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先登上南极大陆的少数几个中国人之一;是**个进入南极中心地区(南纬80度以南)的中国人。
他,也是**个进入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的中国人;**个与爱斯基摩人广交友的中国人;**个携夫人两次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个对爱斯基摩人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的中国人;**个作为总领队,组织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胜利到达北极点的中国人。到目前为止,也是对北极考察次数*多(九次)、在北极居住时间*长(总共三年多)的人。是发表和出版有关南极、北极的科普文章(数百篇)和科学专著(50余部)*多的中国科学家;也是**个两度与浙江电视台合作,分别拍摄南极、北极记录片的人。
除此之外,他还在国内和美国以南极、北极为题材,对学生和普通民众演说数百场,是发表此类演讲*多的中国人。
他,就是位梦华,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科学家。
你想知道他的传奇故事吗?
他,也是**个进入阿拉斯加北极地区的中国人;**个与爱斯基
摩人广交朋友的中国人;**个携夫人两次在北极越冬的中国科学家;第
一个对爱斯基摩人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的中国人;**个作为总
领队,组织率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胜利到达北极点的中国
人。到目前为止,也是对北极考察次数*多(九次)、在北极居住时间*
长(总共三年多)的人。是发表和出版有关南极、北极的科普文章(数百
篇)和科学专著(50余部)*多的中国科学家。也是**个两度与浙江电
视台合作,分别拍摄南极、北极记录片的人。
除此之外,他还在国内和美国以南极、北极为题材,对学生和普通
民众演说数百场,是发表此类演讲*多的中国人。
他,就是位梦华,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科学家。
你想知道他的传奇故事吗?
独闯北极
长眼睛的子弹
与南极不同的是,北极*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有原始居民。其中,居住在北美洲北极的爱斯基摩人,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然而,在这之前,我对他们却一无所知。其实,在我乘坐的飞机里,大部分都是爱斯基摩人,我虽然与他们近在咫尺,却像是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似的。
飞机越过布鲁克斯山脉,脚下的景色迥然不同,树木没有了,先是起起伏伏的荒山秃岭,接着又为连绵的草原所代替。这就是北坡,是一个巨大的冲积平原,而在行政上,则是北坡爱斯基摩自治区,但看不到任何道路和村庄,甚至连一点人为的东西也没有。后来,飞机开始缓缓地下降,脚下变成了一片汪洋,且漂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冰山,那就是北冰洋。渐渐地,机身愈来愈低,终于在洋边的一个机场上着了陆。我收拾东西,从飞机上走了下来,一阵冷风扑面,从此便开始了北极之旅。
我随着人群,缓步进入了拥挤而狭小的候机室。放眼一看,先是吓了一跳,候机室里人头攒动,大多是黄种人的面孔,还以为飞机搞错了方向,飞到了亚洲某地。我略作镇静,恢复了意识,看到同机的旅客,都有人上来打招呼,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东张西望,不知如何是好。
行李取出来之后,找不到出租汽车,忽然灵机一动,去求一位白人小伙子,问他能否把我送到旅馆。他满口答应,帮我把行李搬上汽车,沿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开过去,不久便到了一家旅馆的门口,他原来就是为这家旅馆拉客的。
柜台服务员也是一个白人,问我预定过房间没有,我摇了摇头,他便故作惊讶地说:“啊!你真幸运,正好有个房间刚刚空出来。你知道,我们这里的房间,一般都要提前几个星期预定的。”我不以为然,猜想他只不过是虚张声势,故弄玄虚,旅馆不可能都住满的。看那旅馆的招牌是:Top of the world,即世界之顶,好大的口气。再问那价钱,说是一百三十元左右一天,着实把我吓了一跳,这才知道了这Top of the World的真正含义,但也别无他法,只能是既来之,则安之。
万事开头难,在刚到巴罗的头几天里,人生地不熟,爱斯基摩人又不了解我,总是躲得远远的。我孤苦伶仃,形影相吊,无依无靠,走投无路,不知道工作如何开展,心理上的压力是很大的,曾经不止一次地想:“嗨!干脆跳进北冰洋里算了,这样我不仅到了北极,而且还永远地留在了这里。”话虽这么说,当然还是要活下去的。
有一天,风平浪静,天气晴好,这在北极是极难得的。于是背上相机,出了村子,沿着海岸,缓缓漫步。几天以来,我一个人在北冰洋边,来来回回地走了不知有多少次,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真是山穷水尽,盼望着柳暗花明。
巴罗的街道,简单朴素,错落有致。各种建筑色彩艳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格外好看,大概是因为难得有个好天,它们也在尽情地展示着自己。有一个教堂,上面的尖顶直指蓝天,似乎是在给人们指示着进入天堂的路。门口的架子上,吊着一块巨大的鲸鱼肩胛骨,像是一把巨大的扇子。上面的文字说明,这个教堂建于一八八六年,是巴罗这里留存下来的*古老的建筑之一。我站在远处的草地上,对准教堂,举起相机,“咔嚓!”一声,摁动了快门,同时心想:“嘿!这次一定会出一张好照片。”
正在得意之际,忽然从远处风风火火地跑过一个爱斯基摩老人。我还以为他是来看我照相的,便微笑着跟他打招呼。谁知他却一言不发,怒气冲冲,跑过来一把揪住了我的照相机。
“为什么?”我反抗着,紧紧地抱住了照相机,“你要干什么?”我大声抗议着。
“你拍了我的照片!”他吼道,“我要把你的照相机扔到北冰洋里去!”
“我没有!”我赶紧解释说,“我拍的是教堂!与你没有关系!”
“不!”他死死地抓住相机不放,“我看见了!你是对着我拍的!”说着,发了疯似的,更加用力地抢夺我的照相机。
在极地考察,相机是非常重要的,仅次于生命,如果没有相机,就像是失去了眼睛,一切都完了。所以,我紧紧地抱住照相机不放,被他拉倒在地。他愤怒地拖着我,走出了好远,看实在抢不去,只好松了手,命令说:“你必须把胶卷给我!”
我坐在地上,摇头叹息,环顾四周,没有人肯来帮忙,只好把胶卷退出来,交给了他。
他拿了胶卷,悻悻而去。就这样,几天的工作,付诸东流,真是有冤无处诉。我早就听说,爱斯基摩人不喜欢被人家拍照,这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些外来的人,拍了他们的照片拿去发表,丑化他们;二是他们中的一些人,特别是老年人认为,照相会摄去他们的灵魂。所以我特别小心,不经过同意,从来不敢随便拍他们。这个人有五十岁左右,其实我早就看见他和一个女人坐在草地上,故意躲开了他们,还是引起了误会,只能自认倒霉了。
等他走远了,我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拍掉身上的草和土,来到海边,对着北冰洋出神。在这天涯海角,在_个完全陌生的社会里,孤立无援,走投无路,那滋味真是难以言喻。也许是苍天有眼,为了安慰我的缘故吧,忽然在不远处,冒出了一个黑亮圆滑的海豹脑袋,往这边张望着。我赶紧抓起相机,刚想抢拍,只听“叭”的一声枪响,一颗子弹“嗖”的一声,贴着我的耳边飞了过去。我还没有反应过来,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刚想回头看看,却突然被人扑倒在地。紧接着,“叭!叭!”又是两声枪响,子弹从我们上面唿啸而
过,飞人大海。
我趴在地上,抱住相机,潮湿的沙子,浸透了衣服。过了一会儿,没有动静了,才挣扎着站起来一看,刚才扑倒我的,原来是一个爱斯基摩小伙子。
“你没有伤着吧?”他关切地望着我。
“没有。”我困惑地摇了摇头说,“多谢!你为什么要来救我?”
“那个家伙喝醉了酒!”他用手指了指岸上说,“他见了海豹就会开枪。”
“原来如此啊!”我觉得稍微得到了.一点宽慰,“我还以为有人想把我打死呢。”
“不!没有人想杀你!”他摆了摆手,斩钉截铁地说,“不过,当你看见有海豹从水里伸出脑袋时,就要特别小心,*好是躲得远远的。”
“那个人是谁?”我向岸上望了一眼,有几个人站在那里,向这边张望,还在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我是指开枪的那个人,他是干什么的?”
“那是我叔叔,他是猎人。”小伙子回答着,接着向岸上的人招了招手,“没有事!你们走吧!”并回过头来,对我说,“他喝醉了酒,已经被警察带走啦。”
这时候,有几个人跑了过来,围着我,七嘴八舌地问道:“你是从哪里来的?有没有受伤?多危险啊!”
“没有事,多谢!”我望着他们,觉得这些面孔很像蒙古人,仿佛曾相识似的,“我是从中国来的,到这里来搞北极考察。”
“啊?中国?”人们惊奇了’议论纷纷,“我们都以为你是日本人或者菲律宾人呢!”
“不!我是中国人!”我大声说,像是发表声明似的,“谢谢大家的关心!”
突然,从岸上急急忙忙地跑过一个人来。我一看,正是刚才要夺我相机的那个老者。看来大事不妙,他可能又要来夺我的照相机,走为上计,拔腿就跑。他却跟在后面,紧追不舍,一面高叫着:“站住!站住!我知道你是好人!”
“什么?”我听了一愣,赶快停了下来,等着他过来。
“你……你……”他跌跌撞撞地来到我面前,连呼哧带喘,半天说不出话来。
“别着急!别着急!”我看见他善意的目光,知道事情有了转机,“请慢慢说!”
“你一定是个好人!”他终于缓过气来,用带有浓重口音的英语,一字一顿地说,“我们爱斯基摩人的子弹是长眼睛的,不打好人!你刚才没有被打着,所以一定是好人!”
“是吗?”我望着他那真诚的表情,跟夺我相机的时候判若两人。
“不过很抱歉。”他上来握住我的手,“你的胶卷已经让我给曝光了。”
我哭笑不得,心里却觉得轻松多了。围观的人们则都哈哈大笑起来。
**个爱斯基摩朋友
我的**个爱斯基摩好朋友,名字叫瑞查德·格林。我们两个之所以成为好朋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瑞查德是学地质的,我们是同行;二是他的妻子爱瑞,很像个中国姑娘。当然,*重要的是,瑞查德是个好人,像是一堆火,烧化了我那颗因为困难重重、四处碰壁而已经冰凉了的心。
瑞查德从别人那里听说,从中国来了个地质学家,专门来考察北极的,便跳上雪上摩托,风风火火地来找我。一见面,我们就紧紧地抱在一起,像是老友久别重逢似的。
瑞查德朝气蓬勃,风华正茂,如饥似渴地急需各种知识。他正在阿拉斯加大学读硕士,是当地爱斯基摩人中少数读到硕士学位的人之一。我们一见面就滔滔不绝,谈得特别投机。他向我介绍了布鲁克斯山脉的地质情况,以及他深入到那些从来还没有人去过的地方的趣闻轶事。
……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62年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67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成因及地震预报的探索与研究。1978年归入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1981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进修,并于1982年10月去南极,从此与两极结下不解之缘。1983年回国后,利用业余时间,埋头于南极的综合研究。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组成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队。位梦华任总领队,率领25人的队伍,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95年5月6日胜利到达北极点。
天然奇石:观赏石:ornamental stone 内容简介 《斛读地球密码》科普丛书分为地质、地貌和矿产3个系列,共计36册,包含地质、地史、古生物、地貌利矿...
《清凉山上》内容简介:本书忠实记录了《次第花开》一书的作者希阿荣博堪布2012年7月对五台山(别名清凉山)各胜境的参观朝拜。沿着
植物生长-1-小学中高年级至初一年级适用 本书特色 植物存在于我们周围,离我们非常近,但是,你对植物了解多少?你知道植物有哪几个部分构成?你知道植物的种子之间有...
鱼:全世界300种鱼的彩色图鉴(超级彩图馆) 本书特色 《鱼:全世界300种鱼的彩色图鉴(超值金彩白金版)》语言生动流畅,读来令人兴趣盎然并深受启发。近千幅精美...
骑鲸之旅全2册 内容简介 怎样让孩子从小爱上阅读行为,这是很多父母的难题。本书作者通过自己在共读过程中跟孩子斗智斗勇但不失温馨的经历,告诉所有父母:亲子共读的成...
儿童文学小论 本书特色 《儿童文学小论》收集了作者谭旭东近几年关于儿童文学研究的文章,**部分比较微观,是作者对现代名家童话的品读;第二部分比较宏观,可以让读者...
《量子物理如何改变世界》内容简介:未知的深渊永远对人具有吸引力,也总是令人目眩神迷。认真思考量子力学,反思它给我们带来的启
纳特梅格的魔法勺子(经典绘本) 本书特色 1.一本真正做到(文X图)效果的经典绘本!2.需要深度解读的绘本:富有寓意的细节设置以及伏笔的设置3.给予孩子勇气、鼓...
杜莱百变创意玩具书:空间投掷大比拼(精装) 本书特色《妙趣组合翻翻翻》 翻一翻,心和苹果拼在一起会变成什么?苹果心还是心苹果?蜗牛和柠檬拼在一起呢?哈哈,蜗牛...
九州活动星图 内容简介 本星图为满足各地域观测者方便使用,特别设计了九种窗口覆盖全国。使用者无须更多的知识准备,初学者也不必担心无从入手。只要准备好适合当地窗口...
为什么你的睫毛不会长长?-孩子对身体的101个有趣的提问 本书特色 不论是孩子还是父母,对自己的身体总是充满好奇和疑问,这也能本书引起孩子和父母共鸣的原因,因此...
纺织-古老技艺的方法.样式和传统 本书特色 纺织这门奇妙的技艺已逐渐被我们遗忘。衣料的出现,不仅是物质层面的进步,也具有哲学意义——在几...
儿童情绪管理互动绘本-彩图注音版 本书特色 本书帮助家长从孩子的情绪管理入手,让孩子学会自我表达和自我约束,也让家长懂得如何与孩子沟通,从而减少矛盾的发生。本...
揭秘地下-尤斯伯恩看里面 本书特色“尤斯伯恩看里面”是英国童书*尤斯伯恩出版公司出品的经典科普翻翻书,自2005年开始,已陆续出版50余...
钙 镁 本书特色 你了解化学元素吗?你知道自然界里(包括你自己的身体中)有哪些重要元素吗?如何得到它们?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都有哪些独特的性质和用途?……《元素丛...
鸡蛋怎样变成一只鸡-奇妙的生命 本书特色 这套引进版丛书一共有8本,大16开彩色精装,是一套适合4—8岁儿童阅读的科普启蒙书。丛书涉及动物、植物和人体,生动直观...
漫画生物学 本书特色 图文比例大于1比1!一边看漫画,一边学知识。如果教科书这么有趣,我早就爱上生物学了!图文并茂,轻松阅读,培养兴趣,一本适合中学生的经典漫画...
未来的太空计划 本书特色 这是我们在中国载入宇航器即将进入太空时,送给少年读者的一份礼物。本套丛书在美国出版后,深受读者的欢迎,屡屡获得各种荣誉。深邃的太空浩瀚...
森林里的动物们-我的第一套动物探索书 本书特色 媒体评论:这是一套充满探索乐趣和互动功能的科普认知书,符合0~5岁孩子的学习特点,集合了识动物、学单词和玩游戏多...
《当代中国生态发展的逻辑》内容简介:全面系统总结中国共产党从1949年建立新中国后在生态发展领域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所形成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