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人常给世人留下好色的印象?
日本“皇军”在南京大屠杀及其他侵略战争中的种种奸淫暴行,其背后有哪些深层原因?他们自己是如何看待的?
为什么强调“耻”文化的日本人其许多性行为却无“耻”的自我意识?
为什么日本会有如此发达的性文化产业?
现实社会和历史上各色各样的日本人,如“皇军”士兵与慰安妇、武士与艺伎、“游女”与嫖客、和尚与尼姑、“上班族”与“专业主妇”、“大叔”与女中学生,等等,他们具有怎榉的“性”格和“色”相?
以上的种种现象,体现了日本人怎样的性心理和性伦理?与日本文化和妇本民族性又有怎样的关系?
日本文化研究专家郝祥满博士将在本书中为您一一解读…
〔一战〕期间,侵略邻国的日军之所以成为不知死活的魔鬼,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肉体的快感麻醉了他们对于死的恐惧,慰安妇就是军部为士兵们提供的〔麻醉剂〕。在日本,性快感的高潮和升华就是死的体验,而且性的快感让他们忘记死亡的恐惧的而去追求死亡,〔二战〕时走向战场的〔皇军〕武士们,在他们的〔大和抚子〕那里得到快感和发泄之后,立即成为不知死活的魔鬼。
性爱与死亡的结合是日本文化中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在日本历史文化中,这样的殉情(即日本人所谓的〔心中〕)非常普遍。渡边淳一在《失乐园》中描写的那一对也算得上是〔心中〕之死,他们确实是在追求纯粹的性交快感,在追求死一般的迷失感和不应感,在追求寂灭一般的自我毁灭。
他们在死亡中达到绝对的相互占有,他们把性交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修炼方式。为什么相爱的人彼此要求死亡?为什么不让自己心爱的人永生?日本学者今道友信在他所著的《关于爱》一书中认为:〔爱是结集于死的迫力。〕
1神道的教养:纵情的风俗与道德
本书名为“日本人的‘色道’”,一是因为日本爱称“道”,尽管“道”的概念来自中国。中国人轻易不称“道”,因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而日本人却头头是“道”,不仅有茶道、花道、武道、武士道、剑道、柔道、弓道…就是在情色这一行中,也分出了
了解日本人“性”格的意义
日本人的种种“色”相
神道之“祭”与性交的启蒙
作为神道祈祷仪式的性交表演
在神社内的滥交与乱伦
从皇室的乱伦看日本古代婚俗
从神到人的“窥阴癖”与“性骚扰”
“露阴癖”与“裸国”“男女混浴”风俗的诱惑
宗教文化熏陶下的日本大男子及“性虐待狂”
日本女人的“性施虐狂”
日本人的“男根崇拜”及其原因
2偷窥与暴露:艺术的主题与性趣的表现
艺伎煽情之舞和女招待的裸体舞,不同的服装、不同的暗示、不同的暴露给了不同时代的日本看客不同的感受,反映出日本人的不同情趣。东方女性展示出来的玉体通常是其极小的一部分,对于日本艺伎来说,她们能够展示的只是巨大的发结(发髻)遮掩下的脖子!
艺伎的“第三条腿” 与秀色可餐的“女体盛”
日本艺伎与“游女”及其名称的起源
找宋朝商人“度种”的日本妓女
性的合同交易及其契约、账单等
拥有“日本**”大阳物的道镜和尚
“肉食娶妻”的日本和尚
好色纵欲又浪漫风流的一休和尚
3压抑与排解模式:武士道培养出来的“色道”
平安贵族的生活方式早就被日本武士阶级所仰慕,等到武士们夺取了政权之后,他们不仅模仿公卿贵族的风流韵事,而且改造了社会的婚姻和风俗,武士们的风流追求深刻地影响了日本社会文化。有句俗语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对于进入幕府时代的日本男人来说另有所指,新的婚姻制
女人出嫁武家如同进入牢笼
性欲的压制和宣扬:将恋爱、婚姻分离的武士
武家妻子偷情的技巧
性的快感体验与死的恐惧
武士的男色之好与爱情之道
商人对于日本好色文化及色情业的影响
变成了“鬼子”的日本“皇军”
成为“皇军”“突击”、“作业”的性交及其“礼仪”
日本“皇军”兽性的自我暴露与精神分析
“经济寡妇”与成为“工蜂”的男人
日本女中学生“援助交际”的动因
“援助交际”成为日本头疼的社会问题
郝祥满,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人,汉族,1968年出生。1994年、1998年、2006年先后毕业于安徽大学历史系(学士),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硕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日本文化研究所、古籍所(博士)。2004年至2005年留学日本一年。现任教于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目前已出版专著两部、合著四部,发表论文十余篇。
傅斯年讲国学 本书特色 本书收纳了傅斯年在诗经、《史记》以及对于诸子百家的研究论述,重新解读诗经,更深层次地理解《史记》的价值,以及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争鸣现象...
现代君主论 内容简介 葛兰西(1891-1937),意大利著名的政党领袖和理论家,是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著有《狱中札记》。本书是葛兰西关于政治学的札记。书中涉及...
论文卷-翁偶虹文集 本书特色 《翁偶虹文集(论文卷)(精)》由翁偶虹著,主要内容:幸我一生并未“不务正业”,在戏班、剧社、剧团和许多戏曲表演艺术家的行列里,厮混...
实用公文写作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以2012年7月1日起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为依据,密切...
林泉高致-中华雅文化经典 本书特色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
知物·节气盒子(珍藏限量版) 本书特色 ★ 该丛书由兰登旗下的Bloomsbury出版社出版,该出版社曾成功策划了J.K.罗琳的“哈利波特”★ 丛书通过这些日常...
中國和歐洲強權勢均力敵的狀態為何被打破,就此進入武力上的「大分流時代」?挑戰傳統軍事史觀引發學界熱議論戰漢學大師歐陽泰改寫中西軍事革新史的關鍵之作「中國發明了火...
■作者簡介艾利森、布萊克維爾與韋恩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貝爾弗科學和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主任。於雷根美國總統任期內擔...
中国古代漆器-王世襄集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漆器(王世襄集)》由王世襄著,本书收入了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晚期的各类漆器作品一百五十件,不仅在图片上较《<髹饰录>解说...
现行汉字规范问题 本书特色本书论述了汉字的基本理论,研究了汉字规范化的性质、范围、意义、原则,并具体研究和讨论了新中国成立后所发布的简体字、异体字、新字形、异读...
1948天地玄黄 内容简介 本书有开胶现象,介意的书友慎重购买。在此提供修复方法如下:·工具: 熨斗一只,现在家里都用蒸汽熨斗,可以用没有蒸汽的那档。·主要方法...
民国时期河南省人口研究 本书特色 郑发展编著的《民国时期河南省人口研究》主要研究区域断代人口史,其研究对象是近代河南省的人口问题,时间范围从1912年(民国元年...
功臣图-中华文化传承图谱 人物卷一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以手绘摹本的方式,将《东汉·云台三十二将图》、《唐朝·凌烟阁功臣图》和《明朝·洪武开国勋臣图》合集出版。人物...
武士道-汉译文库 本书特色 透彻审视日本民族性格深度揭示“武士道”的本质武士道-汉译文库 内容简介 该书作于1899年,作者有感于西方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的不了...
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代际革命 本书特色 本书以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为研究对象,以“文化反哺”为核心概念刻画了社会转型时期文化或文明的积累方式。通过焦点访谈的研究...
最简句法入门:探究英语的结构 本书特色 本书清晰、详尽地介绍了建立在乔姆斯基*简方案理论基础上的一 些*新句法理论。作为句法学理论和英语句法教材,本书内容丰...
周贵华,男,1962年12月生于重庆石柱县,2003年获得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是印度与中国佛教哲学。著有...
论国学 本书特色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化圈之一的文明古国,其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有目共睹,但中国的近代文明却落在了西方的后面,现代性赖以生存的科技革命,中国没有发生...
Twentine,晋江文学网签约作者,拥有超高人气,收藏过10万,是读者心目中的业界良心,文笔犀利独特,于平淡生活中发现不平凡,扣人心弦。
禹域出土墨宝书法源流考 目录 绪言凡例卷上 自汉至北凉末 汉锡壶(图版1)永和六年瓮永寿二年二月瓮记寿二年三月瓮(图版2)建宁四年瓮熹平元年瓮(图版3)熹平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