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大殿都是金銮宝殿,是皇权的象征。除大朝外,这里还是举行殿试的地方。原来殿试都在太和殿的廊庑举行,清代则主要在保和殿进行。所谓殿试,就是封建社会*高级的科举考试,属于国家大典,因而要在*高殿堂进行。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大致分为三级。县级考取秀才称为进学,省级考取举人称为乡试,中央一级考取进士。中央级的考试分两次举行(两榜):秋季考试称为会试,考中则称贡士,在来年春天再参加殿试。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统治阶级选拔、任用知识分子和培养官僚集团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则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因此在殿试中由皇帝亲自出题,提出有关当时政策和策略性的问题。应考者针对考题提出对策,叫做策论。
殿试实际是会试的复试,一般说来不会再有淘汰,只不过是经过皇帝亲自甄试后,重新安排一下名次而已。殿试结果通常在两三天后发榜。与考者分为三个等级:一甲为进士及第,照例只有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发榜前礼部官员会在保和殿唱名(宣布名次),然后捧黄榜率进士出东长安门。这些考中者从此跨入龙门,身价百倍,成为统治集团的成员。
科举考试是三年一科(例如乡试为子卯午酉,会试则错开一年为丑辰未戍)。一个读书人由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到成为进士,要经过层层筛选,只有极少数人能取得殿试资格。这一类由正途爬上来的士大夫,凭借这种资格,即可进入统治集团之中。
三殿还有一项重要用途——宴会。皇室每年要举行若干次宴会,按规模有所谓大宴、中宴、常宴、小宴之分。仅大宴一年就有三次固定的,即元旦、冬至和皇帝的生日。派将出征、宫殿落成、大封功臣等时候也常举行宴会。至于会武宴、恩荣宴、中秋、重阳、立春、端午以及接待使臣等宴会,更是名目繁多。在三殿举行的多是大宴,凡赐宴,文武官员以上及诸学士、武臣都督以上都坐在大殿里;经筵官、翰林讲读、尚宝司卿、六科给事中及文臣五品堂上官、武臣都督指挥以上官则坐在中左、中右门出;而翰林院、中书舍人,左右春坊、御史、钦天监、太医院、鸿胪寺官及五品以上官员就坐在丹墀(殿前的台阶)上。
明代政府有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三殿及所属宫门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赐宴之日,官阶较低俸禄微薄的官员无法全部列席,就发放节钱代替。这样大的宴会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从明代光禄寺(专门供办皇宫膳食和宴会的机构)的编制可以推测,据载,光禄寺的寺额(即每年用度)是白银24万两,在正德年间甚至达到了36万两,还不够用。嘉靖时期皇宫厨役有4100名,英宗统治初期,曾经削减光禄寺膳夫4700余人,由此看来,皇宫的厨师通常是保持在4000人左右,那么,大宴的规模不会少于万人。
……
★今天,我国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优秀文化,正是为了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百年大计,千秋功业。
——任继愈
★我们太需要了解我们的祖国——中华民族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了,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历史与现实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现实就是历史的继续和发展。这套书,每本虽然都不厚,可都是老知识分子的心得,应该是用精华哺育后生了。
——啊兹全
★中国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需要年青一代很好地学习继承。“文化中国丛书”是一套深入浅出的大家之作,包含着老一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每本书侧重不同的方面解读中华文明的进程。真诚希望这套书有益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成为青少年读者回望历史、开创未来的良师益友。
——宁欣
单士元(1907—1998),中国明清史专家、档案学家和古建筑学家。北京人。青少年时期在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办的中学读书,并在北京大学史学系听课。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单士元随文学院教授沈兼士等进清室善后委员会参与点查文物。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赓续在院任职。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治中国历史及金石学,主攻目录学和明清史。因有外国人说“中国人无本领研究自己本国的建筑文化”,顿生义愤之情,从此又同时投身古代建筑史的研究。
1930年受聘于中国营造学社,任编纂。同年始,在中国大学、中法大学、师范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等公私院校讲授《中国通史》《明清历史》。建国后,历任故宫博物院建筑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研究员。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先后撰写发表《整理清代实录记》《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档案名称渊源》等有关明清历史、档案史和古代建筑史的数十篇重要论文,均为所涉学科的导航之作。参与编辑发行的故宫博物院《史料旬刊》《文献丛编》《掌故丛编》以及中国营造学社《营造汇刊》等,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遗产。
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贵州民族学院学术文库》系列之一的《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洞口赣方言的声母、古全浊塞音声母的演变情况、古...
服饰与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在涉及“服饰与中国文化”这一命题时,首先应明确两点:一个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世界所瞩目;另一个,中国是衣冠在国,它在历史上...
思想的行走 本书特色 众所周知,在中共党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瞿秋白都是一个毋庸置疑的重要文化存在,而如何更深入细致地把握瞿秋白文化思想的运思...
中国古代民俗-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民俗系列 本书特色 生活是风俗礼仪的源泉,风俗礼仪的很多内容是关于衣食住行、服饰器用的习惯、规定和约束,尽管现代的生话与历史上有...
字趣:汉字里的古人生活 本书特色 董瑾编著的《字趣--汉字里的古人生活》在《说文解字》的基础上,加上作者自己教学实践经验而成。《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它是世...
解说老北京 本书特色 仝冰雪编写的《解说老北京》收录了编者偶然收藏到的一批讲述清代宫廷秘闻的民国白话文。以一个总统府大礼官特有的“解说”,配上收藏家自己...
赵文锴,知名财经作家,与众不同的经济问题思考者。多年来,他一直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曾任北京世纪鸿蒙管理顾问公司总经理、首席咨询顾问,多家研究院所特约研究员,证...
明代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的明朝,至公元1644年春由于李白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人北京,其统治全国的政权宣告灭亡,而后福王在南京即位,建立...
中国史前文化 内容简介 “史前”,特指文明发生之前的全部人类历史,即文明史之前的历史。史学家们过去只能依据传说与神话来考订洪荒时代的华夏远古史,随着近代田野考古...
图书云南十八怪 本书特色 云南十八怪,到底是哪“十八”怪?它们怪在哪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云南怪?……你是否有这么多疑问,看了这本书后,你就会明白了。一个土生土长...
神驼马 目录 《神驼马》翻译断想王忠亮上中下神驼马 节选 黑夜到来,月牙儿高,伊万把麦地绕了又绕,走这里看看,到那里望望,*后来到灌木丛旁歇脚,一边数着天上的星...
追寻巨石文化之谜 本书特色 当今世界超级畅销书作家,有32部作品问世,被翻译成35种语言,累计在全球售出63000000册,作品常年位列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
沃尔特·翁(Walter J.Ong.1912-2003),生前任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教授.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他以研究中世纪人文学者彼得·拉米斯(P...
精彩摘录刚开始怕浪费布,就用旧衣服做练习,有几回在亲朋好友间广征旧衣旧裤,还因此搜集到一些漂亮的老布呢。上手之后才买布来
钟敬文民俗学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民俗文化学发凡、关于民俗学结构体系的设想、民俗学及其作用、“五四”时期民俗文化学的兴起、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民俗学与古典...
文化与翻译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了老一辈外语专家教授的论文开创了当代文化与翻译研究的先河。论文集中也有不少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论文。他们勇于探索,生气勃勃,是我国翻...
中国古村落:新叶村 本书特色 秀丽端庄的抟云塔,参差错落的马头墙,七百多年历史的新叶村保存着古老完整的村落规划。私塾、学堂、书院、文昌阁,村落中随处可见的是江南...
中国宴魁-满汉全席研究与应用 本书特色《中国宴魁:满汉全席研究与应用》一书,作者是人民大会堂国宴厨师、中国满汉全席**人,同时也是清宫菜、满族菜的权威。他倾注毕...
熱衷一切奇思怪想的軼聞,相信世界的玄妙大過眼睛,熱愛旅行,尤喜探險,身體跨越不了的險境,就是筆下故事開始的地方。
墨舞碧歌繼《非我傾城》再度傾情巨獻!穿越三世+揪心纏綿+搞笑鬥智網路書評超過五萬則,點擊率已達上千萬第三屆華語言情小說賽季冠軍、年度亞軍作品這個故事裡有愛、有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