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祥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篡要、注解、类颂、重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略种注释达一百多种。
本书是台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有关《金刚经》的讲记。作者依据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相当于章),然后逐品作了讲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颂作总结,以阐发自己的心得。
作者依据梁代昭明太子的分法,将《金刚经》分为32品(相当于章),然后逐品作了讲解,每一品均以一首偈颂作总结,以阐发他的心得。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人家。幼年接受私塾教育,12-17岁之间已遍读诸子百家。少年的时代,还学习拳术剑道,以及文学诗词,书法医药,易经天文等。二次大战起,南先生入川,任教于中央军校,并在金陵大学研究所研究社会福利学。离校后,即专门研究佛学。1949年春,去了台湾,后又曾旅居美国。1988年初,南先生回到香港,居住至今。目前南先生正在致力于跨世纪的“参天”水利工程和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工作。南先生学问博大精深,教化涵盖儒,释,道,融会诸子百家,更及于医卜天文,诗词歌赋,其影响既深又远。
立命·究底·理政三道综论集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思想者的研究视域从来没有离开过对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注。 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新时期呼唤新人文,也...
傅佩荣-我读《庄子》1 内容简介 本书对《庄子》进行重新分段解读以哲学思辨为重点,把握“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的原则对书中的关键概念(如道,德,天.性,...
“是”与“真”-形而上学的基石 内容简介 “是什么?”——形而上学永恒的提问。“是真的。”——哲学不朽的追求。不管是对自然界或社会,还是上帝或人,都少不了这样的...
苏轼王安石的哲学建构与佛道思想 本书特色 佛道思想与苏轼哲学体系的关系在于其解脱观与内丹修炼对于祛除内心杂念的作用,这种内心的净化能立即使得本体(本心)显现出来...
解读易经密码 本书特色 《易经》是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
郑阿财敦煌佛教文献与文学研究-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郑阿财教授有关敦煌学的十六篇论文,内容则涉及敦煌吐鲁番文献中佛教经卷与世俗文化、文学等之间...
皮锡瑞卷 本书特色 皮锡瑞的现存著述有400多万字,现从皮氏自定《师伏堂骈文》、已刊各种经史著作、其孙皮名振所编《皮鹿门年谱》和存世的《师伏堂日记》、《鹿门文稿...
B立地成佛 内容简介 寓言故事是佛学中的精华,这些故事看似琐碎,实则蕴含丰富的哲理,是人类思想取之不尽的营养库。本书从佛经成千上万个故事中选择了100则*...
序言保罗·尼特(PaulF.Knittcr)是美国杰出的神学家、社会活动家,也是当今世界宗教多元论思潮和宗教对话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
国富论 本书特色 本译本是根据Methuen & Co.,Ltd 1930年出版的版本译出的,这个版本是亚当. 斯密生前*后一个版本。《国富论》研究的对象是经济...
自由、自觉的学术气候在人文领域催化出许多新颖的成果,所谓国学也吸引了更强的研究兴趣,传统文化似乎显露出复兴的兆头,尽管如
觉迷人 目录 自己寻见那一片无字的天空楼宇烈南岳系·石头宗1 心声石头希迁2 净土石头希迁3 谁人石头希迁4 含灵石头希迁5 橛柴石头希迁6 无物石头希迁7 同...
禅无所求-圣严法师说《心铭》十二讲 本书特色 《禅无所求》为李连杰,罗大佑,林青霞,张国立联合推荐·缅怀恩师。禅无所求-圣严法师说《心铭》十二讲 内容简介 本书...
原本大学微言 本书特色 儒家代表作之一的《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但我们现在通常看到的《大学》是二程及朱熹对原本《大学》改编、注解而...
《庄子·天下篇》是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的滥觞,是研究周秦学术思想的关津。系统而专精地对《庄子·天下篇》注疏者,以五家最为
论语鼓吹(圣贤的光荣与漏洞) 本书特色 《论语鼓吹:圣贤的光荣与漏洞》可以为儒学的价值目标做一个粗略的排序:君王(同于朋友)→社稷(邦吲)→爽夏之辨(恪守华夏本...
思想的盛宴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国际知名学者汉娜·阿伦特等人的16篇文章。书中内容涵盖面很广。在政治与社会方面:如以塞亚·伯林的《爱...
老子臆解》目录徐梵澄著序版本道经道经一道经二道经三道经四道经五道经六道经七道经八道经九道经十道经十一道经十二道经十三道经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诸范畴初探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章内容,包括:古希腊民主的自由内涵及其政治哲学基础、资本主义民主的自由内涵及其政治哲学基础、社会主义民主的自由内...
隋唐佛教史稿 本书特色 《隋唐佛教史稿》是汤用彤先生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的授课讲义,70年代经汤一介先生整理后,由中华书局在80年代初作为《汤用彤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