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是人际文明相处的准则,是国家合法性的标准,是国内宪法和国际法律条约的基石。作为国际社会政治与道德的重叠共识的核心,人权既是一个法律概念,也是一个道德概念。在人权的坚硬的法律外壳的里面,蕴涵着深厚的伦理内核。以人权的法律形式为研究对象者,为人权法学。以人权的道德意蕴为研究对象者,为人权伦理学。
本项人权伦理学研究,不仅涵盖人权的内涵、人权的论证以及人权间的冲突等基本内容,凸显了人权作为主观权利的本质特征以及普世性、基础性、道德适用性的重要性质,揭示了人权与东方文化、人权与尊严、人权与民主、人权与法律之间的复杂关系,而且还从人权的视角,对平等、公正、关爱等重要伦理范畴以及功利主义、契约主义、德性论、责任伦理、康德形式化的道德法则(义务论)等伦理学派的价值旨趣进行了阐释与解析,同时也展现了应用伦理学的勃兴对于深化人权的伦理学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书不仅涵盖人权的内涵、人权的论证以及人权间的冲突等基本内容,而且还从人权的视角,对平等、公正、关爱等重要伦理范畴以及各种伦理学派的价值旨趣进行了阐释与解析,同时也展现了应用伦理学的勃兴对于深化人权的伦理学研究所起的重要作用。本书思想深刻、论证严谨、表述清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篇人权的内涵
**章人权的基本概念
本章“人权的基本概念”由“人权的定义”和“人权是一种主观权利”两节构成。“人权的定义”是全部人权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它表明人权是权利的一种,因而具有一般权利的基本属性。“人权是一种主观权利”则是对人权概念的进一步深入的说明,它表明人权作为一种特殊权利,拥有着一种不同于一般权利的独特的属性。
**节人权的定义
所谓人权,是作为个体的人在他人或某一主管面前,对于自己基本利益的要求与主张,这种要求或主张是通过某种方式得以保障的,它独立于当事人的国家归属、社会地位、行为能力与努力程度,为所有的人平等享有。
人权概念的建构是以权利概念的建构为前提的。依据美国政治与社会哲学家范因伯格(Joel Feinberg)的观点,“权利是一个人针对其他人就某种事物的特殊质量的要求”。这项定义蕴涵着四个要素。**,“一个人”或“某个人”是权利的载体。他对自己的权利提出主张。第二,被“针对的其他人”是权利的应答者、责任者或履行义务者,比如国家。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要针对该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是消极义务,则意味着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不阻止权利载体做或不做某事;如果是积极义务,则意味着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为了权利载体去做某事。第三,“就某种事物”指的是权利的具体内容或权利的对象,比如“生命、自由、财产不受侵害”或“应享有*低限度的社会保障”等。第四,“特殊质量的要求”指的是权利意味着一种要求或愿望,这种要求或愿望有别于一般的、随意的要求或愿望之处,在于权利载体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可以追索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相应的义务,必要时甚至可以通过实施制裁使权利得以履行。
……
甘绍平,1959年生,江西南昌人。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伦理学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伦理智慧》,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传统理性哲学的终结》,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中国哲学的精髓》,达姆施塔特学术图书协会(WBG)出版社,1997,德文版。《客观理性哲学——理论与思维方式》,慕尼黑ARSUNA出版社,1994,德文版。
**篇人权的内涵
**章人权的基本概念
本章“人权的基本概念”由“人权的定义”和“人权是一种主观权利”两节构成。“人权的定义”是全部人权伦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它表明人权是权利的一种,因而具有一般权利的基本属性。“人权是一种主观权利”则是对人权概念的进一步深入的说明,它表明人权作为一种特殊权利,拥有着一种不同于一般权利的独特的属性。
**节人权的定义
所谓人权,是作为个体的人在他人或某一主管面前,对于自己基本利益的要求与主张,这种要求或主张是通过某种方式得以保障的,它独立于当事人的国家归属、社会地位、行为能力与努力程度,为所有的人平等享有。
人权概念的建构是以权利概念的建构为前提的。依据美国政治与社会哲学家范因伯格(Joel Feinberg)的观点,“权利是一个人针对其他人就某种事物的特殊质量的要求”。这项定义蕴涵着四个要素。**,“一个人”或“某个人”是权利的载体。他对自己的权利提出主张。第二,被“针对的其他人”是权利的应答者、责任者或履行义务者,比如国家。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要针对该权利履行相应的义务。如果是消极义务,则意味着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不阻止权利载体做或不做某事;如果是积极义务,则意味着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为了权利载体去做某事。第三,“就某种事物”指的是权利的具体内容或权利的对象,比如“生命、自由、财产不受侵害”或“应享有*低限度的社会保障”等。第四,“特殊质量的要求”指的是权利意味着一种要求或愿望,这种要求或愿望有别于一般的、随意的要求或愿望之处,在于权利载体在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可以追索权利的应答者或责任者相应的义务,必要时甚至可以通过实施制裁使权利得以履行。
……
甘绍平,1959年生,江西南昌人。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伦理学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应用伦理学前沿问题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伦理智慧》,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传统理性哲学的终结》,台北唐山出版社,1996。《中国哲学的精髓》,达姆施塔特学术图书协会(WBG)出版社,1997,德文版。《客观理性哲学——理论与思维方式》,慕尼黑ARSUNA出版社,1994,德文版。
尼采说天才与灵魂-大师思想集萃 本书特色 阅读先哲的作品,就是学习先哲的智慧,感受先哲的思想与气质,感悟其充满睿智与激情的人生。《尼采说天才与灵魂》这本书,让我...
自然法传统:一位哲学家的反思 本书特色 这部作品是西蒙教授1958年冬在芝加哥大学“自然法课程”的讲授内容的修改稿。西蒙教授开篇即奠定了自己的理论基调:“虽屡遭...
四种爱 本书特色 《四种爱》堪称爱的经典,是路易斯万年在遍尝情爱、友爱、爱情和仁爱之后创作的,对每一种爱的论述都反映了他丰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书中,他谈到情爱由...
婆罗门教和佛教是古代印度的两大主要宗教。两教中的哲学思想构成了印度古代哲学的基本内容。姚卫群编著的《印度婆罗门教哲学与佛
十种幸福之道-佛说妙慧童女经 本书特色 《妙慧童女经》是2600年前,一位八岁的少女向佛陀请教十个人生关键的问题,佛陀所做的开示。星云大师为安顿现代人身心的烦恼...
易传与道家思想-(修订版) 内容简介 《易传与道家思想(修订版)》从哲学议题、思维模式以及万物起源说、自然循环论、阴阳气化论、天人一体观、变化发展观、乐天知命的...
个体的人:祁克果的基督教生存论思想 本书特色 《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个体的人:祁克果的基督教生存论思想》把祁克果(Soren Kierkegaard,1813-...
佛在云南-从西双版纳到香格里拉的佛教之旅 内容简介 《佛在云南》从佛教的视角来看,南北穿越云南的澜沧江是唯一的。唯一串联了藏传佛教、汉传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及地...
心灵信笺-寻找精神家园 内容简介 他所著的《瓦尔登湖》,成为全人类的心灵之书;他的文字是内心生发出的一泓清泉,为人们开启了生命中永恒的黎明!深沉而敏感的抒情……...
古代命理学研究-命理基础 本书特色 命理学是研究人的命运学说。中国古代的传统命理,是以人出生的时间点,年、月、日、时的“干支”(八字、四柱)为基点,配以“五行”...
资本论(全彩插图精读本) 本书特色 《资本论》是马克思花费40年,阅读1500种书籍,整理400余本笔记的心血之作。被译为70余种文字,全球累计销售20亿册。此...
善财 本书特色 圣严法师根据“人生佛教”的理念,开讲从心出发的生活禅“心六伦”——职场伦理、家庭伦理、族群伦理、自然伦理、生活伦理、校园伦理。圣严法师以真修实证...
信仰与政治哲学(施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 内容简介 本书的书名——《信仰与政治哲学:施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似乎已经为我们提示了本书的论题位置:沃格林与施特...
《佛教禅定》为当代非常著名的西藏密宗瑜伽士陈健民上师接受英国比丘访问时所结集的英文著作,可说是继天台智者大师《摩诃止观》
拨开迷雾的思维工具:悬逻辑 本书特色 2000多年以来,众多的逻辑学者总结了人类思维的规律及其在多方面的运用,建立了很多严密的逻辑体系,为人们论证思想、传播真理...
信仰二十讲 本书特色 《信仰二十讲》作者何光沪,在西方文明中,信仰作为人生根基,也是社会生活、历史发展、文化创造的基础。两千年来,无数贤哲关于信仰的诸多论述,构...
曾国藩全集:败经、挺经——看智者久立不败之术 本书特色 《败经》是一部具有实用价值的析败致胜的佳作,其内容包括曾国藩平生对“败”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也是他历经千般...
大学中庸译解 本书特色 《大学》和《中庸》是儒家经典中具系统性的两种理论著作。《大学》是“内圣”与“外王”高度统一的政治理论,也就是以“德治”为指导思想的政治哲...
性空学探源 内容简介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
道教服食技术研究 本书特色 《国学》一词*早见于《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学之政,以孝国子小舞。》其中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指上古时期国家设立的学校。随着历史的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