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和学习中国画,离不开对画史上经典名作的了解。中国画的历史源远流长,由于种种原因,古代流传至今的绘画名作非但数量十分稀少,而且散佚于世界各地。缘于此,我们编辑了这套《国宝在线》丛书,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国宝级名作聚于一堂,精心印制,并尽量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此外,我们还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的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本书对书中收入的每一幅名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叙述这些流传千年的国宝背后的故事,并插入与之相关的其他名画的照片与材料,为广大喜爱中国艺术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欣赏素材和参考资料。
这套丛书按绘画题材、风格技法等要素重新进行分类,将中国画史上的国宝级名作聚于一堂,放大至原寸,为学画者提供了下真迹一等的范本。
本书收宋李唐江山小景图、刘松年四景山水图、马远十二水图、夏珪溪山清远等。
从北宋飘摇于中原到南宋偏安于一隅,宋王朝在忧患与懦弱中度过了数百年。得益于宋朝对隋唐科举制度的承继与发扬以及皇族的艺术兴趣与专门性的机构设置,书画艺术在动荡的政治风云中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山水画上取得了重大成就,占据着中国画史上的绝顶风光,对后世影响深远。
中国山水画于魏晋南北朝时已具独立发展意识,但到五代两宋期间方成熟起来,其中南宋以刘、李、马、夏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更以其独特的面目在画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页。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画院在五代方出现,但宫廷画家却早已有之。在汉朝时就有尚方画工、黄门画者等,唐朝则将画家分为待诏、祇候、供奉三等,至五代的南唐和后蜀则出现了『画院』。北宋初年,宋太祖和宋太宗将画院扩充成『翰林图画院』,分供奉、待诏、祇候、艺学、学画正、学生等诸多等级,到徽宗继位时画院组织已趋完备。固然在北宋时有苏轼、米芾、文同、李公麟等文人学士为了表现自我意识而大力提倡士人画,然而在两宋,文人画却并不占主流,而如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等大家却均供职于画院,马远不但自己于光宗、宁宗时任画院待诏,而且其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都是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并称南宋四家,明人王世贞认为山水画『大小李(思训、昭道)一变也,荊(浩)关(仝)董(源)巨(然)一变也,李(成)范(宽)又一变也,刘(松年)李(唐)马(远)夏(珪)又一变也,大痴(黄公望)黄鹤(王蒙)又一变也』,足以说明他们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影响。
李唐作为承上启下的大家,以苍劲浑厚的『斧劈皴』 开创了南宋院体山水画之先河,是南宋山水画新风的创格者和奠基人。马、夏两人在师法李唐的基础上另辟蹊径,成为南宋山水画的集大成者,影响画坛甚巨。他们在画山石时以水墨苍劲的斧劈皴为特色,淋漓痛快,画树则『瘦硬如屈铁』;而在取景上以局部特写的边角之景为特色,因而有『马一角』、 『夏半边』的说法。以真实的细节来表现清新明润的意境,是前人所未有的新创。他们的这种山水画风对后世影响颇大,曾演为明代声势浩大的『浙派』,在文人画家中亦有唐伯虎遥接其衣钵,而民国时期的溥儒亦以此在画坛上闯出一片天地……此外南宋院体山水画风还深远地影响了日本画坛,其在东瀛声名之盛远超本土。
然而,后人对南宋以马、夏为代表的边角院体山水画非议颇多。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将『边角之景』斥之为『残山剩水』,与南宋小朝庭的『半壁江山』联系在一起,认为画家是在抒发山河沦陷的政治感慨,寄托了画家对故国的思念,用绘画来讥讽南宋朝庭的偏安一隅。事实上,这种观点未免牵强附会,以刘、李、马、夏为代表的南宋画派,在北宋画风将全景山水发展到极致的情况下,寻求独特新颖的表现手法,将北宋纪念碑式的『远观其势』的全景风光删繁就简为田园牧歌式的『近观其质』的边角之景,如同现代的摄影艺术,一取广角,一取特写。再者,南宋山水画家有地域之囿,多以钱塘风物为对象。杭州四面环山,画家写生时身处谷底,取景多取仰视的角度,故发明了以一角半边的构图来破解迫塞的画面。另外,元代赵孟頫托古改制,大力提倡『画贵有古意』,主张改变南宋院体画风,强调绘画的文学性和书法性,造成此派山水画风在元代急剧式微。虽然南宋山水画风在明初曾激起浙派洪流,但至明代后期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后,此类画风明确被列入『北宗』,认为其过于粗放,『非吾曹所当学』,遂使之一蹶不振。由此可见,赵、董两人观点的提出都有特定的背景,但由于他们在其所处时代画坛上的地位和影响,使得南宋四家画风在后世处于受排斥的境地,尤其受到文入画家的反对。就实际艺术成就而言,刘、李、马、夏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秀丽工致、构图新奇,成就卓越,观其画作,若临江而登高,观溪山之清远,一种清新爽劲之气扑面而来。尤其他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注重对物象客观真实性的描绘,在山水中追求独特的表现,值得再三玩味。
《妈妈的复出》内容简介:都市人的崩溃大都是悄无声息的。32岁这一年,有许多事不在李艾的计划之中:5年前为爱远走他乡,换来的是户
《与心灵对话》内容简介: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电视剧《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散文精选集 写给大家的内心管理法则 在生活中慢慢
《票据革命》内容简介:一部40年票据成长史,一幅票交所时代新蓝图,透视中国票据市场变革的宏观背景和内在逻辑。本书阐述了中国票
《我的灵魂》收录了黄灿然从1987年到2007年二十年间创作的作品精华。可能和他长期从事诗歌的翻译有关,黄灿然的诗写巧妙地运化、
一片阳光 本书特色 本书系“世纪经典文丛”之一,辑录林徽因的经典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佳作,如代表作《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其作品自有女...
七日谈 本书特色 “我写的都是我认识的人物,事迹略作改变,而人家的名字,自然不宜原样使用。我不长于给人家起名字,就干脆用字母来代替。这些人的为人处世,大都与众不...
逐云而居 本书特色 J.M.G.勒克莱齐奥的妻子杰米娅·勒克莱齐奥来自西撒哈拉,夫妇二人踏上了这趟撒哈拉寻根之旅。他们在沙漠深处寻访杰米娅的祖辈和...
红白蓝灰黑黑 本书特色 周亚平是当代诗坛一个特异的存在,他“致力于破坏既定与偶像的写作”,这种破坏完全以他令人信服的创作实绩来完成。其诗歌观念及语言具有鲜明的原...
中国散文档案-素素散文 独自跳舞 内容简介 《独自跳舞》是作者数年间散文创作的自选集,共分四个部分,包括自拂心羽、亲亲老家、独语乡愁、细数游踪。生活中所经历的事...
作者 | 埃德加·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
《Spring+Spring MVC+MyBatis从零开始学》内容简介:本书详细地讲解Java EE中Spring、Spring MVC和MyBatis三大框...
我们飞 本书特色 《我们飞》出版于二〇〇八年,英文版入围二〇一三年弗兰克·奥康纳国际短篇小说奖短名单,体现了彼得·施塔姆作为当今欧洲著名作家的写作水准。他以不动...
外国名家散文-济慈书信选 内容简介 本书辑录了济慈书信一百一十余封。书后附有济慈年表。内容包括:致本杰明·罗伯特·海登、致约翰·汉密尔顿·雷诺兹等。外国名家散文...
牛犊顶橡树-文学生活随笔 本书特色 本书是索尔仁尼琴从1967年开始写作的文学—生活札记,到1974年结束。1967年,他在苏联文学界处于沉寂和孤独中,1962...
林清玄散文精选 本书特色 林清玄作品*新结集,部分篇目为大陆首发。收录作品经典而全面,林清玄亲自作序推荐。林清玄散文精选 内容简介 在林清玄的创作生涯中,...
文与画-汪曾祺散文31篇画作89幅 本书特色 汪曾祺说自己的写作态度,只是“给人间送一点小小的温暖”,而他“的画画,更是遣兴...
《Web安全与攻防实战从新手到高手(微课超值版)》内容简介:本书在剖析用户进行黑客防御中迫切需要或想要用到的技术时,力求对其进
辽金元诗选评 内容简介 本书共选诗人101家,作品185题217首。它属通代诗作选注本,内容分辽代、金代和元代三大块,每部分的诗作按作者的生年排列。生年失考者,...
必须冒犯观众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册批评随笔集,也是一部隐晦的自白录。写作时间跨越十一年,领域涉及文学戏剧泛文化。从这些庖丁解牛式的文艺随谈里,可以见出作者对才华...
吴梅讲词 本书特色 《领导干部读经典》辑选晚近人文精粹,为领导踱索“价值”和“判断”提供治国理政的思想,是一套值得温故知新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丛书。《吴梅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