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本质上是一种重视人体生死的宗教,重视生命的养生与送死,特别重视身体的修炼。道都庞大的教义体系是离不开与生死学的关系,要求真实面对生死的课题,是以人体作为媒介,发展出满足民众精神需求的特殊宗教形式。道教对生命的关怀是经过长期的理论与经验的累积,有著丰富人体修道的神学体系,重视人在天地宇宙中的精神地位,是落实在身体的锻炼功法上,大谈养生与送死之道,肯定生命经由修养可以达到精神不死的境界,认为人体能以长寿的养生工夫,契入到道的长生境界,完成了人体与道的合一愿望。
第二章《老子》的医疗观
一、前言
老子思想基本上是以“生命”为核心的存在体证,虽然可以运用到各种社会制度的文化情境之中,但是其根本的关怀,还是在于实现与证成生命圆满的存有意义与价值。主要是建立在形上学的宇宙论上,推求到宇宙根源的处所,以作为人生安顿之地,决定与自己生命根源相应的生活态度,以取得人生的安全立足点。这是一种对生命存有的文化医疗,关心的不是个体外在生理形式的病痛与灾难,而是从宇宙法则的终极关怀,扩充人的主体生命在天地运行秩序中的对应之道。这种医疗的观念,从人类生理自然的欲望与本能中,领悟到生命存有的形上作用,以心灵层面自我调适来维护与保养机体的正常运作。
老子对“身体”的看法,不是从生理的本能处来说的,而是从生命精神领域扩大了存有的内涵,以物我的泯除,达到身心灵的整体和谐。“身体”只是生命象征,不等于整体的生命,若执著于身体将导致于生命力的萎缩,失去了内在自我创造的无限能量。老子主张对“身体”作形上性的思考,从“无身”、“后其身”与“外其身”等观念,追求不受欲望所指使拨弄的主体生命,是超越于自然生理与心理之上的智慧观照,“身体”不只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从有形的躯体升华到无形的心灵,肯定人性自我超越的创造本能。医疗的对象除了身体以外,心灵方面的诊断与治疗也是生命存在的重要课题,从精神的会通,来导引出内在生命力的展现与发挥。
……
郑志明,1957年生于台湾省新竹市,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曾任南华大学通识学院院长、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嘉义师院语教系主任。专研中国宗教哲学、民俗学、神话学,近年来偏重在道教生死学、佛教生死学、医学理论等课题。著有《台湾传统信仰的宗教注释》、《台湾传统信仰的鬼神崇拜》、《宗教组织的发展趋势》、《宗教神话与崇拜的起源》、《宗教与民俗医疗》、《宗教的医疗观与生命教育》、《宗教神话与巫术仪式》:《宗教与生命关怀》、《传统宗教的传播》等三十余种。
编写《南传佛教史》,是我十年来要实现的心愿。不过这是一件不容易做的工作,因为南传佛教史所涉及的范围很广,须具备多种语文,
雪域梵宫-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本书特色 《中国佛教文化之旅》丛书五大特性:1.知识性:体系完整,读者可全面了解中国佛教文化;2.鉴赏性:图片精美,文字具有可读性;...
神奇圣人王阳明-2 本书特色 王阳明参透世事人心,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创立阳明心学,终成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之一;曾国藩研习阳明...
德国古典美学-中国文库·哲学社会科学类 目录 一、德国古典美学的产生和形成(一)德国古典美学产生和形成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二)德国古典美学的唯心主义性质(三)...
我们着手编写的是一部预定为四卷本的古代希腊哲学史。编写这样多卷本的断代西方哲学史,在国内还是第一次尝试。我们打算怎么写,
大学中庸初级读本 本书特色本书是国际儒学联合会组编的“儒学经典初级读本系列”的一种。本书对国人必读的传世经典《大学》《中庸》进行解读、英译。为保持全书的系统和连...
老庄经典百句 内容简介 此书是这样撰写的:编者先在《老子》和《庄子》中选定一百句名句。这一百句名句的选择标准是:有名并且常为人引用的;能表现老子或者庄子重要思想...
谁需要哲学 本书特色人类需要哲学。出于人类的本性和现实的需要,人类不能没有哲学,因为归根结底,人类要思考、做事,要生存。 对于安·兰德来说,哲学不是抽象概念的无...
《中国文字学》是陈梦家先生在西南联大教授的《中国文字学》课程的讲义,手稿未曾发表。虽说是六十多年前的旧讲义,有些见解已然
朱光潜谈美 内容简介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
论语钩沉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分析孔子师生的心理气质特征,认为子路属胆汁质,子贡属多血质,曾参属黏液质,颜回属抑郁质。孔子属胆汁质与多血质的...
终南高僧 本书特色 你想了解终南高僧的思想、历史影响吗?想知道他们不同寻常的故事吗?请阅读崔峰、李利安编著的《终南高僧/终南山文化丛书》,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答问青壮年参禅者 本书特色 南先生历数了自古以来居士对于传播佛法的贡献,简要概述佛法在古印度和中国的发展过程,介绍了禅堂中修行的规矩,例如打坐的姿势、行香的方法...
培根的人生随笔 本书特色 《培根的人生随笔》摘取了《培根论人生》文集里的至理箴言,在培根的思想范畴上,加以引申,对做人、处世、言谈、交际等关系我们当代人生存、生...
形而上学 本书特色 《经典通读》,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
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 内容简介 本书是面向人的未来发展而对哲学及其发展所作出的一种崭新的理解。全书共分四大部分:**部分,立足于人独特的生...
佛教十六讲 本书特色 本书为季羡林学术论文集,从十六个方面讲述了季羡林先生对佛教思想的研究,包括佛教的起源、佛教的在中国的传播、佛经的翻译、佛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
平常道2 本书特色 萧然有比较高的情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重视感情的价值,认为那是人生*宝贵的东西。一位网友评价萧然,说他是才情**、才气第二、才华第三。把...
世界经典名著-宽容 本书特色 在宽容与不宽容之间,宗教以血腥和仁慈维护着它几千年的统治,更迭变幻、不滞不流。而在这一切之后,始终不离其左右,是利益抑或是人性。世...
佛学概论-(第三版) 本书特色 弘学编著的《佛学概论(第3版)》讲解了佛、法、僧三宝和佛法与佛学的意义,使人对佛教的产生(包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和原始佛教教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