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3万多个苏联家庭离开中国,返回他们向往的“祖国”。
1937年6月,针对帮助德国和日本从事经济破坏和叛国活动的犯罪分子的大清洗很快从上层领导波及到全苏联。包括本书主人公奥尼库尔一家人在内的“哈尔滨人”都成了逮捕的对象,其中30,992人被处决。
玛拉·穆斯塔芬,奥尼库尔家族的后裔,透过一张发黄的照片,揭开了尘封六十多年的历史真相。她发现的前苏联内务部的“哈尔滨档案”,不仅揭开了家族悲惨命运的秘密,更将“哈尔滨人”惨遭大清洗的惊天秘密公之于世。
《哈尔滨档案》给人以大震动、大悲怆。正视历史也如正视现实,要能战栗,能不战栗。至少不能转过脸去。正视至少能让人记住并且哪怕是只前进一小步。遗忘与躲避则只能是无可救药地走向毁灭。
——著名作家王蒙
这个非同寻常的故事,以其关于人生的挣扎、人性的猜疑的描述,让广大读者着迷。
——《辛德勒名单》的作者托马斯·肯尼里
《哈尔滨档案》是发自内心的呼喊,每一页都将我们更深更远地带入那个充满恐怖的时代。玛拉·穆斯塔芬以非同寻常的叙述能力将她素未谋面的亲人,带回到现实生活之中。你几乎可以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牺牲者,和他们对话,并感受他们曾经的苦难……
——ABC记者莫尼卡-阿塔德
我非常荣幸地向中国读者推荐玛拉·穆斯塔芬这本极好的书——《哈尔滨档案》。玛拉·穆斯塔芬在追寻她的家族跨越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复杂的历史时,精心创作了这本动人的、常常又是悲情四溢的纪实文学。她把哈尔滨早年独一无二的文化又呈现在人们眼前,同时提醒我们,20世纪动荡的历史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与后果。
——澳大利亚驻华大使Dr.Geoff Eaby
作者让我们又想起哈尔滨多元文化的遗产。她不但把消失了的哈尔滨俄罗斯社区重新展现在我们眼前,而且和寻求保护这份遗产的哈尔滨人民一起展望未来。
——2005—2007年澳大利亚驻华大使,现任澳大利亚驻欧盟大使艾伦·托玛斯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哈尔滨档案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哈尔滨档案
楔子
好奇心
二十岁刚刚出头的时候,我从外祖母的抽屉里偷偷拿走玛亚的照片,那时候我对她还知之甚少。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她对于我十分重要。我悄悄地,小心翼翼地把那张照片放到一个不太大的中式皮革面相册里。这本相册是我从家里珍藏的哈尔滨的物品中找到的。每一页都有为了镶嵌照片挖空的小框。
玛亚是我外祖母基塔的妹妹。把她的照片镶嵌在紧挨基塔照片的那个长方形小框里,十分得体。基塔的那张照片是1927年,她和外祖父结婚前4个月时送给外祖父的,上面还有她的题字。
16岁的基塔是个古典美人儿。她那双水灵灵的黑眼睛,凝视着照片外面的天地,连衣裙领子上镶着白色花边,素净、淡雅——也许是校服——映衬出她的天真烂漫。我非常爱外祖母,但却不想过她那样的生活——对于我,囿于婚姻和家庭,简直无法想象。
玛亚显得与众不同。照片上的她,刚刚二十多岁,看起来精明老练又有现代情趣。她身穿一件开领风衣,黑色的秀发披至肩头,凝眸远眺,好像正在旅途中,具有20世纪30年代那种迷人的美。虽然从来没有见过玛亚,但我觉得她和我息息相通、心心相印。
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向外祖母要那张照片呢?我明明知道,无论何时,她都不会拒绝我提出的任何要求。但直觉告诉我,偷偷拿走这张照片,在外祖母心里引起的痛苦可能会小一些。此外,我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把自己和家人的照片一起放到那个小相册里的原因。有些照片是在悉尼拍摄的,但多数照片拍自哈尔滨。那是中国北方的一座城市,也是我的出生之地。那段时间,我对“俄罗斯人的哈尔滨”——那个已经不复存在的世界的迷恋渐渐淡漠。我想跨越几大洲、几代人,把一个家族弥合起来的愿望,甚至连自己都不明确。
俄罗斯犹太人有一个传统,用已故亲戚的名字给自己的孩子命名。我实际上就与玛亚同名。在俄语里,玛亚的全称是玛丽亚。大伙儿管我叫玛丽亚娜,因为玛丽亚娜和玛丽亚起源于同一个希伯来语词根。到我这儿,就简化为俄语中的玛拉。为什么不叫玛亚呢?在20世纪50年代的哈尔滨,我的家人认为,那个名字太容易让人想起白俄罗斯的那些犹太小村庄。20世纪初,为了躲避贫穷和沙俄对犹太人的集体迫害,我的曾外祖父背井离乡,远赴中围。
……
玛拉·穆斯塔芬,出生于哈尔滨,1959年,5岁的玛拉随家人移居澳大利亚。她精通俄语及英语,做过外交官、记者。《哈尔滨档案》的英文版于2002年由兰登书屋出版,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赢得极高的国际声誉,荣获澳大利亚国家传记文学奖。
舟边絮语:《同舟共进》精华系列 本书特色 第三只眼,历史深处,舟边絮语。《精华系列》邀我作序。我很喜欢这个刊物,也想写点什么。旧时有一句话,叫“童言无忌”。我想...
女儿.爸爸要救你-一个白血病患者求医的生死实录 本书特色 年过古稀的作家父亲遭遇爱女患*难治白血病,隐藏三十七年的秘密演绎中国现实版《血疑》全过程记录!九九八十...
老舍幽默散文集--多鼠斋杂谈(上下) 本书特色 如果一个人他的心态是幽默的,不论他写什么东西,他总可以表现出那幽默的心境与觉得。幽默是一种心态。世上*可爱的人,...
散文卷-汪曾祺作品集 本书特色 汪曾祺说自己“永远是一个小品作家”。他的散文,无论记叙凡人小事,流连乡风民俗,谈论花鸟虫鱼,考证典故词章,均顺手拈来,如春雨润物...
化蛹为蝶 本书特色 《化蛹为蝶》是范咏戈继《在戎谈文》《新时期的军事文学》《蓝禾儿·红樱桃》等文艺评论集后的又一部文集。 《化蛹为蝶》收集了范咏戈近十年来所撰写...
巴山鬼话 本书特色 魏明伦编著的《巴山鬼话》内容介绍:杂文情侣毕竟只是我的“外遇”,吾家还有戏剧“老伴”。我的主要精力,在此不在彼。年届古稀,偶尔写写杂...
绿原文集(全六卷)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武汉出版社出版★ 绿原是“七月诗派”代表诗人,曾被台湾诗评家称为“大陆生命力*强的诗人”,曾荣获世界华文诗歌创作成...
归来-鲁迅文学获奖作家经典文集 本书特色 《归来》是作者王祥夫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内容包含16篇短篇小说。小说多描述农村的风土人情或是一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琐事...
红唇与领带 本书特色 本书系台湾当代知名作家、东海大学教授周芬伶的散文自选集。作者的作品以女性书写闻名,文字间既有感性的流动,亦有精细的修饰,诗一般的语言令人读...
景刊宋金元明本词-上.下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书店出版★ 《景刊宋金元明本词》与《强村丛书》、《宋六十名家词》、《四印斋所刻词》并称为我国四大词集丛刻...
一读三叹:朽木杂文随笔选 本书特色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这种生物,生来就是“读者”读人,读事,读物,读历史,读社会,读人生,无一天不在“读”着。正缘如此,我们把人...
中国诗歌-2012年民刊诗选-第36卷 二零一二 第十二卷 本书特色 《2012年民刊诗选:中国诗歌》主要内容包括:头条诗人、灵魂挽歌(组诗)、诗歌,人类精神世...
岛人笔记-赵丽宏文学作品卷2-散文卷.文革世态篇 本书特色 《岛人笔记》脱胎于赵丽宏的“文革日记”,是反映作家在崇明岛插队落户时知青岁月的散文随笔集,他从不同角...
《诗境浅说》内容简介:本书分正编和续编两个部分。正编有五律、五言摘句、七律、七言摘句。续编又扩充增选了五绝和七绝,意在纠正
诗经解读 内容简介 简介《诗经解读》为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诗经解读 目录 总序 让文化经典开启生命的智慧序言 且行且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恋爱的探索爱慕:...
《写给无神论者(中英双语插图本)》内容简介:尽力去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不过是许多无神论者的兴趣所在,但是真正的问题不是在于
艰难的父爱-陈社散文自选集 内容简介 《艰难的父爱:陈社散文自选集》内容主要包括:艰难的父爱、妹妹的故事、我与一清、关于耿庸、靖江人、挽联、韩老不老、善哉亚如、...
我的村,我的山 内容简介 本书所写,并非小传,只是撷取了少数村民的某个侧面。其他值得我书写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日后我将——叙写之。我不只是写他们的某一侧面,而且要...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朱湘代表作--废园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一般指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一阶段的文学,期间跨度有30年左右,30年在一...
《新月集·飞鸟集(初中部分)》内容简介:《新月集》是泰戈尔的一部以儿童生活和情趣为主旨的英文散文诗集。共收入诗歌四十首,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