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丛书》是一套有着深邃的科学与人文思想的丛书。丛书中既有伟大人物的介绍,也有对经典著作的解读。涉及杰出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及文学家的生平事迹,他们的时代背景、重大成就,特别是他们的思想(作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他们对其所处时代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主要介绍了梵高生活的时代背景、主要思想,相关重大事件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介绍了梵高的代表作,以及该作品的创作缘由及其影响;以审慎生动的方式来研习该作品的言论;解释关键术语及概念;援引简洁易懂的实例;提供深入探讨的问题。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了解他的奋斗阅历、成功经验、切身体会以及对事业、对人生的执著追求,因而可以得到更多的启发,吸取更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养料。对青年读者来说,会起到励志的作用,使得今后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会时时感到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对中老年读者来说,也可以对比自己的事业和人生经历,获得新的感悟。
梵高:激情与灿烂
一文森特•梵高的生平
童年以及早期教育,1853.3—1868.3
名字本身有何寓意?梵高家族中有四个人的名字是文森特•威廉姆,其中有三人涉足艺术。*出名的是画家文森特(1853-1890年),另外还有其作为画商的伯伯(1820—1888年)和作为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创始人的侄子(1889—1978年)。文森特的名字是沿用了他那在1852年(也就是他出生的前一年)生下来不久就死去的哥哥的名字。
画家文森特出生于荷兰的北布拉班特省,是提奥多鲁斯(或多鲁斯)和安娜•梵高的存活下来的六个孩子中的长子。他对艺术、自然、文学的热爱以及对基督教一度的热忱深受家庭兴趣和职业的影响。实际上,文森特的弟弟提奥和至少三位叔叔都是画商,表妹夫安东•莫夫是一个山水画家。文森特的父亲是一个藏书家并且是荷兰新教教堂的牧师,而他的母亲酷爱书信写作,同时又是一个很棒的业余画家和自然主义者。文森特对自然的热爱及理解源于他的出生地曾德特镇。那儿临近北布拉班特茂盛的森林和肥沃的农田,在那里他度过了一生中前16年的岁月。
七岁时,文森特进入曾德特镇的乡村学校(小学)学习。但是,由于老师酗酒,同学们蛮横,文森特的父母不得不把他从学校带走。从那时起文森特的学校教育开始变得不稳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学习的热忱。3年的家庭教育后,即11岁那年,文森特重返学校,进入泽文博根寄宿学校学习。也就是在这儿,他的语言天赋开始展现出来。1866年9月到1868年3月梵高被送往位于提耳堡的威廉姆二世国王公立学校,这是他受教育的*后一个学校。在这里,文森特的艺术才能变得更加明显。但不幸的是由于经济或健康方面的原因,他不得不在15岁生日前离开学校。在他的受教育生涯中,文森特表现出了优良的学习能力(在提耳堡时,他差不多是班中*优秀的),同时他所表现出来的对文学的热爱也持续终生。离开学校后,他有足够自由的时间去博览群书和构思未来。
古皮尔公司的店员生涯,1869.7—1876.4
早在1880年初成为画家以前,文森特•梵高在画店里当店员,虽然这并未给他带来任何经济上的大利益,但这是一个他密切关注的职业。*终,画家这个职业使他的天赋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他慢慢地抛弃了画商这个职业。
*初,一切都很顺利。差不多有4年的时间文森特在享有盛誉的古皮尔艺术公司海牙分店愉快地工作。虽然他远离家乡,但是他可以时常和像罗斯一家这样的朋友聚在一起,经常去拜访菲姨妈及她女儿杰特。古皮尔公司海牙分店由荷兰王室资助,所以文森特开始了解海牙派画家(海牙是荷兰的一个城市),譬如后来与文森特家族的女儿结婚并成为文森特艺术导师的安东•莫夫。文森特刚去古皮尔公司时是一个文员,当掌握了基本的处事技巧后,他开始出售沙龙画家的一些名画复印品,这些画家包括梅森聂耳以及像米勒那样的现代派画家(梅森聂耳和米勒都是文森特的偶像)。顾客和画家们都对文森特评价很高。1873年5月当他离开海牙分店的时候,他的老板霍蒙纳斯•特斯蒂格评价他是一个“勤劳、热心的年轻人”。
接下来,文森特从海牙分店被调到伦敦分店,并在那儿呆了16个月(见第三章)。在这期间,他仍然回到他父亲工作的新教区,即位于霍尔沃尔特的家中度假。然而在这一阶段文森特感情上遭受了一次打击。他坠入爱河,但是他的爱却得不到回报,喜悦变成了悲伤。直到现在这个女人还被认为是文森特房东的女儿尤嘉妮•洛耶或者是女房东自己,厄休拉。但*近的研究表明或许他爱上的是他的二表妹,卡罗琳•汉尼贝克。文森特变得情绪低落并且孤僻,开始在宗教上寻找精神寄托。为了使侄子振作起来,森特叔叔把他暂时调至古皮尔公司的巴黎分店(1874年10月到12月)。随后文森特回到伦敦,但只待了5个月,古皮尔公司在1875年5月又把他调到巴黎,就这样,5年内来来回回调动了4次,他的厌烦情绪也越来越明显。他开始对顾客无礼并且工作上也不再上心,并更倾向于在公司顶楼读“顾客须知”。他的反抗情绪已随处可见,经常通过读圣经和欣赏卢浮宫的藏品来排解。1876年4月1日他被公司解雇,那时年仅23岁。
此时他已经拥有在欧洲*大的艺术贸易公司在三大首都城市工作的经验。文森特的职业生涯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他的雇主都很好,显而易见是他自己缺乏责任感。他被古皮尔公司解雇的直接原因是在巴黎时他希望能够和在荷兰的家人一起过1875年的圣诞节。他想去看看家人从霍尔沃尔特搬到距离老家曾德特很近的埃顿后安顿得怎么样。但鲁莽的是他未向公司告假便擅离职守,没有公司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虽然这标志着文森特在古皮尔公司职业生涯的结束,然而这期间他所学到的知识,即艺术界的趋势、价值和实践等方面所受到的全面教育使他终生受益。实际上,因为他的弟弟提奥经营着古皮尔的蒙马特分店,因此即便在被解雇后,他和公司仍然保持着联系。在19世纪80年代中期,提奥的画廊经常展出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不过从1876年起,文森特的事业之路却延向了别处。
教师和基督教的福音传道者,1876.4—1880.9
被古皮尔公司解雇后,文森特非常渴望成功。他在英国求得了一份教师的工作,这可以帮助他遗忘过去,从此他的生活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但对他来说,用第三语言英语来教法语和德语则是一个挑战。他渴望为别人服务,来到英国也是传播文化的目的使然。在1876年4月23岁生日后不久,他在肯特郡拉姆斯盖特得到一份没有薪水的见习教师的工作。6月文森特随学校搬到米德尔塞克斯郡的艾勒沃斯,7月份他在此镇找到一份带薪水的教师工作。他的新雇主是公理会牧师汤姆斯•斯莱德一琼斯。当他创造机会让文森特在当地教堂宣扬上帝教义的时候,他进一步激起了文森特做全职传道者的愿望。欲望变成了渴望,文森特也越来越沉迷于宗教。
然而他的父母决定让他们的儿子恢复“正常”。因此在1877年1月,在森特叔叔的帮忙下,文森特在其家所在地埃顿以北30公里(18.5英里)处的多德雷赫特的一家书店找到了一份工作。但是文森特依然全身心投入宗教,即使在上班时间也仍然传道、翻译圣经。他感到自己受上帝的召唤,灵魂也已归属上帝。他根本无心售书,讲道坛对他的吸引力太大了。
然而要想成为牧师,文森特还需要一个神学学位,因此1877年5月到1878年7月,他开始在阿姆斯特丹大学学习。他认真地学习拉丁文、希腊语和数学这三门重要的课程,然而即使有专业指导也很难出成效。但是他坚持下来,并没有丧失信心。当学校指出他的目标太远大后,他决定成为一个福音传递者。因此25岁时他来到布鲁塞尔附近的福音学校学习。老师们看不起他,认为他没有前途,事实上文森特在那儿也只呆了3个月。但是文森特并没有沮丧,他们对他的歧视反倒更加坚定了他无私奉献的理想。
像往常一样,文森特很快地调整了计划。1878年12月,他向南前往蒙斯的博里那日矿区从事牧师工作,这里有“世界上*不幸的人”。为了生存,矿工们过着非人的生活。为了让他们感受到上帝的爱,文森特全身心地为他们义务布道、读圣经。但不幸的是他的努力并没有被矿工会所认可。不过,教会在那个城市,也就是维斯敏斯给他提供了一份有报酬的工作:非神职布道者。但是由于过于虔诚(他像动物一样睡在稻草上,把多余的衣服都送给别人),他被雇主解雇了。
然而文森特并没有被打倒,1879年7月他向东挪动6公里(3.5英里)到达奎姆。在这儿他一直呆到1880年9月,继续义务从事传教和救助工作,同时开始练习画画。在那时的素描画中,文森特记录了矿工们筋疲力尽的工作,其中有男人,也有女人和孩子们,譬如在荷兰科罗•玛勒博物馆收藏的《负重的搬运者》(1 881年)。文森特阅读的素材显然是非常恰当的,这包括*好的巴格以及格若末的“自学”绘画课程(难度分级的大开本的人物平版画),还包括像查尔斯•狄更斯的《艰难时世》之类的公众意识小说。
重拾画笔:比利时和荷兰,1880.10—1886.2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文森特•梵高逐渐确立作为一个画家的地位。他这一阶段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但这一阶段的大部分时间(1881年4月到1885年11月)都是在祖国荷兰度过的。因此这被称为文森特的“荷兰时代”。从个人角度而言,文森特面临感情的危险期,包括三段感情经历:1881年与他的表姐寡妇凯•沃斯;1882年到1883年与妓女西恩•霍尼克(文森特早期*好作品的题材之一);1884年与邻居玛高特•贝爵曼。虽然这些给梵高家庭带来了很坏的影响,但也是这个时期,文森特在巴黎的画商弟弟提奥,定期地给文森特钱来交换他的画。文森特认为这是一份合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他生活上的保障。
在这个阶段文森特有两次和他的家人待在一起,每一次他的画都会有所突破。**次是在埃顿(1881年4月到11月);另一次是在纽南(1883年1 2月到1885年11月),在那儿诞生了他*著名的作品,包括一些农夫的画像,著名的有《食土豆者》(详见插图2)。早先已经提到过,他是在布鲁塞尔开始他的绘画职业生涯的,在那里,他断断续续进行绘画训练直到1881年4月。他始终坚持看巴格的书自学,从生活中提取绘画题材,特别的是和三个荷兰画家。
进行了接触。一位是威廉姆•偌劳夫,荷兰印象派的先驱。偌劳夫建议文森特去布鲁塞尔美术学院(尽管只知道文森特申请过)。他还建议文森特在室外作画。文森特接受了他的建议,在1883年来到了位于荷兰东北部德莱森的野外,偌劳夫自己曾经在这儿画过。另一位是荷兰画家安东•凡•拉帕德,曾经是法国学者巴荣•格若末的学生。文森特在凡•拉帕德的画室工作了一段时间并和他外出画素描。第三位是画家安德烈•吉思•麦蒂尔,他曾经给文森特上过一些正规的课程。
这些间断的学习经历与文森特在1882年初在海牙同他作为山水画家的表妹夫安东•莫夫高强度的学习经历形成鲜明对比。这些学习使文森特建立了自信,在接下来的12个月里,他开始了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及著名的人物画的创作。这些著作包括渔夫以及一个从荷兰新教堂跑出来的孤独的男人,还有他的女朋友西恩的肖像。它们是用铅笔、蜡笔、粉笔、炭笔、水彩笔以及平版画完成的。从这些著作的主体中,文森特雄心勃勃地开始创造平版画,“为普通人而画”,但是由于缺乏资金而搁浅。
我们知道文森特唯一在艺术学院学习的时期是1886年1月到2月,当时他在安特卫普学院上课。虽然文森特不认同学院的理论,但他创作出许多著名的油画肖像(在色彩处理方面,比他在纽南画的农夫肖像画要丰富),及一个很好的关于掷铁饼者的画和一些生动的关于舞厅的粉笔画。
然而,并不能忽略文森特生活中的阴暗面。他与他的良师安东•莫夫为他与妓女西恩的不光彩的往来而争吵,而且他经常因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与父母争吵。
尽管这个时期对文森特来说充满了不幸,但他那巨大的潜力也得到了释放。他的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并开始在埃因霍温自学静物图。他从科尔叔叔那里得到了**份佣金,并在1885年4月32岁的时候画了他的**幅著名作品《食土豆者》。
这些都为文森特向巴黎进军奠定了基础,在那里他的创作力开始更上一层楼。
发现光明:巴黎时期,1886.3—1888.2
现在看来,我们不难发现,当文森特•梵高于1886年3月到达巴黎时,他的艺术生涯已走了一半,而他的创造力却达到了顶峰。
1875年至1876年在巴黎时,作为一个画商,文森特感到被疏远,但1886年,作为一个画家,他感到能够释放自我。他经历了艺术的关键阶段,参与了3月至5月印象派作家的*后一次集体展出及8月至9月的独立沙龙。点彩派画家的年轻领导者,西涅克和苏拉特,也参加了这两场展出,并且和*老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一起帮助文森特改良他的绘画并陪同他一起展出。他们对文森特的启发可以从他画中城市的景色、对阿斯涅若斯和拉•格兰德。杰提的观点及艺术商人唐基“老爹”、亚历山大•里德的肖像画中看出来。
艺术史家大卫•斯维特曼曾提到里德和文森特*终闹翻是因为里德和提奥•梵高是出售阿道弗•蒙特切利作品的竞争对手。文森特很是欣赏蒙特切利画的那些花卉,他那明亮的画面激起了文森特对花卉创作的兴趣,并于1886年夏天开始描绘花卉。
文森特的弟弟提奥一直给予他金钱上的赞助,并且在2胡巴黎时让他与自己同住,先是在位于德加工作室和柴特诺亚酒店附近的偌•维克特酒店,然后从1 886年6月起在蒙马特的偌•勒皮克54号。在这儿文森特还拥有一间自己的工作室,距离他学习的地方即导师科蒙的工作室不远。作为一个室友,文森特有时候很不招人喜欢,喜欢与人作对,而且总是把自己的房间搞得乱糟糟。然而提奥总是很包容他,带他去画展、古典音乐会和艺术家工作室,陪同他去柴特诺亚和拉皮•安格尔酒店和诺维尔•安森斯咖啡馆。在那儿,艺术上的讨论常常引起现代主义派别之间和内部的舌战。
1888年初,文森特再不能忍受如此的争吵与辩论。同时他由于吸烟喝酒过量、食肉过多而病了,健康状况极差。他牙齿不好,又染上_了梅毒。另外,连续两年的狂热工作导致他神经过度紧张。1887年冬天他感到很不好,1888年2月他与1887年在画展上结识的朋友高更从布列塔尼来与他同住,这无疑增加了他的痛苦。他对巴黎光明未来的憧憬很快变成了一场噩梦。然而经历厄运有时也是一种好事,因为这激发他去法国南部的阿尔勒和圣•雷米朝圣。在那儿,他创作的天赋得到了*终的体现。
南方之旅:阿尔勒和圣•雷米时期,1888.2—1890
我们已经知道文森特想要离开巴黎的原因,但是什么驱使他到南方去的呢?他的朋友图卢兹一劳特雷克肯定地说这是值得赞许的,文森特渴望能够得到像德拉克洛瓦那样的艺术家们所获得的创作灵感的地中海阳光。
法国南部也象征着文森特在文化方面的某种理想吗?当然,它有可能让他更加接近他所欣赏的日本艺术美学。明亮阳光下绘制的生动的自然景观可能使得文森特体会到了日本人创作的灵魂,“他们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好像自己是花儿一样”。日本的艺术家们相互交换他们的作品,来表达相互的尊重,就像文森特在布列塔尼共同工作的朋友高更和贝纳尼一样,同他交换肖像画。所以文森特想在南部为具有共同爱好的艺术家们创办一个创作性团体。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是他那个时候的理想。
地中海的风景特点深深地启发了文森特,给予了他创2作的灵感(《收获景象》,1888年,见插图4)。我们可以从他在阿尔勒结识的朋友和他为他们创作的肖像画中看出来。这其中包括咖啡店的老板玛丽•葛偌克司和她丈夫约瑟夫,园丁佩森司•埃司凯勒,比利时艺术家尤金•博克,参加过法越战争并向文森特学习绘画的少尉米勒,支持赞助他的鲁林一家。文森特发现想让别人做他的模特很难,因此他在阿尔勒的1 70幅绘画只有五分之一是肖像画,然而都是他的杰作。在1888年为鲁林一家创作的系列作品里,文森特运用色彩来给孩子和父母形成对比和关联。他已经超越了印象派。
……
中华歇后语词典-(双色本) 内容简介 歇后语是俗语的一种,也称俏皮话。它广泛流传于民间,因为其表达事理明白、生动、诙谐,所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歇后语一般由...
韩国语语法偏误及解析 本书特色 本书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语法学习中的困难,以传授语言知识为前提,知道语言实践为目的,对出现每种偏误的原因都作了分析解决并提出了解决方...
《从大学数学走向现代数学》由12个专题组成,每专题均从大学非数学类数学教学中为微积分、常微分方程,解析几何,线性代数,概率统
中医外科学 本书特色 《中医外科学》分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点介绍中医外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方法。其内容包括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中医外科学范...
每天5分钟VOA BBC CNN英语新闻精听巧练 本书特色 1. 内容丰富多彩——本书精选*新voa、bbc、cnn新闻热点,一共75篇...
新托福考试写作高分速成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用简单、系统、有效和直接的方法,帮助考生在*短的时间之内攻破托福写作,取得写作高分。因此,作者在构思本书时,既重视方法...
五朵金花 本书特色 《红色经典电影阅读:五朵金花》旨在唤醒沉睡在人们心中的高蹈的信仰,坚持理念和抱负,固守华夏文明的精髓和根本,维护我们精神的纯洁性,通过隐喻方...
三字经-小学语文必读-导读注音版 本书特色 《三字经》相传为宋代学者王应麟所著,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用书中*有代表性的读物之一,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与道德伦理文化凝...
《朱子治家格言》,又名《朱子家训》、《朱柏庐治家格言》。朱柏庐,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江苏昆山人。名用纯,字致一,柏庐是其自
天天英语通 本书特色 《天天英语通》(出门万事通特辑)精选三百六十五则实用一问一答式对话,一天背一回,不仅适合初学英文者,而且适合英文有一定程度的英语爱好者。天...
2011考研英语一号写作160篇 内容简介 本书上篇按语言逻辑结构区分为:词汇层面、句式层面、段落层面。结构清晰,层层递进,便于考生有计划第进行复习,也便于考生...
小学二年级-少年数学辅导教程-华罗庚金杯 本书特色 中国少年报社培训中心是因承办“华杯赛”的需要而建立的,主要从事“华杯赛”的组织、培训工作。目前市场上林林总总...
《牢记《孙子兵法》口诀》内容简介:本书由畅销书《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作者华杉,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99句至理箴言,对每一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增订版)小学部分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增订版)所收我国古代寓言,按照思想内容,可以概括成三类。**类是以生动活泼的比喻讲出深刻的哲...
欧几里得原理十三本书 第3卷(英文本) 本书特色《欧几里得原理十三本书》是当代*流行的标准英译本著作,本书是欧几里得数学思想研究的历史总结,每章节都作了详细的注...
机械制图项目教程习题集-(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是高红英主编《机械制图项目教程》(第2版)的配套习题集。机械制图项目教程习题...
《变量中的常量:函数的故事》内容简介:本书故事的引人入胜与数学原理的巧妙结合,会产生一种奇特的反应,让读者在故事的流连忘返
基础拓扑和几何讲义 本书特色 The exciting revelations thatthere is some unity in mathematics, ...
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二年级(升级版) 本书特色 据书刊业权威统计报告,《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0篇》丛书,连续多年稳居小学阅读类图书销量榜首。小学语文阅读训练8...
高效微学习 化学九年级全一册 本书特色 《微学习》可理解为“碎片化”学习,有别于传统的“系统化”学习,以“微课”为编写单位,定位于“必考点速学工具书”,遵循“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