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道贯》名为《四书道贯》,是取孔孟之道“一以贯之”之意,《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者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篇归纳讲解,使之成为有系统的整体。
《四书道贯:陈立夫解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者陈立夫,中华民族之所以能集结十几亿人民为一家,持续五千余年光荣历史而不坠者,以我们拥有久远的文化传统为首要原因。而《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即是承载此文化传统的典籍。陈立夫先生国学基础雄厚,在耄耋之年,仍以弘扬民族文化、激励民族精神为己任。
人类生活,虽千端万绪,但概括言之,不外知与行。《中庸》所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此五段功夫,给予后人以深切著明之启示。兹特逐段详细解释之。(二)博学
何谓博学?博学者,关于知识材料之搜集,力求其周遍也。孙中山先生有云:“知之范围甚广。宇宙之范围,皆为知之范围。”又云:“吾人之在世界,其知识要随事物之增加而同时进步。”此即谓宇宙间所有事物,皆为知识之材料。此等材料,逐日增加,不仅须多加搜集,且须广为搜集。多与,一之意义,合即为博。孔子即系博学之第一人。
达巷党人日:“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日:“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论语·子罕》
鲁国达巷地方的人说:“伟人呀孔子!学问广博,却可惜不得成为一技一艺的名家。”孔子听到了这话,对他的门弟子说:“我该专心干些什么技艺?专心驾车呢?专心射箭呢?我看,还是专心干那驾车的事吧。”
[注]这一章是孔子听到别人称誉,自已谦虚的话。
达巷党人,乃里巷之人,只知执一艺以成名。然博学之人,则非徒拘于一技一艺。
太(音泰)宰问于子贡日:“夫子圣者与(音余)?何其多能也!”子贡日:“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日:“大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牢日:“子云:‘吾不试,故艺。’”——《论语·子罕》
有一个做太宰的人问子贡说:“夫子是个圣人吧?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才能!”子贡说:“原来是上天放任他要使他成为圣人,而且多才多能。”孔子听到了说:“太宰知道我呀!我少年时微贱,所以学会了很多鄙细的事。至于在位的君子,要不要这么多的才能呢?不要这么多的啊!”弟子琴牢,字子开,一字子张。他说:“夫子曾经说过:‘我因为不能为世所用,所以学会了这些技术。’”
[注]这一章是决太宰不知圣,子贡知圣,孔子不居圣,只居多能,却又不以多能为可贵。
孔子多能,为其博学之证。但以天资优异,不欲自囿,故对已成之技艺,亦常习之。
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论语·学而》
孔子说:“要学习,而且要时时温习。这岂不亦是一件高兴的事吗?”
知识之范围既如此之广,学问无止境,亦可以想见。惟有对于宇宙现象勤于观察,对于书籍尽量阅读,对于日常所接触之人物事理,不任其轻易放过,而予以认识领会。至于已得者毋使遗忘,时加温习,从旧知识中领略新心得,如此则愈求愈博,愈博愈精。
子日:
陈立夫(1900~2001),原名祖燕,中国国民党元老,浙江湖州人。1923年北洋大学矿科毕业,后获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1925年回国。作为一位政治人物,陈立夫为大陆读者所耳熟能详;但作为一个学界人物,大陆读者对陈立夫却知之甚少。1969年,陈立夫从美国回到我国台湾后,曾担任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副会长、中国医学院董事长、孔孟学会理事长等职。他主编过《孔子学说对世界之影响》《易学应用之研究》等书,著有《唯生论》《生之原理》《四书中的常理及故事》《孟子之政治思想》《人理学研究》《从根教起》《迎头赶上》《陈立夫先生言论集》等书,还译有李约瑟的《中国之科学与文明》。1988年7月,陈立夫与“中央”评议会34名委员向台湾当局提出提案,主张以台湾的资金科技和大陆的人力资源合为互惠基础,建设中华。他还多次公开发表一个中国的主张。
基督教哲学1500年 内容简介 赵敦华(1 949),江苏南通人。本书系统阐述了自公元1世纪到16世纪的基督教哲学,是汉语学术界**部详尽而系统的中世纪哲学史。...
导言/郑振满陈春声(1)国家意识与国家认同造像记所见民众的国家认同与国家观念——北朝村里社会研究之/侯旭东(10)宋明时期潮州地区
左手曾国藩家书 右手哈佛家训 本书特色 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 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 细品墨迹,质朴中透露出沁人心睥的淡雅清香...
现代金融的伦理维度 内容简介 改变金融失序状态,顺应金融社会发展要求,需要建立相应的金融伦理规范。然而,现代金融的技术革命在促进金融创新和金融发展的同时,遮蔽了...
2006-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对2006-2009年我国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全书分四...
西方学者卷 补卷-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本书特色 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
佛教小百科(禅宗) 本书特色 不立文字灯录千年流传,教外别传宗法世代相承。佛教小百科(禅宗) 内容简介 禅宗是众多中国佛教宗派之一,且是其中*有生命力的一派;迄...
十批判书 本书特色 郭沫若,是我国文化界的名人,也是学术上的大家,尤其他对古史分期问题的认识与判断值得我们思考。《十批判书》是郭沫若著的经典学术,主要从各个方面...
约翰·洛克 本书特色 第三版序这一版变动较多。正文变动甚少,仅有一点必要的小修改,加了一些脚注向读者介绍1955年以后的发展,参考书目开列到目前为止。新加的部分...
尚书集释 本书特色 《尚书集释》是著名学者、台湾中研院院士屈万里先生代表作之一。作者在其早年《尚书释义》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增补,更参酌了民国以来的许多学术成果,尤...
周易十讲:增补本 内容简介 《周易》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炎、黄子孙的骄阳。我们的优秀文化遗产何止千千万万,但《周易》乃“十三经”中**“经”,《四库全...
梁赞诺夫《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 本书特色 梁赞诺夫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前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评版的主要策划人执行人和...
图解协纪辨方书第二部:用事宜忌 本书特色 《图解协纪辨方书(第2部):用事宜忌》:《四库全书》子部精要,乾隆御制并作序,古代择吉术的大成之作;400余幅精美古图...
权力意志 本书特色《权力意志》为尼采晚年哲学思想的代表之作,集中表达了尼采的权力意志学说和超人理论,是尼采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尼采哲学的精髓即是重估一切价值,其“...
中国哲学之会通十四讲 内容简介 牟宗三先生,被认为是当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师承于熊十力先生,熊先生称之为北大哲学系“唯一可造之人”。牟先生与唐君毅先生、徐...
A.J.赫舍尔(1907.华沙—1972.纽约)是颇有影响的美籍犹太教哲学家和神学家。《人是谁》这本小册子是他对人的生存
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问题(全2册) 内容简介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现代性”问题成为我国学界关注的焦点,观点歧出、论争激烈,从介绍西学研究到关注中国问题,从...
文史哲研究丛刊-《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 本书特色 《〈近思录〉版本与传播研究》主要内容:《近思录》在长期的传刻流布中,并不是单纯以白文本的形式式传播的,它在传...
精英的兴衰 本书特色 从西方思想史的角度看,由帕雷托(Vilfredo Pareto)、莫斯卡(Gaetano Mosca)和拉斯韦尔(Harold D. la...
看過《阿姜查的禪修世界:戒》(第一部)的人,一定不能錯過它的續篇--《阿姜查的禪修世:定》(第二部)。不論你是不是佛教徒,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