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没有把王阳明纳入到写作范围,是考虑到有关王阳明的研究和成果已经太多了,笔者难以写出更新的内容来,因此没有单独成章,而是将其有关禅学和心学的内容分别列入各章中。
袁宗道提出以禅学诠释儒学.实际上是当时心学禅儒互释潮流的表现之一,本书对禅儒互释作为一个专题拿出来进行说明。明后期心学学者提出以心性统三教,以心性作为衡量的标准,不管是儒是释是道,只要符合心性就可。这种观念,是三教论的新成就。
另外,在明代有一个颇可注意的现象,就是心学向禅学的回流。历来研究者注意到的都是禅学对心学的影响,心学吸纳禅学的因素,但明末由于心学发展的成熟和影响的广大深远,使得佛教界的禅僧大德们到心学中来汲取营养,来提高禅学的地位。由于这个现象从来没有被研究者提到过。本书只是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以期待以后有更深入的研究。
本书主要不是从哲学概念的思辨人手.而是从历史和文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因此,本书更重视的是历史事实的描述。由于这些心学家都有或多或少的诗文存世,而这些诗文又反映出作者对心学和禅学的认识,因此,本书不仅仅把这些诗文当作写作的材料,同时某些章节也说明了禅学、心学对其文学创作、文学思想所带来的新因素、新变革。
**章“天下皆说先生是禅学”:陆九渊与禅学
与宋代理学家相比,宋明的心学家入禅更甚。心学的提出者,南宋的陆九渊就是在禅宗的启发下而提出心学之说的。
陆九渊,生于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年),死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3年)。陆九渊的著作被后世不断刊刻。宋开禧元年(1205年)六月,陆九渊的长子陆持之编遗文为二十八卷,外集六卷,杨简为之序。开禧三年(1208年)九月,抚州守括苍高商老刊先生文集于郡痒。嘉定五年(1213年)八月,张衍季悦编遗文成,傅子云为之序。同年九月,陆九渊的学生、江西提举袁燮,刊先生文集,并自为序,序中云:“先生之没,遗言炳炳,精神犹在,敬而观之,心形俱肃,若亲炙然。临汝尝刊行矣,尚多阕略。先生之子持之伯微裒而益之,合三十二卷,今为刊于仓司。”可知袁燮刊刻的是陆持之编集本,由原先的三十四卷合为三十二卷。据《年谱》云:“理宗黄帝嘉熙元年丁酉,秋七月既望,泉使陈埙刊先生语录,自为序。”其序云:“见同门所录训语,编未人梓,咸以请。再拜三复,乃授工锓勒焉。”说明该刻本是以前刻本的补充。明万历时人周希旦重刻陆九渊《文集》,傅文兆在所作《叙》中说:“先生生于金溪青田之乡,吾家子云与先生同里,其受知先生为*深,故愚亦得窃闻其绪焉。《文集》已经七刻,殊无善本。友人周希旦氏,孝友人也,慕先生之高致,乃求全集而刻之金陵,以广其传。且圣朝道学大明,而先生之学益彰,当必有知而好之者。《集》中不敢删削一字,虽其瑕瑜不相掩,然去圣益远,论人于千百载之下,求其如先生人品之高,心学之正,亦不可多得。”经过不断的收集和刊刻,陆九渊《文集》越来越完善。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钟哲点校的《陆九渊集》,该本以上海涵芬楼影印嘉靖本为底本,并参考其他各种版本,本书所引用陆九渊的文献,即以该书为基础。
……
赵伟,山东省青岛市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现任职于青岛大学文学院。主攻中国古代宗教与文学,已出版专著《晚明狂禅思潮与文
学思想研究》,先后在《南开学报》、《天津社会科学》、《普门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解读易经密码 本书特色 《易经》是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
精神之贵-一个被忘却的理想 本书特色 本书由三篇随笔组成。**篇是追寻托马斯曼。德国作家托马斯曼被称作是欧洲文明的象征,一位被遗忘的理想主义者,作者为读者展示了...
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内容简介 这部选集,包括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中的重要著作。几年前各地方曾经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都是没有经过著者审查的...
我向皇帝说真话-孟子趣说-3-谐趣版 本书特色 天涯“煮酒论史”**人熊逸*受欢迎系列作品 用说相声的态度来说孟子其人,用福尔摩斯的态度解读孟子哲学。 ...
有门-法华经心读 本书特色 《有门(法华经心读)》:历来被认为是佛经中的“经中之王”。释迦牟尼说自己所有的一切佛法,所具备的一切自在神通道力,都在《法华经》里作...
#汉译经典053-圭恰迪尼格言集 本书特色 圭恰迪尼,被马基雅维利遮蔽的意大利政治家。古代西方官场的处事哲学。一部教你从政治风云中全身而退的警世通言。《圭恰迪尼...
日本佛教源流 本书特色 本书把关注的重点置于对日本佛教源流的考察,既有别于一般的日本佛教史,又不同于以往日本佛教方面的研究论著,在参考和兼顾相关学界先行研究成果...
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沉思录》:给您浮躁的心灵带去宁静的思考的伟大著作;《道德情操论》:全面系统地剖析人类情感的传世佳作。这两本著作自问世以来就...
禅宗十五讲 本书特色 《禅宗十五讲》以通俗讲解的形式和语言,在中国古代社会与宗教发展的广阔背景上,对中国佛教禅宗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重要人物、事件进行了清晰生动又...
先秦哲学沉思录 本书特色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首都师范大学哲学学科经历了两代人甚至三代人的发展。**代学者的治学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史论结合的学风,他...
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关于“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儒学研究”的成果,代表当今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儒学问题研究的富有创新性的高水平...
人生有何意义 本书特色 《人生有何意义》是胡适精选文集,汇集了胡适先生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富有闪光点、与人生有何意义主题相关的文章,集结成册,胡适深...
四种活法 本书特色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安身立命,有四种迥然不同的活法可供选择和运用:一是挺,二是混,三是拼,四是隐。四种活法,它们的价值坐标迥然不同。但彼此间存在...
坏人是不会改好的-季羡林人生隽语 本书特色 季羡林一生智慧精华著名东方文化学者季羡林先生的人生隽语谈佛论道,感师怀友品人生说世相,辨善恶明得失坏人是不会改好的-...
國朝漢學師承記,共八卷,清江藩(西元一七六一~一八三一年)撰,為列傳體之清代學術史,闡述清代漢學者家法之承受,經學之源流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本书特色 现代西方哲学不仅是一个时间性的概念,它包含着一百多年来西方各国(以英、美、德、法等国为主)众多的思想、观点、理论、流派。黑格尔说得好...
安然自在-星云日记-1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
物演通论 本书特色 《物演通论》糅合东方“天人合一”之思想与西方“逻辑思辨”之方法于一体,提出和论证了“递弱代偿法则”及其“系统现象形态”:·宇宙演运即造成物类...
《周易》选评 内容简介 本书对《周易》进行了研究,内容包括阴阳变化之道,对立和谐之理,观物取象之旨,明于忧患之用等。《周易》选评 目录 编者的话导言阴阳变化之道...
忍经 本书特色 前人虽然总结了不少隐忍的成功例子,但是却还没有出现过专门编撰成书的,如果有的话,元人吴亮的《忍经》当属首创。吴亮自序落款为“大德十年丙午闰月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