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一书由西汉淮南王刘安组织门客集体编撰,该书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它既保存了先秦时期光辉灿烂的文化,又开启了两汉以后的文化。它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该书还保存了大量的神话传说资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价值。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淮南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奇书,是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的精品。
作为《淮南子》的选译本,本书选取每篇论述的中心要义部分,希望有助于读者了解《淮南子》一书的主要旨意。
本书以权威底本核校,约请业内专家译注,译文流畅自然,注释力求精当。
注释:
1 子午、卵酉:即“四仲”。子辰在正北,午辰在正南;卵辰在正东,酉展在正西。子、午相连为经,卯、酉相连为纬。斗柄指子是冬至,指午是夏至,指卵是春分,指酉是秋分。二绳:指经纬二直线。
2 四钩:四钩即四角,和四仲相对而言。四仲以外的八辰按其部位分成四区:东北角丑寅,东南角辰巳,西南角来申,西北角戌亥。
3 报:恢复。原注说:“阴气极于北方.阳气发于东方,自阴复阳,哉日报德之维。四角为维也。”
4 背阴之维:原注说:“西南已过,阳将复阴。”
5 常羊之维:原注说:“东南纯阳用事,不盛不衰。”常羊,即“徜徉”。
6 号通之维:原误作“蹄通之维”.钱塘说:“西北,乾也,天门在焉,呼号则通,故曰号通。”
7 中绳:指向子午经线北端子辰部位。下“斗南中绳”指北斗斗柄指向南方的午辰部位。
8 冬至为德:冬至是阳气已经开始萌发,化育万物,故日“为德”。
9 夏至为刑:夏至时阴气萌发,使万物凋残,故曰“为刑”。
10 凿池:原作“凿地”,依王念孙说改。
11 德在室:冬至后万物闭藏,这时阳气转入室内。
12 冬至则水从之,日夏至则火从之:俞樾认为“水”、“火”二字当互易,冬至阴气至极,阳气萌动,故云“火从之”;夏至阳气至极,阴气萌发,故云“水从之”。从,随。
13 火胜:指火气上升。原误作“阴胜”。
14 八尺之修:指八尺长测量日影的圭表。修,长。
15 景:同“影”。
16 流黄泽:硫磺遇阴湿之气从地下渗出。
17 石精出:指玉石冒出水气。
18 八尺之表,景修尺五寸:原作“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依刘文典说改。
19 景修则阴气胜:冬至时日南移,对北半球来说,离地远,正午测日影长一丈三尺,这时阴气居主宰地位,昼*短夜*长,故云。下面说“景短则阳气胜”,是因为夏至时日北秽,离地近,昼*长夜*短。
译文:
子辰和午辰,卯辰和酉辰,分别连成南北向、东西向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线。丑辰和寅辰、辰辰和已辰、未辰和申辰、戌辰和亥辰,分别组成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方,称“四钩”,每一方的中心叫“维”。东北是从阴复阳的方向,所以叫“报德之维”;西南由阳复阴,所以叫“背德之维”;东南阳气不盛不衰,徘徊其间,所以叫“徜徉之维”;西北纯阴,是天门所在,需要号呼才能大通,所以叫“号通之维”。冬至时,北斗柄指向子午经线北端子辰部位,这时阴气到了极限,阳气开始萌动,所以说冬至是给万物带来阳德的节气。夏至时,斗柄指向子午经线南端午辰部位,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开始萌动,所以说夏至是给万物带来刑杀的节气。阴气达到极限时,北至北极、下至黄泉都充满着阴气,这时不宜凿池打井。这时万物都隐藏蛰伏,虫类进入洞穴冬眠,阳德转人室内。阳气达到极限时,南至南极、上至朱天都充满着阳气,这时不宜平整山丘和上房顶做事。这时万物生殖繁衍,五谷开始生长,阳德转到野外。冬至时,阴气虽然旺盛,阳火也随之来临;夏至时,阳火虽然旺盛,但水气也随之来临。所以五月火气旺盛而水气渗出,十一月水气旺盛而火气也上升。阳气为火,阴气为水。水气上升,所以夏至时空气潮湿;火气上升,所以冬至时空气干燥。空气干燥则木炭吸湿少而显得轻,潮湿则木炭吸湿多而显得重。冬至时,井水上升,盆里的水也膨胀;羊脱毛,麇换角,鸟鹊开始筑巢;用八尺长的圭表测量,日中天时它影长一丈三尺。夏至时,硫磺渗出液体,玉石也冒水气;蝉开始呜叫,半夏长成;蚊虫、牛虻不咬马驹牛犊,猛禽不抓雏鸟;用八尺长的圭表测量,正午的日影只成一尺五寸。日影长,说明太阳离地远,阴气强盛;日影短,则说明太阳离地近,阳气强大。阴气过强就会多雨水,阳气过强则多干旱。
注释:1 子午、卵酉:即“四仲”。子辰在正北,午辰在正南;卵辰在正东,酉展在正西。子、午相连为经,卯、酉相连为纬。斗柄指子是冬至,指午是夏至,指卵是春分,指酉是秋分。二绳:指经纬二直线。2 四钩:四钩即四角,和四仲相对而言。四仲以外的八辰按其部位分成四区:东北角丑寅,东南角辰巳,西南角来申,西北角戌亥。3 报:恢复。原注说:“阴气极于北方.阳气发于东方,自阴复阳,哉日报德之维。四角为维也。”4 背阴之维:原注说:“西南已过,阳将复阴。”5 常羊之维:原注说:“东南纯阳用事,不盛不衰。”常羊,即“徜徉”。6 号通之维:原误作“蹄通之维”.钱塘说:“西北,乾也,天门在焉,呼号则通,故曰号通。”7 中绳:指向子午经线北端子辰部位。下“斗南中绳”指北斗斗柄指向南方的午辰部位。8 冬至为德:冬至是阳气已经开始萌发,化育万物,故日“为德”。9 夏至为刑:夏至时阴气萌发,使万物凋残,故曰“为刑”。10 凿池:原作“凿地”,依王念孙说改。11 德在室:冬至后万物闭藏,这时阳气转入室内。12 冬至则水从之,日夏至则火从之:俞樾认为“水”、“火”二字当互易,冬至阴气至极,阳气萌动,故云“火从之”;夏至阳气至极,阴气萌发,故云“水从之”。从,随。13 火胜:指火气上升。原误作“阴胜”。14 八尺之修:指八尺长测量日影的圭表。修,长。15 景:同“影”。16 流黄泽:硫磺遇阴湿之气从地下渗出。17 石精出:指玉石冒出水气。18 八尺之表,景修尺五寸:原作“八尺之景修径尺五寸”,依刘文典说改。19 景修则阴气胜:冬至时日南移,对北半球来说,离地远,正午测日影长一丈三尺,这时阴气居主宰地位,昼最短夜最长,故云。下面说“景短则阳气胜”,是因为夏至时日北秽,离地近,昼最长夜最短。译文:子辰和午辰,卯辰和酉辰,分别连成南北向、东西向的两条互相垂直的线。丑辰和寅辰、辰辰和已辰、未辰和申辰、戌辰和亥辰,分别组成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四方,称“四钩”,每一方的中心叫“维”。东北是从阴复阳的方向,所以叫“报德之维”;西南由阳复阴,所以叫“背德之维”;东南阳气不盛不衰,徘徊其间,所以叫“徜徉之维”;西北纯阴,是天门所在,需要号呼才能大通,所以叫“号通之维”。冬至时,北斗柄指向子午经线北端子辰部位,这时阴气到了极限,阳气开始萌动,所以说冬至是给万物带来阳德的节气。夏至时,斗柄
儒学洗冤录 本书特色这是一本为儒学正名的著作。在当前社会上存在一些对传统儒学认识有误的背景下,作者阐述了儒学经典中的观点,如“和”“忠”“礼”“中庸”“君君臣臣...
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译丛:艺术史的终结?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当代西方学术大背景的影响下,西方艺术史学科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三...
嫉妒的制陶女 本书特色作者在书中给我们讲述了印第安人各个族群关于陶器、夜鹰、树懒的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在分析和研究这些神话时,他概括了印第安神话的三大主题,即食...
中国学术史讲话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史讲话》是杨东莼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著作中,杨先生高屋建瓴,俯瞰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承,仔细而精谨地梳理出中国学术的源流和变...
《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模式》是赫费的第一部学术专著。赫费从作为实践哲学的伦理学及作为概貌性科学的实践哲学两个方面对亚里士多
舍勒的心灵-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9) 内容简介 我写作本书有两个目的:一是用它来填补当代哲学文献中长期存在的空白。马克斯·舍勒(1874—1928)德语版的著...
秘密之书 内容简介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作为世界古国之一,今天的人们除了知道埃及留给世人金字塔这一伟大的世界遗产外,并不知道古老的埃及先民还留给人类一...
有马赖底禅文集-禅茶一味 本书特色 中国禅宗的东渐,日本禅宗的兴隆普及,造就了绚丽多彩而独具特色的“禅文化”。身为日本佛教界领袖和著名禅师、茶人、美术鉴赏评论家...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伦理界之通例,非先有学说以为实行道德之标准,实伦理之现象,早流行于社会,而后有学者观察之、研究之、组织之,以成为学说也,在我国唐虞三代间...
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村落 内容简介 本书所讲座的伊朗琐罗亚斯德教,是世界*古老的一个宗教。有关该教的起源,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学界一直在深入探讨。本书所调查的伊朗西...
死亡简史 本书特色 自有人类以来,迄于今日,已有八百五十亿人先后死在这个星球上,他们全是我们的亲戚父祖,死亡是温柔和安祥的它有着无比宽广的胸怀。赞美死亡——因为...
1.中国第一个博士电视节目主持人,1994年主持上海电视台“今日印象”2.中国第一个将心理学系统搬上电视荧屏的心理学家,1995年主
物质与记忆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曾对法国哲学及文学产生过广泛影响。他用文学家的笔调写出优美的哲学著作。本书在国内尚未有非常权威的译本,值得译介并加以宣传。物质与记...
陶伯斯(JacobTaubes,1923-1987)出生于犹太教家庭,曾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研习宗教学,于1947年在瑞士苏黎
文艺心理学 本书特色 《文艺心理学》是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美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较早较系统的美学专著之一。全书以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外国现代...
《哲学导论》是一部以全新面貌推出的哲学教科书。全书共分五篇:绪论、哲学的诞生、本体论与形而上学、认识论与先验哲学、历史哲
《药师经法研究:释义与讲记(第1、2辑)》凝集了作者历年修学药师经法之心得,全书共分四辑,分别为七佛药师经释义、讲记、随笔和杂
逻辑学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七章和一个附录。**章绪言,介绍逻辑的总体内容和历史概况。第二章命题逻辑,其内容与一般的逻辑教材比较接近,只是更加丰富、更加系统。第三...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八辑:发生现象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设发生现象学研究;现象学研究;学士、硕士、博士论文精要;创作与作品;资料共五个栏目;收录哲学论文14...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精装) 本书特色 本书为尼采晚期代表作,作于1883—1885年之间。本书可以说是晚期尼采思想的起点,在尼采思想生涯中占据着特别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