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积淀了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富矿。“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既从西方文化、文明中吸取营养,又从我国古代儒学和传统人文精神中采撷精华,无疑是我们丰富人文精神内涵、提升人文精神素养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儒学与传统人文教育读本》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而做出的尝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希望我们的竭诚努力,能够使更多的人在吸纳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人类优秀精神资源的同时,培育和造就越来越多的高素质的人才,为营造和谐美好的精神家园提供强大的精神保障。
1孝为仁本
《孝经》:“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大学•齐家治国章》:“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孝,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根本,也是教化(能在人们心里起到作用)的起点。
所以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就是不离开自己的家族,也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国家内的人们进行教化。以在家孝顺父母的品德来服务国君;以在家尊敬兄长的品德来服事尊长;以在家慈爱子女的品德来慈爱百姓。
孔子说:“年轻人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孝顺父母之外就要尊敬友爱兄长,行为谨慎并且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好这些事情后如果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一些古代文献。”
儒家学说认为,对亲人的孝是人的天性和本能,是不需要进行专门培养的一种爱心,孝心就是一种爱心,就是尊长爱幼的互爱的真诚之心。孔子将孝作为人类仁德的起点和根本,将对亲人之爱升华为“仁者爱人”的道德境界,进一步地提出了“泛爱众”的倡导。孔子以中华文化先驱的身份,将“仁者爱人”的爱心传递给世人。后来孟子更将其发展为“一个人如果尊敬孝顺自己的长辈,就应该尊敬孝顺其他人的长辈;一个人如果爱护自己的幼儿,也就应该爱护其他人的幼儿”的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孔子曾多次对学生谈到孝对一个人修身处世的重要性。
……
日讲易经解义 本书特色 《日讲易经解义》十八卷,附《朱子图说》,是清朝牛钮、孙在丰等给康熙皇帝的讲疏基础上进行整理,于康熙二十二年成书,康熙皇帝亲自为之作序。该...
《空行法教》是選自數種伏藏的教言合集,是蓮師於西元九世紀住在西藏時所傳下的實修口訣。這些教言,由蓮師的主要弟子、卡千公主
洪水神话的文化阐释 本书特色 洪水神话流传的广泛,现在几乎是无人不知了,对洪水神话的研究,也早已是国际学术界的热点,不仅神话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神学家、文...
佛教概论 本书特色 一、丛书着力于“学术”与“文化”两方面,所收著作或为学术上开新之作,或为文化上奠基之作。二、丛书之收书范围,原则上起于民国建立,迄于中华人民...
论语大义(上下) 本书特色 崔柏滔编著《论语大义(上下)》目的在于帮助读者全面地理解《论语》原文语义以及原文章句之间的关系,从而掌握《论语》的学问体系。这就与以...
无论你持有什么样的人生哲学,当你经受痛苦时,你的人生哲学必将经受考验。既然上帝存在,为什么人和动物还会遭遇痛苦?C.S.路易
佛教常识问答 本书特色 本书语言质朴,深入浅出,对现代人在学佛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给予了契理契机的回答。佛教常识问答 内容简介 佛也称佛陀,译为“觉者”,能彻证...
宋词赏析-大家小书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本次出版的图书共有7种。宋词赏析-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宋词赏析》一书出版于1980年。新颖别...
吐蕃在祖国历史上建立王朝达二百余年之久,从公元7世纪初到9世纪中,几乎和唐朝的统治相终始。在这二百余年间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
时光圣道 本书特色 纵观时空长河,地球只不过是众生在此宇宙之中的一个临时小舟。我们不希望只困守在这条小船之上,当然*不希望自我毁灭在这条小船之上。作为万物灵长的...
自树树人-鲁迅美学探寻 本书特色 《自树树人--鲁迅美学探寻/中华女子学院学术文库》编著者张永辉。《自树树人--鲁迅美学探寻/中华女子学院学术文库》内容提要:鲁...
菩提道次第心传录:一位西藏著名修行者的笔记 内容简介 这部《菩提道次第心传录》,是一生学修《菩提道次第广(略)论》而驰名中外,号称“菩提道修行人”(即“兰仁巴”...
莱尔(J.C.Ryle,1816-1900),英国19世纪杰出的福音派传道人、基督教作家,曾任英国利物浦主教。著述甚丰,包括《圣洁》、《与神
《当生命陷落时》的作者佩玛•丘卓是创巴仁波切最杰出的大第子之一,是西藏金刚乘比丘尼,同时也是甘波修道院院长,该修道院是北美
《菰中随笔》有三卷本和一卷本两种,三卷本记载顾炎武读书所得、常言俗谚、师生问答之语四百馀条,涉及历史地理、天文曆法、风俗
论证:3 本书特色 突出那些在今天的生活里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的问题,以哲学的方式讨论它们,这是《论证》愿承担的一项实验性工作。《论证3》的主题是:死刑、暴力和恐怖...
在佛学禅宗庞大的典籍中,《六祖坛经》詖视为无上的宝典,在中国佛学思想上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是中国第一部白活文学作品;是末
本书里着重强调了中世纪哲学在形而上学、自然哲学、知识论、伦理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等方面的特殊贡献。比如,中世纪对亚里士多德“
禅宗语言研究入门 内容简介 简介禅宗语言研究属于汉语史研究的一个分支,但同时也可以说是佛教研究的一个分支。从时段上说,它大致处于中古汉语和近代汉语的过渡时期,具...
新感性:虚拟与现实 内容简介 新感性作为“信息的DNA”,从根本上改变着社会、文化、艺术、科技的时空结构和功能,驱动着全球化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文化模式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