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修订版)》包括《吕氏春秋(上)》和《吕氏春秋(下)》,《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秦相吕不韦集门客各著所闻而成。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26卷,160篇,为杂家代表作之一。春秋战国时,诸子为宣传和实现其政治主张,不少人潜心于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他们总结历史上王朝的兴衰得失,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但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的特殊原因,尤其是严格的师承关系,各家墨守家法,互相攻讦,水火不容。在秦势强大、行将统一中国的大环境中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已渐告结束,各派学者汇集一堂的可能性已经出现,他们中的一些人能聚在吕不韦身边,各抒己见,集成一书,是以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应时而生。当中既有儒家和道家思想,又有墨家和法家思想,也有阴阳家和纵横家思想,其他如名家、兵家、农家、小说家等派,无不在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安地汇集在一起,不仅能与各家相表里,而且有出于各家之上者。
曲中医推荐
《吕氏春秋全译(上下)(修订版)》是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中的一册。
《吕氏春秋》自问世以来,版本较多,尤其是《诸子集成》本、《四部丛刊》本、许本及陈本,都各具特色。陈本集各家之长,费多年心血,自为一家,是目前很受欢迎的佳本。为此,全译时以陈奇猷先生的《吕氏春秋校释》为蓝本,参以许维通先生的《吕氏春秋集释》、张双棣等先生的《吕氏春秋译注》、谷应声先生的《吕氏春秋白话》、王范之先生的《吕氏春秋选注》、石声汉先生的《四民月令校注》等各家著作。
序言
《吕氏春秋》,亦称《吕览》,为秦相吕不韦集门客各著所闻而成。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26卷,160篇,为杂家代表作之一。
春秋战国时,诸子为宣传和实现其政治主张,不少人潜心于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他们总结历史上王朝的兴衰得失,总结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家”。但由于中国封建时代的特殊原因,尤其是严格的师承关系,各家墨守家法,互相攻讦,水火不容。在秦势强大、行将统一中国的大环境中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已渐告结束,各派学者汇集一堂的可能性已经出现,他们中的一些人能聚在吕不韦身边,各抒己见,集成一书,是以杂家的代表作(吕氏春秋)应时而生。当中既有儒家和道家思想,又有墨家和法家思想,也有阴阳家和纵横家思想,其他如名家、兵家、农家、小说家等派,无不在书中占有一席之地,相安地汇集在一起,不仅能与各家相表里,而且有出于各家之上者。正如东汉高诱在《吕氏春秋序》中所说:
然此书所尚,以道德为准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
以公方为检格,与盂轲、孙卿、淮南、扬雄相表里也。是以著在《录》《略》。诱正《孟子》章句,作《淮南》《孝经》解毕讫,家有此书,寻绎案省,大出诸子之右。
《吕氏春秋》的准的、纲纪、品式、检格,高诱都认为是整个时代*有代表性的优秀楷模,不仅能与各家相表里,而且经过“寻绎案省”,得出“大出诸子之右”的结论,确为独家之评。但因该书是杂家,表面上未能像诸子之显著,加之吕不韦之行事,为历代学者所唾骂,故而长期以来未引起研究者应有的重视,致使该书并未享有它应有的地位。
孟春纪**
本生重己贵公去私
孟春
[题解]
《十二纪》包括春、夏、秋、冬四季,各季分孟、仲、季三月,各月有文五篇,总计六十篇。春季各篇大多讲与生有关之事。孟春,即春季**个月,为农历正月。《孟春纪》凡五篇。《孟春》为**篇,主要讲春生的重要。文章指出,在春生季节,天子应顺天时,躬耕田间,各种政治措施都要符合春生,有利于春生,“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总之,不要做任何有害于春生之事。
[原文]
1·1一曰: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嗥。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①。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⑥。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旃,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④。
注释
①“盂春”后原衍“纪”字,今删。《孟春》为《孟春纪》的**篇,故不当有“纪”字。孟:始。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大臣,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故里在城南大吕街,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其门客有三千人。即《吕览》。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陶伯斯(JacobTaubes,1923-1987)出生于犹太教家庭,曾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研习宗教学,于1947年在瑞士苏黎
中庸注参 本书特色 民国大师文库,旨在为读者提供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精品。当时,学问家经历了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学术革新;因时应势而现出版高峰,大...
了凡四训 本书特色 《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于六十九岁时所作,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全文分“立命之学”、“改过之...
存在与在 内容简介 本书是德国大哲学家海德格尔继《存在与时间》之后,又一部力作,收录了作者的四篇论文,首次以汉语形式出版,将为进一步研究海德格尔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20世纪法哲学发微-德意志法治学文选-(三) 本书特色 如果说20世纪之前德意志法哲学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到观念论哲学逻辑的支配,那么从20世纪开始,则注入了一些新...
开悟之旅-铃木大拙禅论集之 二 本书特色 《铃木大拙禅论集之二》以开悟为主要目标,综述公案的参究。在铃木大拙看来,公案参究是一种求悟的手段,是现代禅修的要件,更...
易论天下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关于解读《易经》的书数不胜数,《易经》过去需要解,现在需要解,将来还需要解。真正读懂《易经》,一要“识象”;二要“知数”;...
易理乾坤 本书特色 《易经》的乐观,在于它主张人们要向大自然学习,学习它的宠辱不惊,学习它的乐观向上,就像大地从不抱怨老天的阴晴冷暖,风霜雪雨。《易经》的质朴,...
庄子纂笺 本书特色 古人注书,不失之繁委,即陷于枯燥。惟朱子《四书集注》,虽亦荟萃诸家,网罗群言,而体尚简要,辞贵清通。尤能于训诂考据、义理、文章三方兼顾,使读...
内学杂谈(含《别时意趣与净土教》) 内容简介 《内学杂谈》汇集作者十年佛学研究之文章而成,内容为佛教常识略说、佛教文史评述、佛教文献考订等,其中一些文章之写作背...
黄侃(一八八六——一九三五),原名乔馨,后更名侃,字季刚,别署运甓、信川、不佞、病蝉、旷处士、盛唐山民、量守居士等。湖北
毛泽东思想通论 本书特色 本著作定名为《毛泽东思想通论》。作者沙健孙希望,它的出版能够为干部、理论工作者和青年学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思想,提供一部基础性的参考读物...
克劳斯·黑尔德为德国乌珀塔尔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现象学学会前主席。此书由克劳斯·黑尔德教授在北大的6个讲座组成。这些讲座主
清凉心菩提行 本书特色 清凉心是人类天生的本质,它是我们冷静和清醒,散发悠闲自得的气质和活泼的创造力。所谓清凉心,不是让我们消极地逃避生活,而是彻底地改变自己的...
自然哲学 本书特色 在科学史上,莫里茨·石里克的《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部经典著作,划时代的巨著,也是人类掌握的**个完整的科学的宇宙论和科学理论...
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无神论的观点出发来展开自己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全书分为“一年有半(生前的遗稿)”和“续一年有半(无神无灵魂)”两部分。一...
名家批注论语-插图版 本书特色 《论语》是一本集合了孔子以及门下弟子言行的智慧语录,其中所体现的儒家先贤思想,今天依旧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给读者以启示。开篇题解提...
佛家养生语录 内容简介 佛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是一座内容丰赡的思想宝库,思辨性极强,对养生、生活的准则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更具独特的见解和精彩论述。佛家养生吸取...
论语 本书特色 李明阳译注的《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的一部重要经典,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这部书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
新时期文学的道家话语 内容简介 本书以“道家话语”作为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切入点,采用了话语理论、阐释学、发生学以及比较研究等方法,重点讨论四个大问题:新时期文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