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系统整理了江南贡院的历史发展,以“说话”的形式介绍了江南贡院的演变过程,以帮助读者了解科举,了解贡院,为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公务员制度、教育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科举文化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在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中国封建社会*重要、影响*为深远的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坐落在南京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作为我国古代规模*大的科举考场,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历史见证,亦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文化遗迹。
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说的是,荐举的秀才,连书都没有看过;察举的“孝廉”,连父母同居都不能做到;录用的高官,看似清白实际上是腐化堕落一塌糊涂;位居要职的大将,胆怯得像鸡一样。这样的“察举”、“征辟”,实在是误国殃民。
上品无寒门的“九品中正制”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空前大动荡的分裂时代。在群雄纷争,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各派政治军事势力为争霸天下,出于其长远的战略考虑,非常注重网络人才,以壮大自己的力量。
东汉末期,以豪族地主逐步垄断了政权,他们大量兼并土地,扩大自己的特权。而庶族地主则希望在封建政权中占有一席之地。地主阶级的这一要求,与“察举”和“征辟”的选官制度产生了较大的矛盾。
汉末,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的曹操,虽出身低贱,却以卓尔不群的政治军事才能,顺应王朝更迭的规律和政治契机,逐个消灭了黄河流域的大小割据势力,基本统一了北方。为图霸全国,曹操一反汉末僵化、教条的腐败虚伪之风,实行了开明政治。
在选用官员上,曹操大胆使用出身低贱的人物,实行“唯才是举。以备录用”的方针。据《三国志?魏书?武帝》所载,曹操在建安二十二年(218)发布的“察举”命令中说:商代的伊尹早先是有莘氏女嫁给汤时陪嫁男奴,因精通治国之道。而被汤授予国政大权:春秋时齐桓公不避讳管仲曾有过小偷小摸行为,而成就了霸业;汉代的丞相萧何曾为沛县小吏、大夫曹参曾为沛县狱吏,韩信也曾为强者的“胯下之夫”,“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他又说:在选人任官时不要求全责备,要用人所长,对于能够治围安邦的人才,即便品行不周也不要遗弃他们。有的人虽缺礼少德,但“果勇不顾,临敌力战”,“高才异质,或堪为将守”:有的人虽“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仍要“各举所知,勿有所遗”。
在这一用人之道的指导下,曹操招揽了大量的英雄豪杰,为建立自己的集权统治创造了条件,“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原则逐步形成。
曹丕称帝后,命吏部尚书陈群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九品中正法。所谓“九品中正制”就是在“察举”、“征辟”的基础上通过评定品级,将“察举”、“征辟”的对象按一定标准,划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下等九等。《资治通鉴?魏记》记载,文帝黄初元年(220)“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即由各州府设立“中正”官员,按九品法推荐出上等士人,再由朝廷任命的“中正”(相当于今天的组织部部长)到各州府“评品”推荐可以到朝廷做官的人选。
如何将被推荐的人物分为九品,这需要有一套标准。据《通典,选举三》记载:魏明帝时,为区别人品,排除七嘴八舌的议论,以便在混杂难辨的争论中明辨是非,明帝诏令散骑常侍刘劭“作都官考课之法七十二条,考核百官”。并要求各州郡依照七十二条标准,对备选人士进行贤、孝、德、才的考核,“然后察举。或辟公府,为亲人长吏”。但是,能够参加评品的人,并不是贫民百姓,而起码是中小地主和文化人。所谓九品的高下,只是封建地主阶层中能够担任官职的那部分人之间的区别。一般说来,凡是被列入品第的人,也就有了做官的资格。
西晋之后,几品中正制逐渐被实力雄厚的门阀世族所把持,从而形成“上品无寒士,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正如《晋书,段灼传》所说:当今的评品、选举,纯属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能居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权势者)之昆弟也。”
几品中正制,重家世,轻才德,把血缘、门第、举鉴等作为评选准则,使真正的贤才被排斥在外,贵胄纨绔子弟则高居显位。同时,此类选任官员之法,因无统一的标准可循,以致显要官职尽被门阀世族垄断。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的诗人左思就曾经针对“上品无寒门(贫贱家庭)、下品无世族(王公贵族)”的现象发出喟叹,以“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为喻,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开启寒门庶族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魏晋以后,豪门势衰,寒门庶族政治势力逐渐兴起。
隋炀帝建隋之初,仍实行“九品中正制”,因避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的名字,遂称为“九品中正”为“州都”。开皇十八年(598),隋文帝为适应封建经济的发展,加强中央集权,下令废除九品中正制,并布告全国:“诏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斡济二科举人。”即通过公开的考试,选拔“志行修谨”的有德之士和“清平斡济”的有才之士担任官阶五品的朝廷“总管”、“刺史”。从此,便开始了分科举人之先河。
隋炀帝杨广为补充各类官员的需要,又扩大了分科范围。大业三年(607)四月,炀帝诏令:“文武有职事,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十科举人”,即通过十个不同科目的考试,录用素来孝道忠诚、品德高尚、廉洁奉公、有治国理财之能以及身怀绝技、善于用兵的人才。
分科举人,开启了寒门儒士登上政治舞台的途径,摒弃了依靠少数人选官的流弊,克服了王公贵族的血统论,使朝政焕然一新。炀帝大受鼓舞,连续几年又开科取士。据《隋书?炀帝上》记载,大业五年(609)六月,炀帝诏:“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治,膂力挠壮、超绝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这里的“十科举人”、“四科举人”,虽然只是偶一行之,还没有成为一种制度,但是,科举这一名称则从分科举人而产生了。
……
肖振才,男,曾用名正才,江苏南京人,1952年生,中央党校本科毕业,南京周恩来研究会理事、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会理事,中共南京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刊物处正处级调研员。先后在南京湖山煤矿、南京建材设备厂、南京工商银行等单位从事党务和管理工作。1987年参加《中共中央南京局》的史料征集和编写。近年来,曾参加《南京金融志》、《南京抗美援朝运动》等多部史志书籍的编写,主要编著有《当代股市探秘》、《智慧?技巧·财富》等,先后在省市以上报刊上发表理论和专题文章30余篇。
山西传统工艺史纲要 本书特色 高策等人编著的《山西传统工艺史纲要》在揭示传统工艺关联法国百科全书知识论、日本民艺学、当代文化记忆学理的基础上,将山西传统手工艺分...
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 内容简介 本书对传播媒介文化进行研究,论述媒体文化研究的兴起,传播中的开放体系,媒体文化的同质化,媒体文化引导消费等理论。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
中国细节 本书特色 孙欢主编的这本《中国细节》细述中国文化生活里的物质细节,包括至今仍在使用的传统物什、仍在把玩的精巧器物、仍受欢迎的民间食物、仍在穿戴的华美服...
真情如歌五十年代的中国往事 内容简介 50年代单纯。那时电影拷贝少,几个单位演电影要“跑片”。一位放映员顶着寒风蹬车正“跑”着,夜色中两个中学生叫他:“叔叔,这...
老照片.第二十五辑 内容简介 这一期《老照片》比较有意味的一篇文章是陈布雷之外孙陈必大回忆自己的家世,从父系袁家的兴衰讲起,袁永熙和陈琏的婚姻,外公的弃世,解放...
仙骨佛心-家具.紫砂与明清文人-(增订版)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全彩图文,装帧精美,印质上佳★本书不同于一般的介绍鉴赏明式家具...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7辑 本书特色 本书是第7辑《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书中具体收录了:《义无反顾地跨进这门槛——漫谈文史工作者的识与德》、《地方精英、学生与...
原道-第23辑 本书特色 本辑《原道》在坚持儒家立场和情怀的前提下,还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个是作者学科视野的多样性,本辑作者既有广义的儒家学者,更有众多来自法...
扎巴语研究 本书特色 扎巴人是分布在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道浮县和雅江县交界处鲜水河下游高山峡谷中的一支藏民。本书为“中国新发现语言研究丛书”之一,对扎巴语作...
鼓楼文化丛书:第一辑(全4册) 本书特色 《鼓楼文化丛书》以综述的形式全方位地介绍了区境内名胜景点的古今风貌,历代名人在区域内生活、工作发生的趣闻逸事,辖区内的...
文化视角下的欧盟研究 本书特色 文化欧洲构成了欧洲经济、政治联盟的第二特征。 ——曹德明(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欧盟作为世界经济多极化多中心...
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 本书特色 《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是文化部艺术科学研究项目。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 内容简介 简介《草根湖南:...
读库1904 本书特色 从2018年10月到2019年6月,郑猛采访了将近三十位相声前辈和中青年演员,请前辈回忆自己的艺术过往,对时下的相声发展进行评价,并展望...
奥斯卡、柏林、威尼斯终身成就奖,戛纳金棕榈得主波兰国宝级大师瓦伊达的实战拍片指南◎ 编辑推荐安杰伊·瓦伊达是波兰国宝级电影大师,“波兰电影学派”领军人物,囊括奥...
文明大趋势-中华文明及其命运 本书特色 ★阎连科、毕淑敏、许宏读后盛赞★中华文明到底源自何处?★欧美、日本现代化能给中国什么启示?★中国社会大转型面临的机遇和挑...
论语言的起源:兼论旋律与音乐的摹仿 本书特色 《论语言的起源》一文在卢梭生前始终没有发表,他一度计划将这篇论文纳入一个集子出版,这个集子还包括:短文《论戏剧的摹...
上海滑稽前世今生 本书特色 1. 作者权威。本书由钱程著,钱程是滑稽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滑稽戏、独角戏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滑稽剧团副团长...
冷莹,喜爱植物多于人,杂志编辑,业余写字。文字散见于《女报时尚》《女报情感》《读者》《青年文摘》《女友LOOK》《爱人》《花火》《花溪》《南风》等期刊杂志。发文...
古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上下册) 内容简介 《秦郡的建置及其与汉郡的比较》是一篇对于秦时郡制的研究。汉郡是从秦郡沿袭而来,其中颇有因革。《汉书·地理志》中对于各郡...
读库.0801 本书特色 2006年,命运多舛的文化刊物《万象》、《书城》在相继经历休刊复刊后,逐渐式微,更深入的走向精英知识分子小圈子趣味,一本由个人出资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