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是一座饱经三千多年沧桑的古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已形成有十大文化脉系之说,即女娲文化、磁山文化、赵文化、建安文化,北齐文化、磁州窑文化、梦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太极文化、晋冀鲁豫边区文化等,而赵文化则*具代表巨。赵文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是华夏农耕文化和戎狄游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和结晶,有着开放、进取、包容、融合的内在精神……潜心赵文化的学者,聚铜以铸釜,探解华夏文明之源。
《赵文化与华夏文明》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邯郸是一座饱经三千多年沧桑的古城,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已形成有十大文化脉系之说,即女娲文化、磁山文化、赵文化、建安文化,北齐文化、磁州窑文化、梦文化、成语典故文化、太极文化、晋冀鲁豫边区文化等,而赵文化则*具代表巨。赵文化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是华夏农耕文化和戎狄游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和结晶,有着开放、进取、包容、融合的内在精神……潜心赵文化的学者,聚铜以铸釜,探解华夏文明之源。
综合研究
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
李学勤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根据大会要求,让我讲“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这个题目,赵文化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我想在座的各位先生都知道,关于区域文化的研究、开发以及它与现实经济、文化、建设各方面的意义是近年来我们在学术界、文化界一个重要的新发展。
近年,在中国学术界有一个新观念: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国家。这在几十年前还不是那么重视,而现在已经进一步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区域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在这些年是逐渐进步。
区域文化也有不同层次,有的范围很广,有的范围就比较窄。区域文化研究的萌芽相当晚,据我个人所知,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学术界成立了一个吴越文化研究会,吴越文化是中国*早提出的一个区域文化。40年代兴起的是巴蜀文化,建国以后*早开始研究的是楚文化。
赵文化研究属于比较后起,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一种区域文化。一方面,应该说赵文化的研讨已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987年前,我们曾经在邯郸召开过“全国**届赵文化研讨会”。会后这些年,对赵文化的研讨是相当突出的,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赵文化是近年来,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国家”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中国古代区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赵文化从古至今,一直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有着独立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精神。
自从**届赵文化研讨会以来,拜读了很多学者的文章,里面都提到一个观点:赵文化有两重特性,既是一种华夏文化,又是一种戎狄文化,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互相交融的一个结果。我在沈长云教授编写的《赵国史稿》中写了一篇序,也曾提到这个问题。赵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赵国的成立,以及作为赵国首都的邯郸在当时的繁荣和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这个文化的结晶。
赵文化精神是什么?因为赵文化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所以赵文化的特点能不能这样表述:首先赵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因为赵文化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区域接触的结果,所以它本身是开放的。第二,赵文化是一个进取的文化。因为赵文化本身是不同文化相结合的结果,相互之间多有所吸取,多有所借鉴,所以它是一个进取的文化。第三,赵文化也是一个包容、融合的文化。华夏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而戎狄文化是一种草原的游牧型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互相冲突的结果,就形成这样一个独特的、有两重性格的赵文化,所以它是一种能够互相包容的、能够融汇的文化。这种开放的、进取的、包容的、融合的文化精神,是不是可以作为我们研究和学习赵文化精神的一个观点?怎么样来看待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赵氏,作为一个宗族在古代的兴起,本身就和北方的草原文化有关。所谓草原文化,可能有些不太了解的朋友会认为,它就是在一些北方草原地带上留下的文化。其实不完全是这样,草原文化现在已经成为国际新兴学科——欧亚学的一个中心内容。欧亚学是专门研究欧亚大陆的历史和文化的,该学科对于草原文化有它特殊的界说和定义。草原在英文里叫“steppe”,“steppe culture”就是草原文化。草原文化是在广大的沙漠或者森林边缘上的草原地区产生的,这符合欧亚大陆的特点。因为欧亚大陆从中国一直延伸到接近欧洲的地方,其间有很多的沙漠地带,沙漠地带边缘地区都有草原,这些草原就沿着沙漠的边上横贯着。欧亚大陆是连续的,其中的草原地区形成了一种特殊类型的文化,就是现在欧亚学里面所说的草原文化,常被称为斯基泰文化。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在考古学、美术史上的斯基泰文化,有人翻译成西徐亚,它从欧洲一直延续到亚洲。
现在,这方面的*新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古代的时候,整个欧亚大陆之间的交流,草原文化是主要的桥梁,这个想法很有道理。中国文化以中原为中心开始传播,影响到周边,如日本、越南、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西方文化是从近东开始传播到整个欧洲和北非。中间怎么样呢?虽然古代交通非常不方便,但还是有联系的。过去,我们认为中西之间的交通主要是通过中亚地区,但是在公元以前,特别是在公元前8世纪以前,这条通道的证据非常少。海上也是一样,早期的时候非常少,后来才可以形成交通。现在看来,真正在中间起重要作用的就是草原文化,是通过北方的草原连接起来的。
这条线是怎么建立的?现在,从一些学者的研究里面可以看出一个新苗头:草原文化的很多重要文化因素应该起源于中国。这是我们过去所不了解的。过去,很多人认为草原文化是从西方传人中国的。现在看起来,至少在青铜时代,它的很多文化因素应该是从我们这里开始的,其具体位置就在内蒙古西南部、山西和陕西北部、一直到甘肃北部这一块。
这种新的看法值得我们大家共同探讨。在晋陕交界,黄河两岸,商朝的时候已经有相当高明的青铜文化,它虽然受了商文化的影响,可不是商文化,它本身带有很多特点,特别是北方草原民族的特点。我们再看有较多记载的西周时期,戎狄文化在这个地区兴起,并逐步与中原文化融合,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就是周朝诸侯国之一的晋国。晋国开始建立,它就是“疆以戎索”,所以它不但是用华夏文化,也是以戎狄的一些文化因素来建立的。晋国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而其中的赵氏正好是以华夏的苗裔之下,而跟戎人一直有密切关系。
昨天我跟沈长云教授谈到秦赵同祖,这是在《史记》的《秦本纪》和《赵世家》里面都有明确记载的。从五帝时代一直到夏代、商代、西周,不管是秦还是赵,他们始祖的世系是很清楚的。这里面有记载活动地点基本上就是两个地区:一个是在山西的中部,另一个是陕甘之间,这正好是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交界地。所以,赵氏的兴起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而是有关中国通过草原文化这个欧亚通道与西方的联系。
前些年,我看到一位美国学者写的一篇文章,他讲自己的一个故事,后来我写论文介绍过。这位美国人是欧亚学学者厄尔迪(Miklos Erdy)。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他到了新疆,参观过新疆博物馆。1989年,他再到那里,突然看到有一个铜鳆,惊奇得不得了,因为这个铜鳆和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出土的鳆样子基本一致,而它的出土地点就在乌鲁木齐。这件东西实在了不起,对于中西交通,这是一个*好的证据。可是这个东西怎么可能在乌鲁木齐出土?他看了这件东西后,制订了一个长时期的考察计划,沿着草原文化这条线,从欧洲一直走到中国东北进行考察,*后写成报告,登在《欧亚研究》杂志上。
2002年,这个铜鳆运到北京来展览,我专门作了观察,确实和罗马尼亚、匈牙利出土的一样。这种铜鳆的特点是:筒形深腹,底下有喇叭形圆足,口沿上面有两个立耳,每个立耳旁边都有五个像蘑菇一样的装饰。这种类型的鳆,现在所知,出土地点*东的一件标本就是新疆的这件,往西则在前苏联特别是高加索北部都有。它的蘑菇形装饰*特殊,*早的前身就在西周时陕西和山西,*初就是耳上多了一个疙瘩,然后逐渐发展,形成了蘑菇形的装饰。所以中原文化和戎狄文化的结合,不仅仅影响国内,同时也影响欧亚大陆。
众所周知,赵和秦是共祖的,传说他们都是颛顼的后人。这一点不要以为是杜撰的,近年在秦公大墓里发现的石磬上就写着秦是高阳氏之后,就是颛顼之后。此外,云梦出土的“秦律”明确规定:秦人说自己是夏人,秦人如果和别人结婚,生的孩子算不算华夏人,也是有法律规定的。从已知的秦、赵祖先的一些情况中,大家应该注意到:秦赵祖先经常养马和驾车,而且以此而著名,赵氏的兴起就跟这个有关。
传说颛顼生了一个女儿名叫女修,女修吞玄鸟之卵,生了儿子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女华,女华生了伯翳,伯翳由于为虞舜调驯鸟兽,赐姓为赢,而且娶了姚姓女子,生了大廉。大廉有个弟弟叫若木,若木的玄孙叫费昌,费昌是给商汤驾车的,在鸣条把夏桀打败了,所以费氏在商朝一直很有名,一直到商纣王时,还有费仲为纣的亲信大臣。大廉一支的孟戏、仲衍也善于驾车,商王太戊就命他为御,而且把商人的女儿嫁给他,他的曾孙是戎胥轩,戎胥轩又娶了郦山戎人的女儿,生了仲涌,仲涌“在西戎,保西垂”,“西垂”位置就在陕甘之间。仲涌的孩子是处父,就是蜚廉。武王伐纣的时候,蜚廉给纣王做石椁。现在殷墟有个空大墓,学者认为是纣王的,原来想造石椁,没造成,这就是蜚廉在他那里做的,在什么地方?在霍泰山。此山在山西中部的霍县东南,高2800多米,所以蜚廉就住在山西。蜚廉之子恶来,为武王所杀,另一个儿子是季胜,季胜之子是孟增,盂增就是宅皋狼,皋狼在西河,即山西西南部,然后是衡父,衡父下面是造父。造父又是因为善于驾车,所以给周穆王驾车,去西方巡狩,东方的徐偃王作乱,造父就驾车一日千里地跑回救乱,征伐徐国,所以造父封在赵城,这是周的赵氏的始封。秦的一支在现在的陕甘之间,我们就不讨论了。
造父之后,六世有奄父,奄父在周宣王伐戎时还是驾车,大家可以想象他不是光会驾车,而是和戎人有特殊的关系。奄父就是公仲。在千亩之战的时候周宣王败了,“丧南国之师”,把南国的兵都打没了,奄父驾车,周宣王才逃了命,这是《赵世家》里面讲的。他儿子是叔带,叔带时幽王无道,他“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那么晋的赵氏他就是**代,再五世是赵夙,就到了晋献公的时候,下边的历史大家就都更熟悉了。
……
综合研究
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
李学勤
今天,我们召开“全国第二届赵文化研讨会”,根据大会要求,让我讲“赵文化的兴起及其历史意义”这个题目,赵文化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区域文化之一。我想在座的各位先生都知道,关于区域文化的研究、开发以及它与现实经济、文化、建设各方面的意义是近年来我们在学术界、文化界一个重要的新发展。
近年,在中国学术界有一个新观念: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的国家。这在几十年前还不是那么重视,而现在已经进一步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区域文化的研究和发展在这些年是逐渐进步。
区域文化也有不同层次,有的范围很广,有的范围就比较窄。区域文化研究的萌芽相当晚,据我个人所知,上世纪30年代的时候,学术界成立了一个吴越文化研究会,吴越文化是中国最早提出的一个区域文化。40年代兴起的是巴蜀文化,建国以后最早开始研究的是楚文化。
赵文化研究属于比较后起,却是备受学术界关注的一种区域文化。一方面,应该说赵文化的研讨已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987年前,我们曾经在邯郸召开过“全国第一届赵文化研讨会”。会后这些年,对赵文化的研讨是相当突出的,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赵文化是近年来,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区国家”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中国古代区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赵文化从古至今,一直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有着独立的文化特点和文化精神。
自从第一届赵文化研讨会以来,拜读了很多学者的文章,里面都提到一个观点:赵文化有两重特性,既是一种华夏文化,又是一种戎狄文化,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互相交融的一个结果。我在沈长云教授编写的《赵国史稿》中写了一篇序,也曾提到这个问题。赵文化的发展演变过程,赵国的成立,以及作为赵国首都的邯郸在当时的繁荣和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也就是这个文化的结晶。
赵文化精神是什么?因为赵文化是华夏文化和戎狄文化相结合的结果,所以赵文化的特点能不能这样表述:首先赵文化是一个开放的文化。因为赵文化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区域接触的结果,所以它本身是开放的。第二,赵文化是一个进取的文化。因为赵文化本身是不同文化相结合的结果,相互之间多有所吸取,多有所借鉴,所以它是一个进取的文化。第三,赵文化也是一个包容、融合的文化。华夏文化是一种农耕文化,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而戎狄文化是一种草原的游牧型文化,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互相冲突的结果,就形成这样一个
杨金廷,1958年生,河北临漳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邯郸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教授。《邯郸学院学报》主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在《光明日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河北大学学报》、《经济论坛》等报刊发表论文60余篇,多篇被ISTP检索和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主编、参编著作4部。完成国家、省、市级课题6项。目前承担的主要国家与省级课题有:《德治经济论——基于中国人世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取向》、《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机制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体系研究》等。
蒙求-中华蒙学经典 本书特色 《蒙求》是一部专讲历史典故的蒙学教材,成书于唐代,是现存同类蒙学书籍中*早的一部。本书收录了唐以前六百多条名人轶事,并将其总结成押...
人文博物馆-艺术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全彩图文,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由山东大学凌晨光教授著★ 艺术事例涉及雕塑、名画、音乐、艺术家等范畴★ 优美的文字...
欧洲文化入门全译文辅导与核心考点精华 本书特色 《欧洲文化入门》*权威*全面全译文辅导读本 核心考点精华精心提炼 背景文化知识全面补充 专业术语以及专...
渐行渐远的吆喝声:北京老行当纪实 本书特色 本书图文并茂,既是一部关于北京传统老行当的记录和展示,也是一幅勾勒北京漫长历史的岁月画卷,还是一份关于民族传统文化断...
季羡林谈东西方文化-典藏本 本书特色 季羡林先生是一位大学者,他晚年曾写出一系列谈东方文化将重现辉煌的文章,体现了他长期思考义理之学的结果。本书的核心思想是主张...
失落的文明:古印度 内容简介 喜马拉雅山的万年冰雪,为印度次大陆富饶的大地滋养了两条母亲河——印度河和恒河,孕育了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印度文明。然而,当我们...
闲谈写对联 内容简介 按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春节要张贴春联,结婚要张贴喜联,为老人庆寿要上寿联,哀悼逝者要出挽联,亭、桥、楼、阁、宫殿、祠堂、寺庙、商店、居...
泰兴客家方言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21世纪初泰兴客家方言点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状况和特点。对于我们研究中古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研究中古以后客家方...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内容简介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主要讲的是跨文化交际学。在我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始自80年代初期,时间不算长,但是,发展的速度却相当快。学术杂志发...
活着你就得有趣-李敖有趣 本书特色 年轻就要有情趣,情趣哪里来?李敖指给你。幽默源于智慧,源于见识,源于学识,源于童心,也源于大无畏的胸襟和精神。李敖言谈举止,...
亚鲁王书系全三册 本书特色 ★ 《亚鲁王》是苗族首部长篇英雄史诗,嵌合婚丧嫁娶、祛病禳灾、祈福祭祀等民俗礼仪,庄严而肃穆、完整而活态,篇幅宏大,是苗族古代社会的...
周代礼乐文明实证 本书特色 《周代礼乐文明实证》: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丛书周代礼乐文明实证 目录 制服与作器——丧服与礼器饰群党、别亲疏相互对应...
太宰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知日 本书特色 专门关注日本的超人气媒体品牌「知日」推出《知日》特集第32弹——《知日?太宰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特集!太宰治,3...
古代汉语 下册(修订本) 内容简介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古代汉语》课程是高等院校中文系和历史系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工具课。...
※感動日本無數觀眾熱淚《橫山家之味》電影原著小說繼坎城影展獲獎電影《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後,是枝裕和又一感人力作《HERO》阿部寬、《熟男不結婚》夏川結衣、《東...
《新SAT历年真题名师解析》内容简介:《新SAT历年真题名师解析》(2016—2017)这本书涵盖了16套真题,邀请了16位名师为大家讲解,
历代避讳字汇典 本书特色 避讳有广狭二义。广义的避讳实际包括敬讳、忌讳与憎讳三种情况。由于封建礼制、礼俗的规定、约束,或出于敬重的原因,而不敢直称尊长名字,以至...
电视新闻语言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这等基础学科为平台,针对中外电视新闻的传播现象,以及业内、业外人士对电视新闻语言构成的诸多认识,进行...
格萨尔王全传-(上下) 本书特色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通过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的英雄故事,热情讴歌了正义战...
带一本书去巴黎(精) 本书特色 《带一本书去巴黎》的林达又踏上了浪漫花都之旅,然而,背负历史的所在总是沉重的:“一百年,可以积淀、挣扎、反思而产生雨果。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