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论文以佛教石造像及墓葬壁画为中心,在对目前中国北方考古发现的东魏北齐佛教石造像标本,以及东魏北齐壁画墓的考古发掘资料,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结合这一时期的佛教石窟寺遗存,以及中外博物馆的有关藏品,进行了考古学的分区分期研究,初步建立了这一时期装饰纹样发展演变的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选取其中的典型纹样,再进行深入探究。
引论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 东魏北齐佛教石造像与壁画墓的发现及研究
1.佛教石造像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2.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三 关于研究方法
上编 纹样概要研究
第一章 佛教造像
一 邺城地区
二 太原地区
三 青州地区
四 定州地区
第二章 壁画墓
一 墓道
二 甬道
三 墓室
下编 重点纹样研究
第一章 宝塔纹的形制特征与含义
一 南北朝晚期宝塔纹的形制特征
1.南朝(梁)
2.北魏
3.东魏北齐
4.西魏北周
二 (覆钵顸)单层方塔的含义
1.多宝塔
2.阿育王塔
三 宝塔纹的流行背景
1.阿育王塔信仰与北齐皇室
2.佛国土的象征物
3.佛舍利塔的礼拜与除诸障碍
四 小结
第二章 佛教艺术中的宝珠纹——以响堂石窟“珠柱”为中心
一 北朝晚期诸石窟宝珠纹的形制特征
1.龙门、巩县石窟
2.响堂石窟
3.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 响堂石窟宝珠纹的来源及含义
1.在中国,“珠柱”的出现
2.作为净土的象征物宝幢“珠柱”
3.阿育王柱和响堂石窟的“珠柱”
三 小结
第三章 树木纹一以定州地区双树纹为中心
一“圣树”的形式
1.中原式圣树
2.芒果系圣树
二 南北朝时期树木纹流行的情况及其背景
三 从树木纹到双树纹的转化:“双林”与净土思想
五 关于“龙树”
第四章 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一 南北朝时期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1.墓室壁画(画像砖)
2.墓碑与墓志盖
3.石棺与石棺床
二 宝珠作为日月与璧的代替物
1.日月
2.璧
三 在墓葬艺术中宝珠纹流行的背景
1.佛教艺术的影响
2.宝珠的圆形化和中国内地胡人的活动
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引论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 东魏北齐佛教石造像与壁画墓的发现及研究
1.佛教石造像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2.壁画墓的发现与研究状况
三 关于研究方法
上编 纹样概要研究
第一章 佛教造像
一 邺城地区
二 太原地区
三 青州地区
四 定州地区
第二章 壁画墓
一 墓道
二 甬道
三 墓室
下编 重点纹样研究
第一章 宝塔纹的形制特征与含义
一 南北朝晚期宝塔纹的形制特征
1.南朝(梁)
2.北魏
3.东魏北齐
4.西魏北周
二 (覆钵顸)单层方塔的含义
1.多宝塔
2.阿育王塔
三 宝塔纹的流行背景
1.阿育王塔信仰与北齐皇室
2.佛国土的象征物
3.佛舍利塔的礼拜与除诸障碍
四 小结
第二章 佛教艺术中的宝珠纹——以响堂石窟“珠柱”为中心
一 北朝晚期诸石窟宝珠纹的形制特征
1.龙门、巩县石窟
2.响堂石窟
3.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二 响堂石窟宝珠纹的来源及含义
1.在中国,“珠柱”的出现
2.作为净土的象征物宝幢“珠柱”
3.阿育王柱和响堂石窟的“珠柱”
三 小结
第三章 树木纹一以定州地区双树纹为中心
一“圣树”的形式
1.中原式圣树
2.芒果系圣树
二 南北朝时期树木纹流行的情况及其背景
三 从树木纹到双树纹的转化:“双林”与净土思想
五 关于“龙树”
第四章 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一 南北朝时期墓葬艺术中的宝珠纹
1.墓室壁画(画像砖)
2.墓碑与墓志盖
3.石棺与石棺床
二 宝珠作为日月与璧的代替物
1.日月
2.璧
三 在墓葬艺术中宝珠纹流行的背景
1.佛教艺术的影响
2.宝珠的圆形化和中国内地胡人的活动
四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墨学源流 本书特色《墨学源流》,作者方授楚,写于1936年,中华书局初版于1937年。为撰写《墨学源流》,方授楚使用参考书达63种之多。此书对墨子学说考证精到,...
黑格尔《小逻辑》解说:第一卷 本书特色 黑格尔《小逻辑》(或《逻辑学》)是西方形而上学的*之作,是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明一*坚硬的内核。本书将是*部由中国学者...
逻辑十九讲 本书特色 1. 美国新思想运动之父撰写出版的逻辑学入门读物,此书出版直接影响了美国的科学观念,促进了美国现代化的进程,后来也被列为教科书级别的作品,...
【黄念祖居選集】(全六册) 内容简介 黄念祖老居士法號龍尊,亦號全不,别號老念、不退翁。 一九二二年(癸丑三月初六日》生於佛教世家。幼早孤,常隨侍其母梅...
民族宗教研究-第3辑 本书特色 《民族宗教研究(第3辑)》主要内容包括:清代广东回族穆斯林社区、清代甘青川滇藏区的行政体制、广州满族入粤原委、清代理瑶同知略考、...
奇门归宗 本书特色 康熙善本,首次公开。孙国中整理的《奇门归宗》作于康熙58年,由康熙年间学者杨芳声编辑注解。全书九卷,是易学领域中,理论完善、方法齐备、简明易...
中华礼仪校园读本 本书特色 金文编著的《中华礼仪校园读本》是中小学生学习礼仪的基本用书。本书的编写紧紧围绕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礼仪这一主线展开,内容编排以...
道家的人文精神 本书特色 见解犀利,异彩纷呈的思想精品极具人文情怀的大家小书著名学者陈鼓应先生体悟老庄的精粹力作——中华书局《道家的人文精神》道家的人文精神 内...
《比丘尼传校注》内容简介:比丘尼傅,门元释敎銯见着录,后历代经录、典籍多有收录,现仅就吾之所见,列左(有千字文编号者,注
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 内容简介 作者从沦陷了的北平,辗转到了大西北,随后,历尽艰难险阻,深入甘南藏区,对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作了长达三...
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王蒙四年时间全心打造全新力作品。多变焦的传奇人生,高情商的大智良言。告诉你怎样选择庄严人生博取成功;告诉你怎样走过风雨沧桑创造...
经典与解释-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本书特色 麦考米克著作的一个优点是详尽讨论施米特的思想方式,即,施米特的思想回响着20世纪思想中到处弥漫的对现代技术及其主要...
澄明与遮蔽-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张海涛编著的《澄明与遮蔽:海德格尔主体间性美学思想研究》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探讨海德格尔美学思想的前后期嬗变。通...
论语新解 本书特色 唐汉新作《论语新解》是一本从汉字角度解析国学经典的图书,作者从汉字字根入手,追根溯源,探究汉字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的起源和流变,从...
张世英哲学思想研究 目录 前言绪论 思想历程:从哲学史家到哲学家一、生平二、研究黑格尔哲学的专家三、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与新哲学观的提出上篇“万有相通”-“万物一...
承洛启闽:道南学派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世纪之交,我们站在时代的入口,亟待着文化价值系统的重构,并深感任重道远;而重新阐释和挖掘中国传统哲学的意义世界,促使其精神...
张绪通解读鬼谷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解读鬼谷子哲学思想的文化随笔。它从总论到分篇阐述了《鬼谷子》所包涵的深邃文化精神和哲学价值并以现代实例印证。张绪通解读鬼谷...
找回自己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从宏观角度谈论整体人类的目标:当全人类有了正确的方向,身处其中的个人,自然就能找到定位,而不会茫然失序。本书分别讲到如何“掌握人生方...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 本书特色 《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华人教材史的史迹探索论文集。马礼逊与广州十三夷馆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近年海外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的力作...
本书上篇是分论,主要具体分析某种类型的灵验记和灵验现象;下篇是综论,分别从文学、历史、宗教学的角度探讨灵验记的价值。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