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玉恒幽默、诙谐、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折服了数以万计的一线教师,他的身后有数龉可观的“追星族”,为数不少的肯年教师找上门来要拜他为师。这说明支玉恒是一位具有专业魅力的语文教师。论他个人的影响力,他走多远,他的课就带到多远,他的影响力也就扩散到多远。他一支粉笔驰骋人江南北,足迹几乎遍及了全国县级以上的地方。
**辑语文思想:洗净语文课堂的浮华
1.我就是这样一路走来
经常有老师问我:“您学历不高,又不是科班出身,为什么课讲得那样好?”
我的确不是科班出身。初中毕业考上了体育学校,论学历虽可以说是中专,但实际的文化水平,也就是初中那点底子。体校毕业后,我教了20年体育才改行教语文。初教语文时,语文教师的三大基本功——读、写、说,可以说样样都不行。怎么办?我这个人有一个怪脾气——不论干什么,不想让人家挑出毛病,不想让别人笑话。于是,一狠心,练!汉语拼音一点不懂,找本校教低年级的郭兰芝老师学,一连补了三个晚课,攻下来了。写字写不好,练毛笔字!一练三四年,备课、改作业、批作文、写总结、写论文,甚至写检查,只要是写字,一律都是毛笔小楷。朗读读不好,借来录音机,读了录,录了听,听了改,改了再读再录再听,每篇课文都要折腾三五遍。文化底子薄,不懂教学理论,买书、看书、做笔记、写心得,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这个人生性乐观,老招人笑,大家都喜欢听我说话,说这叫幽默。这幽默可帮了我的大忙,上课时,学生两眼瞪得溜圆听我讲课。下课了,我就与孩子们一块踢球,他们二三十个人从我脚下也抢不走球。这一下他们可佩服我了,我说什么他们都听。班里的纪律也好了,一个学期被评了二十多次“红旗”。毕业考试一下子考了全市**。坐下来一想,我这个语文老师当得还行,心里挺骄傲!
但是上课,还总觉得有点无头无绪,没关系,听听别人怎么上。上课了,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我推开门就去听课。老师见我傻傻的,挺真诚,也不说什么。下了课,就找老师研究讨教,有时也给人家提提意见。真奇怪,老师们不仅没有讨厌我,看样子还很欢迎。于是,几年下来,我的听课笔记本堆了一大摞。我把它们分别装订成册,包上皮儿,还给它们分别起了好听的名儿,如“叠翠”、“积玉”、“传芳”、“览胜”等等。
那时我们的校长是刘树勋先生。这位校长有个特点——酷爱听课。他一听课,就把怀表掏出来,放在桌角上,听到哪里有问题了,就“吭吭”地直咳嗽,下课就要找你算账。他特别爱听我的课,于是我就格外得了他特多的“吭吭”。还有一位刘淑娴局长,人很和气,听课听高兴了,脸上就笑成了花,于是我也格外得了她许多美丽的微笑。我的语文教学就是在这二位长者的“吭吭”和微笑中一天天进步的。一晃,七年教了七个毕业班,六个班在全市考**,一个考第二。
渐渐地,我被区、市的教研部门盯上了。那时,张家口地区教研室的主任是李德善先生。此人文学水平很高,擅长语文教学。他召集了我和其他几位优秀教师组成了一个类似于“别动队”的特别研究小组,经常在一起切磋交流,还编写了上百万字的教学资料。和李德善主任共同研讨的那几年,是我教学水平提高*快的几年。
大概是1982年,我教语文的第四年吧,河北省电教馆要来张家口给一位老师做录像课。我偷偷地找到李主任,让他去和省里的同志商量;给我也拍一课。没想到人家答应了。那次是我**次看见摄像机,拍了郑振铎的《别了,我爱的中国》,没想到还得了全国奖。从这以后,我就走出了张家口,应邀到省内的不少城市去讲课。在外面讲课,既是荣誉,也是压力。正是这种压力,逼得我进一步苦学苦练。l985年,我被派参加了国家教委举办的为期一年的全国小学教育研究班。在这里,我听了许多专家、教授的理论报告,参加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理论水平得到了一次空前的提高。在学习交流会上我还做了一个《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的报告,并参加了研究班学术著作的编写工作。在编写中,我更广泛地阅读了许多学术著作,做了详细的笔记。1986年,我**次出省——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一小的张光缨老师请我去上课。我讲的是《飞夺泸定桥》。当时张光缨老师的姐姐,北京市海淀区教研室主任张光珞老师也带了人去听课。北京,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北京的老师,向来都是被接待到外省去听课的。我一个山中小城的老师来这里讲课可不是闹着玩的。我的心一直跳了一天一夜,但我又有点“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既然作了精心的准备,讲就讲,放开了讲。结果两节课讲下来,张光珞老师连饭也没让我吃,就把我拉到了海淀,再给她们讲。我知道,大概这一炮又打响了。自此,我又走出了河北省,先后应邀到河南、陕西、天津、内蒙古、江西、黑龙江等省市去讲课。
别人的课越听越多,自己的课也越讲越多,我的心里犯嘀咕了。我总觉得我们的课讲起来怎么跟理论著述上说的有点对不上号。书上说:“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但是机械地获得的知识是同发展智力无关的。”“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连老外都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在一节课上要讲的时间,不应超过5-7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可是我们是怎样讲课的呢?有的40分钟老师要讲30多分钟,有的整个课都在喋喋不休地问答。这怎么叫“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去获取知识技能呢?有一个阶段,这些问题把我憋得好苦。
究竟怎样教学生学语文呢?渐渐地,我发现学生喜欢读书,他们更喜欢那种抑扬顿挫的有感情朗读。既然学生喜欢,我的课上就让他们敞开去读。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学生的语文学习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他们说话不打结巴了,作文句子通了,连错别字都少了,真是怪极了。一看书,人家早就说过了:“阅读是教学生掌握阅读技能的*主要手段。”“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再想一想,我们讲课,布置作业,说来说去都是为了一个“考”字。为了考,有的死记硬背;为了考,顾不上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可书上也早就说了:“学校的职责不限于传授各种知识,培养各种技能,以及发展智慧能力,学校更负有促进与指导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的主要职责。”原来,我们好多习以为常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的!怎么办?没说的,只能改!
1989年,全国要召开建国以来**次带有大赛性质的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会。当时我也阴差阳错地被作为特级教师邀请去为大会做“示范课”。我暗下决心,在这次大会上,讲课一定要少讲少问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受到思想的熏陶。结果讲课获得成功,掌声经久不息。华中师大教授、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的学术委员杨再隋老师评论说:“支玉恒老师把读的功能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让汉语教学的魅力展现得如此多姿多彩,实在难能可贵。为从一讲到底到一问到底的语文课堂教学,送来一股清凉的风。”广西教研中心的黄亢美先生说,“自此全国很多地方兴起了‘支氏品读法”’。
会后,我针对时弊,深思熟虑写了几篇文章。**篇是《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发表在1990年第3期《小学语文教学》上,没想到却由此引起了全国范围的一场学术大讨论。各种期刊发表辩论文章数十篇,历时一年多。第二篇是《反思“带着问题读”》,第三篇是《“带着问题读”的再反思》,第四篇是《“问答式”必须改革》,均发表在当时的《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又引起了新一轮持续一年多的全国大讨论。我很高兴。这反映了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沉闷空气已被打破,人们开始关注教学思想与教学实践的改革,但也反映了两种思想正在斗争。
我又想,教学是实践的科学,光在口头上争来争去没有什么实际成效。再说,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主张,当它没有在操作层面上获得突破之前,是不太容易被人接受的。因此,我更坚定了在教学操作上的改革突破。
当老师的都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上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多说、多读、多动脑。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学生依然是配角。于是我设计了《太阳》一课,在杭州讲出,又得到了极大好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特意为此写了一篇《小学阅读教学的新突破》,他说:“整个教学过程中支老师没有提出一个直接涉及内容理解的问题,全部板书也是由学生完成的。两个教时中,进行单独说话、朗读、辩论、书写、板演的学生有近百人次(集体或小组活动的不计)。”“的确,语文教学负荷太重,承袭太多,要突破模式化的框框,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谈何容易。突破,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突破,变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读了这些话,我坚定了方向。
……
第一辑 语文思想:洗净语文课堂的浮华
1.我就是这样一路走来
经常有老师问我:“您学历不高,又不是科班出身,为什么课讲得那样好?”
我的确不是科班出身。初中毕业考上了体育学校,论学历虽可以说是中专,但实际的文化水平,也就是初中那点底子。体校毕业后,我教了20年体育才改行教语文。初教语文时,语文教师的三大基本功——读、写、说,可以说样样都不行。怎么办?我这个人有一个怪脾气——不论干什么,不想让人家挑出毛病,不想让别人笑话。于是,一狠心,练!汉语拼音一点不懂,找本校教低年级的郭兰芝老师学,一连补了三个晚课,攻下来了。写字写不好,练毛笔字!一练三四年,备课、改作业、批作文、写总结、写论文,甚至写检查,只要是写字,一律都是毛笔小楷。朗读读不好,借来录音机,读了录,录了听,听了改,改了再读再录再听,每篇课文都要折腾三五遍。文化底子薄,不懂教学理论,买书、看书、做笔记、写心得,一直坚持到现在。
我这个人生性乐观,老招人笑,大家都喜欢听我说话,说这叫幽默。这幽默可帮了我的大忙,上课时,学生两眼瞪得溜圆听我讲课。下课了,我就与孩子们一块踢球,他们二三十个人从我脚下也抢不走球。这一下他们可佩服我了,我说什么他们都听。班里的纪律也好了,一个学期被评了二十多次“红旗”。毕业考试一下子考了全市第一。坐下来一想,我这个语文老师当得还行,心里挺骄傲!
但是上课,还总觉得有点无头无绪,没关系,听听别人怎么上。上课了,不管人家同意不同意,我推开门就去听课。老师见我傻傻的,挺真诚,也不说什么。下了课,就找老师研究讨教,有时也给人家提提意见。真奇怪,老师们不仅没有讨厌我,看样子还很欢迎。于是,几年下来,我的听课笔记本堆了一大摞。我把它们分别装订成册,包上皮儿,还给它们分别起了好听的名儿,如“叠翠”、“积玉”、“传芳”、“览胜”等等。
那时我们的校长是刘树勋先生。这位校长有个特点——酷爱听课。他一听课,就把怀表掏出来,放在桌角上,听到哪里有问题了,就“吭吭”地直咳嗽,下课就要找你算账。他特别爱听我的课,于是我就格外得了他特多的“吭吭”。还有一位刘淑娴局长,人很和气,听课听高兴了,脸上就笑成了花,于是我也格外得了她许多美丽的微笑。我的语文教学就是在这二位长者的“吭吭”和微笑中一天天进步的。一晃,七年教了七个毕业班,六个班在全市考第一,一个考第二。
渐渐地,我被区、市的教研部门盯上了。那时,张
支玉恒,他是小学语文教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快40岁时才由体育教师转为做语文教帅,结果一教就教出了自己的个性教出了语文教学的名堂,教出了在全国的影响,被誉为小语界“四大天王”之一。他开了小学语文教学“以读代讲”之风,创立了“自主发展一点拨启导”式教学。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第15辑)》内容简介:本辑报告是对中国政治发展与变迁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理论成果。全书整体上分为
中等职业教育三十年探究 本书特色 本书根据改革开放以来职校生的学习经历和职业发展为主线,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基本情况和相关政策进...
小学生成语词典-(辞海版.) 本书特色 《小学生成语词典》(辞海版··小学生系列词典)为(辞海版)小学生系列词典之一。《小学生成语词典》(辞海版··小学生系列词...
中华上下五千年 本书特色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文明历来注重自强不息,所以,五千年来绵延不绝,并且代代有成,创造了绝无仅有的世界奇迹。本书以严谨、细密...
美国青少年必读经典(中英对照O):赫克托的遗产(上下) 本书特色 影响美国几代人的经典名著,美国青少年课外必读精品;美国著名作家霍瑞修·爱尔杰对“美国梦”的生动...
歇后语大全-注音彩绘本 本书特色 歇后语是一种为大众熟知的具有丰富表达能力的语言。它以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的情趣、巧妙的构想、生动的形象、辛辣的讽刺等独特方式深...
大熊猫与朱鹮的家园:英文版 目录 ForewordQinling Mountains:Habitats of Rare AnimalsA Miraculous ...
大家说韩语口语900句 本书特色 分为韩语语音和会话两部分,语音、单词、会话全方位学习,内容地道实用,从入门到精通这本就够!大家说韩语口语900句 内容简介 选...
法语交际口语渐进-初级(附练习二百七十题)(含CD1张) 内容简介 《法语交际口语渐进》(初级)属于“法语渐进系列”。该套丛书是中法两国法语教师教学经验长期积累...
温家宝谈教育 本书特色 *谈教育编辑组编著的《*谈教育》内容涉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教师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方面,涵盖了*同志自1995年9月至2013年3月的...
中国教育史这门课程讲什么?作为教育学类专业基础课程,中国教育史重在讲述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将它们置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进行考察...
众神的家园-太阳系内的天体探索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软件、手工制作、数码拍摄、诗歌、目视观测、理论计算、光学分析、戏剧等多方位手段,让太阳系内天体们的形象一一展现...
现代教师学导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 本书特色 《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教材·现代教师学导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第2版)》是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第二卷) 本书特色 《普林斯顿数学指南》是由fields 奖得主t. gowers 主编、133 位著名数学家共同参与撰写的大型文集. 《普...
英汉汉英纺织服装词典 本书特色 本书选编了纺织服装范围包括纤维、纺纱、梭织、针织、印染、设计、制作、工艺、款式、色彩、商贸和计算机等有关工艺、设备、原料、产品和...
一片落叶:英文 目录 wans mens21st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m points of departurebins fe...
汤姆叔叔的小屋-青少彩绘版 本书特色“名著小书坊·青少彩绘版”系列依据教育部语文,精选世界文学大师的经典著作以及国学经典,针对10~15岁读者的年龄特点,在保持...
神秘的灯塔(全三册) 本书特色 书中险象环生的探险故事。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拥有善良、诚实,勇敢,互助、勤奋、聪慧。创新等人类的优秀品质,还可以让他们掌握规范的荚语...
巧听CNN学生新闻-中英对照-珍藏版-含1CD 本书特色 《巧听CNN学生新闻词汇+听力双突破(附光盘进阶中英对照珍藏版)》分为初级、进阶和高级三册,初级分册每...
六韬三略 本书特色 日新月异,科技创新目不暇接,它给我们便捷,使我们强大,有时,却让我们彷徨——我们的精神也需要能量。 何需四处探寻,我们的祖先早已把千年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