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维方法曾被现代世界上众多的科学家们高度关注,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不少人因此而引以骄傲和自豪,这也是民族感情的流露。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英国学者李约瑟。他认为,中国古代思维方式具有根深蒂固的有机的和非机械的性质,这就是中国古代思维中的整体论和有机论。他说:“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则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与此相应,在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在这方面,西方是初等的,而中国是高深的。”爱因斯坦也有类似的赞美之词,他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提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那是用不着惊奇的。令人惊奇的倒是这些发现(在中国)全部做出来了。”
《方法学——科学发现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对方法学系统的新看法,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方法学体系,提供了创造性的理论见解。依据方法学各要素的概括程度、适用范围和层次水平的不同,本书把方法学系统划分为五个基本层次,即方法论系统的五级结构,这就是哲学方法学、科学方法学、理论方法学、技术方法学和公理方法学。在这种划分的基础上,作者对每一个层次的方法学的构成,进一步做出划分。
**章方法及方法论
**节方法的起源及其界定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方法无所不在,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到谋求发展的经营之道,都离不开对方法的思考。常常有人怨怪:“简单的事办复杂了!”这就是在责备办事的人处事方法不当。企业蒸蒸日上,效益倍增,可谓“经营有道”;企业连年亏本,只能哀叹“生财无术”。一些人面对困难、挫折,面对未来的道路束手无策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指人们又看到了迎接光明的新思路,找到了解决困难的新办法。那么,对于这些新思路、新办法的研究、总结和归纳就属于方法论问题。
一、方法:人类进步的动力
人类在认识和征服自然的漫长征途上,总是怀着一种强烈的冲动,冀望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突破、有所前进,这是亘古以来有志于献身文明事业的仁人志士渴望实现的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抱负,人们在荆棘密布的山林中,用智慧的目光搜寻着通往成功的小径,探索着、总结着、选择着透视世界奥秘的途径、道路、视角和方法。
方法既是历史的,又属于时代的。它存在于每个特定的历史过程中,其自身在每个发展阶段又能够不断地表现出新的形式、新的维度和新的层面。通俗地说,方法是人观察世界的眼睛、应对和改造世界的手足,以及做为手足功能之延长的工具。远古时期有“刀耕火种”时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信息时代有电子信息时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方法。
18世纪崛起的机器制造法,使人类跨人了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空前发达的工业社会;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以电子计算机的推广与运用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给人类文明史带来了又一次革命性的飞跃,改变了人类的整个社会和绎济形态。
……
韦诚,副教授,1962年6月8日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1984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历任蚌埠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蚌埠市龙子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蚌埠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等,兼任黄山21世纪影视文化公司首席策划、中国亚太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安徽省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安徽省哲学学会理事等,现任蚌埠市旅游局副局长。
多年来,潜心向学,公开发表有关哲学、方法论、经济学、学科建设文章及调查报告百余万字,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哲学原理》、《新兴学科》、《自然辩证法》以及《中国哲学年鉴》、《哲学动态》、《文摘报》、《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收录。在方法论领域的代表作有《方法论系统引论》(获安徽省人民政府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评奖著作奖)。业绩被收入张岱年主编的《中国社会科学家大辞典》(英文版)等。
中国哲学与文化:第十四辑:No.14:朱熹哲学:The philosophy of Zhu xi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主题论文: 朱熹哲学、新叶林、编后语、稿约四...
西方哲学史-下卷 本书特色从远古以来,哲学就不仅是某些学派或少数学者之间的争论问题,而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并不是卓越的个人所做出的孤立的思...
留美青年的信仰追寻--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研究(1909-1951)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介绍自庚子赔款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期间留美中国学生的信仰状况。这些...
庄子-图文版 本书特色 《庄子》(作者:庄子)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庄子》在公元3世纪到5世纪的魏晋时期产生重大影响,它和《周易...
实践理性批判 内容简介 《实践理性批判》作者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是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重要的思想家。他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于东...
生活在战争不断的以色列国土上的以色列人,他们关心战争和冲突,也关心证券和经济。新一代以色列人可以抛开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
《汉字树3:植物里的汉字之美》《汉字树》一经上市,即引发国内180多家报纸、门户网站等媒体疯狂报道(文汇报、法制日报、法制晚报
中国伦理学史 内容简介 学无涯也,而人之知有涯。积无量数之有涯者,以与彼无涯者相逐,而后此有涯者亦庶几与之为无涯,此即学术界不能不有学术史之原理也。苟无学术史,...
《希腊哲学史(第3卷)(上下)》原定为四卷本,第一卷论述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主要是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思想,第二卷论述智者、苏格
自由、平等、必死性:海德格尔以后的哲学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真诚、坚定的哲学著作,它从不同的重要方面清理了海德格尔的哲学遗产,使之接上欧洲的文化传统,并对其有所更...
现代美学-审美机理与规律 本书特色 审美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和需要,反映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趣味无争辩”,其实审美是有规律可...
水知道-神奇的波动 本书特色 本书是超级畅销书《水知道答案》系列的后续之作,作者江本胜博士在继续水结晶的研究,将音乐引入了研究之中,以此探讨了人体波动的神奇;除...
让良知自由-王阳明自画像 本书特色 《让良知自由(王阳明自画像)》是作者王阳明**部完美展示心灵世界的历史小说,心学大师告诉我们,该怎样做“*真的自己”。作者浸...
和谐论 内容简介 《和谐论》是我国**部关于和谐思想的哲学专著,也是二十一世纪构成和谐理念的字宙学。它不是政治图解式的理论阐述,而是以哲学的理念来论述和谐的本质...
《米拉日巴尊者传记:暨开显解脱与一切智之道》记述米拉日巴尊者的传奇一生,记述了其出生晋见上师,艰苦修行,利济众生及最后涅槃
中央编译文库 论著系列--中国佛典翻译史稿 本书特色 史载张骞远使,闻浮屠于西域;汉明帝金人入梦,致是白马驮经,佛法东传。自摄摩腾,竺法兰始,西域胡僧赉经传法于...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分卷解读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高质量的原创作品,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当代中国学界,就此西人专门之
荒漠甘泉 本书特色 信心是一泓鲜活甜美的生命甘泉,爱心是一座支取不尽的心灵宝库。考门夫人的《荒漠甘泉》一书出版于1920年,发行以后一时洛阳纸贵,畅销不辍,仅英...
论语通译 本书特色 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课文课程的现代意识,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国家教育部分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作为基础教育课...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八辑:发生现象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设发生现象学研究;现象学研究;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精要;创作与作品;资料共五个栏目;收录哲学论文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