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雍曾注《离骚》、《淮南子》、《韩子》等书,著有诗文集,编选《诗镜》。《诗镜》共九十卷,收诗自汉魏迄晚唐,分为二集,《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前有《诗镜原序》一篇,《诗镜总论》一篇,阐明“神韵为宗,情境为主”的诗歌理论和选诗标准。
本书采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第1411册《诗镜》为底本,以《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玉台新咏》(中华书局1985年版)、《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版)等进行对校,遇有异文,出以校记。底本繁体竖排,本书采用简体横排,对繁体字、异体字进行简化、规范化。底本无目录,本书增加目录,以便查找。
★大16开精装,1252页,丰厚翔实
★明末学者陆时雍选评,著名学者任文京、赵东岚整理、点校
★《诗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古代诗歌选本,共九十卷,前有《诗镜原序》一篇,《诗镜总论》一篇,阐明“神韵为宗,情境为主”的诗歌理论和选诗标准
★ 底本繁体竖排,本书采用简体横排,对繁体字、异体字进行简化、规范化。底本无目录,本书增加目录,以便查找
★《诗镜》的点校出版,为古代文学研究者利用本书提供了极大便利,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亦大有裨益
明末学者陆时雍的《诗镜》是一部规模宏大的古代诗歌选本,分为《古诗镜》和《唐诗镜》,共计九十卷。《四库全书总目》评之曰:“采摭精审,评释详核,凡运会升降,一一可见其源流,在明末诸选之中,固不可不谓之善本矣。”《诗镜》的点校出版,为古代文学研究者利用本书提供了极大便利,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研究亦大有裨益。
陆时雍倡导“神韵说”,并以此标准选评诗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强调自然天成,反对模拟雕琢。他推崇陶渊明和谢灵运,认为陶诗“似月到柳梢,风来水面,自然之妙,难以力与”,谢诗“人巧尽后,宛若天工”。其二,倡导主情而反对主意,认为情乃神韵之基础,舍情而谈神韵,往往适得其反。其三,主张含蓄蕴藉,余韵悠长,强调诗歌表达情感不应直露,要给读者留下回味的空间。其“神韵说”,是明代诗歌理论发展过程中各种观点激烈碰撞之后,由陆时雍综合各家优长而提出的一种新的诗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虽然陆时雍欲针砭流俗,不免于惩羹吹齑,但总体来看,陆时雍通过《诗镜》把“神韵说”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对清代王士禛创立“神韵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陆时雍强调“神韵说”,目的是反拨前后七子的“诗必盛唐”说。前后七子尊崇盛唐,开复古之风,以模拟剽窃为能,生吞活剥,几近僵化。其后公安派以“性灵说”反对模拟蹈袭,却又讲究浅俗率易;竟陵派反拟古,又流于冷僻苦涩,故至明末“诗必盛唐”影响犹存。在陆时雍看来,“诗必盛唐”说的理论基础是“格调”,将结构、修辞等看成固定不变的外在法式,如鹦鹉学舌。他认为,神韵不是具体的章法技巧,因而无法模拟,这就击中了“诗必盛唐”说的要害。
《古诗镜》和《唐诗镜》虽为两部分,但从贯穿的主旨来看是不可分的。陆时雍在评点中往往将六朝诗歌与唐诗联系比较,既肯定六朝优长,也批评唐人不足,对李白、杜甫的批评,更是一针见血,如批评李白“不足处,皆在于率,率则意味遂浅”,杜甫诗歌之病“在于好奇,作意好奇,则于天然之致远矣”,“老杜诗必穷工极苦,使无余境乃已”,而这正是导致诗歌远离神韵的原因。李杜诗歌尚有如此不足,后人再亦步亦趋,实为舍本逐末。由此批评七子的“诗必盛唐”说,就有很强的说服力。
整理《诗镜》,还对校正某些版本的文字讹误有一定帮助,如中华书局版《历代诗话续编》收录陆时雍的《诗镜总论》,比较《诗镜》中的《总论》,前者的错讹一目了然,如前者《诗镜总论》“隋素而唐丽,素而质”一句,不知所云,而《诗镜·总论》为“隋素而丽,唐素而质”,疑问涣然冰释。又如前者《诗镜总论》“妖怪感人,藏其本相”,令人费解,《总论》为“妖怪惑人,藏其本相”,乃知前者“感”当为“惑”。其他如“贪肉者”应为“食肉者”,引杜诗“自锄稀莱甲”应为“自锄稀菜甲”,不一而足。一手材料之重要,于此可见一斑。
陆时雍(1612-1670?),字仲昭,浙江桐乡人。明代崇祯六年(1633)贡生。关于陆时雍的生平,明清各种史料较少论及。陆时雍挚友周拱辰的《圣雨斋集》(见《四库禁毁书丛刊》第八十六册,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收有《赠陆仲昭》、《哭陆二仲昭》、《陆征君仲昭先生传》等诗文,为后人了解陆时雍提供了真实的材料。据《陆征君仲昭先生传》所载,陆时雍祖籍吴兴,后徙居桐乡皂林。陆时雍少年聪颖,勤奋好学,性情孤傲,厌恶世俗。“意苟相许,风雨话言无倦意;所不可,终日接不交一言”,颇有魏晋士人风度。为家庭生计,陆时雍曾参加科考,但榜上无名。“每下第,辄嗷然而哭日:‘孺子雍,而忘而父之食无糜乎!’知己为之流涕”。《陆征君仲昭先生传》还记述了周拱辰与陆时雍一起读书的情形:“予好秘书稗乘,仲昭好先秦两司马;予好纂录典故,寒暑搦管不辍,仲昭好掩卷闭目,湛思冥搜;予好山泽行吟,颓唐醉放,仲昭好整襟危坐,捉鼻孤啸;予结撰惨澹,茎髯欲枯,仲昭恣笔所之,风雨蹴踏,淋漓未已。两家檐拱相直,书声亦略相闻,过从无晦明风雨,间每成一纸,辄呼快读,涕笑杂出。不以荣遇换吾一言,不以尺璧换吾一息,吾两人穷愁著书,冀藏名山。”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二人深厚的交谊。陆时雍早年迷恋道家炼丹之术,延请炼师,垂涎金丹,*后因“导引失候得奇疾”,遂恍然彻悟,乃倾心诗文。陆时雍五言*工,直逼陶潜、谢灵运;其乐府近体,可追李白、韩愈。明朝末年,社会黑暗,江河日下,士人多有末世沧桑之感,陆时雍“常对影恸哭,望空漫骂,室人知友进软语侑之不可得”,可见其胸中积郁之深。崇祯年间,天下多故,诏令各省大臣保举贤能之士,“豫抚、越宪两举仲昭以应诏”,陆时雍虽然北上入京,却*终“意殊不属,卒以沦落”。陆时雍晚年因事牵连入狱,死于狱中。周拱辰有《哭陆二仲昭——时陆以非罪毙诏狱》诗二首,其二云:“簌簌酸风吹敝襟,死生交态此时心。弹琴呼汝魂何处,挂剑无枝哀独深。(原注:时陆未返葬)地下修文余绿酒,生前卖赋空黄金。荆卿碧血埋燕市,易水歌寒筑未沉。”陆时雍晚年的命运非常悲惨。
陆时雍曾注《离骚》、《淮南子》、《韩子》等书,著有诗文集,编选《诗镜》。
选评
陆时雍,明朝,字仲昭,桐乡人。其祖先为吴兴人,后迁徙到桐乡的皂林。陆时雍少年颖悟,性不耐俗,明崇祯六年中举、得贡生。辑有《古诗镜》三十六卷、《唐诗镜》五十四卷,又撰有《诗镜总论》一卷。
点校
任文京,1955年生,河北省保定市人,文学博士。1978年3月入河北大学中文系学习,1982年3月毕业留校任教。曾任河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现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高等学校出版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华文出版论坛秘书处秘书长,台湾南华大学出版与文化事业管理研究所客座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学、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传播。曾获河北省第三届社科优秀专家特别提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宣传文化系统首届“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称号。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温阳论 目录 **章 概述一、历代医家对阳气的认识1.气与阳的关系2.阳与火的关系二、阳气的功能作用1.推动作用2.温煦作用3.气化作用4.兴奋作用5.升发作用...
草木缘情-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 本书特色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植物世界。作者累积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在书房中遨游文学世界,在田野中实地探访中国古典文...
Alarge,beautifulbluestoneisdiscoveredinaforest.Itiscutinhalf,andonehalfstaysinth...
《H庄园的午餐》内容简介:一个英国版的红玫瑰与白玫瑰的故事。“无论多么细密的诡计都逃不过波洛的眼睛。”——《每日邮报》 年轻
自從下了一次墓後,陳玉便陷入一連串的噩夢當中。為了解除脖子上的青龍環的詛咒,陳玉不得不再度下墓。俊美又強勢的封寒視陳玉為
中华医学闻诊大全 内容简介 1994年,我们和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编辑出版了《中华医学望诊大全》。是书出版社后供不应求,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广大同仁不仅...
《李敬泽散文》内容简介:与山河有关,与岁月有关,与远方的、梦想和惦念中的人有关,李敬泽写下这些文字。他走过、读过、经历过、
もどかしい恋愛の心情をメインに描いているのですが、ちょっともどかしすぎ&なかなか前へ進まない。だんだん退屈になってきまし
消化病诊疗手册 内容简介 为了便于临床医师在诊断和治疗工作中查阅,我们组织了全国各学科专家编写了这套袖珍版(口袋书)医师速查丛书。本分册为消化病部分,由中国医科...
艾治平解读名诗 目录 徐勉采菱曲江洪采菱曲二首沈满愿登楼曲晨风行阴铿闲居对雨二首(其一)陆山才刻吴阊门诗徐陵陇头水洛阳道二首王金珠子夜四时歌八首虞世南中妇织流黄...
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 内容简介 《马瑞芳趣话聊斋爱情》,还是延续了马教授趣话经典的写作路子,这是她的“趣话经典”系列第3本,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继续...
魔法学校之黑翼之谜 本书特色 小布老虎丛书。魔法学校之黑翼之谜 内容简介 设想一下: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竟然还有个和你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这个野心勃勃的家伙想偷偷和...
名家读名篇 本书特色 【名家读名篇·大师阅读大师】精选自【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文本典藏”栏目【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时间精选全国文学刊物刊发的优秀小...
价值理性与中国文论 内容简介 全书针对学界存在的论争,提出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应以“了解同情”重观价值理性,重观其真精神、真面貌,具有新锐的学术价值。....价值...
《直播电商实战一本通》内容简介:直播电商的出现,为许多商家带来了超乎想象的空间。直播电商有千亿级的市场红利,无数普通人和商
文案:秦宵,专门采访古代神秘事件的专题记者,与摄影师搭档江岩前往线人密报的失落的小村。带衰的两人在不见天日的森林中迷了路
《文化的江山04:中国轴心期》内容简介:公元前500—前200年,文化中国的诸子时代,确立了中国人生活和思考的轴心。春秋的诸侯和家
莎蕻文集(全3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武汉出版社1998年1版1印★ 莎蕻(1923-2003),一位经历数次战火洗礼的“延安时期作家”,莎蕻二字,前字...
《法与宪法》是要阐释构成现代英国宪法基础的根本理念。作者认为宪法乃是人们的一种结合体,它的特性取决于处于统治和被统治地位
陈世骧(1912—1971),字子龙,号石湘。河北滦县人。1935年北京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毕业,留校任讲师。抗日战争爆发后离开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