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欧大讲坛”之人文卷,根据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演讲论坛的内容整理而成。本书中出现的十多位演讲者,均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作家王蒙、学者余秋雨、舞蹈家金星、艺术家王小慧、配音界的传奇丁建华和乔榛、当代佛教学者洪修平等人,将为你展现光芒四射的艺术魅力与久远深沉的中国文化内涵。
上篇:游走艺术殿堂
王小慧:王小慧的视觉世界
演讲者
王小慧,1957年6月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建筑学系,本科毕业后又考入母校的研究生院,于1986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获德国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赴德进修,1989年在慕尼黑大学建筑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旅德15年,她先后出版了《龙的故乡》、《中国建筑与园林》、《女人》、《七位中国女性》等16部个人摄影集和书籍,多次获得各类国际奖项。由她创作和导演的电影《破碎的月亮》获得了多项国际电影奖。1998年,作品收入跨国权威出版公司出版的《150年大师摄影作品集》一书,成为60位艺术家中唯一的中国人。2002年2月,她又在德国慕尼黑成功举办了个人摄影作品展,成为100年来这个著名的系列艺术展中唯一的中国人、唯一的女性。她的《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于2001年出版,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谢谢大家!我实在是准备得不够充分。我得解释一下,刚才大家看到的《从东方到西方》这个片子是给德国做的,因为当时赶时间,要在展览上播放,所以我发现里面的音响效果很不好,中文剪辑得断断续续。我希望大家能够互动,问一些问题,我当然可以直接讲,但是如果你们有问题让我解答的话,会更有的放矢,更有利于大家获得想知道的东西。所以一会儿大家可以提问,而且提问的范围可以非常广,大家也知道我所做的事情是跨越各个行业的。但是在工商管理方面我确实不懂,而且我对数字特别没有感觉,有的时候德国人让我做翻译,遇到数字我就一定要写下来。
大家可以问各个方面的问题,包括文化差异、艺术、建筑、电影、写作,只要能够回答的我都会尽力。如果简单说我的艺术生涯,其实就是讲我自己,我的艺术和我的人生是分不开的。我和很多艺术家不太一样,有很多艺术家把艺术作为一种职业,他可能白天上班,每天画几笔,下班就干别的事,他的生活和艺术是没有关系的。还有很多人做摄影更是这样,把摄影当做一种职业。但是摄影对于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了,它像我的一个本能,和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一样。我出版的图书《我的视觉日记》(台湾版)的封面是我在头前举着照相机的自拍像,有朋友就说照相机是我的第三只眼睛。我们当时去台湾一个很有名的书店,要把包存起来,我当时说我的相机包不想存,他们就很奇怪地问我:“进书店这一两个小时的时间,你一定要带着照相机吗?如果没有照相机你的感觉会怎么样?”我说:“你想象一下,这和你捂着眼睛走路的感觉是一样的。”我觉得摄影是我的本能,不让我摄影我就特别特别难受,就像渴了没有水喝的感觉。
对话
问:你快乐不快乐,幸福不幸福?你的人生还要完成哪些事才能满意?
答:应该说我现在非常非常快乐。在《我的视觉日记——旅德生活十五年》里面有一小段话,我念给大家听听,里面专门讲了关于幸福的观点,我是这样写的:“幸福的人是一个有远大目标,同时不忘记自己是生活在现在的人。”就是说有的人光有远大目标,但是不脚踏实地做事也不行。“一个选择对自己才能和可能性有挑战的人,一个对自己的成绩和社会承认感到骄傲的人,一个自尊、自爱、自由和自信的人,一个有社会交往,也能够享受人际关系的人。”我相信一个特别孤独的人是不会幸福的,就算是他很有成就,比如梵高,不知道他活着的时候是不是知道,但是他一定不幸福。“一个知道自己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的人,一个乐于助人并且接受帮助的人。”我们经常说要学雷锋助人为乐,但是其实能够接受帮助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一个人在不断地帮助你,你也会觉得很快乐和幸福,这也是一种幸福的方式,“一个能够从日常生活小事上感到乐趣的人”,这点我觉得也很重要。有很多人好高骛远,其实有时候每天在你的身边都有很多小事情,这些小事情也会让你快乐。这也是一种能力,如果有这种能力,你也会觉得很幸福。我还加了一句话“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人”。看了这些话以后我觉得我真的是一个接近幸福的人。
我觉得我这一生虽然不是很长,却经历了大起大落。九死一生可能算不上,但是至少经历了几次一般人可能承受不了的大打击。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或者平时和我交往的时候,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觉得一般人经历了这么多打击之后,不会是我现在这个样子。我还是可以每天从很小的事情中感到开心,我可以和我的助理一起玩游戏,前几天我看了上海马戏团的表演。因为很难有机会看,所以我一定要去。而且我*近在搞新媒体艺术,我知道马戏团里面有很多关于新媒体艺术的展示,我是为工作去看的。表演有时候非常惊险,我就会喊得声音非常大,别人就觉得我像小顽童一样。我觉得看马戏表演本来就是一件很放松的事情,这个时候还正襟危坐,那就不是我了。我这个人就是该笑就笑,该哭就哭。很多人说我高雅、优雅,我觉得这些可能就是外表的一个方面,在实际生活中,我真的是喜怒哀乐都有的人。
我现在感觉特别满意,我说的满意是一种特别幸福的感觉,特别是从1995—2000年,我周游了世界,走了很多很多地方,忽然悟出了一个道理,就是人不能生活得太沉重。我觉得中国人血液里面流淌着一种东西,就是特别喜欢找一些沉重的感觉。很多人在会心地笑,确确实实是这样的。我到意大利也发现了这一点,很多中国人觉得有钱了才能生活得好,其实我觉得并不是这样,有钱也可以生活得不好,没有钱也可以生活得好。当然我不是说让大家过穷日子,关键是怎么样看待你的生活。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次去意大利南部旅行,我发现他们的生活真的很简单;但是那里的人却很开心。和中国很多地方的经济水平相比,他们落后了很多,但是他们还是可以只是晒太阳喝咖啡,非常开心地过日子。而且他们的商店一定要下午3点才开,中午要睡午觉,晚上就是唱歌、跳舞、泡酒吧。很多游客对午睡这件事很生气,商店就在那里,我中午想买东西的时候,他们说现在是休息时间。我有时候就想,我们大老远来就是想买你们了商店里面的衣服,为什么不开门迎客?但是中国人就不一样,只要有钱赚,不管怎么加班都可以。我曾经和一个出租司机聊天,他说他很辛苦,甚至连小孩长什么样子都忘记了,每天晚上12点才回家,家人都睡觉了。我说:“你为什么那么长时间在外面开车呢?”他说:“我要赚钱啊。”我说:“你挣钱为什么呢?”他说:“为了将来买房子啊,为了将来生活得更好一点。”我说:“等你将来有钱买房子的时候,你真的能够享受的生活可能已经享受不了了。”然后我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老舍以前*喜欢吃花生米,年轻的时候是买不起,后来买得起的时候已经没有牙了。不过我觉得他可能没有听懂我的话。
问:能不能简单点评一下中欧校园的建筑?
答:因为刚才进来的时候已经天黑了,校园的很多建筑没有看清楚。总的感觉非常非常好。因为我本来就喜欢贝聿铭,我认为贝聿铭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师。他的东西很简洁,简洁也是我很赞赏的一个艺术方向,还有就是设计中有中国元素,也有西方元素。另外我喜欢水,水是很有灵性的东西,所以我现在能看到的这几样已经足够让我喜欢了。你们在这里读书,这个校园也是能够让你们感到幸福的吧。
问:我很喜欢你写的《我的视觉日记》,拿起这本书能够让人立刻沉静下来开始思考,书中的文字很有力量,请问你是怎样达到这个状态的?
答:你说的那个状态是沉静和思考的状态吗?我其实一直觉得女性艺术家比较弱的地方就是思考不够,感性过多。这一点我确实是承认的,而且我很佩服很多男性。因为我一直认为,自己的理性不够,感性太多,所以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断地“规矩”自己,有规有矩才可以做事。这就像水,水是没有形状的,如果给一个杯子或者一个茶壶,就会有形状了,这个时候就有规矩了。如果说理性是形状,是容器的话,那么感性就像里面的水,装起来就能成为一个形状,这一点我一直觉得是女性艺术家比较缺乏的。我追求的不但是赏心悦目,而且要有一定的深度。其实艺术只有美是不够的,艺术一定不光是好看。甚至现在很多人说艺术是不需要美的,但是不是要丑,这个可以另外讨论。
问:视频中的*后一组花卉拍摄真是美极了,你创作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想表达怎样的想法?
答:我想接着刚才的话题说,艺术仅仅漂亮是不行的。几乎没有一个摄影家没有拍过花,因为花太常见了,而且太漂亮了,大家不可能不拍。但是真正能够把花拍到获得世界公认,让人觉得这朵花和别的花不一样是很难的。有一位很著名的美国画家,大家都认可他的作品,就是因为他在花里注入了很多思想的深度。我是把花作为生命来表现,我拍它从生到死的过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我还有一个画册,是多年的作品摘录,里面有一部分也是花,另外还有三组花的画册。我实际上是用花在表现人的生命状态,从蓓蕾的阶段到盛开的时候,再到死去、干枯。
……
了解《红楼梦》里的政治就是在了解中国的历史和国籍。
——王蒙 当代著名作家
当我们看到和我们中华文明同年龄的文明消失在草丛当中、消失在废墟之间、消失在找不到任何痕迹的战乱当中时,你再看到自己的祖国,就觉得我们的祖先不容易。
——余秋雨 文化学者、著名作家
当我刚刚进入舞蹈世界的时候,舞蹈只是一种职业。但是现在,30年以后,这已经变成了我的生活方式。我从事的现代舞也已经变成了我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是可以和大家共享的。
——金星 著名舞蹈家
幸福的人是一个有远大目标,同时不忘记自己是生活在现在的人。
——王小慧 旅德艺术家
我觉得配音演员特别需要激情。试想一下,如果这个配音演员做什么事情都特别冷静的话,他可能除了能塑造特别冷静的角色以外,没有什么爆发力来塑造其他的角色。
——乔榛、丁建华著名配音艺术家
耶尔·塔米尔(Yael Tamir):1954年生,以色列学者、牛津大学政治学博士、思想家以赛亚·伯林的弟子。曾任特拉维夫大学哲学教授、以色列教育部长、国会议员...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萧鸣政) 内容简介 在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大力推进事业中,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才十分短缺。据调查显示,很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
《直播的逻辑》内容简介:直播电商是电商领域的新业态,随着5G时代的到来,将在社会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本书对直播电商的未来
知识网络导论:理论与应用 本书特色 《知识网络导论——理论与应用》是在作者肖冬平近年来进行知识网络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总结而成的,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进行...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十讲(名家专题精讲) 内容简介 本书从作者不同程度涉猎的作品版本、集外文、手稿、笔名、书信、日记、文学刊物和文学广告、文学社团、作家文学活动、...
普遍整合的福利体系 本书特色《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普遍整合的福利体系》内容包括: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的整合、劳动就业与福利制度的整合、教育发展与福利制度的整...
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 本书特色 《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新闻理论教程(第二版)(21世纪新闻传播学系...
中国流浪儿童研究报告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当前流浪儿童的群体状况、当前流浪儿童现象的原因分析、当前政府救助流浪儿童的基本状况、存的的主要因素及问题等。中国流...
电视玄机性谎言宣传片 内容简介 揭密“令人厌倦、急躁而又富足的电视行业”的真相,探究美国电视业的内幕与本质,细数美国电视的运作全过程。 本书是“北广媒介译丛”中...
尚小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学人游幕与清代学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留日学生与清末新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清代...
嫉妒,是一种极具破坏力量的负面情感。用福斯特(George Foster)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害怕它。既怕别人对自己的嫉妒导致的恶果,也怕自己对别人的嫉妒引发的毁...
老猫学出版-最新修订 本书特色 本书慷慨分享作者累积20年的出版实务经验与5年多的笔耕成果。从上游到下游,将台湾图书出版业的know-how尽纳其中,...
探寻中国的现代性-汪晖学术思想评论集-(一) 本书特色本评论集围绕汪晖的四卷本代表作《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收集了国内和世界各地对他这一巨著的各种学术评论。这些...
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受众心理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将受众研究与心理学相结合,以全新的视角,探讨了有声语言传播活动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揭示出广播电视有声语言传播对...
有关第三帝国的研究比任何历史时期都要深入,但迄今为止,集中营系统的整体历史仍是一片空白。没有人展现集中营漫长的完整发展画卷,也没有人讲述其中之人的酸甜苦辣、悲欢...
漫画卷-中国百年新闻经典 内容简介 丛书系统汇编了从1900-2010年以来,中国近现代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新闻作品。包括消息体裁作品80篇、评论体裁作品70篇、...
日本人与中国人 本书特色 中国有柏杨,日本有陈舜臣,风靡日本四十年,作品销量两千万。以外族人折服日本的只有陈舜臣!陈舜臣这个人,存在就是个奇迹。司马辽太郎中国的...
天禄论丛:北美华人东亚图书馆员文集.2009 内容简介 六十年来北美“汉学”或“中国研究”的突飞猛进,我恰好是一个见证者。我可以很负责地报告,“汉学”或“中国研...
在北大听讲座(第21辑) 本书特色 思想大餐,精神盛宴。时代气质。学术品格。经典价值,常读常新……在北大听讲座(第21辑) 内容简介 一流学府的思想之声,著名学...
文心集思录 本书特色 “文心论坛”,虽是文学与新闻学院主办的论坛,但其内容却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文学与新闻,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是一个跨学科、跨文化的论坛,其论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