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 本书是关于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专著。
《老子》,又称《道德经》,是我国道家学派和道教*著名的一部经典。它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短短的五千文,以“道”为核心,建构了上至帝王御世,下至隐士修身,蕴涵无比丰富的哲理体系。本书是关于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专著。
**章坐而论道
[原文章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节道可道
“道可道,非常道。”
一句话,六个字。其中的三个“道”,还是一个字。《老子》的开篇**句竟然是如此的简单,却竟然也是如此的难解。
(一)
以往,都是将其中的**和第三个“道”就认定为“道”,把第二个“道”取义为“说,知道,表达”;将其中的“可”取义为“可以,能够”;把其中的“常”取义为“永恒,永久”;而“非”则取义为“不是”。
于是,原句的现代语就是:
“能够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
或者是“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经常不变的道”;
还有是“道是不能解说的,可以解说的道,便不是永久不变的道”;
也有是“可以说出具体形态的道,就不是亘古不变的道”:
再有是“可以用言词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
总之,是“道”不可道,人们永远不知“道”。那么,《老子》还往下道什么。
有学者又将其中的**和第三个“道”在现代意义上取义为“规律”。
这样,原句的现代语就又变成为:
“规律可以表述出来,就不是永恒的规律。”
这显然荒唐。因为规律如果不能表述出来,那是什么规律?《老子》又是在表述什么呢?更何况,规律何曾有过永恒的和暂时的规律之分呢?
由此,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和第三个“道”取义为“世界之道”,指出:
“世界之道是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我感觉到我很难描述它;如果人们说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描述它的话,那么我可以肯定地说,他们所描述的东西一定不是我所说的那个普遍无限和绝对永恒的世界之道。”
这虽然给“道”加上了个定语,但是总体逻辑却依然如故,还是令人如坠五里雾,不得要领,不知所云。
既然这也不行,那也不对,那么究竟怎样才行才对呢?
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可道”这两个字的取义上。
关于这个“道”字的取义。南怀瑾先生认为,这第二个“道”字不能取义为“说、表达、描述”。
因为老先生考证:“道”有“说”之意,还是始于唐宋时期,且是用在日常口语和小说类的作品中。而此前,尤其是在先秦时代,凡涉及用“说”字的,都是用“日”。
南老先生的考证应该是有些道理的。因为就我们一般所能接触到的古籍中,至少直到清代中期之前的文献,如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表达说话之意时都是用“日”,只是在小说中才有某某道。甚至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也还是在用“日”表示说话。
……
作者杨连旭早年毕业于河北财贸学院,长期并至今工作在金融系统,但他多年来孜孜不倦,进行了多学科的涉猎和研究,在政治、经济、文学、传统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都有所建树。
哲学谈话录 内容简介 在一个你无法把握的世界里,你能否让自己的有限的一生散发出人性的极度光辉?在西方古代,这是以“斯多亚派”的名义进行思考的哲学家*为关注的问题...
佛法.社会.人生 内容简介 收入《佛法·社会·人生》中的文章,主要部分也可以概括地称之为“佛教与传统文化”。它通俗地阐述了“佛法与人生”、“佛法与做人”、“佛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配套练习册-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主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2版)的配套用书。 编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大限度地帮助同...
净土与禅 内容简介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
一力文库015-沉思录 本书特色 买中文版赠英文版温总理说:“这本书(《沉思录》)天天放在我的床头,我可能读了有一百遍,天天都在读。”——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2...
2006-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06-2009年我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全书分四...
空谷妙音佛教与文学.乐舞.戏曲 本书特色 邹蕴*的《空谷妙音(佛家与文学乐舞戏曲)》介绍:佛教自西汉之交从西域传入中国以后,在与本土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中...
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物质与发展-[修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大陆新儒家代表人物蒋庆先生的代表作,十多年来,“政治儒学”一词因此书而为中国思想界所熟悉,本次...
佛说死亡-人民.联盟文库 本书特色 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根本问题,讨论佛教的生死观,既是对古代佛教的人生观做一个历史性的总结,也是为发展当前的终极关...
逻辑学十五讲 本书特色 《逻辑学十五讲》中作为一门科学的逻辑学,是既古老又年轻。说它古老,是说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说它年轻,是说它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与活力,正...
作者对近现代中国学术的新门类如宗教、哲学、科学、心理学、史学、考古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艺术、音乐等作了简要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般若经大部六百卷之一卷,文约而义精,喻为金中之刚,良有以也。六百卷文,汪洋浩瀚。而本书发挥般若要旨
论语新解 本书特色 在中华名族历史文化的长卷上,记录着一位饮誉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
方法学-科学发现的理论基础 本书特色 《方法学——科学发现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对方法学系统的新看法,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方法学体系,提供了创造性的理论见解。依据方法...
香草山 本书特色 眼泪尚未擦干,故事仍在继续。曾经的惊恐小姐如今变为恩荣,她又将给屈辱谷里的居民带来怎样的奇迹?经典寓言体灵修作品《稳行高处》出版30年后,汉娜...
荀子分义研究 本书特色陈光连编著的《荀子分义研究》以荀子的分为特定的概念厘清分在荀子思想天人、人性、伦理、教化等不同境遇中的不同道德哲学含义,以分为经脉厘清荀子...
蒙田的极简智慧 本书特色 蒙田,法国文艺复兴时期人文思想家。以《随笔录》三卷留名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经过四百余年的考验,历史证明了蒙田与苏格拉底、莎士比...
中医入门,ISBN:9787117071949,作者:秦伯未著目录 第一章 理论之部第一节 中医的特点一、整体观念二、辨症论治第二节 基本
孔子的智慧 本书特色 孔子的思想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柢。孔子的智慧代代相传,渗透...
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 本书特色 《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围绕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美学建设问题,选入作者新时期以来所写的30篇学术论文。作者李衍柱联系当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