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先生有关论述和介绍印度文化的代表作16篇,这16篇文章也是中外学者和广大读者所关注和爱读的佳作。通过这16篇佳作,既可有助于读者了解印度的过去,又有助于读者很好地认识印度的现在,对不断增进中印两国人民的友谊也是有好处的。
收录本书的文章,为季羡林先生不同时期发表的作品,我们作了适当体例上的统一,除校正了个别文字外,未作任何改动。书中所附插图为编者所加。
古代印度的文化
什么叫做“古代”?首先要在时间上划一个范围。在本文里,我想把“古代”划得同世界史上的上古时期相当,大体上指印度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开始时期,也就是从公元前两千纪到公元后一千纪中叶。
在这一段漫长的时间内,印度人民在同自然的斗争中和阶级斗争中,获得了不少的知识,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创造出来了灿烂的文化,这文化影响了周围的一些国家,对世界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面就简略地把这文化介绍一下。
在很古的时候,印度人民由于进行生产活动,逐步掌握了一些自然界的规律,在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药、农艺各方面,都有了一些创造。即使还不能算是系统的科学,却也给以后自然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在*古的经典《梨俱吠陀》和《阿闼婆吠陀》中,记载了一些关于使用肥料、农作轮种制以及谷物虫害的知识。《阿闼婆吠陀》里面还有不少关于疾病和医药的记载。在这一部书的X,又和《百段梵书》X和Ⅻ,我们找到一段比较精确的关于人体骨骼的记载,可见当时的印度人民对人体解剖学已经有了一些知识了。有一部专讲医学的书,叫做《阿输吠陀》,里面比较详尽地论述了内科、外科、皮肤科、小儿科等八个部门的疾病和治疗方法。
佛经里面也保留了不少的医药知识。律藏里有很多地方谈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大乘大师龙树据说就是一个著名的医生。我们古代的和尚不但翻译了他那些有关佛教哲学的名著,也翻译了他的医学著作。《隋书·经籍志》记载了他的医学著作:《龙树菩萨药方》、《龙树菩萨和香法》等,此外还记录了一些印度古代医学著作,像《西域诸仙所说药方》、《婆罗门诸仙药方》、《婆罗门药方》等等。至迟在隋以前,印度医学已经传到中国来了。
1890年,在中国新疆发现了一些梵文文献残卷,从字体上来看是属于公元后4世纪后半的。其中有三个医学残卷,里面讲到大蒜的医疗效果,还开了不少的药方。从这里可以看出印度医学在中央亚细亚一带传播的情况。
在印度本土,《阿输吠陀》以后,医学继续发展,出了不少有名的医生,形成了不少医学派别。印度人有所谓医学三老,指的就是妙闻、阁罗迦和瓦格跋吒。其中以阇罗迦为*有影响,*著名。他的医学著作《闺罗迦本集》,约成书于公元后一二世纪,公元800年时就被译成了阿拉伯文,对阿拉伯医学产生了影响。中国隋唐时代,印度的医学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外科手术更是突出。唐初有不少的印度医生,特别是眼科医生到中国来行医。他们擅长取除眼睛里的白内障。
天文学和数学,在印度也起源很早;主要是由于生产活动,宗教活动在其中也有一些影响。吠陀的歌手总是强调天上星宿的规律性。对于二十八宿,印度人也很早就有了比较精确的观察。在这方面,他们可能从中国人民这里学到了一些知识。后来印度天文学也传入中国,唐代有印度天文学者来中国工作。
在数学方面,在远古的时候,印度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建筑祭坛的时候,他们必须了解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比例关系,再加上其他一些原因,几何和三角就有了初步的萌芽。属于吠陀时期的《准绳经》可以代表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就。
现在流行全世界的从1到10的十个数目字,我们习惯于称之为阿拉伯字;实际上是印度人创造而阿拉伯人借用的。古代印度人在记数方面表现了惊人的幻想力,是其他民族所少见的。在《方唐大庄严经》卷四里,记载了一段释迦牟尼同人较量记数的本领的故事。一个算师问他知道不知道百拘胝以外的数名,他说知道。“百拘胝名阿由多,百阿由多名尼由多,百尼由多名更割罗,百更割罗名频婆罗,百频婆罗名阿刍婆,百阿刍婆名毗婆诃,百毗婆诃名郁僧迦,百郁僧迦名婆呼罗,百婆呼罗名那迦婆罗,百那迦婆罗名底致婆罗,百底致婆罗名卑波婆他般若帝……”这样一百倍一百倍地说下去一直到“随入极微尘婆罗摩奴罗阇。至此数已,一切众生皆不能知”。这究竟是多么大的数呢?下面的数我们不说,我们只说那个起点的数吧。一个拘胝是一千万,一个阿由多就是十万万,这个起点不能算小了。至于后面的数恐怕连今天的天文学家也用不上,大数如此,小数亦然,这里不详细叙述了。
此外,古代印度人在开方、解方程式、求圆周率等等方面也有一些成绩。在古代算学书里,出题目就跟写诗一样,现举一个小例子:情人们互相撕扭的时候,撕断了一串珍珠;六分之一的珠子落在地上,五分之一落在柜子上,美女抢去了五分之一,情夫拿了十分之一,只有六颗珍珠留在穿珠子的线上;请问,这一串珍珠共有多少颗?从这个例子里可以看出古代印度数学书的有趣的风格。
在佛教的《佛本生经》里面,在侨胝厘耶的《政事论》里面,还有其他的一些书籍碑铭里面,都记载着许多有关农业和畜牧业的知识。同吠陀里的记载比起来,印度人民在这方面又进了一大步。在土壤的选择与分类、轮种制、选种、施肥、饲养牲畜等等方面,都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以上是自然科学方面的情况。
在文学艺术方面,古代印度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还要大得多。古代印度人民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闻名全世界的辉煌的文艺巨著。在很古的时代,在史诗、戏剧、抒情诗和叙事诗方面,印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文艺理论方面,印度也有悠久的传统。
*古的文学作品是四吠陀本集,其中*老的是《梨俱吠陀》,文学价值也*高。这是一部诗歌总集,有点像中国的《诗经》。其中共有1028首诗,以颂神为主,实际上反映的却是在生产力极端低下时同自然进行斗争的一些情况。有很多首诗很有艺术价值,比如歌颂朝霞女神的一些诗就是非常优美的抒情诗。现从第六卷第六十四首诗里选几颂译出来当作例子:
朝霞闪耀着雍容华贵的光芒,
泛出了白色就像是水花银浪。
她装饰了道路,让它平坦易走,
她慷慨好施、温柔、又大方。
你真好呀,你把远近都照亮,
你的光线一直照到高高天上。
你打扮得美丽,袒露着胸膛,
你闪耀得威严肃穆,朝霞女郎!
一群红色的牡牛拉着车辆,
你幸福的神呀,你向四方扩张。
她像是英雄抛石头打败敌人,
她打退黑暗,像车战勇士一样。
公元前1500年(商代)能有这样水平的诗,也总算是难能可贵的了。此外,还有一些故事性和戏剧性较强的对话体诗,可以看作与戏剧的起源有关。印度古代*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迦梨陀娑的名剧《优哩婆湿》的故事*早也见于《梨俱吠陀》。
其余的三个吠陀是《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就文学价值而论,《阿闼婆吠陀》较高。这里面的诗歌都与治病、禳鬼、驱邪、咒敌有关;但并不缺乏抒情的名篇。形式虽然是咒语,内容表达的却是人民在对自然斗争和阶级斗争中求胜的热切的愿望。
吠陀以后*著名的文学作品是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号称有十万颂,每颂两联,每联有十六个音节,其规模之大概可想见了。里面主要故事的情节并不复杂,讲的只是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般度族和俱卢族之间的一场战争。持国王有一百个儿子,他的哥哥般度有五个儿子。两支争夺王位。属于俱卢族的持国王和他的儿子们、臣僚们用非法的手段迫害般度五雄,又设计利用掷骰子赢了他们,*后迫使他们流亡到森林里去,一住就是十二年,第十三年还要隐姓埋名。如果被人认了出来,以前的流放全归无效。过了十三年,他们回来了。两支又进行谈判,终于决裂,于是就引起了一场恶战,延续了十八天。许多国王都来参战。般度五子胜利,统一了国家。
大史诗的核心故事就是这样。叙述这样一个故事当然用不了十万颂。它之所以拖得这样长,是因为里面容纳了一大堆其他的著作,不知道插入了多少可以独立成篇的故事,还夹杂着一些哲学、宗教和法律方面的论文,有名的《薄迦梵歌》就是一个例子。所以,这一部史诗实际上是一部百科全书。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印度人民当时在文化创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这一部书的主题思想是反抗强暴,鼓励为正义的战争而奋斗牺牲,它也表达了人民迫切要求统一的愿望。
……
老北京公园开放记 内容简介 本书的作者,是首都图书馆的地方文献工作者。他们写作本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将北京的地方文献整理和开发出来,让学者们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而...
埃德加·沙因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世界百位*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之一,企业文化与组织心理学领域开创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企业文化理论之父”。1947...
忠孝仁义话春秋:鲍志道与鲍氏家风 本书特色 由陈玲所著的《忠孝仁义话春秋--鲍志道与鲍氏家风》讲述了家规是家庭或家族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
西方媒体推出的千年伟人--延展的思想(全十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 千年思想是基督教文化中的思想,但是鉴于这把时间的尺子具有相当的感...
粤剧 本书特色 王馗所著的《粤剧》是提纲挈领式的小册子,广泛地吸收和综合了当前粤剧研究著述的主要观点,并且参考了半个世纪以来对粤剧文化遗产的集成性的著作,如《粤...
汉语话说结构句法学 本书特色 邱雪玫编著的《汉语话说结构句法学》首次对话说结构研究溯源沿流,探讨了话题语一说明语的本质属性。沿着鉴别→定性→定量的技术路...
日本庭院-空间美的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从日本庭园的起源讲起,梳理出日本不同时期庭园的特征,展现出日本人的空间审美意识。日本庭院-空间美的历史 内容简介 日...
《灵魂兄弟》内容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个早晨,阿尔蒙上尉吹响进攻的哨音,战士们冲出战壕,其中包括阿尔法·恩迪亚耶和马丹巴
古罗马风化史 本书特色 欲要深入理解古罗马社会文化,理解那时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就不能不考察其性文化。《古罗马风化史》主要论及的是古罗马性风俗,同时对古罗马人及其...
紫禁城里的洋大臣 本书特色 《紫禁城里的洋大臣》: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郎世宁。紫禁城里的洋大臣 内容简介 明朝万历末年,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传教士来到了中...
译海拾贝 内容简介 这本成果汇编集中展示了我院教师在翻译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些许成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外国语学院师资的学术水平和造诣,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本书特色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
最強烈的復仇,源自於最深沈的愛!東野圭吾最耽美、最詭異的本格推理極致之作!推理作家.第一屆推理評論金鑰獎潛力獎得主林斯諺∕專文導讀靜謐的迴廊亭裡,以血澆灌的殺意...
随书随笔-(外五种) 本书特色 《刘师培国学讲论丛书:读书随笔(外五种)》内容包括《读书随笔》、《读书续笔》、《左盦题跋》、《读道藏记》、《敦煌新出唐写本提要》...
七武士-日本古代七位血性武士传奇 内容简介 《七武士》拣选七个日本古代传奇人物:以神出鬼没的奇袭战法著称的源义经;开游击战和山地战先河的楠木正成;人称“越后之龙...
世界文明奇迹-文化探访 本书特色 《文化探访》系列图书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旅游等各个不同角度展开丰富多彩的内容,包含了各国范围内*热门的旅游景点、*知名的文...
本書是這部經典劇作出版120週年紀念版(1896-2016),俄文原典直譯,豐富注釋,邀集藝文界作「海鷗與我」紀念短文,並收錄多篇專文導讀與評介文章。這齣劇不僅...
2020德國非小說獎入圍X亞馬遜評價4.6顆星X長踞德國明鏡週刊暢銷榜「當我們將個人觀點絕對化,就是在尋找語言上的他人支配權。」──德國副總理暨作家羅伯特.哈柏...
中国风俗文化集萃---中国古代乞丐风俗 内容简介 乞丐在社会大格局中,虽然只是底层社会的一个细小层面,但鹑衣枵腹、蹒跚哀号行乞于社会,不必讳言,仍是一种与社会政...
古籍修复与装帧-(增补版) 本书特色 潘美娣编著的《古籍修复与装帧(增补版)》是一部比较全面论述和讲解古籍修复方面知识的书籍。《古籍修复与装帧(增补版)》共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