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读者对居斯塔夫·朗松(Gustave Lanson)并不陌生。朗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文坛一位极富影响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1857年8月5日生于奥尔良,1934年12月15日逝世干巴黎。朗松1876年入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先在外省的巴荣纳(Bayonne)、木兰(Moulins)、雷恩(Rennes)、图卢兹( Toulouse),后在巴黎的若干中学任教长达十三年。19世纪的俄罗斯崇尚法语和法国文学。朗松1886年曾应俄国皇室之邀,前往圣彼得堡为皇太子(即未来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讲授文学。1888年完成博士论文《尼维尔·德·拉肖塞与感伤喜剧》,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在高等师范学校任代课老师、1900年任索邦大学教授,1919至1927年任高等师范学校校长。
朗松*重要的建树是在文学史、文学史学理论和方法论方面。他的方法和观点生前既招致许多攻击和谩骂,又受到由衷的喜爱,直至20世纪60——70年代,仍处于围绕“新批评”而展开的争论的核心。那是因为他所“创造”并立足干大学的《文学史》,除去其知识性和“科学”性而外,成为法国自德雷福斯事件到政教分离这个高等教育民主化和世俗化进程中的因素之一,它在“ 法兰西行动” 的攻击和上流社会的讽刺中, 促成了某种“教师共和”精神,在崇尚集体探索和顽强挖掘“渊源”、反对随心所欲式任性批评的个人主义恶魔中,把大家凝聚成一个整体。朗松的全部天才就在于借鉴了几十年来经过莫诺( Monod)、拉维斯(Lavisse)、朗格卢瓦(Langlois)、塞纽博斯(seignobos)等人进行了一场“ 革命” 的史学研究的精神和榜样,并因此而“ 拯救”了文学研究。此前, 高师时代的青年罗曼·罗兰( Romain Rolland)离开了文学研习这块“ 贫瘠的土地”,因为革新前的文学研究形同于修辞练习,备受史学和社会学等新“科学”的不屑。
《朗松文论选》为20世纪欧美文论丛书之一。该书汇集了朗松论述文学史方法、文学与社会思潮、文学与哲学,以及用其理论和方法具体评析蒙田、莫里哀、高乃依、伏尔泰等人的重要论文28篇。
一 文学史方法
我要简介的这种方法并不是我的发明创造,它只不过是对我的一些前辈和同代人,甚至是一些比我年轻的朋友们的实践进行了一番思考的结果。
这种方法并非是研究现代法国文学所特有的方法,至少就其精神方面,以及它的基本规则方面来说,这种方法曾是阿尔弗雷德·克鲁瓦泽和莫理斯·克鲁瓦泽两位先生撰写希腊文学史,加斯东-布瓦西埃(Gaston Boissier)先生研究拉丁文学,加斯东·巴里斯及约瑟夫·贝迪耶先生整理中世纪法国文学时所用的方法。也正是这种方法产生了一些关于欧洲及全世界各国文学的极其优秀的著作。
我的思考之所以主要围绕文艺复兴以来的法国文学,那是因为我对这一段文学比较熟悉,经常想到这段文学;也是因为在其他一切领域,人们对各种精确方法的使用并不表示怀疑。现代法国文学是一切奇思怪想的舞台,是一切狂热激情的战场——恕我说句不中听的话,也是一切懒虫的掩蔽所。任何一个人,一旦自炫有点才气,一旦感到有股子热情需要发泄,或者有股子怨气需要消解,就自以为有资格对现代法国文学说三道四;而许多有学问的人则把“方法”当作唬人的工具。他们以为有必要起来保卫他们的各种乐趣和他们的思想方式不受那折磨人的暴君的侵犯。这些顾虑都是莫须有的。
居斯塔夫·朗松(Gustave Lanson,1857—1934)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大学派文学批评家中与布吕纳介、勒梅特尔、法盖齐名的一位大师。
朗松毕生从事文学教学与研究。曾就一些作家发表了专题论文,如《博叙埃》(1860)、《布瓦洛,》(1892)、《高乃依》(1898)、《伏尔泰》(1906),还编制出版了伏尔泰《哲学通信》以及拉马丁《沉思集》的评注本,分别于1906年及1915年问世。
朗松最重要的著作应首推他那部《法国文学史》(Histoire de la litt e rature fran aise)。此书从法国文学起源写到十九世纪末年,初版于1894年,迄今已有九十余年,著者离世也己逾半个世纪,但今召学习与研究法国文学的入仍能从中取得宝贵的教益。这部文学史在1967年时,在阿歇特出版社已出到第42版。
朗松还有不少重要论文和书评散见于一些报刊之中,发表时间距今已远,后来又未曾重印,因之虽被许多教师和教科书列入必读书目,要求学生阅读参考,但学生极难找到。美国耶鲁大学法文系教授昂利拜尔(Henri Peyre)先生有鉴于此,不辞辛劳,多方搜罗,共得28篇,编成本书,题为《居斯塔夫·朗松方法、批评及文学史论文》,并在卷首撰有长篇导言,对朗松在法国文学史界中的地位作出客观评价,对曲解朗松治学方法的各种论调予以驳斥,对集中所收各篇论文一一作了简介。
郑振铎-文学大纲-(全三册)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学史,也是20世纪20年代杰出的世界文学史和比较文学史巨著,是我国在世界文学史课题方面的开山之...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庚辰本(精装四册) 本书特色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套装全4册)》:红楼梦古抄本丛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庚辰本(精装四册) 内容简介 要...
中国诗学思维 内容简介 鉴于目前中国文化语境西化的势头未减,为维护中国诗学优势的主流,张扬民族诗学的个性精神,这是激起作者研究中国诗学思维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诗...
鲁迅忧思录 本书特色 百年来*受尊崇也*受误解,一生中几次彷徨更几次呐喊中国,七个鲁迅:迷惘的青年,激愤的斗士,孤傲的文人,冷酷的批评家,幽默的旁观者,改造汉语...
一起重读一个国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堂给中国年轻人入门日本的人文通识课。《知日知日!这次彻底了解日本》系列图书共四卷,
金瓶梅百问 内容简介 宁宗一、付善明所著的《金瓶梅百问》从文本出发,把读《金瓶梅》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成一百个题目,逐个解说,字数从八九百字到两千字不等,...
侵华日军高级将领大结局(上、下) 内容简介 在郭松龄部顺利进军的同时,日本关东军于12月7日奉白川义则之命迅速由铁岭、辽阳、海城等地集结于奉天府警戒,并声明不干...
莫言评传-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 本书特色 一个作家一辈子可能写出几十本书,可能塑造出几百个人物,但几十本书只不过是一本书的种种翻版,几百个人物只不过是一个人物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自五四时期至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文学发展脉络,以五四文学、三十年代文学、四十年代文学为分期阐述文学思潮文学团体、代表作家及作品等...
清代广西古文研究(2008/10)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清代广西主要古文家及其作品进行文献整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清代广西古文的发展情况作深入探讨,指出由于历史、文...
诗词常识 本书特色 《读词常识(精)》是由夏承焘和吴熊和共同编著,中华书局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诗词常识 目录 **章 词的起源与特点一、词的起源二、词的特点第二章...
燕园变法(谁能站上北大讲坛) 内容简介 本书收集了《21世纪经济报道》与《书城》至目前为止发表的有关北大改革的文章及其他媒体发表的部分文章。这些文章观点有所不同...
周作人自编文集——木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周作人自编文集中的《木片集》分册。书中收录了周作人先生大量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 本书特色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卷是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卷1992**版(以下简称**版)基础上,为满足读者需求,适应市场...
呼吸系统疾病比较诊断学 本书特色 本书的编者们大都是长期工作在临床、教学、科研**线的中青年专家及技术骨干。撰写过程中他们团结协作,倾注心血,并发挥了专业特长,...
《牛津通识读本:法语文学》内容简介:法语文学遗产丰富多样,吸引着全世界的读者。从11世纪到21世纪,从法国到西非再到加勒比,世
团购:红楼探梦3册 本书特色 ★ 32开硬精装,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作者孙阳,素喜历史、传记、战争类书籍★ 原文引用则采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7月北京第3...
六朝清音(第四卷) 本书特色 《华夏审美风尚史:六朝清音》内容全面,图文并茂,资料翔实,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不仅可作为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资...
鲁迅诗文鉴赏辞典-袖珍典藏 目录 诗歌联句/2别诸弟庚子二月/3莲蓬人/4庚子送灶即事/5祭书神文/6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园主人元韵/8自题小像/11哀范君三章/...
古典文学名篇鉴赏(2008/11) 本书特色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是文化中极具强烈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