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宗一、付善明所著的《金瓶梅百问》从文本出发,把读《金瓶梅》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成一百个题目,逐个解说,字数从八九百字到两千字不等,让您在休闲之余,了解《金瓶梅》全书的内容和“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
宁宗一,195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史、小说美学和戏曲美学。出版专著有《古典小说戏曲探艺录》、《说不尽的金瓶梅》、《宁宗一讲<金瓶梅>》、《<金瓶梅>可以这样读》、《心灵文本》、《教书人手记》、《名著重读》和《倾听民间心灵回声》等。付善明,苏州大学文学硕士(2008年),南开大学文学博士(2011年)。现任教于天津理工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发表学术论文《(金瓶梅)与“隐性累积”——兼论其讲唱性》、《笑笑生的智慧》等十多篇。张圣洁,1946年1月生于天津。1969年7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全元曲》(合作主编)、《现代汉语句典》(统稿、副主编)、《蒙学五经》(主编)。担任审稿专家、特约编审等,参与审定《李大钊全集》、王利器《水浒全传校注》、傅璇琮《中国历代诗文名著提要》等。主审冀版小学、初中语文教材。曾任《中国出版年鉴》、《中国编辑》等刊特约编审。
莫扎特交响曲 本书特色 “BBC音乐导读”从书由著名的英国BBC广播公司精心主编,特邀音乐界的权威人士撰著,涵盖自十六世纪以来的名个音乐时期的*伟大的古典音乐作...
作为“新时期”的20世纪80年代,被视为告别50—70年代的革命实践而进行文化“新启蒙”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文学观念、知识
老舍文艺论集 内容简介 老舍,本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属正红旗)。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后来在佛教界人士“宗月大师”的帮助下,才得以进入私塾及小学读书。...
新文学评论-2015/1 VOL.4 NO.1 本书特色 黄永林、阎志、张永健主编的《新文学评论》为新文学学会主办的文学评论集刊,设有多个专题,如“作家语录”、...
思慕宫--开罗三部曲之二(马哈福兹文集) 内容简介 纳吉布·马哈福兹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开罗三部曲是他的重要作品。小说通过一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描绘了一九一七...
《西游记杂剧》评注本 本书特色 近年以来,随着清宫昇平署档案的逐步出版与整理,宫廷戏曲的研究从“冷门”变为小小的“热门”,《昇平宝筏》这一部“西游记”大戏,关注...
快乐100分趣味化学 内容简介 是一本以通俗的语言、浅显的分析、活泼的形式向中小学生读者介绍化学知识的科普读物。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故事向中小学生朋友娓娓动听地讲述...
中国文学精神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精神》一书是由《中国文学论集》和《中国文学论集续编》汇集而成,本书完整地收录了徐复观先生的文学研究论著。全书以汇编的方式,从各...
诸葛亮文集全译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为底本,根据读者的需要定名为《诸葛亮文集全译》。诸葛亮文集全译 目录 文集卷一草庐对为先帝与后帝遗诏 文集...
写给Ly’sM的十二封情书,讲述的是欲爱时的等待、渴望、震颤、悸动、纠缠,欲爱时的大哭与大笑,眷恋与愤怒,蒋勋笔下的欲爱,是
萧乾译作全集好兵帅克 本书特色 荟萃萧乾一生全部文学翻译作品的《萧乾译作全集》十卷本日前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萧乾译作全集》收入了包括《尤利西斯》《好兵帅克》...
万圣节公主-魔法小花仙-1 本书特色 《魔法小花仙(1万圣节公主)》由晴天所著,想不到一面梳妆镜能带着两个小女生穿越到莉碧娜夫人故事里的拉贝尔大陆。传说...
素描静物 目录 序概述苹果和香蕉衬布上的植物砧板上的刀和肉电话和电话簿土豆、药罐和碗逆光的杯子帽子和皮带画具绒毛猩猩和易拉罐洗浴用品衣架鸡蛋、蒜头和碗鱼头和火锅...
民以食为天,苏童的一部《米》讲述了主人翁五龙摆脱饥饿贫困的人生历程,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乡村与都市的纠缠与冲突,随
如果要举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那么,一座是张爱玲,另一座无疑就是萧红。然而萧红悲剧性的命运注
查良铮唐璜-(全二册) 本书特色 《唐璜》是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代表作。这部以社会讽刺为基调的诗体小说约16000行,共16章,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广阔...
启功丛稿:论文卷 内容简介 功年逾二十,始受教於励耘先生,获闻学术流别及考订之学,得知无徵不信为立言行文之根本。时私嗜书画,试笔多就古书画取材。一日励耘师以志趣...
龙门石窟线描集 目录 龙门石窟是佛教造像中国化民族化的皇家艺术典范走进龙门图1北魏 莲花藻井与供养天图2北魏 飞天图3北魏 飞天图4北魏 飞天图5北魏 飞天图6...
スイーツフェチの営業マン・優紫の一番は、ホテル・ロイヤルフォートの幻のスイーツ★その商品化を持ちかけた優紫にホテル支配人
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 内容简介 全书针对学界存在的论争,提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应以“了解同情”重观价值理性,重观其真精神、真面貌,具有新锐的学术价值。....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