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试,我们应该并不陌生。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也是一个考试大国,作为考试的故乡和当今世界上拥有*大规模考试的国家,考试不知改变了多少代人的命运,又不知蕴含了多少荣辱沉浮的故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考试都毋庸置疑地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成为国家选拔人才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但是,我们真的理解考试吗?
考试不仅发源于我国,而且一直参与和促进了我国社会变革的进程。如果我们认真考察考试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都赋予考试以全新的含义,考试也在不断地自我更新中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考试就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测量,好的考试就是要考出优点和长处,就是能够测量人的潜质。多元评价是实施对人的全面评价,从理论上说,多元评价完全有可能将我们的考试变成好的考试,实现考试质的飞跃。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人力资源大国并不一定能够成为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可贵、*重要的资源,如果不能很好地开发,不仅误民,而且误国,而欲科学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就必须首先建立全国性的多元评价体系,准确描绘我国的人力资源状况,为制定长远的人力资源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
对于考试,我们应该并不陌生。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也是一个考试大国,作为考试的故乡和当今世界上拥有*大规模考试的国家,考试不知改变了多少代人的命运,又不知蕴含了多少荣辱沉浮的故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考试都毋庸置疑地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成为国家选拔人才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但是,我们真的理解考试吗?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工作的一个总结,对考试作了深入的分析。
br /> 对于考试,我们应该并不陌生。事实上,我国是一个
教育大国,也是一个考试大国,作为考试的故乡和当今世
界上拥有*大规模考试的国家,考试不知改变了多少代人
的命运,又不知蕴含了多少荣辱沉浮的故事。可以说,无
论过去还是现在,考试都毋庸置疑地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
要事件。成为国家选拔人才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式。
但是,我们真的理解考试吗?
教育部考试中心办公楼大厅立有四块碑刻,其一取自
《尚书·尧典》中尧通过考试传位于舜的传说,这是中国有
文字记载的*早的考试;其二取自《册府元龟》中有关科举
体制机构调整沿革的记载;其三取自孙中山关于《三民主
义——民权主义》的演讲,体现了他对“中国考试权之独立
的真精神”的灼见;其四取自邓小平1978年4月22日在全
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关于恢复高考及论述考试作用的讲话。这
四块碑刻高度浓缩了中国考试的历史,也高度概括了中国考
试之精义。的确,考试不仅发源于我国,而且一直参与和促
进着我国社会变革的进程。如果我们认真考察考试在我国社
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难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时代都赋予考试以全新的含义,考试也在不断地自我更新中
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现代社会带给我们的一个理念,就是要准确地收集信
息、科学地评价信息和有效地利用信息。这一理念同样适用
于考试领域,尤其是信息评价理念,它赋予了考试新的时代
含义。如果我们至今尚未领悟评价对于考试的再生作用,那
么我们也许可以理解以往的考试,但是绝不意味着能够诠释
当代的考试。
当代考试的历史蜕变就是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
我们知道,考试就是对人的知识和能力的测量,好的考
试就是要考出优点和长处,就是能够测量出人的潜质,但
是,在引人多元评价理念之前,考试的这种功能根本无法彻
底实现,因为单一考试是一种终结性评价,既缺少过程性评
价,也缺少全方位采集信息的方法,因此不可能十分准确地
完成对人的全面评价。多元评价得以实施的一个基本条件
是,由于信息化教育的实现,我们完全可以随时采集受试的
过程性信息,从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够获得受试的各种信
息,完成对人的全面评价。从理论上说,多元评价完全有可
能将我们的考试变成好的考试,实现考试质的飞跃。
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在多元评价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
果和实践经验,不少国际组织根据多元评价的理论,编制了适
合不同地区和国家使用的测量工具,并建立了统计分析的国际
标准。借助于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将不同类别和不同层次受试
群体真实的知识与能力状况,空前准确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
前,这为国家科学地制定人才战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人力资源大国并不一定能够成
为人力资源强国。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可贵、*重要的资
源,如果不能很好地开发,不仅误民,而且误国。而欲科学
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就必须首先建立全国性的多元评价体
系,以准确描绘我国的人力资源状况,为制定长远的人力资
源战略提供可靠的依据。
实现多元评价的直接受益者是我们的教育,教育既是多
元评价数据的提供者,也是多元评价结果的使用者。事实
上,任何一种对人的评价机制,如果失去对教育的反拨作用
是没有意义的。多元评价的实现必将对我国教育质量的全面
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从2005年4月18日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工作,至今已
近三年。此前在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教育教学和学校的管理工
作,自认为对教育研究较多、理解较深,但到了专业性的考
试机构之后,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即考试和评价的角度去审
视教育,使我对教育更多了一层理解。与此同时,自己阅读
了不少考试和教育测量方面的论文和专著,结合以往的工作
体会和研究,撰写了一些文章,此次将其收集起来合成一本
论文集出版,一方面是对这几年工作的一个总结,另一方面
是对考试的再认识:什么是考试、什么是好的考试、改造我
们的考试、从单一考试到多元评价、从评价到全面提高教育
质量到人力资源合理分流配置、从教育优先发展到建设人力
资源强国。同时,更希望得到专家和社会人士的指正。
为了使本书与以往的考试理念相承接,特将上面提到的
四幅碑文附于《序》后,以便读者观览。
戴家千
2008年春节
我们还能找到更公平的办法吗
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不光涉及教育改革,它还使得整
个社会形成了重视知识、重视人才的良好风气,为国家以后的
改革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来说,没有当年恢复高考,也就没有国家今天的发展成就,因
为任何时候,人才都是*关键的因素。
30年来高考伴随改革的脚步前行,高考制度自身也在不
断改革。从1985年开始搞标准化考试试验,同年10月进行
高中毕业会考;1985年实行保送生制度;1993年进行在高中
毕业会考基础上的高考科目“3+2”方案的改革,强调考
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能力;1997年进行高校招生计划并轨改
革;1999年高校扩招,进行“3+x”改革试验,实行网上
录取,2002年推广到全国;2000年北京、安徽等地实行春季
招生;2003年22所高校实行自主招生,2006年扩大到57所
高等院校;2004年统一命题改为有部分省市自主命题;2005
年实行招生阳光工程;2006年启动考试立法;2007年广东、
山东、海南、宁夏实行“新课改”高考;还包括考试时间从
7月份改到6月份,对考生的年龄开放等等一系列改革。可以
说,从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的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在
不断地探索。
我们这些考试政策的执行者也在实际工作中看到,高考
制度作为高等教育人才的选拔制度,同时承载了巨大的社会压
力和过多的附加要求。高考不仅起到为高校选拔合格人才、规
范引导中学教育的作用,而且承载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人才
流动的重要功能。
从国家层面来说,高考关系到科教兴国和国家的人才战
略问题。从社会层面来说,高考涉及社会公平和全民族的素
质。从教育层面来说,高考涉及素质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同
时,激烈的就业竞争也反应在高考竞争中。
在这种情况下,高考改革必然成为政府、民众、媒体及
家长和考生高度关注的重点问题。不可否认,统一的高考制
度有弊端,但如果废止高考制度,则必定带来更大的社会问
题。从现在人才选拔和培养的趋势来看,各个国家,包括发
达国家,并不是要废除考试,而是越来越强化考试的作用,
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多数人带来了希望,而这个希望正是来
自于平等的机会。
在中国现实的社会诚信制度还不太完善的情况下,教育
公正成为衡量社会公平的一个底线,社会民众对高考改革的安
全性、公正性、权威性、科学性、规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统一高考制度是通过实践反复证明的,至今为止*为公平的一
个制度,高考分数作为主要的录取依据,具有相当的合理性。
目前情况下,高考仍然是合理、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这是从
国内外考试机构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中得到的结论。
教育部2005年开展的素质教育课题研究中,有一个专题
就是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我们做了大量的社会各方面的
调查,结论报告中,对于高考制度给予了肯定,但同时也提出
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升学的竞争、择校的压力和学业的负
担;现代化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人才选拔制度的单一化
之间的矛盾;职业教育的出口不畅、分流不够;高校扩招尽管
在规模上进入大众化,但在总体结构上,高校办学的模式没有
多大的变化,使入学的竞争力出现结构化转移。
对高考来说,有些批评、责难超出了考试本身的范畴,
社会上的就业竞争转化为学历的竞争,教育内容受制于社会的
评价体系,社会评价体系又受制于人才的评价标准,社会用人
的标准左右了家长的认识,家长的认识又反过来影响整体素质
教育过程。因此,高考改革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全
社会的事情。高考改革不仅涉及考试还涉及评价,以及考试与
评价的关系。
戴家干博士,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督学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新托福考试综合教程 本书特色 随书附送CD-ROM光盘一张。购买本书,即可免费获得双语时代过刊一册。赠刊包括2006与2005年的不同刊期,随机赠送;数量有限,...
饭店英语900句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饭店英语共900句,分为“前台”、“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商场部”五个部分。饭店英语900句 目录 Part ...
网络传播概论-第四版 本书特色 《网络传播概论》是国内出版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传播方面的教材之一,推动了国内新闻院系的网络传播教学。第四版立足智能化媒体时代,...
大学英语语法-讲座与测试-第四版 本书特色 《大学英语语法-讲座与测试》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经典英语语法教材,由金牌作者徐广联编写,累计销量已经超过20万...
傅雷家书 本书特色 辑印在这本集子里的,不是普通的家书,博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
魔船 本书特色 小男孩彼得用“比自己拥有的还要多的钱”,从一个神秘的独眼老人那里买了一条神奇的魔船,过后却发现老人所在的那条阴暗的小巷和那个古旧的小店都消失了。...
税收筹划(第六版) 本书特色 本书在上一版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税收法规和政策的变化情况尤其是结合在全国范围内刚刚实施的“营改增”改革进行了...
冬-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 本书特色 如果你觉得动手是个难题,没关系,在于秉正编写的这本《大自然是*好的老师(冬)》中,可以和我们一起动手解密,来证明你的猜...
爱心伴孩子成长-落实弟子规中小学篇 本书特色 《落实弟子规(中小学篇)》《弟子规》落实在教育领域的典型代表! 吉林省松花江中学、北京市平谷区金海湖镇第二小...
警世通言 本书特色 《警世通言(解字 导读 释词 注音)》是冯梦龙编纂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也是“三言”中的第二部。全书共收小说四十篇,通过...
数学天才从这里起步丛书 小学高年级趣味数学 内容简介 《小学高年级趣味数学》内容简介:数学是小学*重要的课程之一。小朋友们每天都和数学打交道,你们发现了它的魅力...
考研英语语法特训强化手册:2013 本书特色 赵晓敏、索玉柱、张艳霜主编的《考研英语语法特训强化手册》取材广泛,资料新颖,具有知识面广、指导性强等特点。...
大部分关于子女教养的书,不是教父母要塑造、约束儿女的行为,就是教父母让儿女觉得自己不错。但父母们若只重视行为和感觉,最终
社交法语 内容简介 《社交法语》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为情感表达实用句;第二部分为生活实用语600句。情感表达实用句根据不同的场景分编为16个章节,每一章节编录...
金银岛-(英汉对照) 本书特色 光学几句干巴巴的英文不行……不要总是把阅读的目的放在提高英文上,阅读首先是吸收知识,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吸收了语言。——...
格洛丽亚·K. 费尔罗(Gloria K. Fiero)在纽约出生和长大,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取得艺术史硕士学位,后于弗罗里达州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费尔罗...
《清华法治论衡(第21辑)》内容简介:《清华法治论衡(第21辑):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WTO(下)》是“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WTO”之下卷,旨
反思型教师专业发展 本书特色 由于反思型教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想状态,因而,反思型教师的培养与研究也就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为此张志泉所著的《反思型教师专业发展/...
作家经典文库:乡土中国——2019年学校指定阅读书目{高一年级} 本书特色 本书为费孝通社会学经典著作《乡土中国》与《乡土重建》的合订本。是费孝通从文化的角度对...
新东方-新托福考试冲刺试题(含光盘) 本书特色 《新东方?新托福考试冲刺试题》是美国资深教育专家,有20余年英语教学与教材编写经验,曾出版过多部托福考试备考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