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用史的编纂法,寻源追终,分别时期,记载了从1917年到2007年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发展进程,勾勒了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脉络和走向,展现了几代研究者的业绩和学术风貌,建立起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的框架,也初步总结了现代文学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 16开平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 由中山大学教授黄修己、刘卫国主编
★本书是头一部全面记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历史的学术著作
★ 全书分为五卷,分别记述1917-1927,1928-1937,1937-1949,1949-1976,1977-2007五个阶段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情况,全部成果约100万字
★ 本书不仅对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甚至对整个中国文学学科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
友情提示:本套书白色封面不耐脏,切口有黄斑,但内页完好,介意的读者请慎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套装上下册)》用史的编纂法,寻源追终,分别时期,记载了从1917年到2007年间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和研究的发展进程,勾勒了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脉络和走向,展现了几代研究者的业绩和学术风貌,建立起了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的框架,也初步总结了现代文学研究的经验和教训。“五四”文学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新篇章,同时也开始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批评和研究,90年来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史:上册第一卷 喧闹中的开辟(1917-1927)本卷记述1917年至1927年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本卷的名称是“喧闹中的开辟”。这里的“开辟”有两个意思,其一指的是文学批评为新文学的诞生鸣锣开道,帮助开辟新文学前行的道路;其二指的是文学批评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初步成果,为以后的新文学研究打下了基础,开辟了道路。在这一阶段的初期,文学批评通过呼唤文学革命,催生了新文学。新文学诞生后,其合法性遭到保守势力的质疑,在一片否定、质疑声中,文学批评又承担了冲锋陷阵、护主救驾的重任,抵制了保守势力的进攻,在文学批评的保护下,新文学得以茁壮成长。新文学自身壮大之后,新文学阵营内部的各个批评群体,又因为对新文学有着不同的设计与想象,发生了多次大大小小的论争。文学批评的发生时期,是一个“喧闹”的时期,是一个众声喧哗的时期。在这个喧闹的时期,文学批评是自由的和多元的。这一时期还没有作家有确定的“历史定位”,无分高低;对各种新文体的发展也有各式各样的设计与想象,难分轩轾。各种各样的评论都可以自由发表,没有禁忌。尽管一些评论存在着偏颇与失误,但多元的评论,丰富了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多向发展的空间。法国批评家蒂博代曾经把文学批评分为“自发的批评”、“专家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三类。借用这一分类法,我们发现,1917年至1927年的“现代文学批评”,大都属于“自发的批评”,具有一定学术含量的“专家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为数不多。但这些批评,是对作家作品的及时接受和反应,代表着作家同代人的看法,保存了当时的社会历史信息,是后世的研究不可能复制的。这些批评还透露出批评家对作家作品的直觉,这种直觉虽然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但因不受某种思想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因此是鲜活的,对后来的研究颇具启发性。由于上述原因,这些批评成果值得我们高度重视。从1917年到1927年,新文学才走过10年的路程,历史很短,但是新文学阵营出于建史的自觉,已开始了编纂新文学史的尝试。研究者或者梳理近代中国文学思想的变迁,记述其社会历史背景;或者论证新文学的历史合理性,并对新文学的发展作初步评述。这些尝试,还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新文学史”,但对后来新文学史的编纂有开创之功,值得铭记。
黄修己,1935年生于福建福州,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新版)》、《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中国新文学史编纂史》、《赵树理评传》、《赵树理研究》、《不平坦的路》。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史》、《百年中华文学史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方法论集》、《张爱玲名作欣赏》。
刘卫国,1971年生于湖北荆门,199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2005年获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出版著作《中国现代人道主义文学思潮研究》,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多篇论文。
破解天书红楼梦 本书特色 《破解天书<红楼梦>》致力于破解这部天书的隐秘,立足原著,立足史实,探幽发微。破解天书红楼梦 内容简介 《红楼梦》自问世后,随着此书的...
新批评 The New Criticism 本书特色 《新批评》被全国许多高校指定为中文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必读参考书。新批评 The New Criticism...
旅行散文登峰造极之作压根儿就是“旅行文学”的代名词甫出书,便已经成为经典台湾文学青年人手一册的接头暗号舒国治首部简体版作
对面的女孩 本书特色 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张平的*新作品。以日记体形式记述了一个出身于平民百姓家的女孩在求学路上的种种磨难和遭遇,深刻展示了一群生活在社会底层的...
叶广岑,女,北京市人,满族。中学就读于北京女一中,1968年分配到陕西,当过护士、编辑、记者。1980年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后在报
本書為二○○二年於英國倫敦政經學院所舉辦的「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國際學術會議之學術發表論文集。收集兩岸共十五位學者所
企鹅经典:恶之花 本书特色 《恶之花》于1857年首次出版,在当时的象征主义和现代主义运动中具有深远的意味。诗集中许多主题都与腐坏和色情有关,诗集一出版即遭到法...
《近代文学批评史(套装全八卷)》内容简介:★比较文学巨擘韦勒克以一己之力撰著全面梳理和总结西方近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扛鼎之作 ★
病理学应试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细胞的损伤、适应与修复,血液循环障碍,炎症,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造血系统...
冬青书屋文存 内容简介 《冬青书屋文存》按文章所涉及的时代先后分卷。卷一为魏晋南朝,卷二、三为北朝唐宋,卷四为清,卷五为现代。书后附“1959—2007卞孝萱论...
2002年陽春の日本公開が待たれる、名匠チャン・イーモウ幻の名作『活きる』原作活きるとは、この世に生を授かった人間すべてに与
汤炳正论楚辞 内容简介 实际上,对二十世纪学术的探讨研究,早已在很多学者的倡导支持之下展开了。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必要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扩展,特...
血色闻一多 本书特色 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这是三个国人早就熟悉的名字。郭沫若的“才”、闻一多的“悲”、徐志摩的“情”,都是文学爱好者熟知的。但是比较起来会更...
二安词话 本书特色 简墨学养和才具均是罕见,内心敏感而丰富,经她目光打量,戏剧、书法、国画诸等,莫不熠熠生辉。 《二安词话》能在古蕴基础上拈取、化开甚至灵逸,可...
博物志本辑新书5种(12初月上市):蕾切尔•卡森《万物皆奇迹》《海滨的生灵》《寂静的春天》约翰•缪尔《等鹿来》约翰•巴勒斯《飞
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 本书特色 专著书稿《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是台州学院蒋承勇教授承担的国家基金项目*终研究成果。该成果从宏观上梳理了西方文学随着文化...
向左走.向右走 本书特色 本书是城市丛林的浪漫寓言。在无尽的追寻中,你会有一个又一个巧合和偶然,也会有一个又一个意外和错过。现实的城市犹如雾中的风景,隐隐地散发...
红迷剖析红楼之谜 本书特色 《"红楼"剖析:红楼之谜》: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少一宇宙,一人一红楼。红迷剖析红楼之谜 内容简介 研究《红楼梦》的书籍,可谓汗...
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 本书特色本书以南朝文学和北朝文学的比较为切入点,探讨了南朝文学和北朝文学各自的特点和区别,对南北朝文学的兴衰进行了评价,追溯了两汉魏晋之...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本书特色恩斯特·R.库尔提乌斯著林振华译的《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代表了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上半叶欧洲历史语言学、文学史和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