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运用历史、理论、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日本的国会选举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探讨。通过研究,作者指出:对于“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的亚洲国家而言,民主选举绝非一蹴可就,除需要根植民主意识并加以全面提升之外,内外环境的冲突、外部压力与自发性改革,都可成为影响民主选举发展走向的因素;选举制度的发展必须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国情相适应。选举制度的改革,并不仅仅是制度的变革,它必然影响到政治格局、政党体制以及政坛势力的转换与更替。
《日本国会选举》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运用历史、理论、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日本的国会选举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探讨。通过研究,作者指出:对于“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的亚洲国家而言,民主选举绝非一蹴可就,除需要根植民主意识并加以全面提升之外,内外环境的冲突、外部压力与自发性改革,都可成为影响民主选举发展走向的因素;选举制度的发展必须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国情相适应。选举制度的改革,并不仅仅是制度的变革,它必然影响到政治格局、政党体制以及政坛势力的转换与更替。
第一章日本国会选举的发展历程
日本是近代亚洲第一个建立西方式民主选举制度的国家,其国会选举始自1889年。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变革过程所带来的国体“特异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臣民”观念,正是造成二战前日本选举政治无论是制度规定还是制度运行都极为不民主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在专制体制下,民主代议的参政机能依然持续成长,奠定了日本二战后民主发展的根基。二战中的惨败是日本政治发展的转折点。在美国占领当局主导下,现代宪政体制的确立使日本国会选举的运行摆脱了二战前非民主势力的桎梏和干扰,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代表成为决定国家发展取向的关键因素,以国会选举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在日本社会逐步稳固下来。纵观历史,日本国会选举的百年历程始终与国家民主政治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过程相伴,因此,研究解析日本国会选举的发展史,事实上就等于把握近现代日本政治发展的基本脉络。
与亚洲其他同样没有民主传统的国家相比,日本为什么能走上宪政道路?从1890年初创议会、首开选举到二战结束后逐步建立起以民主选举为支柱的现代政治体制,日本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国会选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起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其本身又经历了哪些演变过程?本章将依次解析以上问题。
第一节二战前日本国会选举的确立与发展
一、民主选举导入的背景及政治环境
二战前日本的国会选举以《大日本帝国宪法》为基础,于19世纪90年代开始运行。二战前日本的选举制度集中反映在《众议院议员选举法》中。近代日本能够确立并施行民主选举的首要社会前提是明治维新的胜利。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认为,明治维新给日本社会发展带来了两大历史性转变:首先是建立了独立的现代国家,其次是日本社会体制从封建制转向资本主义,民众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这两个历史性转变及其所形成的发展趋势,为选举政治在日本的出现创造了历史性的前提条件。
一个不能忽视的历史事实是:德川社会的历史遗产不允许日本通过民主的或群众革命的过程来进行“自下而上”的变革,“只能是专制的、自上而下的变革”。因此,明治维新并不像西方国家建立民主代议机制所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那样是由资产阶级发动的,而是由封建体制内部的武士阶级发动的。因而,虽然明治维新在日本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但还是有较强的保守性,“这种保守性直接感染了维新后的日本现代化发展。”
从二战前日本的政治发展来说,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这样的变
李海英,历史学博士。1974年1月出生,籍贯山西繁峙。2006年于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史,期间曾公派日本留学。现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已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目前的研究兴趣为中日文化比较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等。
跟毛泽东学领导-[珍藏版] 本书特色 在带领团队打拼冲刺争取市场份额时,您是否会疑惑所采取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在组织管理整个团队工作时,您是否感到难以把握好权利...
《首都师大附中史话》内容简介:本书分为百年薪火、峥嵘岁月、桃李芬芳、今日辉煌四个部分,分别对首师大附中历史发展中的七大历史
《金牌销售成交》内容简介: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实战技巧与方法,帮助读者与客户迅速达成交易,通过信念、准备、筛选、聆听、沟通、成
白话美国地方政府 本书特色 通俗易懂的白语;丰富有趣的实例;专家幽默的导读;让你轻松了解美国地方政府的运作。白话美国地方政府 内容简介 政府管理是一个十分枯燥的...
大跃进亲历记 本书特色 《"大跃进"亲历记》显示出骄傲自满情绪,急于求成,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没有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和试点,就在总路线提出后轻率地发...
理性的异化-实证主义思想史 本书特色 波兰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编著,衣俊卿主编的《理性的异化——实证主义思想史》此书记叙了实证主义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资料翔实,...
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 本书特色 本书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多种国家实体,或者说以异常广阔的时空视野涉及了近2500年的人类战略经验。缔造战略(统治者、国...
政治理论本身就是政治的一部分纵观人类跌宕的内心世界,正视今日之我的真实处境,憧憬政治共同体的无限可能政治思想史的巅峰之作,畅销数十载,历三次修订,邓正来经典新译...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始未 本书特色 [关于本书] 本书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重头作品,是重大历史事件亲历者的回忆和研究力作。要了解30年前拨乱反正的起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 本书特色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
社会组织化发展与公共管理改革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我国公关管理的发展和社会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变迁,从逻辑演绎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对社会组织化发展与公关管理改革...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四版 内容简介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4版)》集公共政策分析的概念与方法之大成,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政策分析”方法架起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桥...
美国爱国主义与对外政策 内容简介 本书从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化的爱国主义的视角来考察美国的对外政策。历史上,美国对外政策一直处于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化的爱国主义两股...
俄罗斯的中国形象 本书特色 俄罗斯的中国形象可分为三种套话:“哲人之邦”、“衰朽之邦”和“兄弟之邦”,它们是俄罗斯自我意识的外化形式。本书着重研究这三种套话形成...
◎内容简介本书是萧邦奇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研究了从清末新政到北伐战争时期浙江的精英组织和政治变迁。本书采用核心—边缘的框架,依据人口密度、邮...
凯利·E.克拉格通过查阅美国国家档案馆以及“失落的营”成员的口述,完成了这部历史著作。作者着重研究了来自得克萨斯第131野战炮
社会主义通史-第七卷 内容简介 从历史来看,我们党是从领导革命夺取政权到执政搞建设,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执政搞建设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执政搞建设,经历了“两次...
《产品运营: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卖好你的产品》内容简介:“互联网+”企业的根本做法是企业要打好三大战役——产品、卖货、聚粉。
朱利安·S.科贝特(1854—1922)英国海权理论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誉为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海军历史和海上战略理论家,可与马汉
奔向自由:戈尔巴乔夫改革二十年后的评说 内容简介 本书的议题由戈尔巴乔夫基金会拟定,当时事件的参与者或亲历者应邀从当事人的角度,在20年后对戈尔巴乔夫当年领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