷胸痛,心悸,上楼气喘,疲倦乏力,睡眠不好,大便干结,舌质黯红,舌苔中心黄腻,脉弦细。杏血压:21.3/12.0 kPa(160/90mmHg),心电图:ST—T改变,频发室早。西医诊断:高血压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中医辨证:阴虚阳亢、心气不足,心血瘀阻。处方:天麻10g,夏枯草10g,双钩藤25g(后下),生黄芪30g,生白芍20g,丹参20g,红花6g,瓜蒌壳15g,郁金10g,炒枣仁20g,生地20g,生龙齿15g,草决明15g,甘草5g,夜交藤20g。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服药7剂后,头晕、面热减轻,胸闷胸痛好转,仍感心悸、气促、疲乏无力,去夏枯草、红花,加白参6g,麦冬12g,葛根20g,调理月余,血压17.3/10.7 kPa(130/80mmHg),心电图改善,诸症缓解。
【简介】张崇泉,生于1942年,湖南邵东人,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曾任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卫生部审定的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湖南省名中医。现任湖南省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贝会王任委员,省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主攻心脑血管病和老年疑难病,擅长治疗高血压、中风、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风湿类风湿病、肝胆疾病等。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论著有《高血压病中医治疗》等4部,主持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
通讯地址:长沙市麓山路58号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邮编:410006
5.夏栀泻肝汤(张崇泉)
【组成】夏枯草10g炒山栀6g白蒺藜20g黄芩6g生白芍20g生地15g泽泻10g生石决明20g甘草5g
【功效】清肝泻火,平肝潜阳。
【主治】高血压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肝火亢盛型。症见头痛头胀,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小便短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方解】方中夏枯草、山栀、黄芩清肝泻火;生白芍、生地滋阴柔肝;白蒺藜、生石决明平肝潜阳;泽泻、甘草利湿泻火调中。诸药合用,共奏清肝泻火,平肝潜阳之功。
【加减】头痛较重者,加羚羊角粉2g(冲对);颈项胀痛或强硬者,加葛根20g;痰多呕恶者,加法夏10g,陈皮10g,竹茹10g;胸闷胸痛者,加丹参15g,瓜蒌壳15g;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g,草决明12g。
【点评】本方治疗肝阳上亢、肝火上炎引起的头痛者有明显效果,尤其是方中白蒺藜、生白芍、夏枯草三药配伍,功效泻肝平肝柔肝,缓急止痛,专治肝火头痛,且白蒺藜、白芍用量宜大,白芍宜生用增加柔肝泻火之疗效。
【验案】肖某某,女,61岁。2003年9月13日就诊。主诉头痛反复发作3年,西医诊断为高血压病,2天前因与人争吵后,血压升高。现头痛、头胀,右侧头部更甚,颈胀,眼睛充血,胸闷,烦躁易怒,出汗,口苦,尿黄,舌质黯红苔薄黄,脉细弦数。血压:21.3/12.0 kPa(160/90mmHg)。中医辨证为肝火上亢。治法:清肝泻火。处方:以自拟夏栀泻肝汤加减,药用夏枯草10g,白蒺藜20g,焦栀6g,葛根20g,杭菊10g(后下),黄芩6g,生白芍20g,生地15g,煅牡蛎30g,浮小麦20g,羚羊角粉2g(冲对),泽泻10g,甘草5g。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服药1周后复查:头痛明显缓解,颈胀、烦躁、胸闷减轻,汗出止,小便转清,仍口苦,膝关节疼痛,乏力,舌脉同前,血压:17.3/10.9 kPa(130/82 mmHg),仍治以滋阴清肝潜阳法,前方去羚羊角、焦栀、浮小麦,加怀牛膝10g,秦艽、杜仲各15g,再服10剂,诸症均缓解,血压稳定。
6.清肝汤(郭士魁)
【组成】葛根12g钩藤12g白薇12g黄芩12g茺蔚子12g白蒺藜12g桑寄生12g磁石30g牛膝12g泽泻12g川芎12g野菊花12g
【功效】清肝抑阳。
【主治】高血压病,颈椎病,梅尼埃病,属肝阳上亢,阴虚阳亢之眩晕。症见目闭眼眩,身移耳聋,如登车舟之上,起则欲倒。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
【方解】本方以平肝为主,兼有补肾作用。方中磁石重镇潜阳;钩藤、白蒺藜平肝祛风;白薇、黄芩、茺蔚子、野菊花清肝抑阳;桑寄生、牛膝平肝兼能补肾;泽泻利水消眩;川芎活血祛风;葛根舒筋解肌。全方合用,旨在清肝抑阳。
姚海,1952年生,江苏苏州人。1983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世界历史系俄国史专业。1993-1994年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师范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苏州科...
本书以“汉代神兽图像”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了目前所见的相关考古材料,在此基础上展开以考古学方法为主、美术史方法为辅的系统研究。首先对八十余种汉代典型神兽母题进行...
《更简约的生活·收纳篇》内容简介:《更简约的生活•收纳篇》是一本关于如何简化生活的书,帮助读者返璞归真,处理好家庭清洁、家具
深层针灸-四十年针灸临证实录-第二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笔者从事中医针灸事业四十余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借“深层针灸”一词,涵盖地域与时间背景...
1943年生于巴塞尔,曾受过家具木工的训练,在巴塞尔艺术与工艺学校和纽约普拉特学院分别接受设计师和建筑师训练。从1979年开始在瑞士哈登斯泰因开办自己的事务所。...
名家会诊前列腺疾病 内容简介 前列腺增生症在中老年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有的还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前裂腺癌的自然病史较为独特,...
日本当代摄影家、随笔家藤原新也的首部随笔集,共收录二十篇文字,主要描写自己在印度旅居时的感受。二十三岁时,他放弃学业,身背相机和二十卷胶片,配合《朝日画报》的企...
渴尋權力與濫用魔法的法師、奉獻力量的女巫與術師、選擇愛情的力之子、挑戰傳統的女孩……地海諸島的過去,是無數篇敘述真實生命與虛幻權力搏鬥的詩歌。本書集結五篇發生在...
米其林三星餐厅的餐食,堪称世界美食的标准当你走进看上去岁月静好的米其林餐厅看到周到又傲娇的服务生,优雅进餐的先生女士你完全想象不到后厨里的样子在这本书中,你会看...
程氏集验妙方歌诀 本书特色 《汤头歌诀》是清代名医汪昂编撰的方药专著,因其选方实用、疗效确切、词义明畅、便于记诵,深受中医初学者的青睐,数百年来,流传甚广,对中...
城井文,日本插画家,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设计专业,长年从事电视动画制作及书籍、杂志插画工作。在大学学习期间,作品获得BACA-JA1996奖。代表作有《云端的哈利...
婚姻家庭法之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八章,其内容包括夫妻间之恶意遗弃、不治之恶疾、不堪同居之虐待、有责主义、破绽主义与有责配偶之离婚请求、离婚后子女监护人之决...
★《金色梦乡》之后,伊坂幸太郎作品口碑新高!★获第四届日本书店大奖TOP5,荣登日本豆瓣bookmeter年度想读榜第6名,日文版销量突破100万册★这次英雄没...
A film tells its story not only through dialogue and actors performances but als...
卡尔·波普尔(1902-1994)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继承德国爱因斯坦的批判精神和康德的唯理主义思想,形成“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建立...
企业合同管理33讲(第三版) 本书特色 《企业合同管理33讲(第三版)》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修订完成,并加入了合同文书。本书用简洁却不浅陋、通俗却不粗放的表述,对合...
林郁沁(Eugenia Lean),中国现代史、科学技术工业史和情感研究领域的学者。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0年),并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硕士(19...
余盛,战略咨询专家、消费品营销专家及财经作家。1999年进入移动通信行业,2002年离开中兴通讯后,先后就职于益海嘉里、恒大集团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担任过恒...
本书包含四篇中篇小说,分别写了20、30、40、50岁的四位当代女性。作者用“梅兰竹菊”给她们命名,她们生而多艰,却以柔软与坚强抵抗现实,在时代的狂潮中沉浮挣扎...
小桥老树,原名张兵,畅销书作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从2016年开始泡在重庆市档案馆,精读刑侦文献上万册 ,解析中外案例370多个,走访一线警察83人,又翻烂了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