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大决战的硝烟敖尽,上千国民党高级将官,杜聿明、王耀武、李仙洲、王泽浚、刘镇湘、李以勖、庞镜塘……成为共产党的阶下囚……
作者历时多年,走访众多的当事人,翻阅尘封几十年的旧档案,生动反映这些一度手握重兵、不可一世的“党国”大将被俘的瞬间百态,解密在国民党高级战俘团的关押真相。
60年尘封往事,备述共产党人攻心大智慧,解密国民党高级战俘团真相。
杜聿明:从头等战犯到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常委
在中共中央公布的44名战犯名单中,蒋介石居首,杜聿明位居第36
在杜聿明长达24年的军旅生涯中,1948年是他灾星当头、倒霉透顶的一年。6月,他病尚未痊愈,蒋介石就要他前往徐州任“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
地处江苏、山东、河南、安徽四省通衢的徐州,历来是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如今在军事上是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的北大门。
这时,徐州“剿总下属尚有4个机械化兵团12个军、3个绥靖区5个军、直属3个军,还有炮兵、工兵、战车以及交警总队等等,共有24个军约70万人。再加上苏北的**绥靖区和豫南可能来援的部队(如即将组成的黄维兵团等),总兵力在80万人以上(号称百万)。
10月15日一大早,正当杜聿明准备上火车去商丘指挥三个兵团向山东发起进攻时,突然接到蒋介石从南京打来的电话:徐州的计划暂停执行,立即派飞机去接你,你在机场等我,和我一块去东北……于是杜聿明这时就身兼两个重要的职位:徐州和东北两个“剿总”的副总司令。这种情况在国民党军将领中足独一无二的,充分表明了蒋介石对杜聿明期望之高和倚重之深。
历时50多天的辽沈战役,以东北全境解放、国民党军被歼47万而宣告结束。
11月6日,华东野战军主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包围了黄百韬兵团,造成了“关门打狗”的态势。形势对国民党军来说,已是万分危急。
11月9日,杜聿明到南京时,已是万家灯火。他顾不得休息,立即驱车到参谋总长顾祝同官邸打听战况。
顾祝同正在和徐州的刘峙通电话,命令黄百韬在碾庄死守待命。杜聿明接过电话,问了黄百韬兵团的情况。11日杜聿明奉召参加了蒋介石官邸的军事会议,研讨徐州战局,蒋介石特地征询杜聿明的意见。*后蒋对杜说:“你到徐州,一定要解黄百韬兵团之围。我已经把飞机替你准备好了,你今晚就去!”
军令如山。当时杜聿明抱着“上刑场”的心情,带几名重要幕僚直飞徐州。
这时徐州“剿总”一片混乱,刘峙已六神无主,黄百韬兵团已电话不通,仅靠无线电联络。邱清泉兵团被中原野战军牵制,无法东援。孙元良兵团和李弥兵团在掩护黄百韬兵团撤退时不断被歼。黄维兵团刚到达阜阳附近,步步遭到阻击,无法前来解黄百韬之围。
面对如此不利的形势,杜聿明殚精竭虑,迅速调动部队,并派飞机、坦克、大炮助阵,以强大兵力向东进攻,妄图解黄百韬之围。但遇到解放军的顽强阻击,每天只能前进二三公里。*后,增援部队前进到离碾庄不到20公里,仍炮声相闻而难越雷池,眼睁睁地看着黄百韬兵团彻底完蛋。
可笑的是,黄百韬命丧黄泉后,蒋介石还在南京大肆宣传“徐州大捷”,并派中宣部部长张道藩为慰劳团团长,携带大批勋章、奖章、银元到徐州“慰劳”。同来的还有十多名中外记者。有位记者怀疑地问杜聿明:“这样的大捷,黄百韬司令官到哪里去了?”
杜聿明搓搓双手,苦苦一笑,说:“黄百韬回家休息去了!”
11月30日,杜聿明率30万大军撤离徐州,好不容易逃到了河南省永城县的陈官庄一带,吃的、烧的顿时成了大问题。天公不作美,从l2月20日起风雪大作,纷纷扬扬的大雪铺天盖地,把杜聿明的30万大军严严实实地埋在大雪之中。本来,南京每天派100多架飞机轮流空投,但连下十几天大雪,飞机来不了,这对杜聿明无异于雪上加霜,他仰天长叹:真乃天亡我也!
杜聿明在陈官庄包围圈中度日如年,远在河北西柏坡的毛泽东却不慌不忙,命令华东野战军对杜聿明采取“围而不打”的方针,“在两星期内不作歼灭之打算”。并亲笔起草《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以中原和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的名义登报、广播、发传单,前线部队还以各种方式直接送给杜聿明本人。
杜聿明还接连收到了陈毅、粟裕、谭震林的劝降信,抛开那些带有威胁性的语言,杜聿明对陈毅为他指明的出路心有所动。
但由于种种原因,杜聿明并未放下武器,相反,他采取了狗急跳墙的“突围”之举,并出谋策划向解放军施放毒气弹。
12月19日,杜聿明派往南京请示的参谋长舒适存偕空军总司令部作战署署长董明德乘机降落陈官庄。他俩带来了蒋介石的一封亲笔信。信上说:“……弟部被围后,我已想尽办法,华北、华中、西北所有部队都被共匪牵制,无法抽调,目前唯一办法就是在空军掩护下集中力量,击破敌一方,实行突围,哪怕突出一半也好。”
蒋介石还特别交代:“这次突围,决以空军全力掩护,并投射毒气弹……”
董明德对杜聿明说:“放毒是违反国际公法的。黄维兵团突围时用了毒气弹,很快被中共电台广播了,所以总统和王(叔铭)司令规定,作战计划和来往电文一律称甲种弹、乙种弹。”杜问董:“用什么毒气?”董说:“催泪型的。”杜说:“这有什么用?为什么不用窒息性的?”董摇摇头,说:“窒息性的太严重,还不敢用。”杜聿明默然。
除密谋施放毒气弹,杜聿明又下令挟持5万群众掩护突围,导致万余群众毙命。但杜聿明仍未突出重围。
为保证突围成功,应杜聿明请求,南京联勤总部把仓库里存放的800具防毒面具由董明德押运到了陈官庄。
12月29日,雪后初霁,淮海大地银装素裹。俄顷,天空传来嗡嗡的飞机声,杜聿明和官兵们伸长脖子仰望天空,不料纷纷扬扬撒下来的竟是大批纸片。拾起来一看,是黄百韬“烈士”纪念册和南京《救国日报》刊登的人民解放军公布的44名战犯名单,蒋介石列首,杜聿明位列第36!
杜聿明犹如五雷轰顶,心想这下子完了!共产党已宣布我为头等战犯,并说是“国人皆曰可杀”,我还有什么生路呢?
杜聿明把心一横,感到眼前除了为蒋介石效忠外,别无出路。于是电复“校长”说:“生一息尚存,誓为钧座效忠到底!”化装逃跑,仍逃不出解放军和人民群众布下的天罗地网。“高文明”终于被查实就是杜聿明。陶勇司令员说:喝墨水的当了泥腿子的俘虏,放牛娃打败了黄埔生,意味深长啊!
1949年1月6日下午3时3分,华东野战军向困守在弹丸之地的杜聿明部发起总攻。只经过短短四昼夜激战,就将包围圈内的敌徐州“剿总”指挥部、2个兵团部、8个军部、22个师、1个骑兵旅共约20万人全部歼灭。邱清泉顽抗到底,被人民解放军击毙。
1月9日黄昏,杜聿明逃到了陈官庄第五军司令部。听着四面八方的炮声、枪声、手榴弹爆炸声和喊杀声,他哆哆嗦嗦躲在掩蔽部内。邱清泉、李弥要求在夜问突围。*后商定各人自找路线分散行动。
杜聿明带着卫士、副官十余人,先向西,再折向东北。夜色深沉,上弦月早已落人西边天际,天寒地冻,好不容易逃到了贾砦附近。副官尹东生在战壕里给杜聿明化了装,换上了士兵棉大衣,剃掉了胡.子,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他们一直跑了十几公里,天亮时逃到了一个小村子附近。
这一天是1949年1月10日,在杜聿明一生中是大转折的一天。
为了不暴露身份,杜聿明等人躲在一块山芋地里稍事歇息。
那一带的老百姓都有早起拾粪的习惯。一个老百姓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山芋地,猛然间发现了这群国民党官兵。
尹东生先是一愣,见老乡只身一人,很快镇定下来,向老乡打听这里有没有解放军。老乡见了“遭殃军”,心里又气又恨,就虚张声势地用手划了个大圈,恐吓说:“有哇!方圆八百里,到处是解放军。”
杜聿明听了非常慌乱,心想已经跑了一个晚上几十里地,怎么还没有跑出包围圈?
尹东生给了老乡一个金戒指,叮嘱他不要对别人讲这里躲着人。
老乡很机灵,稳住敌人后,赶回村子向解放军报告。
村子里住的是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师师部卫生队。
卫生队长王英白天黑夜忙着抢救伤病员,刚刚干了通宵,疲劳得要命。他听了老乡讲述的情况后,命令通讯员樊振国前往抓俘虏。
樊振国入伍不久,年纪只有20岁左右。他对队长说:“敌人有十来支枪,我们只有一支枪。”
王队长说:“快去追!不要让他们溜了。叫崔雪云跟你一块儿去。”
小樊和卫生员小崔在老乡的带领下,直奔山芋地。樊振国雄赳赳气昂昂,大声喝问:“你们是什么人?快上来一个!”
“你们是什么人?”对方有人小声反问。
樊振国毕竟年轻缺乏经验,说:“我们是四纵十一师的。”
“我们也是十一师的。”对方又有人回答。
樊振国心想老乡明明说他们是国民党,怎么会是自己人呢,他灵机一动,问道:“十一师师长姓什么?”
……
夏继诚,浙江诸暨人,军旅作家,南京军区政治部研究室原研究员。长期从事军史研究等工作。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新四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敌军工作史》、《争取西北军联络工作史》的编写工作。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华东战场最高机密》、《将军在黎明前死去》、《打入蒋介石侍从室》、《日寇宪兵队里的新四军四○○反间谍小组纪实》、《反戈》、《喋血》等。现为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铁军》杂志主编,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渠道江湖-四大佬18年的恩仇路 本书特色 杜博奇编著的《渠道江湖(四大佬18年的恩仇路)》是一伙草根商人发迹为商业精英的传奇故事:创造出惊人业绩,打破计划牢笼...
周一良,安徽东至人,1913年1月19日生于山东青岛。8岁入塾,习经、史、子书,后加日文、英文。1930年入北平燕京大学国文专修科,
列宁 本书特色 列宁(1870-1924)沙皇曾把它定为头号“国事犯”有些人把他奉若神明,其实,他既不是“国事犯”也不是神,他是俄国人民的幸福和自由,奋斗一生的...
“我点燃了烈火却又将它扑灭,为此,我受到了上帝永久的惩罚。那烈火,当然就是你。”——理查德•伯顿“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
鲁迅与许广平 内容简介 鲁迅是一位“英雄”。他还不是一般的英雄,而是“空前的民族英雄” (毛泽东语)。他生活于跨世纪的中国,积极地投身于民主革命;他创作的杂文成...
布什与中国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我父亲的传记,是给布什家族的重要礼物,也是我父亲崇高声望的一个证明。父亲一直致力于在国家之间建造理解的桥梁,并热心于发展与中国...
《漫画半小时中国科技史》内容简介:首部漫画形式讲解科普的图书,22个发明故事带你还原第一现场。瓷器美不美,丝绸靓不靓?衣、食
《女性养生三法宝:不生气,不亏血,不受寒(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现代女性在社会中的位置太重要了,一方面要考虑自身的工作学习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纪昀评传(上下) 内容简介 在人们习常的观念中,纪昀(纪晓岚)是一位博洽多闻的大学者,一位机智敏捷、口谐辞洽的名士,一位长于目录学的编纂学家...
平凡人鲁迅 本书特色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和我们每个人一样,有着世俗的一切。 他是一个伟大的人,他的伟大处无人能及。他像一座高峰,让我们只能仰望。 他就是他自己,一...
诸葛亮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目录 总序编纂说明概述**篇家世生平**章家世第二章生平**节阳都成长第二节隆中躬耕第三节助创蜀汉第四节平定南中第五节五伐曹魏第三章阖...
《故宫六百年》内容简介:本书以紫禁城建筑的空间次序横坐标,以紫禁城历史的时间次序为纵坐标,立体、全景式地反映紫禁城的历史与
看不见的精彩-一位盲眼型人的嚣张生活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回忆录,书中陈述的人物、地点、事件以及病症都是真实的。赖安·克奈通在18岁的时候发现自己患上了一种罕见的...
东坡 内容简介 原因出自内心:子金山的童年是伴随着东坡先生的大作度过的。曾经多少次因为背诵苏子美词嘴头磕绊而遭家父训斥,有时甚至是几个耳光;又有多少次因为故意顺...
返回岁月现场:敦煌石窟、祁连山、辽阔大西北;梁思成、常书鸿、叶圣陶、高尔泰……鸿儒往来,亦师亦友;著名建筑史专家萧默生前
毛泽东与四大名著 内容简介 毛泽东一生好读书,读好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古典小说中的许多历史人物故事、典故等他都十分熟悉,常在讲...
百年记忆-中国近现代文人心灵的探寻 本书特色 日复一日的过往,就构成所谓的历史了。不管你参与其中,亦或你隐逸其外,都难逃存在于其天地之间。而在这广裹的时空里,古...
抗日英烈事迹读本-(二) 本书特色艰辛的8年抗战中,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是中国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的共同意志,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
蒋介石评传-(上下册) 本书特色 到今天为止,没有人能驳倒李敖对蒋介石的评价。与其迷恋李敖说过什么,不如看看李敖写过什么。蒋介石评传-(上下册) 内容简介 《蒋...
《最美中国 · 风情台湾》内容简介:与大陆一衣带水的台湾,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所在。这里既有时尚摩登的都市,也有山高海阔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