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所辑不同时期发表的学术文本,有早期的稚拙文字,也有比较晚近的阅读偶记。主体内容分上下两篇:上篇为原载《文艺研究》、《文艺理论研究》等刊的一组文章;下篇为原载《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等刊的一组文章,它们从文学和语言的不同维度聚焦广义修辞学视野。文章刊发时,有的有删节,结集出版时恢复原貌。
再思考:语言转向背景下的中国文学语言研究
哲学进入“分析时代”,意味着一个新的学术话语场的建构;从“认识如何可能”转向“语言表达如何可能”。这一转向过程,伴随着语言工具性向本体性的提升。表述这一学术事件的关键词“linguistic turn”,以“语言转向”、“语言学转向”、“语言论转向”、“语言性转向”等不同译法,见于各类学术文本。从语义说,“语言性转向”的译法更确切;从语用频率说,“语言转向”使用更广泛。本文在术语的使用上从众。
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的语言转向,影响所至,广泛涉及哲学、逻辑学、语用学、历史学和文学,80年代中后期对中国文学从理论到创作产生了一股不小的冲击波。作为对20世纪中国文学状态的一种调整,语言转向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文学语言研究格局。它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有些晚到的“语言热”中启动,后续的研究势头时强时弱,但一直没有止息。经过20年的理论沉淀和实践操作,重返当年的学术背景,对语言转向拉动的文学语言研究进行再思考,既有利于清醒地审视过去,也利于在再出发的进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一、语言转向给文学语言研究带来了什么至少可以从四个方面总结语言转向对近20年文学语言研究、进而对整个中国文学研究产生的影响。
1.标题话语变换:文学语言研究学术走向的调整
考察文学语言研究在某种理论转向时期的变化,标题话语是一个独特的观察点。
……
谭学纯,1953年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副院长。先后分管教学、研究生教育和科研。个人研究方向:文学语言、修辞学、文艺美学等。独著、合著的著作有《人与人的对话》、《修辞:审美与文化》、《接受修辞学》、《广义修辞学》、《修辞研究:走出技巧论》、《修辞认知和语用环境》、《小说语言美学》等,发表论文160多篇。曾获首届“安徽文学奖”理论奖、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福建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日本人的意识构造:风土 历史 社会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日本人的意识构造、地道的日本人及日本人精神世界的原点三部分。作者以保护孩子的姿势为例,通过欧美国家与日本的...
中国文化的基因密码 本书特色竺可桢气候曲线如何绘出了中国文化运势给古代诗词做DNA “亲子鉴定”皇帝“大使”串起的中国戏曲史《韩熙载夜宴图》背后的政治风云*多金...
《孟子》的文化阐释 本书特色 《<孟子>的文化阐释》是孟子的文化阐释。孟子生活的时代列国纷争,纵横捭阖,战乱不已。当时的社会风气唯暴力是视,唯利是图,功利思想泛...
《中欧班列: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内容简介:中欧班列在短短的几年里发展成横贯欧亚大陆的重要的物流通道。中欧班列既不比海运的运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
闲情偶寄 内容简介 《闲情偶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
读库-1306 内容简介 《读库1306》一共包含六篇文章,《二十年前,<我爱我家>》,《下乡养儿(下)》,《伪造的天分》,《俺家人》,《一个画店的1921》以...
秦汉楚方言声韵研究 本书特色 本書的另一值得注意的發現是,人聲韻的接觸,與陰聲韻、陽聲韻相比,各部之間界限尤清,不易接觸,這正說明人聲韻獨立之大勢。 ...
行业经典对联3000副 本书特色 《行业经典对联3000副》由国元令编著,本书从多种对联书籍、报刊中摘录了3000余副经典对联包括行政部门、人民团体、电...
国际翻译学新探-人文新视野.第四辑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和西安外国语学院合办的“人文新视野”丛书之一种,本丛书主要收录外国文学、文艺理...
新订蒙学课本 内容简介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孟夏问世的《新订蒙学课本》,是一本得风气之先的蒙学课本。本书是南洋公学外陆军(即附属小学堂)所使用的启蒙课...
这是继《道教手印研究》之后的又一部探索道教文化的新著,二者可称姊妹篇。作者通过十余年的搜集访问,在著名哲学家唐明邦教授(武汉大学哲学系)指导下完成这一新课题。书...
中国古代文化全阅读 第一辑 第26册 六韬 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 刀剑录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在编选...
魏晋南北朝卷-中国文化发展史 本书特色 《中国文化发展史》是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交互推进历程的通史,分为先秦卷、秦汉卷、魏...
中国吉祥物 内容简介 我国传统吉祥物是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的,早在《周易》和《尚书》里,就有吉祥、王福的表述,上古先民也曾把星辰、草木、鸟兽当作神物后世的人...
发现中国 本书特色 本书高屋建瓴,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西2000多年的交往史。它是一部具有相当高学术品位的大众化读物,属地道的“科普类学术著作”。雅克·...
《马王堆汉墓帛书·1》假借字研究 内容简介 假借是“六书”之一,千百年来,研究者对假借的看法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使用的“假借”的概念,包括人们通常说的“...
心灵的面具藏密仪式表演的实地考察 本书特色 为了真正认识中华文化这一独特的系统,聊了宏观的理论研究之外,目前尤须脚踏实地的实证研究。只有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中深入...
殷墟胛骨文例 本书特色 本书在讨论胛骨文例时,以时间为经,以胛骨部位为纬,开创了研究文例的新途径。在两系各类卜辞的比较分析中,发现村中南系胛骨的“首...
中华传统文化探幽 内容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是睿智的先哲留给我们的极为珍贵的财富:在政治方面,有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等——它们详细而生动地记述了千百年来王朝更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