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原著为英文,作者回顾其一生文学之路,忆起了启蒙他鬼与性的湘潭家乡,以及随后往北京就读中学,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到云南边陲担任土司秘书,协助土司进行现代化改革的有趣经历。作者1943年赴美,获得耶鲁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后,以写作为生。他自述在坎坷起落的人生旅行中,有三次难忘的幸运:首先是因短篇小说《禁币》得奖而获得移民许可;而后由于一位老人于临终前在《花鼓歌》原稿上写下“可读”二字,作者与《花鼓歌》就此登上百老汇舞台;继而在黄宗霑所主持的读书会上认识了他的夫人乔伊斯。跟随他几丝怀旧情愁的追记,我们看到一位华裔作家,如何在他乡挣扎沉浮的岁月里,从现实世界中产生艺术创作的热诚,并以其轻松诙谐的笔调,勾画出异种文化的交流与好莱坞的万象。
本书原著为英文,作者回顾其一生文学之路,忆起了启蒙他鬼与性的湘潭家乡,以及随后往北京就读中学,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到云南边陲担任土司秘书,协助土司进行现代化改革的有趣经历。作者1943年赴美,获得耶鲁大学艺术硕士学位后,以写作为生。他自述在坎坷起落的人生旅行中,有三次难忘的幸运:首先是因短篇小说《禁币》得奖而获得移民许可;而后由于一位老人于临终前在《花鼓歌》原稿上写下“可读”二字,作者与《花鼓歌》就此登上百老汇舞台;继而在黄宗霑所主持的读书会上认识了他的夫人乔伊斯。跟随他几丝怀旧情愁的追记,我们看到一位华裔作家,如何在他乡挣扎沉浮的岁月里,从现实世界中产生艺术创作的热诚,并以其轻松诙谐的笔调,勾画出异种文化的交流与好莱坞的万象。
**章 在中国
**节 鬼与性的启蒙
我出生在一个叫小霞的村子里。村子不大,但四面山林环绕,郁郁葱葱,更有一潭湖水相映,外加数十里稻田。长辈们美其名日“世外桃源”。不过桃树却只有一棵,就在我家前院,既老又弯,每年倒也开花结果,但等不得收获,便已成了果虫们的美味佳肴了。
我们家共有八兄弟,三姐妹。每人都取三个名字。我的学名为锦扬,意思是前程似锦,说起来挺难为情的;本名任余,是“任我放纵”的意思;小名则为“余细子”,也就是“老幺”,这显然是我父亲的得意之作。按规矩,大哥掌门,取代了家长的地位,而老幺则是家中的宠儿,无论品行如何。于是我备受溺爱,“前程似锦”又“自我放纵”。
大概是名字多了不好记的缘故,也因为我是第八个儿子,所以从我出生的**天起,就被称为“八老爷”。父亲则是“老太爷”。后来有人告诉我,我奶妈当年常说,对不起,要喂八老爷奶了。这个八字伴随了我一生。朋友们叫我“老八”,侄儿侄女们叫我“八叔”。直到如今,众多晚辈们不是叫我“八叔”就是“八爷”。同理,我的其他兄弟姐妹也都有一个数位头衔,以免混淆。
我父亲是一个性情温和的农人,他从来不下田,却酷爱书法。于是我这个老幺便成了他的书僮。习书法是一种礼仪。书僮的工作包括了清理书桌,挑选宣纸,掩襟挽袖,持笔研墨。研墨时,先将少许水倒入砚台,再持墨条有节奏地在砚台上研磨,直至墨汁变浓。父亲总是先试一下墨,然后示意我是否要继续研。父亲喜欢写草书,写字时,头随笔运轻微摇摆,写完后,直起腰来审视一番。我十分着迷,因为他从不出错,也没见他扔掉过一字一纸。遇有客人来访,父亲总是以一幅字相赠为告别礼。
我家屋外有一鱼塘。厨子常常撑一叶木筏下池塘撒网捕鱼。鱼儿在大网中活蹦乱跳,十分耀眼。捕一次鱼虾够一家人吃一个月:或蒸鲤鱼,或醃鲶鱼,或炒鳝鱼,或炸大虾。倘若有幸捕到一只甲鱼,则配以草药与母鸡合燉。据说这是大补,效果不在鱼翅燕窝以下,只是便宜得多了。
湖水常使我们这些小孩子神魂颠倒,因为里面有水鬼,那些淹死在湖里的人经年累月阴魂不散。水鬼们还时常造访我家。每当我们发现堂屋祖宗祭坛上的香碗里有水珠时,就认为鬼来过了,它或许是在寻找下一个替死鬼吧?于是孩子们有一段时间就不去游泳了。夜深人静时,我们睡不着,瞪大眼睛注视天花板,幻想着鬼在房间里游来荡去,俯视我们。我们惊恐万分却又不愿意错过这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刺激。长大成人后,我们开始怀疑那些水珠该不是父母故意撒上去吓唬我们,好让我们不敢去游泳。他们为了不让我们到鱼池里去游泳,曾经想尽各种办法,直到终于无计可施。
我们家是个由几个院子组成的大庄园。有一间大堂屋,一个厢房,几十间卧房,加上一个蔬菜园子,一个羊槽,一个猪圈和一个水牛棚。以厨子兼管家为首的六七个用人,料理家中里里外外大小事务,平时溜溜牲口,喂喂鸡鸭。逢年过节或遇红白喜事,则杀猪宰羊。
早、中、晚三餐均十分准时。每当家里的三只狗聚在餐桌旁等着吃零嘴时,就知道是开饭的时候了。我不喜欢跟长辈们一起吃饭,因为饭桌上循规蹈矩,礼仪严谨。总是由父母先举起筷子,口中念念有词一番,然后一再告诫我们吃饭不许咂嘴,不要剩饭,因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桌子底下的狗们则不时散发出一股股臭气。于是我常常假装肚子疼而离席,溜去与用人们一起吃饭。
用人们在厨房旁边的一间小屋里吃饭。里面终年充满柴火味儿,以及呛鼻子的辣椒味儿。厨子兼管家领着五男二女,围坐在四条木头板凳上。他们很少交谈,也不把我当一个主人看待。在我溜进来坐到我*喜欢的那个身体丰满、气味诱人的女佣身旁时,没人起立鞠躬。我自己到数尺外的饭锅里去盛饭,并到挂在墙上的竹筒里取一双筷子。然后十分放松地肆意咀嚼,咂嘴咋舌,吹气打嗝,陶醉在吃饭的杂音中。在家里的饭桌上,我从来没有食欲,可在这里与用人们一起吃饭,则是狼吞虎咽,越来越像他们吃饭的样子了,饭烫了就用嘴吹,还不时吸进凉气冷却舌头。
我很喜欢吃用人们的菜,都是些猪耳猪舌啦,鱼头鱼脑啦,鸡翅鸭脚啦,偶尔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我也不想问是什么。佐以大蒜辣椒,样样都比家里餐桌上的正餐更有滋有味。
厨子是个平时话不多的中年胖男人。晚饭后,孩子们总愿意坐在用人房间的炉火旁,听他讲鬼故事。他讲时不夸张,语气平淡,而我们都觉得他有趣而神秘。故事很吓人,净是些三只红眼睛两排绿牙齿的长毛鬼。*让我毛骨悚然的是“守灵”的故事。一天晚上,厨子被叫去看守他刚刚去世的叔叔的尸体。据他说,早晨醒来时,发现他叔叔的身体动过了。头与脚换了个位置。这之后,我成宿睡不着,满脑子幻想那尸体怎样爬起来翻身调头。
我们很少外出旅行。每逢出门,便都是坐轿子,一般由两个轿夫抬。若乘客太胖,则由三个轿夫抬。轿子上有一个隔雨的包厢,上面挂一些赏心悦目的饰品和一条木鱼以图吉利。还有放水烟枪的绣花袋,哄小孩的风铃。小孩的座位设在大人膝下。两边窗下则是放糖果的边袋。若阳光明媚,则轿门大开;遇道路颠簸,我们便观察轿夫们的大脚踩蚂蚱和死青蛙以自娱。
周围的景色总是那样的迷人,远望山峦起伏,青松绿野,近观农庄错落,炊烟袅绕。蔚蓝的天空,时而白云朵朵飘过,仿佛天仙驾云掠过,时而乌云滚滚而来,似有蛟龙隐身其后,随时准备释出惊雷豪雨,给我们点颜色瞧瞧。
轿夫们由于常年扛抬负重,肩膀上长出十分瞩目的大块肌肉。我原以为只有那些肩膀上天生长有异样肌肉的人有资格当轿夫。于是常摸摸自己的肩膀,看看有何可以预示前途的征兆。
一年一度春节后,我们会去母亲娘家串门。坐轿子去那里约为两天的行程。我们有时会在一个叫“雄鸡报晓酒家”的地方歇脚,这是一个提供旅客们食宿的小旅馆。食堂的墙上贴满功过表和男女众神的画像。有的甚至供奉面目狰狞的阎王爷。我们听到不少鬼的故事。在湖南,若有亲戚死于他乡,家里通常要请专门的驱鬼师,代为收敛尸体并送死者回家。驱鬼师来到小旅馆,将尸体们倚墙排列。第二天早餐后,继续赶路,让尸体们听令而行。于是我每当住进这样的小旅馆,都毫无例外地先寻找倚墙而立的人。找不到,便幻想青面獠牙的鬼们排列在旅馆的墙边。有时夜间母亲把我唤醒说:“晚饭别吃那么多辣椒,就不会在恶梦中尖叫了。”我很喜欢小旅馆的饭菜。分量足,还有大块大块的肉,外面裹着深色辣酱。但是有一样我拒绝吃,那就是肉饺。因为我忘不了“雄鸡报晓”这种小店卖人肉饺的传说。
我们常常遇到灾难。旱灾涝灾带来的饥荒之外,就是土匪和战败的军阀与残兵们的骚扰。他们强奸、杀戮、掠夺,无恶不作。但地主们得以幸免,他们可以逃往城市或藏在山里佃农家。我们逃走时带上家里的全部金银珠宝、女人,包括女佣。孩子们则把它当成郊游。至于强奸,则是一个诡异的字眼,大人们不屑于告诉我们它的含义。
湖南素以辣椒、军人和女人而闻名。有人说湖南的辣椒*辣,湖南的军人*勇,湖南的女人*美,而且床笫功夫*好。我们小孩无法完全明白这其中的奥秘,但却知道这些性格,无论好坏,都跟吃红辣椒有关。
一年中有几个令人愉快的节日,还有各种生日庆典,红白喜事。对于小孩们来说,*高兴的就是迎轿子。远远地轿子一到,大家都跑去赶狗迎客。客人们大多是年纪较长的亲戚,通常会给孩子们带来糕饼糖果,还有红包。红包里装有现金,常常是一枚崭新的银元。
我的六哥(黎锦明)大我十岁,从来不带任何礼物,但我们还是很盼望他放暑假回家来。他已是个十八岁的年轻人,给他抬轿子的是两个与他年龄相仿的轿夫。
他高高的个子,西服革履,在省府长沙一所大学学英文。他每次带回很多书,上面的字密密麻麻,像是爬满了小虫子。他还带回一把西洋吉他,常常自弹自唱,女佣们则在门外边听边笑。
六哥是个天才画家,我们小孩子都争相索取他画的漫画。我*喜欢的一张画,画的是六个修女围坐于一张圆桌,注视着两只马蝇子,一只叠落在另一只身上。马蝇子还有表情。上面的瞪大眼,下面的笑咪咪。我们问马蝇子在干嘛,六哥说它们在找乐子。
六哥的画比糕点糖果及其他礼物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欢乐。饭桌上,他则是秉守家规,多听寡言。言谈话语中偶尔加几句洋文。我母亲似乎大为欣赏,总是指出那些陌生的词是英文。有一次,六哥更正她说:“妈,这次我讲的是法语。”
他常带我们踢皮球、爬山或钓鱼。他喜欢看家里的羊儿卧在地上咀嚼。他告诉我们羊总爱把没有消化的草吐出咀嚼,好不让自己闲着,因为羊天性好动。偶尔一只公羊,懒得嚼草了,就爬到另一只小一点的羊背上,做一些我们不知其所以然的事情。我们问过其他年长者,回答总是敷衍道:“它们在运动,有什么好看的!”
……
黎锦扬,1917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一门八兄弟皆各有成就,号称“黎氏八骏”。作者1941年毕业于西南联大,1947年获耶鲁大学戏剧硕士。他是少数以英文写作打入西方文坛的中国作家,其小说《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二度被改编为歌舞剧搬上百老汇。此外,他还出版过十一部作品,《情人角》《马瘸子及新秩序》《堂门》《天之一角》《赛金花》《处女市》《金山》《中国外传》《太平天国》《愤怒之门》《旗袍姑娘》(中文)等。
列宁全集18 内容简介 本卷刊载的是列宁在1908年2-10月所写的哲学名著《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及批判波格丹诺夫的马赫主义观点而写的著名提纲《向报告人提...
《史砚芬传》内容简介:本书为雨花台烈士传丛书第四辑之一,记叙了烈士史砚芬为革命奋斗的一生。1919年,正在中学读书的史砚芬投身
反抗者鲁迅 本书特色 本书由林贤治编著,是“一个人的鲁迅系列”之一,以传记的形式记述了反抗者鲁迅的传奇一生。就鲁迅笔下孤独个体在严冷社会的围追堵截之下,逐渐走向...
安徒生画传 内容简介 安徒生画传:他在1840-1875年间,曾到欧洲,小亚细亚与非州旅行,他把他的感受记在游记作品中。他很少毁谟自己写的东西,他的日记和数以千...
《半小时漫画唐诗2》内容简介:读懂唐诗,从唐诗背后的故事开始。通过手绘漫画和段子,陈磊(笔名:二混子)领衔的半小时漫画团队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爱情 本书特色 在彼得堡他是局势的主人、统治者,可以对她为所欲为,而且,也许当时他的爱还没有她的强烈。可现在情况颠倒过来了,他的爱情不仅未因...
《太阳系度假指南》内容简介:★宇航员在太空里究竟是怎么生活的?为什么在长达17年的时间里只有男人可以去南极科考工作站?如果你
终局-国民党高级战俘团真相 本书特色 60年尘封往事,备述共产党人攻心大智慧,解密国民党高级战俘团真相。终局-国民党高级战俘团真相 内容简介 国共大决战的硝烟敖...
探寻孤独斗室的灵魂-深度探访世界文学大师 本书特色 科瓦尔是一位深思的采访者,她独自带着崇高的敬意接近每一位作家,找寻在他们小说中曾经读到的东西。——Times...
离乱弦歌忆旧游 内容简介 本书是曾历任中央大学外文系教师,南京大学外文系、中文系教授,江苏省作家协会顾问,中国译协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名誉理事,中国比较文学...
阿娜伊斯·宁,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女人,因为她与著名作家亨利·米勒及其妻子琼的暧昧关系,因为她在当时大都市国际艺术圈和社交
吴晗-朱元璋传(珍藏版28.00)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人物传记。讲述了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辉煌的一生。朱元璋*初是一个普通农户的孩子,给地主放牛,和一家人过着贫...
《中老年人轻松玩转智能手机》内容简介:兼有无线通信和电脑功能的智能手机,借助形形色色的APP,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本书简
名人推荐:那些往事和细节,一只脚都已经跨出了记忆的边缘,现在又集中起来“回放”了一遍,让我想起很多过去的美好时光。——马
《条约解释的国际法(上、下)》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当今国际法学界对条约解释的研究现状、条约解释的若干一般国际法问题、
自述五种 本书特色 梁漱溟是现代中国著名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本书从“自述”、“我的自学小史”、“自述早年思想之再转再变”、“回忆乡村建设”、“梁漱溟先生述山东乡...
纳博科夫是一个创造性作家,也是一个创造性读者。众多评论家在果戈理那里看到了社会批判与同情,纳博科夫却看到了由种种次级人物
外族名将传-日知古典丛书 内容简介 《外族名将传》主要描述的是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的希腊将领。奈波斯并未试图为这些传主们建立一个精确的年代背景,而只是通过描述...
《八千湘女进疆回忆录》的主要内容是:八千湘女虽然出生、成长在三湘四水,但她们的根已扎在新疆,她们把新疆和祖国内地紧紧地连
《超强图解猫慢性肾脏疾病早期诊断与家庭护理》内容简介:本书的主题是讲述猫咪肾脏疾病,但并不是针对专科医生,而是写给广大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