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很多被有意无意丢弃的“边角料”,虽然抹去了庄严格调,却能以小见大,钩沉诸多历史的生机和真实。本书录介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名流的趣闻掌故。如政治上,从曾国藩、李鸿章到袁世凯、孙中山,到汪精卫、蒋介石;学术上,从辜鸿铭、康有为到胡适、郭沫若,到沈从文、钱钟书;艺术上,从齐白石、徐悲鸿到盖叫天、梅兰芳等等,以见证这百余年间之特殊人物的非凡人生。
晚清达人
曾国藩痴狂写挽联
众所周知,曾国藩是中国清朝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据说有一天,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朗读很多遍了,还是没有背下来。这时候,家里来了一个贼,潜伏在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了很久,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有一次,李鸿章带了三个人去拜见曾国藩,请求曾国藩给他们分派职务。可是曾国藩出去散步了,于是李鸿章就让那三个人在厅外等候。等曾国藩回来后,李鸿章对他说明来意,请曾国藩考察那三个人。曾国藩说:“我已经考察过了。面向门厅、站在左边的那个人忠厚,办事小心,让人放心,可派他做后勤一类的工作;中间那个人阳奉阴违、两面三刀,不值得信任,担不得大任;右边的是一将才,应予重用。”李鸿章很吃惊地问:“还没用他们呢,您是怎么看出来的?”
曾国藩笑着说:“刚才回来时,走过他们的身边,左边的低头不敢仰视,可见是一小心谨慎之人,但是却没有开创精神,中间那位,表面上恭恭敬敬,可等我走过后,就左顾右盼,可见是个阳奉阴违的人;右边那位一直从容冷静地站着,可见此人沉毅有为,是一位大将之才。”
这三个人,左边的是张树声,右边的是刘铭传,中间的人则姓吴。
后来,张树声转战南北,积功官至两江总督,政绩卓著。
而刘铭传则因智勇双全,功名成就甚早:1884年中法越南战争爆发,刘铭传统兵到台湾,与法军在基隆、淡水一带苦战,结果大败法军。其后治理台湾6年,修筑铁路,兴办实业,政绩斐然。
至于姓吴的,则在战斗中畏缩不前,投机取巧,只做到了道员而已。
曾国藩曾写过一首《爱民歌》,歌词是这样的:
三军各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帐房……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如今百姓更穷困,愿我军士听教训,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
曾国藩酷爱写挽联,简直到了痴狂的地步,甚至常给活着的人写。因为活人忌讳,他便偷着写。一次,一好友到曾国藩家中拜访,在书房,朋友见砚下压着几张纸,以为新文,便欲欣赏,不料曾国藩竞死死护住。好友硬抢过来,竞看到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十几人都被曾国藩一一“敬挽”了一番。好友怒不可遏,拂袖而去,自此断交。
曾国藩*善幽默,曾说:“人当愁思之际,一闻谑语,开口便笑,百忧顿解。”一日和客人讨论时局,叹息说:“不肖者接踵而起,此辈办事,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当设一科日‘绝无良心科’,以安顿之。”客人大笑。曾国藩攻克金陵后,枢府疆吏、众亲友纷纷祝贺,无外乎是一些歌功颂德的言辞。曾国藩将贺辞汇编成册,题日《米汤大全》。
曾国藩攻占南京后,势如破竹。有人劝其反清自立,曾国藩怒斥其意,并解散所部湘军。他对劝者一再表明,自己无问鼎之意,并写下“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的诗句以明心志。此后,朝中每当有事向其问及良策时,他都会竭尽全力。而对于朝廷大员人选的问询,他往往点到为止,从不僭越。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期间,清朝的江南乡试10年未行。为了安慰士子们的进取之心,招抚徒氓,1864年曾国藩任两江总督后,就上折要求尽快恢复江南乡试。贡院修好后,曾国藩特意在东西两头各添牌坊一座,上书“明经取士”、“为国求贤”八个大字。乡试于农历十二月二日正式举行,传统的“秋闱”成了“冬闱”,这在科举史上还是**次。这次乡试共有苏皖士子两万余人参加。正副主考官是刘昆、平步青,试题有“叶公问政二章”、“有余不敢尽”、“汤执中立贤无方”等。谁知乡试举行的第二天,突然“雨雪纷纷”,“天气奇冷”,“中饭后风雪转盛”。曾国藩“念应试者在闱中寒苦异常,忧灼之至”,遂在署中“绕屋旁皇,不知何以为计”,数次派人至贡院探问消息。及至数日后“天气大晴”,他心中才“为之一慰”。此次乡试放榜,共得正榜273人,副榜48人,解元名叫江璧。曾国藩得知结果,非常,高兴,说“江璧”二字即江南肃清之意,是指长江流域完璧归赵。
1872年2月的一天,曾国藩对他的儿子曾纪泽说:“我这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
曾国藩是这样解释传统思想的:圣人有所言有所不言,积善余庆其所言者也,万事由命不由人其所不言者也;礼乐刑政仁义忠信其所言者也,虚无清静无为自化其所不言者也。吾人当以不言者为体,以所言者为用;以不言者存诸心,以所言者勉诸身……
曾国藩去世后,李鸿章所送的挽联是: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代难逢天下才。
左宗棠与曾国藩恶语相向
自诩为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并曾自称“小亮”或“今亮”的左宗棠虽然出身寒微,却有远大的抱负。在家塾苦读时,曾题一联自诩: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1867年,他追剿捻军驻潼关。当时的陕西布政使林寿图对他执礼甚恭,所献诗篇有“卧龙腾渭水”及“羽扇风流绝世无”的句子,让左宗棠大为陶醉。然而,由于他太倨傲,所以有人不服气,借批评诸葛亮,作了一联讽刺他:
祭东风、破曹操,此诸葛之所以为亮也;
失街亭、斩马谡,此葛亮之所以为诸(猪)欤!
左宗棠听说后非常不高兴,以后再也不署名“小亮”、“今亮”了。
左宗棠善作诙谐之语,总制陕甘时,将军恭镗慕名至兰州拜谒。左宗棠在署中款待恭镗。逗留半个月后,左宗棠为其饯行,酒酣时忽然狂笑不止,座客愕然。左公望着恭镗说:“昔宪庙纯皇,戡定边界,其时诸将帅无一不是骆驼。”席间,左右侍立者十几人,左宗棠指着他们说:“此辈亦无一不是骆驼,一旦负重,则颠蹶不起。”又自指说:“鄙人亦是骆驼,但比众骆驼稍胜一筹;鄙人力能负重,还不致竭蹶啊。”又指恭镗说:“公亦承认是骆驼否?”恭镗大笑,其他宾客亦莞尔。
左宗棠与曾国藩二人为湖南同乡,自从成丰二年,曾国藩因丁母忧,后在湖南原籍举办湘军,便和左宗棠有了交往。咸丰十年左宗棠被曾国藩聘为幕僚。后由于曾国藩的极力推荐,左宗棠被清廷任命为四品京堂候补、襄办曾国藩军务的头衔,随后被曾国藩派往湖南招募湘勇。曾国藩对左宗棠是非常信任的,往来书信中处处对左宗棠以兄相称,而自谦为弟。左宗棠也摸透了曾国藩秉性,二人配合,相得益彰。
然而两人在表面友善的背后,并非毫无矛盾。左宗棠个性刚直果断,慷慨激昂,是非分明,疾恶如仇。虽然才华横溢,然而多次进京赶考却未及第,且始终特别敏感,稍被人怠慢或过分谦让,都可引起他激烈的反应,而且言辞辛辣,令人不快。有一次曾国藩在给左宗棠的信札中,出于谦让,用了“右仰”这样的客套话,左宗棠很是不快,说道:“他写了‘右仰’,难道要我‘左俯’不成!”此话后来传到曾国藩耳朵里,嫌隙由此而生。此时曾左二人虽然关系上有裂痕,但还只表现在个性差异上。真正关系破裂还在天京城被攻克,两人就洪秀全的继承者是否已死的问题向朝廷打起了笔墨官司,两人一来一往,争执激烈,从此交恶。
及至朝廷论功行赏时,曾国藩被封一等侯爵,左宗棠则深感不平。后来曾国藩逝世,清廷谥以“文正”时,左宗棠仍愤愤不平地对人说:“他都谥了‘文正’,我们将来岂不要谥为‘武邪’吗?”
左宗棠曾专门到福建林则徐祠拜谒,并留下一副对联:“三吴颂遗爱,鲸浪初平,治水行盐,如公皆不朽;卅载接音尘,鸿泥偶踏,湘间邗上,今我复重来。”
曾国藩与左宗棠久有龃龉,两人曾作嵌名联互嘲。曾出上联:“季子敢鸣高,
与予意见大相左”;左对下联:“藩臣徒误国,问他经济有何曾”。
1866年春,左宗棠由广东回到福州。当时,清廷正考虑购雇轮船,左宗棠却主张“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当年夏天,他上疏清廷,阐明其加强海防的主张:“臣愚以为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9币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泰西巧,而中国不必安于拙也;泰西有,而中国不必傲以无也。”他还说:“彼此同以大海为利,彼有所挟,我独无之。譬犹渡河,人操舟而我结筏;譬犹使马,人跨骏而我骑驴,可乎?”
当曾国藩离世时,人们纷纷猜测左宗棠可能不会致祭,左宗棠却送来了他的挽联:知入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
彭玉麟为悼念情人画十万幅梅花
彭玉麟是湘军名将,1857年他率部与太平军战于鄱阳湖口长江之滨。一天,他率战船300余艘围攻太平军的重要据点小姑山,身先士卒,勇猛无比,*后终于攻克。高兴之余,他吟诗一首:
书生笑率战船来,江上旌旗耀日开。
十万貔貅齐奏凯,彭郎夺得小姑回。
这首有点玩笑意味的诗,很快传了开来,*后传到彭妻方梅仙耳中。方梅仙不知缘由,心里很不是滋味,遂在某次给丈夫的信中,有意无意地带上一句:“请代问候小姑。”彭玉麟*初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后来战争结束,夫妻俩见面,开诚布公地谈起此事,才消除了误会。
彭玉麟少年时生长在安庆,与舅父王氏住在一起。其外祖母有养女王竹宾,年纪比他大一点儿,“少小相亲意气投”,私订终身。但彭玉麟17岁时,跟随父母回其原籍衡阳。12年后,其舅父去世,外祖母和王竹宾无人赡养,彭玉麟遣其三弟赴安庆接其外祖母和王竹宾至衡阳就养。此时,彭玉麟早已娶妻邹氏,竹宾尚未嫁。恋人相见,情何以堪。彭妻邹氏百般防范。未几王竹宾出嫁,4年后因难产而卒。他为了悼念情人,誓画十万幅梅花以报。彭玉麟悼其恋人的诗现存多首,哀艳沉痛,录两首如下:
少小相亲意气投,芳踪喜共渭阳留。
剧怜窗下厮磨惯,难忘灯前笑语柔。
生许相依原有愿,死期入梦竟无繇。
黄家山里冬青树,一道花墙万古愁。
皖水分襟十二年,潇湘重聚晚春天。
徒留四载刀环约,未遂三生镜匣缘。
惜别惺惺情缱绻,关怀事事意缠绵。
抚今思昔增悲哽,无限心伤听杜鹃。
郭嵩焘“东方*有教养者”
郭嵩焘是个理性兼具批判精神的洋务思想家。在对外关系中,他主张“循理”外交。所谓“循理”,就是遵循事务本身的是非曲直,以“理、情、势”三个基本原则加以处置。
当时的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好勇斗狠,一度重塑了晚清八旗兵的雄风,但其率性而为的秉性也使中国付出了惨烈的代价。1859年6月16日趁英法军舰到达大沽口准备换约之际,这位亲王为了“上申国威,下抒民望”,竞命令“各营大小炮位环击叠击”。毫无防备的敌舰被击沉5艘,击伤6艘,英军死伤1578人,被擒2人,法军死伤14人。从未取得如此胜利的晚清将士和朝廷,对此皆大欢喜。
但随僧格林沁防守天津的郭嵩焘对此却大泼冷水。他曾多次劝说僧格林沁慎言战事,说因为洋人的偶然失误而取得暂时的胜利,可能会招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当时连曾国藩都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反而给郭嵩焘写信,称大沽口之战大快人心。郭嵩焘坚持对外关系中要讲道理,而不是一味地蛮干。这样清醒的理性的声音,一介武夫僧格林沁如何听得进去?他放胆高言道:“洋兵伎俩,我所深知,彼何足惧哉?”不过,僧格林沁很快就在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追悔莫及了。
1875年,马嘉理案在云南发生,英国要求清朝派出谢罪使臣谢罪。郭嵩焘被任命为“谢罪”使臣,兼任常驻英法公使。对这种“以夏委夷”的举动,朝廷内外一片哗然。他的挚友、晚清名儒王湘绮为此也说他“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他家乡的愤怒学子扬言要砸了“汉奸”郭嵩焘的老家,并*终迁怒于与他关系密切的一个和尚,一把火烧了和尚庙以泄愤。在一片怀疑和咒骂声中,只有李鸿章为他撑腰,说:“当世所识英豪,与洋务相近而知政体者,以筠仙(郭嵩焘的号)为*。”
在英国,郭嵩焘从容地参见英国女王,没有让英国人嗤笑中国士大夫的迂腐,也没有让英国人报1793年马嘎尔尼和1816年阿美士德使团遭受中国侮辱的一箭之仇。为树立中国外交官的形象,他对属员规定了五戒:一戒吸食洋烟,二戒嫖,三戒赌,四戒外出游荡,五戒口角喧嚷。在英国的三年间,他被英人誉为“所见东方人中*有教养者”。
中国公使一千人的到来,不仅在伦敦上流社会掀起一阵“中国热”,就是市井小民也好奇不已,频频围观并评头论足。一日,中国使馆的几位仆人上街购物,奇异的装束竟引得一个醉汉用手杖敲他们的脑袋,但随即被路见不平者扭送法办。英国法庭拟以伤害罪判处该犯劳役,但郭嵩焘却特意致信英国首相,请求豁免那位醉汉。此事见诸报纸后,引来伦敦市民对中国人的普遍尊重。日后中国人再上街,竟有博得路人欢呼之礼遇。
郭嵩焘在贝尔发明电话的那一年到伦敦担任首任驻英公使,并受伦敦电气厂厂主毕谛的邀请,访问了他的工厂。毕谛为让这位外国人了解“高科技产品”的惊人之处,特意请郭嵩焘观看刚发明不久的电话,并请他和他的随从张德彝亲自尝试打电话。
虽然初次打电话的效果不是很好,但郭嵩焘和张德彝的那次通话,可说是中国电信史上的**次。
……
《神木》是著名作家刘庆邦的中篇小说精选集,收录刘庆邦创作至今具有代表性的中篇小说名作,包括《神木》《到城里去》等。根据《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木电...
1915-2015-评论卷-安庆新文化百年 本书特色 金肽频主编的《安庆新文化百年(1915-2015评论卷)(精)》梳理了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一百年间安庆籍或与安...
苦炼 内容简介 在整个小说里,火是泽农化身,泽农与火之间是一种内在的、天然的、持久的联系。在众多火的意象中,智慧之火、知识之火很早就唤起了他的强烈的求知欲以及永...
我们要振作起来-张伯苓西南联大时期文选 本书特色 张伯苓著的《我们要振作起来(张伯苓西南联大时期文选)》主要内容包含南开学校的教育宗旨和方法、以及四十年南开学校...
迪伦马特(1921~1990) Dürrenmatt,Friedrich 瑞士剧作家,小说家。1921年1月5日生于瑞士伯尔尼州的科诺芬根一个牧师家庭,卒于19...
不如去飞 本书特色 ★ 《不如去飞》是作者根据自己骑自行车从英国到北京的真实经历撰写而成,向读者展示了骑自行车行万里的真实面貌。★由于克里斯托弗与众不同的旅行方...
2014-中国最佳随笔 本书特色 在社会生活日趋商业化的今天,文学作为一种精神财富,开始越来越多的远离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现在的文学领域在商业经济的感染下,鱼龙混...
█内容简介本诗集是《R.S.托马斯诗选:1945—1990》的续集,是诗人75岁之后出版的五本诗集(《回声慢慢》(1988)、《对位》(19
唐诗三百首 本书特色这本《唐诗三百首》,是目前所见相关图书中较为成熟的解析评注本,《唐诗三百首》的作者蘅塘退士为唐代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知名学者,评注倾注了作者的多...
团购:鲁迅杂文集3册 内容简介 《鲁迅骂语》若干年来,鲁迅被谥为"骂人专家",鲁迅的文集被谥为"骂人文选",不能说毫无道理。鲁迅早在一九二七年写的《"意表之外"...
而已丛书-鲁迅教我(上下册) 内容简介作者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为什么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鲁迅就被称为“思想界的专业者”——“伟大的思想家”?鲁迅有什么思...
中国诗歌:2014 8 第56卷:与谁人书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国诗歌”系列丛书之一(第56卷),收入毛子等一百多位诗人的诗歌原创、转载作品四百余首,及近十位诗...
《癌症患者的疾痛故事》内容简介: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致癌行为的增加、以及环境的恶化,癌症患者日益增多。癌症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
古代散文-苏轼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
幾米作品的盒装袖珍版,精选幾米2000-2002年创作的五部作品,附赠一个小本子。收入《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地下铁》、《照相本子》、《1.2.3.木头人...
牧神午后 内容简介 《月光丛书:牧神午后》是一套文学家和科学家的音乐札记。不计其数的文学家都曾对音乐的描情叙景抒发了自己的感动和启示,甚至都认为音乐是自己作品的...
莫友芝诗文集(上下)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由张剑、陶文鹏、梁光华三位教授共同编辑校点★ 汇总莫友芝诗文作品*广*全,收入了罕见的未刊...
《Word/Excel/PowerPoint 2010三合一从新手到高手(超值版)》内容简介:《Word/Excel/PowerPoint 2010三合一从新手...
《周期力量训练(第3版)》内容简介:本书是力量训练高阶训练者的专业指导书。全书介绍了力量训练和健美的革命性训练方法,通过周期
《丝绸之路密码3:大漠神山谜城》内容简介:沿着时隐时现的于阗河道穿越沙漠,经过令同伴丧失神智的恐怖黑沙暴后,李天水在倒下前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