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烺(1889~1951),著名历史学家,在教育领域*大的贡献是率先 开设了“中西交通史”这门有创新意义的课程,引起了当时史学界的重视 ,其代表作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欧化东渐史》是涉及中西交流的重要学术著作,时间跨度从宋、元 朝到上世纪30年代,范围涉及政治、宗教、思想、经济、文化、科学诸领 域,既没有回避西方渗透、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种种恶果,也没有忽略西方 人给中国社会各方面带来的有益变化。这是一部研究中西交流史的入门必 读著作。 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笔名落华生,文学研究会的 发起人之一。他对印度文学作品的译介和研究,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 中印文学比较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季羡林先生评价《印度文学》说, “篇幅虽然不算多,但是比较全面地讲印度文学的书,这在中国恐怕还是 **部。”
本书中的《欧化东渐史》著者张星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本次出版的《欧化东渐史》,也是涉及中西交流的重要学术著作,时间跨度从宋、元朝到上世纪30年代,范围涉及政治、宗教、思想、经济、文化、科学诸领域,既没有回避西方渗透、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种种恶果,也没有忽略西方人给中国社会各方面带来的有益变化。这是一部研究中西交流史的入门必读著作。
本书中的《欧化东渐史》著者张星娘(1889~1951),是我国著名的历 史学家。他的父亲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中国地学会的创始人之一的张相 文先生,因家富文史藏书,使他自幼饱读经史,奠定了文史方面的深厚基 础。而他的岳父是清末经学大家王舟瑶,张星娘中年时期在其家养病期间 ,更是勤学不倦,并利用从国外搜集积累的资料和中国史料进行比较,树 立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历史的方向和道路,确定了中西交通史为一生的专攻 领域。 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张星娘是理科出身,早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 柏林大学学习化学和生理化学,是我国**个生理化学的留学生。1919年 他应蔡元培之聘在北大教书,竟然是化学系教授,而更神奇的经历是,这 位化学系教授竟然与他的父亲一起兼任北大国史编纂处特别篡辑员。后来 ,他应史学大家、辅仁大学校长陈垣之邀,出任历史系**任系主任,此 时,他还兼授北师大高等有机化学课程。在历史课上,有一次他把我国古 代发明的火药和现代火药相比时,信手在黑板上写了许多化学反应式,详 细解释,让听讲的文科生不禁瞠目相对。 张星娘在教育领域*大的贡献就是在辅仁大学开设了“中西交通史” 这门有创新意义的课程,这里的“交通”,实际上是文化交流之意。这门 课程引起了当时的史学界的重视,清华、北大、燕大、师大等校纷纷邀其 讲授此课。而他*重要的学术成果也是中西交流史,他历经十几年努力, 从中国正史、野史、游记、文集、笔记等274种书籍和英、德、法、日文等 42种书籍中摘录有关资料,对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科技、历史、生 物以及重要的历史人物加以阐述,并作考证,完成了《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全书共分6大册,100余万字。 本次出版的《欧化东渐史》,也是涉及中西交流的重要学术著作,时 间跨度从宋、元朝到上世纪30年代,范围涉及政治、宗教、思想、经济、 文化、科学诸领域,既没有回避西方渗透、侵略给中国带来的种种恶果, 也没有忽略西方人给中国社会各方面带来的有益变化。这是一部研究中西 交流史的入门必读著作,当然,出于所处时代及作者思想观念上的局限, 原文有很多错误认识,这是今天重读此书需要注意的一点。 本书中《印度文学》的作者许地山(1893—1941),现代作家、学者, 笔名落华生,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很多人对他的认识仅限于爱国进 步作家,而实际上,他同时还是一位对宗教十分有研究的学者,他的作品 时时处处渗透着自己对宗教的情感和认识,成为他的文学特点。而他对印 度文学作品的译介和研究,为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和中印文学比较研究做 出了开拓性贡献。 许地山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而且也非常喜爱印度文学,他与印度文 学的关系可以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印度文学对他文学创作的影响,二 是他对中印比较文学的贡献,三是他对印度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可以说, 无论是许地山自己创作的文学作品,还是翻译的著作,都很明显地体现出 他对印度文学的熟悉。 在当时的中国学界,比较全面地介绍印度文学的书还比较少,这本《 印度文学》虽小,但在当时是相当难得的。季羡林先生评价它说,“小说 家和梵文学者许地山对印度文学有特殊的爱好。他的许多小说取材于印度 神话和寓言,有浓重的印度气息。他根据英文翻译过一些印度神话,像《 太阳的下降》和《二十夜问》等等。他也曾研究过印度文学对于中国文学 、特别是中国戏剧的影响……他还写过一部书,叫做《印度文学》,篇幅 虽然不算多,但是比较全面地讲印度文学的书,这在中国这恐怕还是** 部。”
欧洲人与中国有交通,西汉以来已然矣。元代欧洲人来中国者,颇不 乏人。然皆与今代之欧化无关,盖彼时欧洲人文化未必高于中国。东来者 人数究亦不足诱起欧化。更无高深学者,足以引起中国人之敬仰心,愿就 其门执贽者。元时欧洲人文化不独未东传,而东方各种大发明,如印刷术 、火药、罗盘针、纸等反由东向西传播也。元亡明兴,中欧交通中断者约 一百五十年。东方货物尚可运入欧洲。大概经由四道:**道经中央亚细 亚、萨马儿罕、布哈拉、里海北岸,再至黑海北岸,渡海至君士坦丁堡。 第二道经印度大陆及印度洋、波斯湾、美梭博塔米亚、梯格里斯河,北至 脱莱必松德(Trebizond),抵黑海,再西至君士坦丁堡。第三道经油付莱梯 斯河,至阿雷坡(Aleppo),再至安都城(Antioch),渡地中海达欧洲。第四 道入红海,抵埃及,达地中海滨。一千四百五十三年(明景泰三年)土耳其 人攻陷君士坦丁堡。对于西欧各国,毫无亲邻之意。诸道皆为土耳其人阻 隔。欧洲人所嗜之调和物品、胡椒、丁香诸物,俱不得入欧。故欧洲各国 商人不得不另觅新道,以通东方。葡王显理(Henry)奖励远航非洲四岸,希 望于该洲南角,得一通印度洋之道。唯非洲甚长,远过于葡人所计算者。 数次蹈查,皆失败而回。一千四百八十六年(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葡人狄 亚斯(Bar-tholomew Diaz)初至好望角,沿海岸向北航若干程后,始归航。 报告国人,非洲南端已穷尽,有新道可达东方。狄亚斯发现好望角后十二 年,而葡入竞得达其目的。一千四百九十七年(明孝宗弘治十年)七月,瓦 斯柯达格玛(Vasco da Gama)率小船三艘,自葡京里斯本起航,绕过好望角 后,向东北航行,远超以前狄亚斯所至之地,直至桑西巴北二百迈耳。由 是处作横渡印度洋之壮举。一千四百九十八年(弘治十一年)夏,抵印度西 海岸古里港(Calicut)。在此将带来之欧洲货物,悉换作香料,满载而归。 一千四百九十九年(弘治十二年)夏,三船安回里斯本原地。来回共需时二 十六月。以前所久欲寻觅之欧亚新交通线,竟得成功矣。葡萄牙人急速利 用此新发明,贸易东方。一千五百年(弘治十三年)三月,达格玛归回仅六 月,派喀伯拉尔(Pedro Alvares Cabral)率船十三艘,满载货物,再往古 里。至翌年七月,归里斯本。一千五百零二年(弘治十五年)二月,达格玛 率船二十艘再往。自是香料及其他东方各种货物,大宗流入欧洲。葡京里 斯本不久即成为欧洲*重要商埠之一。葡人利用其精良火器,摧败印度洋 上阿拉伯人之商业与势力。独霸东方海上。一干五百十年(正德五年)攻陷 印度西岸之卧亚府(Goa),作为根据地。次年又攻陷马雷半岛之马六甲 (Malacca)(明史作满剌加)。遣使至印度支那各邦政府,以通友好。自古 (Pegu)暹罗、交趾支那,及东京,皆有葡国使节之足迹。葡入待马六甲之 中国商人甚为优渥。此等商人回国以后,对于葡人有极佳之报告。一千五 百十四年(明武宗正德九年),葡国商入初至中国海岸贸易,大获利而归。 次年(正德十年)马六甲葡国总督佐治达尔伯克喀(Jorge l’Alboquerque) 遣斐来斯特罗(Rafael Perestrello)往中国。乘马雷人海船。至一千五百 十六年八月十二日无回音,乃复遣安特拉德(Gemao Perez d’Andade)再往 ,亦无功而返。抵马六甲时,得遇裴来斯特罗。裴已至中国,获大利而先 归矣。总督决意再遣安特拉德往中国。船上满载胡椒。于一千五百十七年 六月十七日起楗。同行者有皮来资(Thomas Pirez),以葡萄牙大使名义往 聘中国。皮来资素充药剂师,然为人敏捷,善于应对,使当外交官,颇为 相宜。八月十五日,抵大门港(Tamang)。(在后川岛。后川距上川不遥)。 距中国陆地,尚有三海里。外国商船至广东者,皆须寄泊于此。葡人欲往 广东省城,中国官吏不许。葡入强驶入内河,放炮举敬礼。抵广东后,国 使皮来资与随员登陆,中国人接待颇优,择安寓以舍之。葡人所载货物, 皆转运上陆。妥为储藏。皮来资留广州数年,以待明廷回文。直至一千五 百二十年(正德十四年底)一月,始得明武宗允许召见。皮来资由广州起程 北上。先乘船至梅岭山,弃船陆行往南京。行四月始至。武宗已先回北京 。命使者随至北京。一千五百二十一年一月,皮抵北京。葡人留广州者多 不法行为,与中国人大起冲突,地方官吏奏参,武宗拒见皮,送之回广州 。一千五百二十三年(嘉靖二年)死于狱中。此为葡国**次遣使中国之经 过也。葡人既不得志于广州,乃北至浙江宁波(Liampo),赂地方官以重金 ,得留其地贸易。嘉靖十二年*盛时,每年达三百余万金币。投资者无不 获三四倍之利。入口*多时,葡人达一千二百名,东方他国商人达一千八 百名。葡人既富以后,骄奢淫逸,多不法行为。与土人多龃龉。葡人法利 亚(Faria)者尝至南京,盗明孝陵宝物,归匿宁波居留地。明帝大怒。乃下 令讨伐。陆军由浙江进,海军由福建进。两面夹攻。焚毁宁波居留地及港 中奇楗船舰三十五艘,尽杀外国商人,及基督教徒凡一万二干人。其中有 葡人八百名。时嘉靖二十一年即西历一千五百四十二年也(亦有谓在嘉靖二 十七年者)。P2-4
慈宁花园:艳与寂 本书特色 '故宫秘境丛书'描写了故宫的七处'隐秘角落':武英殿、慈宁花园、昭仁殿、寿安宫、文渊阁、倦勤斋、景阳宫。 所谓的'秘境'是对大多数人...
中国农历养生法 本书特色 国内首部将传统历法与大众健康相融合的中国日历式养生保健全书! 由中国权威中医学术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养生保健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中...
三晋文明之最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三晋出版社出版★ 编者查阅了大量的古今历史资料,从浩瀚的书籍、报刊等文献中经过再三斟酌、比较遴选,从中撷取出1200余项...
作品目录1 傻子才悲伤2 我爱你,再见3 傲慢的上校4 来不及5 Colorful Days6 今夜的滋味7 苏珊的舞鞋8 生如夏花9 且听风吟10 La p
字海拾趣 本书特色 本书被香港艺术局指字为名家推荐书目。字海拾趣 内容简介 本书由香港著名作家惠伊深发表在《成报》副刊“字词文化趣谈”专栏上的文章组成,香港中华...
旋律也者:音乐事情 本书特色 大阅读的森林里摸索前行,需要热情,在摸索中不致迷失方向,需要主张。旋律也者:音乐事情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鲍狄埃与全世界受...
一生都該去一次,誰說,有錢才能玩歐洲?設計系窮女生的德比法西流浪手記我以為環遊世界要花很多錢結果一個朋友存了80萬就去環遊世界一年我存了一年的家教薪水也想拿去玩...
《医学的秘密》内容简介:人体这一“精密仪器”出现问题时,医学都可以提供必要的帮助。本书针对青少年读者设计,图文并茂地介绍了
刘若愚:融合中西诗学之路/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 内容简介 刘若愚,美国著名华裔学者,专治中国文学与比较诗学。出生于北京。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西语系,1...
中土禅风-中华禅文化大观 本书特色 释真寂编著的这本《中土禅风--中华禅文化大观》共分四篇,即缘起篇、思想篇、公案篇、艺术篇,对禅学波及、渗透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
千万别折腾汉字-图解细说趣读 本书特色 细述汉字、图解汉字,汉字学习如此有趣!趣读汉字、巧解汉字,学习语言从此不难!背十遍词语辨析,不如读一遍汉字起源千万别折腾...
中国文化故事 内容简介 讲中国文化的书,简单罗列的和抽象论述的,都不好读。中国文化被说得多了,还能有新东西可讲吗?本书的主题无不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作者颇有“小题...
史海遗珍丛书民国画刊系列--光绪老画刊(晚清社会的《图画新闻》) 内容简介 本书原为当世孤本,是宣统元年由上海时事报馆印行的新闻画刊合订本,它与《点石斋画报》,...
梅利莎·麦柯丽(Melissa Macauley),美国西北大学历史系教授,研究领域涉及明清时期及近现代中国史、社会史与法律文化等。1998年出版《社会权力与法...
骚客的传记-中华千年文萃 内容简介 “学而优则仕”,在中国古代,文人都是与仕途紧密相连。但是这些文人们或许是初涉官场,不懂人情世故;或许是“春风得意,看尽了长安...
星空 本书特色 ◆科学+神话+艺术,献给人类伟大的想象力◆依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发布的标准星图,完整呈现全天八十八星座◆从奥林匹斯山诸神故事到人类英雄传说,重述恢...
文化生肖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生肖的起源,以及它和民俗的关系。还讲述了相关的逸闻、掌故。主要内容包括:生肖由来溯源头、生肖禁忌多玄奥、生肖诗歌和民谣等。文化生肖...
大众文化理论的后现代转词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博士论文基础上的完成的。大众文化研究是我国黑龙江大学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后确定的论文选题,该论文的选题得到了衣俊卿导师的...
图说汉字的故事 内容简介 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所以说汉字是中华文明之母。从汉字的起源开始,讲述了汉字的造字法则、形声制的确立、汉字字体的演变...
新月王子-孟加拉民间故事集 本书特色 《新月王子:孟加拉民间故事集》是印度作家戴博诃利的经典作品,于1833年首次出版,百年来译为多种文字,影响深远,享誉世界。...