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运用历史、理论、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日本的国会选举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探讨。通过研究,作者指出:对于“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的亚洲国家而言,民主选举绝非一蹴可就,除需要根植民主意识并加以全面提升之外,内外环境的冲突、外部压力与自发性改革,都可成为影响民主选举发展走向的因素;选举制度的发展必须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国情相适应。选举制度的改革,并不仅仅是制度的变革,它必然影响到政治格局、政党体制以及政坛势力的转换与更替。
《日本国会选举》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运用历史、理论、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日本的国会选举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和探讨。通过研究,作者指出:对于“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的亚洲国家而言,民主选举绝非一蹴可就,除需要根植民主意识并加以全面提升之外,内外环境的冲突、外部压力与自发性改革,都可成为影响民主选举发展走向的因素;选举制度的发展必须与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文化及国情相适应。选举制度的改革,并不仅仅是制度的变革,它必然影响到政治格局、政党体制以及政坛势力的转换与更替。
第一章日本国会选举的发展历程
日本是近代亚洲第一个建立西方式民主选举制度的国家,其国会选举始自1889年。明治维新“自上而下”的变革过程所带来的国体“特异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臣民”观念,正是造成二战前日本选举政治无论是制度规定还是制度运行都极为不民主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在专制体制下,民主代议的参政机能依然持续成长,奠定了日本二战后民主发展的根基。二战中的惨败是日本政治发展的转折点。在美国占领当局主导下,现代宪政体制的确立使日本国会选举的运行摆脱了二战前非民主势力的桎梏和干扰,由国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国会代表成为决定国家发展取向的关键因素,以国会选举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在日本社会逐步稳固下来。纵观历史,日本国会选举的百年历程始终与国家民主政治的近代化和现代化过程相伴,因此,研究解析日本国会选举的发展史,事实上就等于把握近现代日本政治发展的基本脉络。
与亚洲其他同样没有民主传统的国家相比,日本为什么能走上宪政道路?从1890年初创议会、首开选举到二战结束后逐步建立起以民主选举为支柱的现代政治体制,日本的政治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国会选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起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其本身又经历了哪些演变过程?本章将依次解析以上问题。
第一节二战前日本国会选举的确立与发展
一、民主选举导入的背景及政治环境
二战前日本的国会选举以《大日本帝国宪法》为基础,于19世纪90年代开始运行。二战前日本的选举制度集中反映在《众议院议员选举法》中。近代日本能够确立并施行民主选举的首要社会前提是明治维新的胜利。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认为,明治维新给日本社会发展带来了两大历史性转变:首先是建立了独立的现代国家,其次是日本社会体制从封建制转向资本主义,民众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这两个历史性转变及其所形成的发展趋势,为选举政治在日本的出现创造了历史性的前提条件。
一个不能忽视的历史事实是:德川社会的历史遗产不允许日本通过民主的或群众革命的过程来进行“自下而上”的变革,“只能是专制的、自上而下的变革”。因此,明治维新并不像西方国家建立民主代议机制所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那样是由资产阶级发动的,而是由封建体制内部的武士阶级发动的。因而,虽然明治维新在日本引发了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但还是有较强的保守性,“这种保守性直接感染了维新后的日本现代化发展。”
从二战前日本的政治发展来说,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这样的变
李海英,历史学博士。1974年1月出生,籍贯山西繁峙。2006年于南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史,期间曾公派日本留学。现任教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已发表学术论文近十篇,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目前的研究兴趣为中日文化比较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等。
政治思考 本书特色 透视习以为常的基本政治问题检视生活处境,反省生活方式苏格拉底宣言在当今世界的典范廷德写了苏格拉底应该写的书。他的《政治思考:一些永久性的问题...
中央重大决策背后的故事 本书特色 本书真实地记叙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央关于国内外重大问题决策的来龙去脉,如炮击金门、解决台湾问题方式的提出、解决边境问题方针的...
《资本论》摘编 内容简介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
军事思想文库:战争论 内容简介 世界名著·军事思想文库。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被誉为西方近代军事理论的经典之作,对近代西方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劳...
城市公共危机预警研究 本书特色 【城市公共危机预警研究】只有构建科学、有效的城市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科学、准确地把握公共危机发生的前兆,将公共危机消灭于萌芽状态或...
长兵器-人文珍藏图鉴 本书特色 冷兵器一直受军事兵器迷和收藏爱好者关注,而这部关于世界各地长兵器的历史著作正好迎合了这一需要。《长兵器》按照历史年代划分,全方位...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大战回忆录 本书特色 他们曾横扫欧洲,震动了整个世界,他们都无愧于名将的称号,然而,他们都是战败者,*终沦为战犯;但是,他们的军事思想却为战胜...
尼古拉斯 斯皮克曼(Nicholas John Spykman,1893—1943),美国著名地缘政治学家,曾任职耶鲁大学国际研究所,以“边缘地带论”闻名于世。
中国近代边界史-(上.下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是叙述1840年鸦片战争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边界变迁的历史。本书共分为十九章。前15章为陆路边...
中华民国国会史-(全3册) 本书特色 笔者谷丽娟、袁香甫经过多年的资料收集和对这些资料的潜心研究,写成了《中华民国国会史》一书,也算在这一研究领域内完成了一件抛...
中国的软实力和周边国家 本书特色 本书以中国与周边东南亚国家关系为主要观察对象,考察中国软实力战略的推进过程及其实际影响。作者剖析了中国很多精英分子对软实力的误...
托马斯·M·约翰逊中校于1981年结束了他在美国陆军中出色的职业生涯,走上专业写作的道路。40多年来,他一直是个狂热的刀剑类武器
风雪莫斯科 本书特色 1941年10月2日,德国陆军元帅博克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发起进攻,就此拉开了二战德军**次大失败的序幕。★密集的苏联骑兵挥舞着马刀...
本书是尼克松论述国际政治及其个人经历的著作。其主要内容包括:时不我待;第三次世界大战;历史昭示;石油命脉等。目录 第一章
战术简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我国**个战术学博士江林教授多年的研究成果。对陆上(地面)、海(水)上和空中战斗战术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通过理论阐释与战例分析相结合的方...
当代日韩关系研究1945-1965 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利用日、韩、美新近公布的大量**手资料,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韩两国为解决历史悬案、建立...
清嘉庆朝刑科题本社会史料辑刊(全三册)(提示:书籍有黄斑磕角) 本书特色 ★ 本书隶属“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丛书,本书所选取的材料来自于南开大学冯尔康...
年鉴学派史学范式研究 内容简介 年鉴学派带来了西方乃至全球范围内的史学革命。理论上,它为敞开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的微观和文化视域提供7借鉴意义。实践上,形成了不同...
企业、政府与社会 本书特色 由于企业、政府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在必要对本书的每一章都做出修改。所有的章节都补充进了*新的资料,有些章节在结构上做...
《耶路撒冷之前的艾希曼:平庸面具下的大屠杀刽子》内容简介:1960年代,哲学家阿伦特在旁听耶路撒冷审判后,基于她看到的艾希曼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