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通读(第2辑):人口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争议*多的一部著作。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认为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食物生产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赶不上以几何级数增加的人口需要,并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经典通读》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
《经典通读》 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
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
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
《人口论》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争议*多的一部著作。
希罗多德(约前484一前430'z_F前420) 《历史》
·亚里士多德(前384一前322) 《形而上学》
·马可·奥勒留(121—180) 《f,EE,录》
·奥古斯丁(354—430) 《忏悔录》
·培根(1561—1626) 《新工具》
·霍布斯(1588—1679) 《利维坦》
·笛卡儿(1596—1650) 《**哲学沉思集》
·伏尔泰(1694—1778) 《哲学辞典》
·卢梭(1712—1778) 《爱弥儿》
·亚当·斯密(1723—1790) 《道德情操论》
·康德(1724—1804) 《判断力批判》
·马尔萨斯(1766—1834) 《人口论》
·黑格尔(1770—1831) 《历史哲学》
·叔本华(1788—1860)《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尼采(1844—1900) 《悲剧的诞生》
·弗洛伊德(1856—1939) 《梦的解析》
·韦伯(1864—1920) 《经济与社会》
·斯宾格勒(1880—1936) 《西方的没落》
·凯恩斯(1883—1946)《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熊彼特(1883—1950) 《经济发展理论》
《经典通读》一套将经典学术巨著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的丛书,旨在引领读者轻松快速阅读学术经典,从而普及对人类影响深远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名家名著。
《人口论》,在社会科学领域中争议*多的一部著作。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以“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为基础,认为由于“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食物生产只能以算术级数增加,赶不上以几何级数增加的人口需要,并认为这是“永恒的人口自然规律”。
第二章
人口和食物增长的比率是不同的。这两种不同的增长比率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就是使社会下层阶级的生活境况经常发生波动。然而,这种波动为何不像预期的那么惹人注意呢?为此,本书提出三个观点,根据这三个观点来考察人类迄今所经历的各种生存状态。
人口如果不受到抑制,会按几何级数增长,而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则是按算术级数增长。
让我们来考察一下这一观点是否正确。
在我看来,至今还没有哪个国家,至少我还没有听说哪个国家风俗如此淳朴,生活资料如此充裕,以致早婚可以不受任何限制,下层阶级可以不用为生活用品的不足而担心,上层阶级也不必为生活水平下降而担心。所以,无论哪一个国家,人口增殖力从未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
无论有没有婚姻法,在天性与道德的驱使下,男人似乎总是倾向于及早爱慕一个女子。即使择偶不成功而有重新选择的自由,这种自由只要不是极不道德的,就不会对人口产生影响。而且,我们现在还要假设社会中人们不大知道罪恶为何物。
所以,如果在一个国家里,人人享有平等权利,道德风气良好,民风淳朴,生活资料充足,无人为家人的生活担忧,人口增殖力可以不受抑制地发挥作用,那么,该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就会大大超过迄今已知的人口增长速度。
同近代欧洲任何一国相比,美国的生活资料更为充裕,风俗更为单纯,从而对早婚的限制也较少。我们发现,该国的人口每25年翻一番。
这种增长率虽说还未达到最高的人口增殖力,却是既成事实,因而我姑且把它看做一条法则,即人口如果不受到抑制,将会每25年增翻一番,或者说将以几何级数增长。
我们现在考察一下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区,比如就一个岛国,看看它所提供的生活资料能以什么级数增长。先考察该岛国在现耕作状态下的情况。
如果我假定,由于实施尽可能好的政策,开垦更多的土地,大规模鼓励农业,这个岛国的产量可以在第一个25年里增加一倍,那么我想,这便是所能作的最乐观的假设了。在第二个25年里,决不能假设产量会增长到原来的四倍,我们对土地的全部了解,不允许我们做这样的假设。我们所能想象的最大增长幅度,是第二个25年的增长额或许会与原产量相等。这虽然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但我们姑且把这看做是一条法则,也就是假定,通过巨大努力,这岛国每25年总产量比原来增加l倍。即便是最富于激情的思辨宅也不能想象有比这更大的增长幅度了。以这样的速度,只要两三百年,就会把这岛国的每一亩土地耕种得像菜园一样。
可是
马尔萨斯,英国经济学家,人口理论的创立者。
《人口论》是马尔萨斯著作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最初发表时没有署名,但是由于拥有广泛的读者,他一鸣惊人。
马尔萨斯的其他著作有《地租的性质和增长及其调节原则的研究》、《政治经济学定义》等。
罗杰·克劳利(Roger Crowley),历史学家。他出生于英格兰,剑桥大学毕业后,曾久居伊斯坦布尔,并对土耳其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花费数年时间广泛游历...
林雪萍,北京联讯动力咨询公司总经理、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天津大学兼职教授、南山工业书院发起人。从事全球产业观察与企业技术战略研究,长期跟踪...
傅聪,一九三四年三月十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气氛和学术精神的家庭,父亲傅雷为著名学者、艺术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傅聪童年时代断断续续的上过几年小学,主要在家由父亲...
社会学教程(第二版) 内容简介 本书是社会学概论性质的教科书,也是社会学的入门书。本书从人与社会、社会结构、社会过程与社会变迁几个角度介绍了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和基...
当代社会理论(上、下册) 本书特色 浩渺的星空下,我们不承认什么绝对的先知,也不承认什么绝对的权威。希望我们永远能自由地关注我们所愿关注的,言说我们所想言说的。...
明朝积极利用了各种媒体塑造并传播军事大典壮观场面,在信息科技尚未发达条件之下,皇帝希望借此与外界接轨,利用文臣诗赋的平台来传播圣君形象。虽然在政治上皇帝与廷臣之...
雷虹艳,1986年7月生,汉族,四川成都人。201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博士生,成都中医...
《快乐上等》内容简介:一本写给女性的行动纲领。愤怒与快乐的极限对话,九场棋逢敌手的较量! 上野千鹤子说:“无论何时,女人的人
《我们中的一个》内容简介:2011年7月22日,安德斯·贝林·布雷维克在挪威奥斯陆中心的首相办公室外引爆了一颗汽车炸弹,接着又前往
地中海----世界文化的旋涡 本书特色 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结合部,很难把它定格为“东”或者“西”。它是一个巨大的漩锅,多种文化在这里交汇,多种文化又在...
职业系统 -论专业技能的劳动分工 本书特色 作者把职业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的*基本要素是职业工作,而职业主义的本质就在于对工作的合法性控制和专业...
文字学常识 本书特色 《文字学常识》是文字学家胡朴安先生在持志大学、国民大学、上海大学、群治大学历次讲授文字学知识的讲义结集,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从文字的起源...
《薛定宇教授大讲堂(卷Ⅲ):MATLAB线性代数运算》内容简介:本书按照线性代数教材的编排方式,系统论述了基于MATLAB语言编程的方
理论思维与文化软实力 内容简介 《理论思维与文化软实力》论述了理论思维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理论体系构建过程中自觉且恰到好处地运用辩证...
熊得山中国社会史论 本书特色 《熊得山中国社会史论》由熊得山著,本书精选此时大师名家之有关学术文化经典著作,以期对20世纪以来的中国学术文化做一系统整理。本书所...
当代中国传媒史:1978:2010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中国传媒业的深刻变革,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新媒体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探究1978年以后中国传媒变...
新闻丛谈-(增编本) 内容简介 本书汇编了反映徐铸成先生新闻观点和办报思想的文字,共分五辑。作为毕生从事新闻事业的报人,徐铸成先生在长期的办报实践中,形成了一系...
《《世界历史评论》3:叙述事实与历史事实》内容简介:《叙述事实与历史事实》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3辑,主题为“叙述事实与历
罗伯托·希普里阿尼(Roberto Cirpriani),意大利罗马大学社会学教授。曾在巴西圣保罗大学与加拿大奎伯克拉瓦尔大学做过访问教授,并在希腊与墨西哥进行...
中国农学书录 内容简介 原稿送出去以后好久,才得读到梁家勉先生在学术研究一九六三年第三期上面发表的文章。梁先生指出了本书上的一次印本的中的许多错误。其中有的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