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目前国内从人的理解角度来探讨柏拉图哲学的**部专著。作者认为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一部丰富而深刻的人论思想,他把人的存在作为一种既带着与生俱来的“局限性”,又需要不懈地追求生存高度“可能性”之灵与肉相结合的存在。人类存在的这种宿命般的本质,决定了人类必然始终需要面对“知与不知”的质疑。全书围绕柏拉图哲学中“自知其无知”、“回忆说”、“观照”、“哲人王”等问题,展开了作者极其详细的希腊语文本的诠释与分析,通过对这些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的揭示,向人们展现了一种阶梯式上升的哲学思考与逻辑推演过程,从而追寻和勾勒出柏拉图哲学人论思想的发展脉络。对于从初期到中期的柏拉图哲学之根本思想,本书是一部极具说服力和感染力的哲学导读。
**章自知其无知——论苏格拉底对知的否认与探索
一般可以这么认为,柏拉图哲学是以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为出发点的。这种看法与是否应该把《申辩篇》(全名《苏格拉底的申辩》)作为他*初的对话篇这一问题无关,所以,在这里姑且不谈论这个问题。我们从柏拉图哲学在“白知其无知”问题上所揭示的关于苏格拉底对知的否认与探索的深层把握,以及这种把握给予柏拉图哲学决定性的思考契机等诸种因素中,必然会得出这个结论。
正如人们所熟悉,苏格拉底与孔子、耶稣、释迦牟尼一样一生述而不作。在柏拉图哲学中出现的苏格拉底,终究只是柏拉图所理解(描述)的苏格拉底,即使其记载再接近史实,也无法排除那是被柏拉图的理解过滤过的、蕴涵着柏拉图主观因素的问题。即使《申辩篇》中所叙述的内容,完完全全传达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观点,如果不是在平时与苏格拉底的交往中,咀嚼、体会、理解了老师的思想的话,其所传达的内容也会是有所不同的。克色诺芬(Xenophon,前430-前354)所记录的、与柏拉图不同形象的苏格拉底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也正因为有这些问题的存在,历史上是否存在过苏格拉底这个人的问题,以及柏拉图哲学中的苏格拉底,哪些属于史实,哪些是被润色过的等问题,曾经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一场争论。由于这些问题已经超出了拙著的研究范围,在这里不再做深入的探讨。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基本观点是,除了考古学上重大的发现之外,与其花许多精力去寻找苏格拉底存在的历史线索及其真实情况如何,倒不如把研究的重点放在通过苏格拉底这一对话的主人翁而展开的柏拉图哲学。究竟其思考的出发点是什么?其中是如何揭示与把握人的存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更具有意义。
纵观柏拉图哲学,很明显,首先面对的就是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而要想弄清柏拉图哲学中对于人的理解的起源,只有以认识与把握《申辩篇》中的“自知其无知”问题为突破口,才能掌握柏拉图思想的基本线索。
……
林美茂,男,福建人,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日本儒学研究中心主任,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爱知大学客座研究员,日本哲学会会员(日本),中华日本哲学会理事(中国)。1989年东渡日本留学,2002年回国任教。主要从事古希腊哲学、日本哲学、公共哲学的研究,参加多部著作的共同撰写,在《哲学研究》、《南开大学学报》、日本《中部哲学年报》、《文明21》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哲学沦文数十篇。业余涉足文学创作,笔名“灵焚”,出版过散文诗集《情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于2007年获得“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品集”奖)、《灵焚的散文诗》(花城出版社2008年),作品被多种散文诗、诗歌选集收入。
国学大师说老庄及道家 内容简介 本书选择国学大师对道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老子》和《庄子》等道家典籍以及道家思想的其他代表人物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集成册,为读者读...
《六十四卦经解》为易学典籍选刊丛书之一。讲述了易例。右前左后。右阳左阴。师四左次。明夷四左腹。丰三右肱。蒙九二。取象三。
尼采当时的使命是什么?就是哲学的使命:获得一个全面的、堪称正确的视角,以观察世界和人对世界的安排。……尼采的两部主要著作《
曾国藩孟子心得 本书特色 曾国藩以中人之资,成就非凡之业,秘诀就是其读《孟子》方法。千古以来读懂《孟子》且能以之经世致用者,首推曾国藩。民生之本,正气之源,治理...
北大哲学门经典文萃:贺麟选集 内容简介 贺麟(1902-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中国现代哲学家、翻译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30年转赴德国...
佛陀之心 本书特色 国际知名禅师一行禅师的佛法讲堂长销美国的基础佛法畅销书佛教基本教义*生动的阐释佛陀之心 内容简介 一行禅师以自身的禅修体悟以及深入浅出的笔法...
生育对话录 本书特色 我笃信生育是*严肃的生活哲学我既不逃避对生育的怀疑也不逃避对生命的深情——宋涵《生育对话录》诚实地探讨了女性生育困...
晚明思想史论 内容简介 河南大学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的老校。自建校以来,一向重视国学研究,并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传承有序的研究队伍,在国学研究领域可谓人才济济,成...
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 本书特色 《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 内容简介 本...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任教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校所编讲义。约撰于1923年冬至1925年...
真灵位业图校理 本书特色 南朝齐梁时道教学家、中药学家陶弘景所作《真灵位业图》是中国道教早期的一部神仙谱系,是将纷乱的道教神灵整理为谱系和统属的代表作,在中国道...
认知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认知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是目前科学哲学的一个非常新颖、非常前沿的领域。**,本书对认知科学的哲学基础做了深入的挖掘和分析,弄清了认知...
中国佛教简史 内容简介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初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上,从此传遍了...
余嘉锡(1884-1955),字季豫,号狷庵。中央研究院院士,语言学家、目录学家、古文献学家。祖籍湖南常德,1884年2月9日出生于河南商
道德力量的来源:基于生命哲学的阐释 本书特色 关于道德动力的来源问题,西方伦理学一直有争论:或归诸理性(如康德),或归诸情感(如卢梭、叔本华)。作者从康德的伦理...
人类的知识--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 内容简介 在本书中作者曾试图以他所能达到的*广阔的眼界来研究一个很大的问题:既然人们和世界接触的时间短暂,观察事物又不免带有个...
混元仙派研究 内容简介 混元仙派是明代较为重要的民间宗教派别,它源于道教,又吸纳了儒教、佛教的元素,自成体系,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它所提出的仙人—祖师传法世系,...
百家讲坛-再说老子与百姓生活 本书特色 《百家讲坛:再说老子与百姓生活》邀请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姚淦铭,讲述老子与百姓的生活。百家讲坛-再说老...
中国罗盘通俗解读 本书特色 罗盘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奥秘不断探索的结果。罗盘上逐渐增多的圈层和日益复杂的指针系统,代表了人类不断积累的实践经验...
易道主干-张其成讲读《周易》-(修订版) 内容简介 将“易学”的研究置于中华文化研究的大环境之中,不仅能拓展易学研究的范围,获得易学研究的新方法、新视角,而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