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赋》一文,是关于工笔仕女画大师王叔晖先生的生平传略。关于本文,作者蒋力先生有一段解说:
1988年,我写出《丹青赋——王叔晖传略》的初稿。1993年修改后,收入我的纪实文学作品集《变革中的文化潮》(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1997年,我又做了一次修订后,将此文交《文艺报》,发表时的题目是《洁来洁去岂常人乎?——一代画师王叔晖传略》,内容则不及原文的三分之一。现在留在网上的基本都是这个版本的缩编,标题则只保留了后一半。此标题是编辑定的,前一半出自一副挽联,后一半中的“一代画师”不是我的提法。同年,我又将此文中的“西厢情愫”一章投寄天津的《艺术家》杂志,1998年第三期发表时题为《一套震撼邮市的邮票》。前几年看到某位女性美术理论家(我没记住她的名字)的一本评述中国现代女画家的专著,涉及到王叔晖时,几乎通篇引用的都是我在《文艺报》上发表的文字。没想到的是,2008年9月的一天,接到素不相识的《读库》主编张立宪先生的约稿电话。由此,引出这篇在我二十年前旧作基础上第三次修订的《丹青赋》。我很乐意做这件事,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对先生的一次新的再认识。所以,我也希望走进《读库》的是一个未做任何删节的全本。
除这篇文章的全文外,本辑《读库》还刊发了王叔晖的若干代表作品,以及她从未公开发表的一些画页。这些作品,均是根据原作电分扫描,希望藉由我们的呈现,大家可以看出目前流行坊间的王先生作品与原作之间的差距。
《今夜我们说相声》是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文稿,选择刊载在本辑《读库》中,是因为文中提到的几段相声,当年遭受禁播的命运。而这些重见天日的段落,又因为篇幅问题,未能在电视片中得以完整保留。
《断章》是北岛先生的回忆录,记录的是七十年代的历史风云和个人遭际,此前一些关于他个人的传言,在这篇文章中一一得到澄清。建议大家看就此文后,去找北岛老师的中篇小说《波动》(作者署名“赵振开”)来看看,那是我心目中*优秀的新时期小说。
《学子慕绥新》,写的是风光一时又遭法办的慕绥新的学生时代。作者余昌民老师是慕的大学同学,他在文中写道:“如今国人已经不再把伟人看作神,但感兴趣他们何以成为伟人;也不简单地把罪人理解为鬼,而关心他们何以成为了罪人,否则成功就会被当作幻影,为官便会被视为畏途。从慕绥新的悲剧来看,横亘将近三十年的空档,看清因果关系很难,但越是这样,越需要重视它的警世意义。我和所有的庶民百姓一样痛恨贪官,在一种情况下我更多几回扼腕叹息,那就是我深知他本来具有出众的智慧、魄力和雄心,却偏偏不是走进天堂,而是下了地狱。”
《南方人物周刊》总编说:“人性地述写一个问题人物,国内媒体少见。”
2006年1月27日,美国西联国际汇款公司正式宣布停止电报业务,这标志着电报在美国彻底进入历史。让人感慨的是,因为几乎没人使用电报了,这条公告一直到一周后才被人注意到。
电报在中国也是惨淡经营,到2008年,全国只保留了八个电报中心,电报也已基本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斯事已逝,现在回想当年电报的辉煌以及辉煌背后的种种故事,叫人不胜感慨,马伯庸遂成就此鸿篇巨制,聊作纪念。而这些电报八卦,又与中国近代史紧密相连。
相关阅读:丹青四海生:大师王叔晖古典连环画珍藏集
《丹青赋》一文,是关于工笔仕女画大师王叔晖先生的生平传略。关于《读库0806》,作者蒋力先生有一段解说:1988年,我写出《丹青赋——王叔晖传略》的初稿。1993年修改后,收入我的纪实文学作品集《变革中的文化潮》(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1997年,我又做了一次修订后,将此文交《文艺报》,发表时的题目是《洁来洁去岂常人乎?——一代画师王叔晖传略》,内容则不及原文的三分之一。现在留在网上的基本都是这个版本的缩编,标题则只保留了后一半。此标题是编辑定的,前一半出自一副挽联,后一半中的"一代画师"不是我的提法。同年,我又将此文中的"西厢情愫"一章投寄天津的《艺术家》杂志,1998年第三期发表时题为《一套震撼邮市的邮票》。前几年看到某位女性美术理论家(我没记住她的名字)的一本评述中国现代女画家的专著,涉及到王叔晖时,几乎通篇引用的都是我在《文艺报》上发表的文字。没想到的是,2008年9月的一天,接到素不相识的《读库》主编张立宪先生的约稿电话。由此,引出这篇在我二十年前旧作基础上第三次修订的《丹青赋》。我很乐意做这件事,因为我知道,这是我对先生的一次新的再认识。所以,我也希望走进《读库》的是一个未做任何删节的全本。
除这篇文章的全文外,本辑《读库》还刊发了王叔晖的若干代表作品,以及她从未公开发表的一些画页。这些作品,均是根据原作电分扫描,希望藉由我们的呈现,大家可以看出目前流行坊间的王先生作品与原作之间的差距。
《今夜我们说相声》是一部电视专题片的文稿,选择刊载在本辑《读库》中,是因为文中提到的几段相声,当年遭受禁播的命运。而这些重见天日的段落,又因为篇幅问题,未能在电视片中得以完整保留。
《断章》是北岛先生的回忆录,记录的是七十年代的历史风云和个人遭际,此前一些关于他个人的传言,在这篇文章中一一得到澄清。建议大家看就此文后,去找北岛老师的中篇小说《波动》(作者署名"赵振开")来看看,那是我心目中*优秀的新时期小说。
《学子慕绥新》,写的是风光一时又遭法办的慕绥新的学生时代。作者余昌民老师是慕的大学同学,他在文中写道:"如今国人已经不再把伟人看作神,但感兴趣他们何以成为伟人;也不简单地把罪人理解为鬼,而关心他们何以成为了罪人,否则成功就会被当作幻影,为官便会被视为畏途。从慕绥新的悲剧来看,横亘将近三十年的空档,看清因果关系很难,但越是这样,越需要重视它的警世意义。我和所有的庶民百姓一样痛恨贪官,在一种情况下我更多几回扼腕叹息,那就是我深知他本来具有出众的智慧、魄力和雄心,却偏偏不是走进天堂,而是下了地狱。"
《南方人物周刊》总编说:"人性地述写一个问题人物,国内媒体少见。"
2006年1月27日,美国西联国际汇款公司正式宣布停止电报业务,这标志着电报在美国彻底进入历史。让人感慨的是,因为几乎没人使用电报了,这条公告一直到一周后才被人注意到。
电报在中国也是惨淡经营,到2008年,全国只保留了八个电报中心,电报也已基本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斯事已逝,现在回想当年电报的辉煌以及辉煌背后的种种故事,叫人不胜感慨,马伯庸遂成就此鸿篇巨制,聊作纪念。而这些电报八卦,又与中国近代史紧密相连。
丹青赋王叔晖传略
1984年的中央美术学院,地处京城闹市王府井东侧的帅府园,与现在的望京新址相比,说是逼仄一点不为过。这年四月里的一天,美院建系时间最短的连环画系(后改为民间美术系,几年后取消)举办了一次别致的教学活动,活动内容是放映北京科影厂新近摄制的影片《王叔晖工笔人物画》。放映之前,当时的系副主任、主持该项活动的版画家杨先让教授讲了这样几句充满感情和敬意的话:
王叔晖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女画家,她的作品将载入美术史册。我们这一辈人都是她看着长大的。
张立宪,河北赵县人,著名出版人,作家。因喜好数字六,以老六自称,网名见招拆招。现居北京。参与创办《足球之夜》、《生活资讯》等杂志。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策划过一些文艺类图书,如《大话西游宝典》、《独立精神》、《事关江湖》、《家卫森林》等,并出版有个人著作《记忆碎片》,新版名字为《闪开,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现任《读库》主编,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 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无论从内容、版式还是到装帧,其追求完美及一丝不苟,均令许多出版界同行汗颜。其所开设的读书博客,成了“读库”迷实现诸种交流的良好平台。
丹青赋王叔晖传略
1984年的中央美术学院,地处京城闹市王府井东侧的帅府园,与现在的望京新址相比,说是逼仄一点不为过。这年四月里的一天,美院建系时间最短的连环画系(后改为民间美术系,几年后取消)举办了一次别致的教学活动,活动内容是放映北京科影厂新近摄制的影片《王叔晖工笔人物画》。放映之前,当时的系副主任、主持该项活动的版画家杨先让教授讲了这样几句充满感情和敬意的话:
王叔晖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女画家,她的作品将载入美术史册。我们这一辈人都是她看着长大的。
张立宪,河北赵县人,著名出版人,作家。因喜好数字六,以老六自称,网名见招拆招。现居北京。参与创办《足球之夜》、《生活资讯》等杂志。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策划过一些文艺类图书,如《大话西游宝典》、《独立精神》、《事关江湖》、《家卫森林》等,并出版有个人著作《记忆碎片》,新版名字为《闪开,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现任《读库》主编,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销售诸领域。 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无论从内容、版式还是到装帧,其追求完美及一丝不苟,均令许多出版界同行汗颜。其所开设的读书博客,成了“读库”迷实现诸种交流的良好平台。
中国文艺研究前沿报告 内容简介 密切关注世界与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人物和学术流派的*新动态,把握全球化时代世界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新变化。本...
俄侨与黑龙江文化-俄罗斯侨民对哈尔滨的影响 内容简介 “天鹅项下的珍珠”,“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浓郁的异国风情使得哈尔滨这座城市闻名遐迩。在哈...
古代汉语教程 内容简介 本书的古代散文部分选录了甲骨文至宋代的部分散文,古代韵文部分选录了从《诗经》至元曲的部分韵文,古人论艺部分是本书*具特色之处,选录了古代...
华梅谈服饰文化 内容简介 传统服饰观在当代中国人着装意识中,仍然占支配地位,服饰常常是礼仪、礼节、礼貌的直接现实。社会生活中,往往以讲究服饰者为“上等人”,以短...
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 本书特色 谣与歌之间很难划定一个具体的界限,田涛所著的《百年记忆:民谣里的中国》以歌谣为主体材料,以竹枝词、民歌、民间小曲、文人...
《邓小平实录4:1982—1997》内容简介:本书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倾力创作,在体例上按时间顺序编排,共分四卷十编,每一编又分为历
中国名人故居游学馆:潮落金陵·南京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遴选了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50多位近现代人物,着力予以介绍。李香君、曹雪芹、魏源、李宗仁、蒋介...
中国文化的反省 本书特色 中国五千年优秀传统的问题究竟在哪里中国文化如何走向未来国学大师胡适指引中国文化的方向中国文化的反省 内容简介 胡适是新...
拉封丹寓言诗全集 本书特色 该诗集主要取材于《伊索寓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教化作者,在法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世界文化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拉封...
词史 本书特色 北大文学史四讲 凡大师治学,必举重若轻、治大国若烹小鲜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黄侃《文心雕龙札记》刘毓盘《词史》 二十世纪...
《手机摄影零基础入门教程》内容简介:想要用手机拍出好照片,摄影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本书对手机摄影的基本知识,构图常识与技法
俗语趣解 本书特色 俗语,也叫俗话。它是一种通俗并广泛流传的定型语句,包括带有方言性的俚语、谚语以及口头和书面文字中常用的成语等。它将千百年来老百姓生活中的诸多...
钩沉新月-发现梁实秋及其他 本书特色 《遗落的明珠——新发现的雅舍佚文琐谈》;《梁实秋也写过小说》;《新发现的新月书店史料》;《研究鲁迅杂文艺术**人——粱实秋...
岭南名胜记略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对岭南文化丰富内涵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虽...
文学十六讲 本书特色 《文学十六讲》分十六讲,基本按体裁产生、发展的时间顺序编排。从《诗经》、《楚辞》到散文的流变;从新乐府辞到唐诗宋词的繁荣;从唐传奇、变文到...
本书是194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最受读者喜爱的诗人T.S.艾略特为朋友的孩子和自己的教子创作的一本童话诗集,包含15首以猫为主题的...
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世纪的文化格局为出发点;从批判现代性角度全面探讨“文化寻根”内涵、表现、意义等问题;*后以对全球文化寻根视野下的中国人文...
词汇学新研究:首届全国现代汉语词汇学术讨论会选集 内容简介 汉语词汇发展史很重要,要好好研究,要总结词汇发展的规律,但现在还没有一本很好的研究词汇发展史的学术专...
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 )积极心理学领军人、国际积极心理协会(IPPA)前任主席,“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2位心理学家”之一,...
中国老玩意之谜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三类旧时流传至今具有较高鉴赏和收藏价值的老古董:“古器珍玩”——主要是陈于庙堂、多为达官显贵所用的价值较高的器具;“日常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