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者李仲轩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时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师唐维碌、尚云祥和薛颠门下,深得形意拳大义;后隐于市井几十年,不为武术表演化和商品化潮流所侵扰,洁身自好;及至晚年,机缘巧合之际,娓娓道来三位大师的言行和武学,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传统武术界的人物风貌图,并透露了许多从前秘而不宣的练武秘技。滴水映月,令后学者得以窥见与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学。一代形意拳大师,为什么甘愿做一个普通的看门人?在人生的*后几年,他为什么又突然开口,将自己毕生经验和盘托出?
《逝去的武林:一代形意拳大师口述历史》为您讲述一个真实的武林,讲述在那个武术被称为国术的时代中国传统武者的爱恨情仇。书中有武林旧事,有老一辈武者的思维意识,更有中华武术所独有的训练体系。
《逝去的武林》曾在武术专业杂志《武魂》上连载,在未出版前已轰动国内外武术界,初版即成为畅销书。凤凰卫视窦文涛主持的《锵锵三人行》做了介绍,梁文道主持的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及崔永元主持的《小崔说事》栏目均做了专题推介。卓越网曾将《逝去的武林》评为2006年度社科类十大好书之一。武学前辈李仲轩亲历一九三零年代武人言行录 唐维禄 尚云祥 薛颠一代形意宗师口传直指。
《开卷八分钟》节目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
主持人:梁文道
首播:周一至周五18:45-18:55
梁文道:
一、真正的武林是什么样的
小时候看武侠小说、武侠电影,看到那些人飞来飞去,你总相信这些是真的。其实你是看不到,但你真相信古代有人能够隔空点穴,一跳跳上几层楼。到长大了之后,你就发现,这些原来都是传说。
今天在国际的打武的那种武坛上面,中国武术的名声并不是太好。很多老外觉得,中国功夫是很有名,也都很想学,但是觉得它好像在实战的用途上反而不如泰拳,在很多自由搏击、综合格斗的擂台上面,中国只有散打打得比较好。其它的很多传统武术,都沦为一种表演的套路,只适合在体育竞赛里面,每人轮流出来耍一耍罢了。
但是我们中国的武林,过去真的就是那么不济吗?还是说那些好东西都已经逝去了呢?今天给大家介绍这本书《逝去的武林》,在今年出来的时候很轰动。几年前,它在网上已经连载过一些片断,就已经很惹人注意了。
这本书的主体内容是李仲轩老人口述和写的。李仲轩是谁呢?之前,他是北京西单的一个电器商店看门的。但是,在他34岁武林退隐以前,江湖人却称他作“二先生”,他是一个形意拳大师。到了晚年,前几年的时候,他开始在报上或者在网络上面写点东西,说点话,大家就一下子疯狂了。为什么呢?就从他的文章、口述里面,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的过去的中国武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徒弟厉害,师傅更厉害
李仲轩打的这一路形意拳,也是有师承的,他的几个师傅都很厉害。他第一个老师,就是清末明初当时非常有名的一个拳师叫唐维禄。唐维禄有多厉害呢?我们看看他的徒弟就知道了。
唐维禄有个徒弟叫丁志涛,号称“津东大侠”。天津东边两个村子有一回争水,马上就要演成全武行了,结果这津东大侠听了就去调解。他去调解,动手的人过来,他一发劲,打的那个人直愣愣站住,几秒钟都抬不起脚。这是怎么个功夫?这就是形意拳的劈拳境,一掌兜下去,能把人就钉在地上。然后,他还连续钉了十几个人,大家全傻了,结果这本来的流血事件就被搞定了,摆平了。
徒弟已经如此,大家可以想像,这师傅又是怎么样?这个唐维禄是挺好的一个老人家,他的徒弟们很尊重他,但是有时候练武的时候也要逗着玩。怎么逗着玩呢?他说这个唐维禄老师喜欢穿白马褂。有一天他拿了碗炸酱面,一边吃一边给徒弟们讲拳。他们几个徒弟很调皮,一拥而上就要撞老师,想用他手里那个炸酱面淋到他白袍上,弄脏他。结果老师很厉害,怎么样?他没有用手,手照样拿着面,也没有用脚,就只是走了一圈,结果一帮徒弟都撂倒在地上。这又是为什么?这是形意拳的肩打、胯打、臀打,这种打法就是身体扭一扭,不是像出拳似的打出去,他是摆胯、涂肩、耍屁股,是很难看。但是这么打,却如蜻蜓点水,一闪一闪。
就是你看这个形意拳头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程度,用身体的晃动,就能够绕倒对手。所以听起来就觉得非常神奇。
二、武术是如何沦为表演的
但是你再看到李仲轩老人,他怎样叙述他们站桩、练功的过程,你就不得不信服,看来还真有这些事。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练功之刻苦,里面他说的道理之清楚,你会觉得果然是有理。但是,我觉得这里面也有一些听来很神奇的部分。
比如他说,他后来转艺多师,又去了唐维禄老师的一个同门师兄弟尚云翔那儿去学武功。到了尚云翔那他总算学懂一点,学懂了什么东西呢?就是什么叫“虎豹雷音”。虎豹雷音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原来行意拳是很讲究虎豹雷音的。可是问题是唐维禄又说练拳不能发声,他就非常奇怪,那怎么会有雷音呢?然后他又想,他就问师傅,这该不会是用来吓人的吧?然后这个唐维禄说不是不是,教了他老半天也不知道怎么教懂他。
后来尚云翔就告诉他,诀窍在哪?就抱了一只猫,给他抱抱,你听猫抱着舒服的时候老是嗡嗡嗡,有一种咕噜声嘛,打咕噜的声音。这就是虎豹雷音。什么意思?就是练功夫,我们平常是由外入内这么练,但是这还没通。怎么通呢?你要想象自己的功力像声音一样引导出来,由内而外发出去,就像猫的低鸣的咕噜声,能够从体内振出来,这么里外一通,这功夫就大成了,很神奇吧?
还有更神奇的,他后来又去了另一个、当时全中国最有名的形意拳师傅,薛颠那去学艺。薛颠真是一个武痴,他平常教学生,绝对不是点拨几句,他越教你他自己也越起劲,真是喜欢打拳,真是喜欢武功。而且武功高到一个很不可思议的地步。据说当年有一回武家们聚会,江湖聚会。大家出来也都表演表演,他也出来表演。他表演什么?他就走一圈,像跳舞一样。但是那一圈把大家吓傻了,大家说他走路,看他的眼神,他的步法,已经发现他敏锐到一个地步,协调到一个地步。
而且当时武林人聚会,有时候交流一下新消息,学到什么新招数,偶尔也得试一试。这试一试功夫不用真打,搭手就行了。这个薛颠跟人家一搭手,人家通常一搭手,你觉得不对了,你觉得自己输的话,你就说我晚了。那有时候薛颠跟人家一搭手,他自己主动说,你晚了。人家一时明白不过来,他再明确的搭一次,人家就说,对,是晚了,是晚了。
这些功夫、这些神奇的人物,后来都上哪去了呢?比如说薛颠,他写了书,当时民国时期为了抗日,很多武林中人出来写书,希望把武功简化教给大家,好去抗日。
也的确,形意拳法本来是岳飞传下来的,本来就用在战争上面。但是当时,我们中国的军人用枪用刀,怎么样用行意拳的方法去对付日本人呢?结果会是怎么样呢?这样的一个时代的变换底下,武术到了今天,往往被人认为、或者是沦为表演性的东西,这是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呢?
李仲轩(1915—2004),名軏,字仲轩,天津宁河县人,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尚云祥、薛颠的弟子,武林名号“二先生”。其父系和母系均为京津地区的官宦大家族,因遵守“武林人士不能有官场身份”的门规,放弃做官机会。
34岁自武林退隐,遵守与尚云祥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上发表系列文章,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和拳理,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在海内外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徐皓峰,导演、作家、道教研究学者、民间武术整理者。
1973年生。高中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油画专业,大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文学作品:
纪实文学
《逝去的武林》《大成若缺》《武人琴音》
长篇小说
《道士下山》《国术馆》《大日坛城》《武士会》
短篇小说集
《刀背藏身》
影视评论集
《刀与星辰》
话剧作品:
《北京无冬天》(导演)
《这块儿的黎明静悄悄》(导演)
电影作品:
《倭寇的踪迹》(导演、编剧)入围68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获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提名、最佳改编剧本提名
《箭士柳白猿》(导演、编剧)获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最佳动作设计提名
《一代宗师》(编剧)荣获2014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岡部和雄,1935年生於秋田縣,駒澤大學畢業,駒澤大學名譽教授。主要著作有《佛教の步んだ道》第1卷(東京書籍,1986)、〈四十二章經の成立と展開〉(《駒澤大學...
中国式解梦 本书特色 《中国式解梦》:梦绝不纯粹是睡眠的副产品,它不完全是无稽虚妄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现实生活的继续,是现实生活的畸形反映,是人类精神追...
《吃透古诗文:夏昆带你学语文(初中卷)》内容简介:本书是夏昆老师对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所涉及的古诗词和古文的精彩解读。例如
读库0906 本书特色 “人一生会三次和图画书相遇:幼儿时期,初为父母,年过半百。”《读库》的读者自非幼儿,距半百尚早,都是即将或已经为人父母,必修的功课之一,...
鸟瞰古文明-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地中海文明 本书特色 纵贯3000年,囊括巴比伦、迦太基、雅典、特洛伊、罗马等众多历史名城,通过城市规划、主要建筑的来历、规...
人生礼俗 内容简介 几千年悠久的华夏文明,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产生了众多的风俗习惯:从对刚出生不久的娃娃的剃发挪窝、周岁试儿到结婚时的纳征下聘、请期定日,再到人死之...
《童年的消逝》内容简介:《童年的消逝》初版于1982年,是尼尔·波兹曼的代表作之一。“童年”是一个被发明出来的概念,印刷术普及
墨紫怎麼都想不到,自己捎帶上船的兩方人馬,有著宿命般的糾葛,這一將一相,甫見面就針鋒相對,一開口便火花四射,話不投機,居然在她的地盤上動起手來,刀光劍影,還差點...
国家的品格-看懂美国的第一本书 本书特色 1.诠释大国兴衰的历史秘辛 洞悉中美博弈的深层密码 2.英国史学巨擘历经10年的力作 美国版的《菊与刀》...
北京不为人知的人间烟火 本书特色 贾云峰是中国**位驾车穿越世界的电视制片人,畅销书作家,作品获国务院对外宣传*高奖——“金桥奖”和全国多个奖项、发表文章过百万...
传统文化研究(第16辑) 内容简介 本书选载有各家之作,分之于七项栏目,读之皆富理趣、情趣。首目当推“和谐笔会”,缘故之一:承继前辑老子、苟子、《吕氏春秋精义》...
中国风俗文化集萃---中国古代体育习俗 内容简介 滋润着祖国辽阔土地的黄河、长江,像母亲的乳汁,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千百年来华夏各民族人民,在我们这个光荣...
研究生课程记 本书特色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一名教授在课前或课后写提要,用于自我总结,也供学生把握梗概。课程包括《文化哲学研究》《历史哲学研究》《专业文献研读》...
中国文物常识 本书特色 沈从文以文学家的姿态去梳理文物相关的常识,从欣赏的角度讲述各种文物,行文严谨而生动,内容丰富而系统,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沈从文...
我们这些流浪的中国人 本书特色 梁实秋,生于大陆,留学美国,战乱中颠沛流离,晚年寄居台湾,一生中很多时光都在流浪中度过。但是,心中对于中国的感情永远不变,不管是...
老字号 本书特色 北京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千年古都,辽、金、元、明、清先后在此定都之后,北京就成为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贸易中心,汇聚了中华民族优秀...
给理想一点时间3 内容简介 《给理想一点时间3》是凤凰网博报博文选集(第三集)。书中精选两岸三地、海内外多位博主的佳作,是凤凰网博报编辑部从近万篇推荐博文中精选...
中国境内语言的空间表达 本书特色 《西方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视野:中国境内语言的空间表达》通过汉语普通话和一些汉语的方言、少数民族语言以及汉语手势语的研究,以跨语...
鲁迅时代何以为生-陈明远文集-二 本书特色 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角度,考证20世纪文化人的生活史料翔实,还原文化名人的真实生活鲁迅时代何以为生-陈明远文集-二 内...
宗臣史家 内容简介 《宗臣史家》主要内容:这些年来,随着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特别是学术界实事求是学术空气与日渐浓,介绍和研究司马光的文章层出不穷。他们大多都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