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大殿都是金銮宝殿,是皇权的象征。除大朝外,这里还是举行殿试的地方。原来殿试都在太和殿的廊庑举行,清代则主要在保和殿进行。所谓殿试,就是封建社会*高级的科举考试,属于国家大典,因而要在*高殿堂进行。
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大致分为三级。县级考取秀才称为进学,省级考取举人称为乡试,中央一级考取进士。中央级的考试分两次举行(两榜):秋季考试称为会试,考中则称贡士,在来年春天再参加殿试。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是统治阶级选拔、任用知识分子和培养官僚集团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则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因此在殿试中由皇帝亲自出题,提出有关当时政策和策略性的问题。应考者针对考题提出对策,叫做策论。
殿试实际是会试的复试,一般说来不会再有淘汰,只不过是经过皇帝亲自甄试后,重新安排一下名次而已。殿试结果通常在两三天后发榜。与考者分为三个等级:一甲为进士及第,照例只有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发榜前礼部官员会在保和殿唱名(宣布名次),然后捧黄榜率进士出东长安门。这些考中者从此跨入龙门,身价百倍,成为统治集团的成员。
科举考试是三年一科(例如乡试为子卯午酉,会试则错开一年为丑辰未戍)。一个读书人由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到成为进士,要经过层层筛选,只有极少数人能取得殿试资格。这一类由正途爬上来的士大夫,凭借这种资格,即可进入统治集团之中。
三殿还有一项重要用途——宴会。皇室每年要举行若干次宴会,按规模有所谓大宴、中宴、常宴、小宴之分。仅大宴一年就有三次固定的,即元旦、冬至和皇帝的生日。派将出征、宫殿落成、大封功臣等时候也常举行宴会。至于会武宴、恩荣宴、中秋、重阳、立春、端午以及接待使臣等宴会,更是名目繁多。在三殿举行的多是大宴,凡赐宴,文武官员以上及诸学士、武臣都督以上都坐在大殿里;经筵官、翰林讲读、尚宝司卿、六科给事中及文臣五品堂上官、武臣都督指挥以上官则坐在中左、中右门出;而翰林院、中书舍人,左右春坊、御史、钦天监、太医院、鸿胪寺官及五品以上官员就坐在丹墀(殿前的台阶)上。
明代政府有一个庞大的官僚集团,三殿及所属宫门容纳不下这么多人。赐宴之日,官阶较低俸禄微薄的官员无法全部列席,就发放节钱代替。这样大的宴会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从明代光禄寺(专门供办皇宫膳食和宴会的机构)的编制可以推测,据载,光禄寺的寺额(即每年用度)是白银24万两,在正德年间甚至达到了36万两,还不够用。嘉靖时期皇宫厨役有4100名,英宗统治初期,曾经削减光禄寺膳夫4700余人,由此看来,皇宫的厨师通常是保持在4000人左右,那么,大宴的规模不会少于万人。
……
★今天,我国正处在飞速发展的新时期,了解过去的优秀文化,正是为了创造未来的新文化。这对于提高民族自尊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是百年大计,千秋功业。
——任继愈
★我们太需要了解我们的祖国——中华民族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了,只有继承才能发展,历史与现实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现实就是历史的继续和发展。这套书,每本虽然都不厚,可都是老知识分子的心得,应该是用精华哺育后生了。
——啊兹全
★中国悠久的历史、辉煌灿烂的文化,需要年青一代很好地学习继承。“文化中国丛书”是一套深入浅出的大家之作,包含着老一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每本书侧重不同的方面解读中华文明的进程。真诚希望这套书有益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成为青少年读者回望历史、开创未来的良师益友。
——宁欣
单士元(1907—1998),中国明清史专家、档案学家和古建筑学家。北京人。青少年时期在北京大学学生会主办的中学读书,并在北京大学史学系听课。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单士元随文学院教授沈兼士等进清室善后委员会参与点查文物。1925年10月故宫博物院成立,赓续在院任职。1929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研究生,治中国历史及金石学,主攻目录学和明清史。因有外国人说“中国人无本领研究自己本国的建筑文化”,顿生义愤之情,从此又同时投身古代建筑史的研究。
1930年受聘于中国营造学社,任编纂。同年始,在中国大学、中法大学、师范大学、女子文理学院等公私院校讲授《中国通史》《明清历史》。建国后,历任故宫博物院建筑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研究员。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先后撰写发表《整理清代实录记》《论中国建筑史研究领域》《档案名称渊源》等有关明清历史、档案史和古代建筑史的数十篇重要论文,均为所涉学科的导航之作。参与编辑发行的故宫博物院《史料旬刊》《文献丛编》《掌故丛编》以及中国营造学社《营造汇刊》等,已成为学术界的重要遗产。
葛兆光,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与历史系特聘资深教授。原籍福建,1950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1992年起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2006年至2013年任复旦...
歇后语小词典 本书特色 为学生高考、中考量身定做的语文工具书,曾畅销全国各地,销售量高达1200000册。内容上按教学新要求优化旧版、重创新、重源流、重涵养、重...
人在不知不覺中,會被許多人守護。如此重要的事,卻總是等我們失去了才察覺到……說出去誰會相信?七年前,沈穆清還是一個身處二十一世紀,在職場載浮載沉的白領OL。突來...
国学长河-(上下册) 内容简介 《中国国学通览:国学长河(套装上下册)》详细梳理了国学演变的基本脉络,涉及国学发展的各个主要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主要学术形态,力...
《动机与人格》内容简介:关于人类自己,我们有着太多的好奇。为什么人会有欲望?是什么动机促使我们挑战这样或是那样的困难?动机
岭南文化知识书系:石湾公仔 内容简介 岭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特色鲜明、灿烂多彩、充满生机活力的地域文化,其开发利用已引起社会的重视。《岭南文化知识书系》采用通...
中国菜肴文化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非同寻常的、专业性很强的专门史。主要分为八章,以历史的发展为脉络,介绍了各个朝代的菜肴文化特点与发展情况,对筵席中用到的器皿...
中国红·古代佩饰(馆配图书彩色版)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的佩饰品种繁多、造型各异、工艺精湛,一些饰品虽然历经千年岁月,仍风采依旧,体现了与中国传统工艺一脉相承的精...
新疆美:工艺之美 本书特色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新疆是谜一样的地方,梦幻般的所在,美如诗画,奇似仙境,荒漠与绿洲并存,险恶和幸运同在。新疆美系列是一套通俗读物,以...
汉字图解字典 本书特色 《汉字图解字典》有特别设计的内容检字表,还备有人们所惯用的拼音、部首、笔画检字表,检索途径完备,使用非常方便。现代版《说文解字》6000...
如果你曾经或正在面临这些困扰:·办公区杂乱无章,想找的东西永远找不到·一口气整理完,用不了多久很快打回原形·电子文档不会归类,电脑桌面一团混乱·时间永远不够,每...
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 本书特色 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个历史都成为现在,那些补我们忽略的现在,空间有怎样的历史,翻开《溯本求源话中华万物》,感受不为我们所知的...
金钥匙漂流记-古代中西交通猜想 本书特色 本书是卢向前就古代中西交通史上的一些主题进行故事性讲诉的学术普及作品,属于丝瓷之路博览丛书的一本。主要内容如下:有关城...
《山海经里的博物学:毛门馆》内容简介:大奇和小遇是一对热爱动物的兄妹。有一天,爸爸妈妈领着他们参观野生动物园,在一阵野鸭鸣
碧山04:结社与雅集 本书特色 “碧山”是一系列试图寻找重返我们传统家园之路的MOOK杂志书,试图以现代人的视角重新梳理传统文化在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中的位置,并...
俏皮话儿精选9999 内容简介 俏皮话儿,就是歇后语,它是我国独特的民间艺术语言,是一种口耳相传,流行域广,运用灵活,富有表现力的譬喻。它含蓄幽默,诙谐风趣,把...
「民族主義是最偉大的『煉金術士』,將殖民帝國統治下如同『廢金屬』的各殖民地族群,重新轉化為如同『黃金』的民族國家。」──安東尼.瑞德東南亞史研究權威、亞洲版的布...
逝鸿片羽(老照片典藏版) 本书特色 《老照片》试图把照片置于观照的中心,让照片自己来诉说。有时候,片蕴含的话语、传递的意味,远不是几条简单的历史结论所能涵盖的,...
时光是一纸流砂-玩趣版 本书特色该书为“怀旧书系”系列之一,记录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于我国的100种老游戏,由于物质条件的发达以及电子科技的发展,这些游戏多半...
莫高窟史话 本书特色 《莫高窟史话》讲述了:丝绸之路,是中古时期一条曾经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起过重大作用的国际通道。从中国中心部的都市长安向西,经过无数的山川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