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主题特稿、专论、观潮屿、学思录、新叶林、会议录、回音谷等栏目探讨了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研究。
本辑特稿是劳思光先生的《论非绝对主义的新基础主义》一文,是先生近年来少有的长文,是对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潮流的一个回顾、总结、回应与救治,是“面对当的长文,是对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潮流的一个回顾、总结、回应与救治,是“面对当代哲学及文化的危机,为哲学思维寻觅出路”。本辑的另一篇特稿是来自于美国著名教授ThomasA.Metzger(墨子刻)与劳思光先生商榷的文章。生商榷的文章。
有人说,中国哲学缺乏分析,只有直觉。从总体上说,中国哲学重视直觉;但是,如果说完全没有分析,就未免绝对化了。朱熹就很重视“条分缕析”,在注解四书时,就经常运用这种方法。不过,朱熹不是为分析而分析,分析本身并不是目的,分析的第一个目的,是建立分层理论或层级理论,其最终目的则是完成中国哲学所特有的有机整体论,更确切地说是生命整体论。朱熹的分析方法,遭到陆九渊的批评。陆九渊主张“先立乎其大者”,所以他不著书,更不作注解。朱熹说:“义理事物,其轻重固有大分,然于其中,又各自有轻重之别。圣贤于此,错综斟酌,毫发不差,固不肯枉尺而直寻,亦未尝腭柱而调瑟,所以断之,一视于理之当然而已矣。”(页339)义理之中分出轻重,轻重之中又分出轻重,要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仔细“斟酌”,作到“毫发不差”。如果在细微之处错了,大处则必然跟着错,这就是“枉”尺而寻不能“直”。因此,“析理则不使有毫厘之差”(页36),这样才能将书中的义理“断”得清清楚楚。这是朱熹注解四书的一个重要方法。正是运用这种“析理”的方法,朱熹将四书中的许多重要范畴,特别是一些核心范畴,分成不同层次,分别加以说明,再用综合的方法,将其联系起来。所谓综合,总是伴随着分析的,没有分析,便无所谓综合(反过来也是一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朱熹很重视分析。当然,这种分析与现代哲学所说的“逻辑分析”、“语言分析”不是一回事,它主要是“义理分析”即‘析理’,也可以说是“概念分析”;但是,我们所说的“概念”,与西方哲学的概念又有不同,对此,要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四书中的中心概念或最高概念是“道”,但是,究竟什么是“道”?历来的注释家都未能提出比较详细的解释,只是随各人的理解而说之;或者不作解释,作为现成的范畴而用之。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不容易说清楚。这也许有一个好处,就是保留其全部意义,让人们去体会,一旦说出来,就会破坏其“全”。但是,这样就很难深入了解其中的具体涵义。不能了解其中的具体涵义,其整体把握也就不甚了了。宋代理学又称道学,其全部学说就是对“道”的解说,他们虽然用“理”字代替了“道”字,对于“道”的解说也就变成了对“理”的阐述,但是,在朱熹之前,还没有人对“理”作出比较深入全面的解释。正是朱熹第一个提出了全面解释,区分出“理”的不同层面的涵义,而这项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注解四书完成的。四书中的“道”,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
归途的路灯---问难二 内容简介 《东山讲堂文集》之一。不学佛的人,以个人的立场提有关和人生命及生活的疑难,初学佛者把佛法与个人的生命联系,联不上就会有“问题”...
逻辑与语言(分析哲学经典文选) 本书特色 始终要把心理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主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明确确区别开来;绝不要在一个孤立的词中,而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去寻...
南怀瑾选集(第八卷)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1918年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的一户书香门第之家,现年85岁。他幼蒙庭训,少习诸子百家...
反经:精装典藏本 本书特色 《反经》亦称《长短经》,为唐人赵蕤所著,是一本纵横学的集大成者,共九卷六十四篇。《反经》以谋略为经,历史为纬,黑白杂糅,交错纵横,对...
日本佛教源流 本书特色 本书把关注的重点置于对日本佛教源流的考察,既有别于一般的日本佛教史,又不同于以往日本佛教方面的研究论著,在参考和兼顾相关学界先行研究成果...
汉化佛教与佛寺-白化文文集 本书特色 白化文编著的《汉化佛教与佛寺》内容包括:佛光的折射、释尊的生涯、佛像与佛寺、山门与天王殿、大雄宝殿、菩萨、观世音菩萨、中国...
傅佩荣-《四书》心得 本书特色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讲坛》主讲人风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探究儒学智慧,提升心灵的意境 ...
大藏经目录备考-《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藏文德格版北京版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大藏经目录备考(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藏文德格版北京版比较研究)》是“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
儒的气场 本书特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自修自勉、成功成事之道。大功业、大境界。本书从“修身”开始,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自省、克己、...
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资料丰富,翔实,视野广阔。不仅涉及佛学,而且博及中古时代社会、历史、文学、艺术多层面的研究。全书80万字。作者何剑平,早年...
宋明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论述了宋明理学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及其主要原因,并介绍了其中的主要观点与思想。作者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经历了农奴制和自由租佃制两个发展阶...
雪域梵宫-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本书特色 《中国佛教文化之旅》丛书五大特性:1.知识性:体系完整,读者可全面了解中国佛教文化;2.鉴赏性:图片精美,文字具有可读性;...
生命之书:365天克里希那穆提禅修:daily meditations with Krishnamu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克里希那穆提的著作集、访谈集和其他书中选...
和生论 本书特色 “和”的完满境界,老予称“得一”,并说“万物得一以生”,认定万物都是和合而生成,和睦而生存,和谐而生衍的,故人类须贵和重生。宇宙万物究竟是怎么...
广州道书考论 内容简介 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与历史传承中,广州不仅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风格鲜明、多姿多彩的人文遗迹和历史景观,也留下了许多意蕴深长、可歌可泣的民间故事与...
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学术思想上相互影响的过程。作者认为,19世纪50年代以前,马克思和恩格斯精诚合作,恩格斯...
林清玄说禅之一:会心不远 本书特色 《林清玄说禅之一会心不远》在文字中见禅意,在禅意中品味人生。美丽的辞藻总是短暂的,只有真正的思想才可以恒久。一切佛法的写作都...
这套小说经典是日本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的精选集,也是我社首次将他的小说结集出版。它不仅收录了作者早期的成名之
丹道养生道家西派集成-全三册 本书特色 丹道文明大系国学**才子龚鹏程重磅作序全球儿童读经教育推广**人王财贵鼎力题签历史上道家西派经典的首次重大结集!丹道养生...
隋唐道家与道教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人民出版社出版★ 道家与道教作为中国地地道道、土生土长下的传统文化,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深远,而且影响至今,深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